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各项加横线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菲fēi薄 浸渍zì 屠戮lù 蓟jì 北 B、桀骜áo 旸yáng 谷 攒zǎn 射 叱咤zhà C、黯àn 然 洗涤dí 激亢kàng 舔舐shì D、喋血zhá 赁lìn 屋 箜kōng 篌 作揖yī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寥落 酣畅 戊戍 长歌当哭 B、噩耗 谦逊 莅临 绿草如荫 C、不惮 修葺 迥异 屏息以待 D、尸骸 堕落 精悍 涕四交流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散文诗集是《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B、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作品有“爱情三部曲”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3)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

(4)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5) 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6) 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译文:

(8)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

《劝学》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4)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

(5)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

(6)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

(7)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

(8)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过秦论》

(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文: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双语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7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

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

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到

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

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选、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

逸,曰悲壮,曰凄婉。”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王士祯将

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

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

近之。”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他认为根植于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写于1925年的豪放词,在内容上属于现代诗,在形式上属于旧体诗。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全词上片(阙)写景,情景交融,下片(阙)议论抒情,抒写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战士以天下为己任、激流勇进的战斗风貌、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成语积累

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意指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

峥(zhēng)嵘岁月: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凡,不平常。现在多用来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挥斥方遒(qiú):意指热情奔放,劲头正足。遒,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指点,评说;江山,国家。指评说国家大事。

天伦之乐:伦,人与人的关系。指父子、兄弟等的关系。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素材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写于1925年的豪放词,在内容上属于现代诗,在形式上属于旧体诗。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全词上片(阙)写景,情景交融,下片(阙)议论抒情,抒写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战士以天下为己任、激流勇进的战斗风貌、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成语积累

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意指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

峥(zhēng)嵘岁月: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凡,不平常。现在多用来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挥斥方遒(qiú):意指热情奔放,劲头正足。遒,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指点,评说;江山,国家。指评说国家大事。

天伦之乐:伦,人与人的关系。指父子、兄弟等的关系。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素材拓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散文两篇--霞》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霞》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霞》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3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散文两篇》中的第一篇课文。首先,由于本单元都是散文,因此,鉴赏这些散文关键是要“披文以入情”,即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的形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也就是鉴赏散文的基础。另外,还要重视艺术手法的鉴赏。

《霞》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冰心先生晚年的力作。作者由四十年前的一句疑问写起,通过对晚霞的理解、思考,深刻地领悟到了一种人生哲理;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作者的抒情从容不迫、洒脱自如。文字虽平易自然,但是其中的智慧和哲理却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带入一种美丽的艺术天地,享受到一种感悟人生意蕴的快乐。

而基于课文的这些特点,我决定为课文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第一,认知目标,即了解冰心及作品的有关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第二,技能目标,级学习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哲理的写法,欣赏冰心散文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风格。

第三是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生命的认识。在这三个目标中,后面两个目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教学和其它文章不同,用传统的分析法教学会破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含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1

第10课 过秦论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这是秦始皇万万没有预料到的。他的千秋帝王梦轰然倒地,贾谊把它归纳为“不施仁义”。秦用取天下的办法,来守天下;用攻天下的办法,来治百姓。愚民政策、严厉的法制,引起了下层百姓的反对;残暴统治、兔死狗烹,引起山东贵族的不满。人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在大泽乡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秦帝国如大厦在瞬间倾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始皇之过,也是所有亡国之君之过也!

美刚 柔 并 用 , 虎 狠 狼 贪 吞 六 国 ; 仁 义 不 施 , 灰 飞 烟 灭 恨 千 秋 字体 赏美文 遥望贾谊 彭晓冷 我曾长久仰望贾太傅祠那座安放灵魂的建筑,墙檐上苍苍的青 瓦、厚重的大门,用惊奇的眼神静默地与我对视。门环和墙面之上,袒露着斑驳的痕迹,石阶和地砖的棱角似乎都已磨平。由此我想,时间永远神奇,既能将精神打造出来,将灵魂磨出锋利的光芒,也能让一切变钝变老,甚至毁灭。 贾谊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时为南蛮之地长沙,湘江的轰鸣之声可曾震撼过他的灵魂,让他为之一振?初冬时节,寒雨纷飞,缓缓穿过省城长沙古老的太平街,我不停地张望着两侧那些古老的建筑,好似缓缓地穿行于时间的深处。当我走进贾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师说》

教材分析

《师说》是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尊师重道的论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顽可笑。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本文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比较典型,并且作为了高考背诵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可以等闲视之。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预习案,并且我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了记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的文言朗读;鉴赏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语文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阅读题(4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

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世、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水浒传》,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

传统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

人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

必修三第三单元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 ....B.中绳(zhòng) 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 心广体胖(pàng)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未之有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有席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