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荆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17 09: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荆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1分)

一、(1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聒(guá)噪 箴(zhēn)言 恣睢(zìsuī) 剽悍(biāo) .....B、睥睨(pìnì) 别墅(shú) 啜(cu?)泣 庇荫(pìyìn) ......C、锃(cang)亮 跻(jí)身 遒(qiú)劲 玉簪(zān) ....D、伛偻(yǔlǚ) 炽(chì)热 鞭笞(chī) 创(chàng)伤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铤而走险 穿流不息 再接再厉 不厌其繁B、莫名其妙 变本加厉 惹事生非 恻隐之心C、吹毛求疵 方枘圆凿 杯盘狼藉 卑躬屈膝D、一愁莫展 理曲词穷 刚腹自用 鳞次栉比

3、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0年5月28日,武(汉)荆(门)高速公路顺利通车,比预计通车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B、这部电影,对我很熟悉,因为它是一部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励志片。 C、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

D、《红楼梦》当然是旷世杰作,但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朝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

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

他的苦难遭遇。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

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

忧。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6-9题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

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6、下列有关信息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它可以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不当又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有可能夺人性命。

D.一旦体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转化成羧化血红蛋白,我们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晕倒等症状。

7、下列对一氧化碳在医学上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身体组织受到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B.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但它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目前还没有弄清楚。 C.美国科学家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虽然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但美国科学家乔和贝奇指出,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

8、下列能直接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可以帮助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

B.在对改变过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时,吸入微量一氧化碳的老鼠只有一半死于非命。

C.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全部死亡。

D.科学界一些专家认为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9、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封闭HO-1,做过心脏移植的老鼠在一周内排斥反应,而将它放入有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

B.对老鼠的实验,证明了一氧化碳在肺移植手术中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造福于人类。

C.目前已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肺移植的临床手术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D.一氧化碳在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任何风险。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2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关?”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 服:穿戴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谤讥:诽谤讥讽 ..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无丝竹之乱耳 ..

C、王曰:“善。”乃下令 问今时何世,乃不知有汉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结构严谨。全文三段,第一段“比美”,三问三答;第二段“讽谏”,三比三喻;第三段“纳谏”,三赏三变。并且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邹忌能够讽谏成功,除了他有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也与齐威王善于纳谏分不开,这一点可以从齐威王广开言路的“三赏”中看出来。

C、邹忌与徐公比美,虽然其妻、妾、客都赞美他比徐公美,但邹忌还是从三人的不同语气中明白了他们没说真话,进而悟出了一个道理:兼听也不一定能够明白事情的真相。

D、本文写法上设喻说理,以邹忌与徐公比美这种生活小事来喻治国大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9分)

四、(13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

15填空。(4分)(只需选作四题)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月遥祝兄弟平安的句子是:

, 。

(3)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请写出一句与折柳送别相关的诗句: , 。

(4)刘禹锡的“ , ”,表达了诗人异常达观的人生态度。

(5)王安石的“ ,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k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