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3-04-27 02:0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本学年,在市县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推进新

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课题研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常规

管理,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水平,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

观念和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一、抓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1、印发理论学习资料:本年度教研处积极搜集有关教学、教研教改信息,通过《创新》刊这个窗口,印发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使教师的教学从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组织教学理论探讨:针对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校党委领导下,本学年,教研处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成功地举行了第二届“教研论坛”。

加强校内治安管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春节来临时盗窃现象

频发的特性,及时发出预警通报。

3、与教务处合作,定期向教师们业务培训,教师们受益匪浅,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多

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给我校带来了生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节奏明显加快。

4、与教务处合作,成功组织了省生物优质课比赛及市历史优质课比赛。

5、组织各科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研讨会,学术交流和新课标培训:如组织教师到合肥

科大、华师参加数学、生物奥赛培训;为了拓宽教师视野,每年秋季教研处组织高三教师

到教育发达地区或名校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经验,以改进教学方式。教师们通过到武

汉二中、华师附中、武汉外校、安庆一中、九江一中、宜昌一中等校学习,回校后思想有

很大触动,有的教师写出了几千字的感想。

二、抓教研课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园文化建设和科研兴校是校领导一直倡导和非常重视的一项工程,为此教研处积极

提倡课题研究并做了以下工作:

1、确立课题规范化。教研处为此特别设计课题立项审报表、审报步骤。在此基础上,每个教研组均有研究课题,备课组就是课题研究小组,由于教师工作任务重,课题交流探

讨的多,总结汇报的少,今后教研处将努力把此工作落实好。

2、组织教师参加国、省、地区优质课、优质论文、课件、试题、教案等大赛:我校

江纯、张国鸿、石若芬老师代表地区分别参加省生物、信息技术、化学优质课比赛,江纯

获省一等奖,其余均获得省二等奖,黄智平、梅红曼老师获国家论文比赛一等奖,王莉、

柳建青、王瑞丽老师获省论文比赛一等奖,鲁伟、胡宝华、陈志新两位老师也在省论文比

赛中获奖。江纯、张国鸿、王莉、王瑞丽、陈细军、周淑敏、杨飞、叶毅、陈树东、黄胜、王贵雄、张卉、付超球、郭伶俐等十四们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地区生物、语文、物理、化学、历史、计算机等学科优质课、论文、试题、课件比赛中,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十八人次,获二等奖的有十二人次。

3、积极鼓励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出版著作。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文章、出版著作。本学年,我校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的教师有黄智平、王卫华、曾亚芸、陈志新、周贵平、洪仕元、黄胜、杨飞、周淑敏、李江汉、李永刚、孔小燕、周全、余习榜、胡浪、许丹、鄢国防、赵光新、岳建兵、桂成斌、洪贵兵、商建汶、何志雄、赵水贵、黄绍慧、张文忠、沈燕、胡志宏、胡宝华、袁志军、孙晓东、张卉、蔡圣兵、徐

春桃等老师,其中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有45人次,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有234

人次。

教师发表文章、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等工作使我校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人人来钻研

教学,个个来研究教学,使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新的突破。

小教研依据年龄段的不同各有侧重研究,其中小班侧重生活教育,中班侧重语言领域,大班侧重数学领域。针对性的小教研活动既丰富幼儿的学习与体验材料,同时充实幼儿园

课程资源库的内容。

5、学生学科竞赛再谱华章。数学竞赛获国家二等奖的有二十一人,三等奖的也有二

十人;生物竞赛获各国家二等奖的有四人,三等奖的也有四人、物理竞赛获国家奖的有四人。

三、抓教研常规工作,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抓教研组工作:教研组长起了干带头作用。教研组长为了让工作落到实处,每位

教研组长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教研组中心会议:由教研组长组织

各年级备课组长及本组骨干教师一起讨论本组工作重点、难点,及本组教研发展规划;本学年教研组长召开了一次全组教研大会,为教师们确立一年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对青

年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教研组大会的召开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指明了本组工作方向。

(2)不按照时间表安排先后顺序下课,导致吃饭时间混乱,楼道、饭堂拥挤。近两天

学校对此现象进行了通报,希望全体老师重视。

2、抓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前提。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体研读教材、课

程标准,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

教学实践信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个体考虑自身优势与本班学生实际,在教学设

计上突出特色(在一般教学设计上作加减),并在课后征求学生意见,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写出教学日志,提出改进方案。我们从教学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既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又

能突出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出多种角度的教学方案,使本年级的该学科教师步调一致,统

一协调,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和力量。

3、加强对教师的定性定量评估、检测,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期中考试之后,组织

全校教学大检查:一方面通过学生文字表述,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通

过电脑调查,来了解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了掌握教师的教学计划是否落到实处,教研处

还组织了对教师教案、听课本、学生作业等大检查。由教研主任、教务主任、年级主任通

过对教师随机抽查方式,来监控教师教学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听课情况等。

4、努力抓好选修课的管理,提高选修课教育教学质量。

选修课是黄梅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去,学校课程由必修课垄断。现在,我校在

开齐开足部颁计划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学校选修课、电视新闻课、阅览课、活动课、地

方课,构建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新体系。

5、积极开展高考改革的研究:我们从各种途径、各种渠道收集高考信息,探索高考

命题的规律,梳理高考命题的思路,分析考生在高考中失分的误区,从而挖掘学生的内在

潜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6、把好命题关,提高师生质量意识,提升学校品位:针对以前命题出现的问题,本

年度对教师命题作了进一步改革,对审题人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把好命题、审题关,据

老师、同学们反映,命题质量有显著提高,试题准度更加增强。

7、积极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中老年教师示范课的开展。每学年秋季开展青年教师

优质课、春季开展中老年教师示范课已成为我校常规教学特色。尤其是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特别引起校领导关注。全体党组成员及教研处主任、教务处主任、三位年级主任、教

研组长全部、全程参加听课、评课,公正客观地评选出获得“教坛新秀奖”的老师。

四、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方向

由于教研工作无止境,工作中有可能不细致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

大教研工作的力度,认真做好教研工作,将在高考研究和新课改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多种展示自己才能的一个平台,更好地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服务,增强

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们参与意识和主动性,我们将一如既往勤勉、务实地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毫不松懈地努力奋斗,为教育事业、为我校教研工作谱写出新的

文章!

延伸阅读篇:

工作总结结构:

⑵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主题班会,让学习成绩优越的同学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大家

交流,提高全班学习水平。

总结的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r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