空调文件

更新时间:2024-01-07 16: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中央空调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1、冷冻机组:通往各个房间的循环水由冷冻机组进行“内部热交换”作用,使冷冻水降温为5~。并通过循环水系统向各个空调点提供外部热交换源。内部热交换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水系统在冷却塔中向空气中排放。内部热交换系统是中央空调的“制冷源”。

2、冷冻水塔:用于为冷冻机组提供“冷却水”。 3、“外部热交换”系统:由两个循环水系统组成:

⑴、冷冻水循环系统由冷冻泵及冷冻管道组成。从冷冻机组流出的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在各个房间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的热量,使房间内的温度下降。

⑵、冷却水循环系统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及冷却塔组成。冷冻机组进行热交换,使水温冷却的同时,必将释放大量的热量,该热量被冷却水吸收,使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了温的冷却水压入水塔,使之在冷却塔中与大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再将降了温的冷却水,送回到冷冻机组,如此不断循环,带走冷冻机组成释放的热量。 4、冷却风机

⑴、室内风机:安装于所有需要降温的房间内,用于将由冷冻水冷却了的冷空气吹入房间,加速房间内的热交换;

⑵、冷却塔风机用于降低冷却塔中的水温,加速将“回水”带回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中央空调系统的四个部分都可以实施节电改造。但冷冻水机组和冷却水机组的改造改造后节电效果最为理想,文章中我们将重点阐述对冷冻机组和冷却机组的变频调速技术改造。 四、中央空调变频系统改造方案

现将内蒙古某饭店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变频节能改造方案做一具体介绍。 1.中央空调原系统简介:

1.1该集饭店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前的主要设备和控制方式:450冷吨冷气主机2台,型号为特灵二极式离心机,两台并联运行;冷冻水泵2台,扬程配有功率45KW,冷却水泵有2台,扬程,配用功率75KW。均采用两用一备的方式运行。冷却塔2台,风扇电机11KW,并联运行。室内风机4台,

5.5KW,并联运行。

1.2原系统的运行及存在问题:该饭店是一家五星饭店,为了给客入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饭店大部空间采用全封密的,且饭店大部分空间自然通风效果不好,所以对夏季冷气质量的要求较高。由于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必须按天气最热、负荷最大时设计,且留有10%-20%左右的设计余量。其中冷冻主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随之加载或减载,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却不能随负载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这样,冷冻水、冷却水系统几乎长期在大流量、小温差的状态下运行,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而且冷冻、冷却水泵采用的均是Y—△起动方式,电机的起动电流均为其额定电流的3—4倍,在如此大的电流冲击下,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大大下降;同时,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停泵时的水锤现象,容易对机械器件、轴承、阀门和管道等造成破坏,从而增加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设备也容易老化。另外由于冷冻泵轴输送的冷量不能跟随系统实际负荷的变化,其热力工况的平衡只能由人工调整冷冻主机出水温度,以及大流量小温差来掩盖。这样,不仅浪费能量,也恶化了系统的运行环境、运行质量。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偏低、某些末端设备温控稍有失灵或灵敏度不高时,将会导致大面积空调室温偏冷,感觉不适,严重干扰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质量。因为空调偏冷的问题经常接到客人的投诉,处理这些投诉造成不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向该饭店负责人提出:利用变频器、人机界面、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模块、温度传感器等构成的温差闭环自动调速系统。对冷冻、冷却水泵进行改造,以节约电能、稳定系统、延长设备寿命。 2.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的具体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通常分为冷冻(媒)水和冷却水两个系统(如下图,左半部分为冷冻(媒)水系统,右半部分为冷却水系统)。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介绍,并多处通过对在中央空调水泵系统进行闭环控制改造的成功范例进行考察,现在水泵系统节能改造的方案大都采用变频器来实现。 .1 、冷冻(媒)水泵系统的闭环控制 制冷模式下冷冻水泵系统的闭环控制

该方案在保证最末端设备冷冻水流量供给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冷冻泵变频器工作的最小工作频率,将其设定为下限频率并锁定,变频冷冻水泵

的频率调节是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系统回水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冻水回水温度,再经由温度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增减,控制方式是:冷冻回水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频率无极上调。

该模式是在中中央空调中热泵运行(即制热)时冷冻水泵系统的控制方案。同制冷模式控制方案一样,在保证最末端设备冷冻水流量供给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冷冻泵变频器工作的最小工作频率,将其设定为下限频率并锁定,变频冷冻水泵的频率调节是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系统回水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冻水回水温度,再经由温度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增减。不同的是:冷冻回水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频率无极上调,当温度传感检测到的冷冻水回水温越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越低。 2.2 、 冷却水系统的闭环控制

目前,在冷却水系统进行改造的方案最为常见,节电效果也较为显著。该方案同样在保证冷却塔有一定的冷却水流出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来调节冷却水流量,当中中央空调冷却水出水温度低时,减少冷却水流量;当中中央空调冷却水出水温度高时,加大冷却水流量,从而达到在保证中中央空调机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现有的控制方式大都先确定一个冷却泵变频器工作的最小工作频率,将其设定为:

下限频率并锁定,变频冷却水泵的频率是取冷却管进、出水温度差和出水温度信号来调节,当进、出水温差大于设定值时,频率无极上调,当进、出水温差小于设定值时,频率无极下调,同时当冷却水出水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频率优先无极上调,当冷却水出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按温差变化来调节频率,进、出水温差越大,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越高;进、出水温差越小,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越低。

2.3介绍变频节电原理:

变频节能原理:由流体传输设备(水泵、风机)的工作原理可知:水泵、风机的流量(风量)与其转速成正比;水泵、风机的压力(扬程)与其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而水泵、风机的轴功率等于流量与压力的乘积,故水泵、

风机的轴功率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即与电源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变频器节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这种节能回报是看到见的。特别是调节范围大、启动电流大的系统及设备,通过图三可以直观的看出在流量变化时只要对转速(频率)稍作改变就会使水泵轴功率有更大程度上的改变,就因此特点使得变频调速装置成为一种趋势,而且不断深入并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调速领域。

根据上述原理可知:改变水泵、风机的转速就可改变水泵、风机的输出功率。

图中阴影部分为同一台水泵的工频运行状态与变频运行状态在随着流量变化所耗功率差。

2

.4介绍系统电路设计和控制方式

根据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系统的一般装机,建议在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各装两套ABB ACS800一体化变频调速控制柜,其中冷却变频调速控制柜供两台冷却水泵切换(循环)使用,冷冻变频调速控制柜供两台冷冻水泵切换(循环)使用。变频节能调速系统是在保留原工频系统的基础上加装改装的,变频节能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与原工频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相同,变频节能系统与原工频系统之间设置了联锁保护,以确保系统工作安全。利用变频器、人机界面、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模块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为了达到节能目的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条件。.5系统主电路的控制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同时考虑到成本控制,原有的电器设备尽可能的利用。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均采用一用一备的方式运行,因备用泵转换时间与空调

主机转换时间一致,均为一个月转换一次,切换频率不高,决定将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电机的主备切换控制利用原有电器设备,通过接触器、启停按钮、转换开关进行电气和机械互锁。确保每台水泵只能由一台变频器拖动,避免两台变频器同时拖动同一台水泵造成交流短路事故;并且每台变频器任何时间只能拖动一台水泵,以免一台变频器同时拖动两台水泵而过载。

2.6系统功能控制方式

上位机监控系统主要通过人机界面完成对工艺参数的检测、各机组的协调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分析等任务,下位机PLC主要完成数据采集,现场设备的控制及连锁等功能。具体工作流程:开机:开启冷水及冷却水泵,由PLC控制冷水及冷却水泵的启停,由冷水及冷却水泵的接触器向制冷机发出联锁信号,开启制冷机,由变频器、温度传感器、温度模块组成的温差闭环控制电路对水泵进行调速以控制工作流量,同时PLC控制冷却塔根据温度传感器信号自动选择开启台数。当过滤网前后压差超出设定值时,PLC发出过滤堵塞报警信号。送风机转速的快慢是由回风温度与系统设定值相比较后,用PID方式控制变频器,从而调节风机的转速,达到调节回风温度的目的。停机:关闭制冷机,冷水及冷却水泵以及冷却塔延时十五分钟后自动关闭。保护:由压力传感器控制冷水及冷却水的缺水保护,压力偏低时自动开启补水泵补水。 2.7介绍系统节能改造原理

2 2

、对冷冻泵进行变频改造控制原理说明如下:PLC控制器通过温度模块及温度传感器将冷冻机的回水温度和出水温度读入控制器内存,并计算出温差值;然后根据冷冻机的回水与出水的温差值来控制变频器的转速,调节出水的流量,控制热交换的速度;温差大,说明室内温度高系统负荷大,应提高冷冻泵的转速,加快冷冻水的循环速度和流量,加快热交换的速度;反之温差小,则说明室内温度低,系统负荷小,可降低冷冻泵的转速,减缓冷冻水的循环速度和流量,减缓热交换的速度以节约电能;

2、对冷却泵进行变频改造由于冷冻机组运行时,其冷凝器的热交换量是由冷却水带到冷却塔散热降温,再由冷却泵送到冷凝器进行不断循环的。 冷却水进水出水温差大,说明冷冻机负荷大,需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大,应提高冷却泵的转速,加大冷却水的循环量;温差小,则说明,冷冻机负荷小,需带走的热量小,可降低冷却泵的转速,减小冷却水的循环量,以节约电能。

3、冷却塔风机变频控制通过检测冷却塔水温度对冷却塔风机进行变频调速闭环控制,使冷却塔水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可以有效地节省风机的电能额外损耗,能达到最佳节电效果。

4、室内风机组变频控制通过检测冷房温度对变风机组的风机进行变频调速闭环控制,实现冷房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室内风机组变频控制后可达到理想的节电效果,并且空调效果较佳。 2.5系统流量、压力保障

本方案的调节方式采用闭环自动调节控制,冷却水泵系统和冷冻水泵系统的调节方式基本相同,用温度传感器对冷却(冷冻)水在主机上的出口水温进行采样,转换成电量信号后送至温控器将该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运算后输出一类比信号(一般为4—20MA、0—10V等)给PLC,由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模块进行温差闭环控制,手动/自动切换和手动频率上升、下降由PLC控制,最后把数据传关到上位机人机界面实行监视控制。变频器根据PLC发出的类比信号决定其输出频率,以达到改变水泵转速并调节流量的目的。

冷却(冷冻)水系统的变频节能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要考虑水泵的转速与扬程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以及水泵的转速与管损平方成正比的关系;在水泵的扬程随转速的降低而降低的同时管道损失也在降低,因此,系统对水

泵扬程的实际需求一样要降低;而通过设定变频器下限频率的方法又可保证系统对水泵扬程的最低需求。供水压力的稳定和调节量可以通过PID参数的调整。当供水需求量减少时,管道压力逐渐升高,内部PID调节器输出频率降低,当变频器输出频率低至0HZ时,而管道在一设定时间内还高于设定压力,变频器切断当前变频控制泵,转而控制下一个原工频控制泵,变频器在水泵控制转换过程中,逐渐轮换使用水泵,使每个水泵的利用率均等,增加系统、管道压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循环泵的功率是根据 你 管道的阻力再推算出来的。 变频循环更加节省电力,不过价格 要贵一些。 回答:2

看你的意思就选75kw的。以后也有增容的余地。 选变频合理。 回答:3

需要流量及阻力等最基本参数 回答:4

是要看供水的要求,扬程?流量?管径?供电能力?

、循环泵的运行情况分析(以75KW为例)

循环水泵变频器节能改造大大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减少了电机的启动电流。空调系统是按天气最热,负荷最大时设计,并且留有10—20%的设计余量,然而实际运行中不可能达到满负荷,因此存在较大的余量,其中,冷冻主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随时增加负载或减少负载,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却不能随负载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

现有水泵系统的流量与压差是靠阀门和旁通压差阀调节来完成,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载流损失,在大流量、高压力、低温差的现象下,大量浪费电能而且还造成空调最末端设备缺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情况,需使循环水泵变频器节能改造随着负载的变化而调节水流量并关闭旁通,又因为水泵采用的是自藕减压或星—三角起动方式,电机的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3-4倍,一台75KW的电动机其启动电流将达到450A左右,在如此大的电流冲击下,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将大大下降,同时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停泵时的水锤现象,容易对机械散件(如轴承,阀门与管道)等造成破坏,从而增加了维修工作量及配件费用,费时费力。

综上所述,为了节约能源和人力、物力,需对循环水泵系统进行改造,因而对冷冻水泵和

冷却水泵进行循环水泵变频器节能改造是较为必要的。随着的变频节能技术和PID控制电路的应用普及,使冷冻泵及冷却泵组,实现软启动及自动“启动、停止、轮换、变量调节、自动故障中文显示及予测”等功能,改变原来由人工控制的模式,大大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大大地减少了电机的启动电流,使循环水泵最大限度地提高节能效果。

2、变频节能改造工作原理描述

自动时:循环水泵变频器节能改造根据冷却水进出水的温差控制冷却水循环泵,实现恒流量运行并保证最低流量,节约此前因超压

流经节流阀的水泵耗能。根据所需的流量人为设定进出水的温差,达到控制与节能的目的。

手动时:根据机组的换热量,通过柜门上的电位器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可以定流量运行。

工频控制时:通过柜门上的转换开关切换至原柜控制,可以任意工频起动每一台泵。

3、效益分析

3.1.节约电费

循环水泵变频器节能改造通过以上原理分析,设想改变循环泵的工作方式,由工频50HZ运行改为变频40HZ运行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工频50HZ运行改为变频40HZ运行节能计算(变频器工作方式恒压频比),此时循环泵的转速是原来转速的80%,功率消耗与转速之间的关系为:P1/P2=(n1/n2)3

4、总结

循环泵进行变频改造有以下优点:

1.采用交流变频器对风机水泵进行节能改造具有结构简单、改造方便、节能效果明显、投资回收期短的特点。

2.使用循环水泵变频器节能改造后,水泵可软起停、减少设备机械冲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

3.变频调速技术先进、成熟,提高了设备的技术含量。

程控制器、变频器改造宾馆中央空调冷冻泵、冷却泵控制系统,实现了技术升级、确保设备低耗运行,并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改造宾馆中央空调冷冻泵、冷却泵控制系统,实现了技术升级、确保设备低耗运行,

并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宾馆 中央空调 控制系统 PLC 变频器 改造 1 引言 汽包水位 给水流量 蒸汽流量 三冲量 自动控制系统 燃烧过程控制在宾馆里,中央空调是不可决少的,耗电非常大,空调主要是用来实现室内的恒温,中央空调主要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风机和冷却塔等组成。中央空调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通常冷冻水泵的容量是按最高温度、满住率,并在此基础上留有10-20%的余量设计,在一年四季中,水泵系统长期在固定的最大水流量工作,由于季节、昼夜及住房率变化大,空调实际的热负载在绝大部分时间内远比设计负载低。与决定水泵流量和压力的最大设计负载(负荷率100%)相比,一年中负荷率在50%以下的运行时间将近一半,一般冷冻水设计温度为5——-7℃,而事实上在全年决大部分时间冷冻水的温度仅为2——-4℃,即水泵却是全功率运行,增加了管道能量损失,浪费了水泵运行的输送能量。这就存在能量的无效使用,而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就能实现自动调节流量并显著节能的效果,用PLC改造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则使运行可靠性大大加强。

2 变频调速功能 2.1 变频器节能

原理: 变频器是输出频率可改变的交流电力拖动设备。变频器调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供给 电机定子的三相交流工频电经大功率整流元件整流,变成直流,再将直流电用正弦波脉宽调节技术逆变为频率可调、幅度也随之改变的三相交流电,以此为电源再供给电机使用。 由水泵的工作原理可知:风机、水泵特性:Q∝n H∝n2 P∝n3 即流量与转速成正比,压力与转速平方成正比,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 根据公式:转速

其中f为电源频率,我国工频为50HZ,P为极对数,S为转差率,那么调节电动机电源频率就可调节电动机转速,调节电机转速也就是调节它的负载转速,那么,根据风机、水泵特性可知,调节风机水泵的转速可以达到调节流(风)量的目的,同时,显著调节轴功率。通过在水泵加装变频器,,则可实现自动调节控制,可使系统工作平缓稳定。并通过变频节能收回投资。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同一台水泵的工频运行状态与变频运行状态在随着流量变化所耗的功率差。因此,随热负载而改变水量的变流量空调水系统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2.2 变频技术应用: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电机可在很宽范围内平滑调速,可将所有节流阀去掉,使管道畅通,可免去节流损耗。通过改变电机转速而改变水的流速,从而改变水流量,达 到制冷机正常工作要求和平衡热负荷所需冷量要求,达到节能目的。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的关键是电机转速的可调和可控。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是由PLC控制器进行切换和控制的。 3 PLC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3.1 采用性能可靠的松下系列PLC为控制核心,所有输入信号起停,保护都通过光电隔离输入到PLC的输入口,利用专用编程软件,根据控制要求对PLC进行梯形图编程,PLC输出控制变频器的起停。采用PLC控制后,可取消全部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所有逻辑控制通过梯形图软编程,在不用改变控制线路的情况下,可随时按控制要求修改程序,实现新的控制方案,灵活性相当高;并具有强大的通讯接口,可与上位电脑相连,,实现远程监控,为将来联网控制留 有接口,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与其他控制系统协调工作。变频器调速控制电路简单, 克服传统线路易出故障的缺点,降低了事故发生。 3.2 根据空调系统的实际情况,

设计应包括以下几点: (1)冷却系统、冷冻系统各装1台变频器。 (2)可根据一天内不同阶段的冷量要求,设置不同要求运行。 (3)常用与备用可切换。 (4)变频控制与原控制间可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3 控制系统的主电路图

3.4 冷冻泵、冷却泵PLC的控制系统图 PLC软件采用梯形图语言,实现各种逻辑控制、变频器启动控制及手动/自动,工频/变频转换和故障自动切换等功能。 (1)I/O接口图

(2)系统软件编程图

4、结束语 (1)新的控制方案已于2004

在冷冻泵、

年底在北海公路宾馆投入使用,达到大幅度节电效果,具体比较如下:

冷却泵上应用变频器,一般都有40%的节电率。每天节约的电费=电机功率×每天运行时间×节电率×电价=(45KW+55KW)×24小时×40%×0.81/度,而改造费大约十万元,投资回收期=100000÷583≈170(天)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改造后系统经济效益可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对电机实现了软起动、软制动,大大降低了起动电流、避免了对电机和电网的冲击; (3)电机运行噪音减小、温升降低、震动减少、负载运行顺滑平衡; (4)大幅度改善电机的功率因素; (5)具有过流、过压、短路、缺相等多种保护功能,增强了对电机及所带负载的保护功能。 (6)在任意一设定的频率下,电机都能以最佳效率运行; (7)能检测负载轻微的变化,并迅速调整输出功率,显示在操作屏上; (8)利用PLC 实现各种逻辑控制、变频器启动控制及手动/自动,工频/变频转换和故障自动切换等功能,是系统控制灵活方便,功能齐全。 参考文献 [1] 日本日立变频技术手册 [2] 松下PLC编程技术手册 作者简介 麦艳红(1967-),女,广西南宁市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专业负责人,双师型讲师、研究生班学历,主要研究方向是电气自动化。 符妃燕 广西人 南宁汇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师 主要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66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