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编 号:LG/ZD-04-2013 版本/修订: F/0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制度文件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

编号 版本/修订 LG/ZD-04-2013 F/0 批审编孙保绪 岳海山 段晨晨 准 核 制 为了规范对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险源识别、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控制措施,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预防和有效控制提供依据,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分公司及项目部在施工生产管理活动、过程和服务中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程度的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

本制度由公司安监部主管,工程部、物管部、技术中心、综合办、保卫科、后勤中心和其他相关部门协管,分公司和项目部具体实施。

3.1 安全副总经理是本制度的主管领导,负责对本制度建立、实施、保持、改进,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审核和批准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3.2总工程师审批不可接受风险控制的技术方案。

3.3 安监部是本制度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制度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a)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监督分公司和项目部实施情况; b)指导各分公司开展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编 号:LG/ZD-04-2013 版本/修订: F/0

c)负责公司本部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 d)会同相关部门评价确认公司不可接受风险;

e)汇总建立并更新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措施计划》。 3.4 各相关部门

a)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辩识和评价本部门管理活动相关范围内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报送安监部;

b)参加不可接受风险的评价。 3.5 各分公司

负责对所管辖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具体辨识和评价,确定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调查评价表》、《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措施计划清单》,并进行控制,并向安监部上报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调查评价表》及《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措施计划清单》。

由分管安全的副经理会同主任工程师组织辩识施工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源和风险评价。

3.6 各项目部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辨识项目部施工范围内、分部(项)工程施工前和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源和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调查评价表》、《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措施计划》(用于定期改进)报分公司主管部门,并及时更新。

3.7各级安全人员

参与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并负责检查、监督控制措施与计划的实施。

2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编 号:LG/ZD-04-2013 版本/修订: F/0

4 管理要求

4.1 管理流程图

划分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信息收集 组织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审核 危害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更新 不可接受风险 可接受风险 策划管理方案 加强 培训教育和 运行控制 落实 控制措施 评估 资料归档 评估 资料归档 3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编 号:LG/ZD-04-2013 版本/修订: F/0

4.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依据: a)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 b)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 c)行业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

d)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技术规范。 4.3危险源辩识范围和应考虑的因素

4.3.1危险源辩识范围和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的活动; 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d)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e)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f)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g)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i)所有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也可参见3.12的注);

j)对工作区域、过程、装臵、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4.3.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考虑

4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编 号:LG/ZD-04-2013 版本/修订: F/0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a)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时状态。

b)异常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停车、检修等情况下的危险因素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状态。

c)紧急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出现意外可能造成事件事故的状态。 六种因素:

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c)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e)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f)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 4.3.3危险源的分类

结合施工生产特点,重点识别可能导致以下伤害的危险源: a) 高处坠落; b) 物体打击; c) 触电; d) 坍塌; e) 起重伤害; f) 机械伤害; g) 火灾; h) 车辆伤害; i) 灼烫; j) 放炮; k) 中毒和窒息; l) 火药爆炸; m) 化学性爆炸; n) 物理性爆炸; o) 淹溺; p) 其它危险源(包括职业病)。 4.3.4 危险源辩识方法

4.3.4.1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c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