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述内因外因

更新时间:2023-10-17 09: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论文之--

内因与外因关系的思考

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对老师说的“中国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中国人特殊的存在方式,东大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东大人特殊的存在方式”“再杰出的人物,如果他单枪匹马也做不成大事”这两句话印象尤为深刻,并由此思考出“人一半是由外力造成的,一半是自己造成的”这样一句话。

“人的一半是由外力造成的,另一半是自己造成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就是一个事物包括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总而言之,人的存在依靠于内因和外因。通俗的讲,内因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外因则是外界环境的影响。经查阅,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内因和外因的解释如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性原因,或称“根据”,也即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非根本性原因,或称“条件”,也即第二位原因;两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在我看来,内因和内因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在人的生命里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内因和外因: 第一,我们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俗话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一粒种子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长成小草,最根本的是它的本质。假若你想成为孔子,你没有诗书礼义的知识储备怎么

能成为孔子?假若你想如诸葛亮一样有舌战群儒之势,有神机妙算之力,你不博览群书能行吗?假若你想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但是你一点航天方面的知识储备都没有,恐怕你的理想只是纸上谈兵罢了。所以,我觉得内因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重视内因,加强自身素质及修养,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不会让机会和我们擦肩而过。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又是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是什么原因让原本的同一事物发展向了两个方向呢?答案当然再明显不过了:“水土异也”。小时候的方仲永被人认为是神通,可是最后只是“泯然众人”的结局,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方仲永在幼时被誉为神童,其诗作被乡里人互相传阅,更有甚者以钱币乞之。其父见有利可图,便“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虽然仲永是神童,可是后天没有接受到教育,最终无异于众人。可见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着实非常重要。再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草船借箭,如果没有东风,想必在赤壁之战中曹操80万大军不会这么轻而易

第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在《矛盾论》中说过:“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本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在我

们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就比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草船借箭的例子,如果没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东风再好而没有好的方法,估计胜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孟母三迁”,如果孟子自己不好好努力,就是再好的外界环境也没有用。所以,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我们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班子都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再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领导的集体班子都坚持不懈的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当然,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劳动效率,提高产品的国际水平,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正是重视内因的表现;加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加大与外国的合作,不断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将其应用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并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外界环境是我国还重视外因的表现。可以说,重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在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关系的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既没有“闭关锁国”,使自己和外界隔绝,又没有完全的被外国所影响。正是国家领导人坚持不懈的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我们才能生活在如此美好的中国,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长久的走下去。

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国家,我们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份

子,中国共青团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义务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去。

当然,在这里我还是着重强调内因外因的作用。

学习了十几年,我们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有的人学习出类拔萃,而有的人却每次都排名在最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外界环境都是一样的,而学习成绩却是有着很大差距。不得不说,自己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外界环境再好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一个人进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想、志向、进取精神、勤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等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鼓舞着无数志士仁人为个人的成长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我们的前辈早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好自己。

“再杰出的人物,如果他单枪匹马也做不成大事”,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外因的重要性。一个人再好,可是如果他缺少一个优秀的团队,缺少办一件事的必备的外界条件,那么他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再比如大山里的孩子为什么总会比城里的孩子落后一些,我觉得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可是大山里的孩子接触的事物明显比城里的孩子接触的事物少,接受的教育质量不如城市,学到的知识相对城市孩子来说也比较少,造成了如此局面。由此看来,外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我们常常遇到“机遇”一词,我觉得机遇包

括在外因之中。顺境常常会使人成功相对容易一些,而逆境往往会使人成功困难一些。有人常常抱怨自己的机遇不好,在这里,我想说,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外部因素。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外界因素固然重要,但是外因也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外部因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时,我们要抓住机遇,当外部因素不好时,我们也不要抱怨,不要气馁,自暴自弃,因为再挣扎情况也不会变好,莫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的做好自己,修身养性,积蓄力量,以坚强的意志接受各种挑战,等待时机厚积薄发。

作为一名东大人,我们秉承着“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

我们东北大学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一名优秀的东大学子具有努力奋斗的精神、坚强的意志、自强自立的志气,并且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主张知行合一。而且我们东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张学良老校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仅在这里学到了“自强不息”的爱国意识、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又具备了坚持实事求是,重视知识,重视实践,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作风。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切实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k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