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养护知识大全 -

更新时间:2023-11-10 13: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怎样防治白兰花病虫害

白兰主要的病虫害有黄化病、炭疽病及红蜘蛛、介壳虫等。白兰喜酸性土壤,如土壤偏碱性,或浇灌用水也偏碱,容易引起白兰叶片发黄,根系变黑腐烂的黄化病。可用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叶面,每5-7天喷一次。还可经常施以0.5%左右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加以防治。

白兰的炭疽病,初时叶部褪绿,呈黄色小斑点,逐步扩大成圆形,严重时,叶片枯焦、发黑脱落。浇水过多、湿度大、通风不良易发此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10天喷洒一次防治。

红蜘蛛、介壳虫会使白兰叶子发黄,并吸食液汁,引起植株枯死,其分泌物会诱发煤烟病。介壳虫一经发现,可用竹片刮除。红蜘蛛可用1000倍20%三氯杀瞄矾,或用50%三硫磷l000倍液喷洒防治。

兰花种植及保鲜贮运中经常遇到棘手难题

种植兰花的介质非常容易发酸,要如何克服?

使用水草种植兰花,经过几天后水草受会产生有机酸的细菌污染而发酸,接着兰花根圈容易产生黑头现象(镰刀菌感染)。

种植兰花的介质以水煮沸或经过杀菌釜高温灭菌,为何不能完全克服兰花黑头的问题? 有些兰园将水草煮沸或高温杀菌再行种植兰花,虽可暂时杀灭细菌及虫卵,但种后仍然发生水草发酸导致兰花根圈容易产生黑头现象,此乃因为兰花种植后仍受到会产生有机酸的细菌污染所致。

种植兰花如何减少黑头问题?

兰花根圈产生黑头现象主要因为介质水草等受到会产生有机酸的细菌污染,造成介质发酸并造成镰刀菌大量繁殖(镰刀菌在PH4左右生长最好),是故提高介质酸碱度可减低镰刀菌的感染。

如何有减少有效减少黑头现象?

应用小分子水溶性甲壳素及放线菌加水稀释2000倍浇灌兰花,可有效减少兰花黑头现象。水草等介质以稀释1000倍小分子水溶性甲壳素及放线菌浸泡1-5分钟,沥干后即可种植。 小分子水溶性甲壳素是什么东西?对兰花有什么好处?

甲壳素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例如甲壳类动物(虾、蟹等)的外壳,昆虫(蟑螂、蝴蝶)的外壳、软体动物的外壳(蛤蜊、牡蛎)和内骨骼(乌贼)都含有甲壳素。经酸碱处理去除钙及蛋白质后,即得几丁质(Chitin),几丁质经高温高碱处理去乙醯化后即得几丁聚醣(Chitosan),几丁质、几丁聚醣统称为甲壳素。 甲壳素在兰花上使用之优点:

1、使介质可连作┈┈甲壳素可使介质中有益的微生物:如放线菌增加,使有害菌:镰刀菌(Fusarium)等减少,并可消除根瘤线虫,减少介质连作障碍的困扰。 2、促进根部伤口愈合,发育,使根毛增加,增加营养吸收力。促进植物生长。

3、诱导植物抗毒素(Phytoalexin)之产生,提高作物抗病力,抗菌力,以减少农药使用量。 4、增加兰花钙含量,可增加挺度。

5、增进微量元素吸收,以增加叶片还原糖含量,提早收获,提升品质,延长保鲜期。 放线菌属为自然界土壤中存在极为普遍之革兰氏阳性细菌,已知的种类超过四百种,由于多数具有产生抗生物质(Antibiotic)之能力,在作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从最早1943年Wasksman氏之报导迄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类似的发展成功案件多以生产抗生素制剂为主,最为大家熟知者当推Streptomycin(链霉素)应用于多种蔬果与花卉细菌性害病之心治,此外放线菌还可分解有机质,产生细胞外酵素以分解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蟹壳质,、故可利用此性质对付具有几丁质细胞壁的微生物。例如添加几丁质到土壤中,可以防治镰刀菌(Fusarium),主要因为放线菌所分泌的几丁质分解酵素可引起病原菌丝的溶解。 同时使用小分子水溶性甲壳素及放线菌对兰花有什么好处?

同时使用甲壳素及放线菌浇灌兰花,甲壳素具有抑菌作用并可促进放线菌之生长,抑制镰刀菌生长,促进伤口愈合,例如引起叶黑斑点的碳疽病即非常有效。 乙烯对兰花有何影响?

兰花对乙烯相当敏感,只要0.01ppm的乙烯即可促使万代兰花朵萎调。其次,东南亚次之。石斛兰、蝴蝶兰、拖鞋兰再次之,文心兰对乙烯不敏感,省产蝴蝶兰经0.09PPM乙烯处理,即可诱发老化,产生花朵脱落及失水性萎调等老化症状。乙烯促使兰花萼片尖端枯萎、唇瓣转红。老化初期症状为花萼及花瓣透明,接着脉纹突显,离层产生,导致小花脱落。 此外,花朵随成熟度之提高或经过失水、高温、病害等对乙烯的敏感性会提高。 含苞盆苗兰花在贮运过程中为何会叶变黄花苞掉落?

含苞盆苗长途动输会叶黄、苞落主要因为受乙烯浓度过高及细菌感染之影响。 如何避免叶变黄花苞掉落?

在包装纸箱几何中央或对乙烯最敏感处,放置小包的乙烯吸收剂,吸除纸箱中花卉所产生的乙烯。或使用1-Methylcycopropene(MCP)EthylBloc熏蒸处理事会小时。请勿与会产生大量乙烯的水果共处一室。

使用乙烯吸收剂有何效果、好处?

1、乙烯吸收剂可吸收新鲜水果、蔬菜及花卉所释放出来的乙烯,抑制植物继续老化变软、变黄、萎调、落花的现象。

2、提高产品品质——假如乙烯吸收剂使用得当则可吸收大部分乙烯,因此可采收成熟程度较高亦即花色较艳的花,因而运输到市场的产品会得到较佳的状况。

3、长途运销降低成本——可可耐长距离之运输及更经济的运输方式,或可舍空运改为走海运。

何时需要更换乙烯吸收剂?

新鲜的乙烯吸收剂为紫红色,乙烯吸收剂氧化后,外表转变为褐黑色,渐次延伸至乙烯吸收剂中心。

乙烯吸收剂之包装方式及适用范围

乙烯吸收剂有不同的包装方式,它可放置于储存室之空气通处(使用波浪型),以便气流围绕产品或以迷你小包装置于包装箱或袋内以促使吸收剂控制有害之乙烯气体,使新鲜产品增长储运期限。

冬令温室内紧密,花朵易长黑点并易脉纹突显、离层产生、导致小花苞脱落,如何避免? 尤其在华北,冬令温室紧密,湿度极高,花朵易长黑点(灰霉病)并易脉纹突显、离层产生、导致小花脱落,可使用永馨抑菌剂稀释1000倍喷花朵并使用波浪型乙烯吸收剂挂于空气流通处。

运输带苞的兰花应如何处置?

使用永馨兰花套袋,一面不织布(透气),一面PP薄膜(透明)并使用迷你小包乙烯吸收剂(6MG/包)一同放入包装纸箱中。

推迟秋兰花期有办法

秋兰也叫建兰,一般情况下,一盆多株连体的秋兰(即每盆连体20苗以上)从初夏至深秋可先后萌发花芽2~3次,其中开花最旺盛的时间多在近立秋前后,立秋后虽也能重复发花芽,但发芽率明显降低。由于开花盛期恰是天气最炎热的日子,因此花期短,最佳赏花期只有3~5天。如果将盛花期往后推一推,气温下降一些,花期势必会相应延长。

我种兰10余年,养有多盆秋兰。近几年我采取把早期(6~7月)萌发的花芽除去的方法来推迟花期,效果不错。具体做法:以7月底为界,将大盆秋兰(20苗以上)在此之前萌发的花芽全部除去,以后再发的花芽保留,这样到9月刚好是盛花期,秋凉宜人,赏花时间相对延长了。

要注意的是,秋兰必须达到一定的苗数才行。如果苗数较少(10苗以下),再发花芽率很低;只有苗数较多(15~20苗或更多),再发花芽率才较高。因此,这一措施最好只在多株连体的大盆秋兰上实施。

九月兰花管理

气候渐转秋意,近“白露”期间,遮荫工作更需逐渐减少,加强通风,让其兰草适当多接受阳光。如气候突变燥热现象,应加强浇水,保持盆土润湿,否则植株最易受伤,轻则花蕾干瘪,重则根叶枯萎。同时作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部分瘦弱兰草进行一次追肥工作。下旬“秋分”期间,是一年中翻盆和分株繁殖的又一个最适时期。墨兰、春兰、蕙兰花葶已出,保护好花蕾:一是给兰花施肥,切不可将肥料放在花芽生长处,以防肥效烧伤花茎成死芽;

二是给盆土补充水分时,不要把水喷洒在花苞上以防烂芽;三是花芽出土后不要分株翻盆,以防伤害根系破坏营养输送渠道,而使花开得柔弱或减色失香;四是可用水苔护着兰花的花芽,以防污水及杂物侵害。

养好兰花的通风措施

兰花必须在新鲜空气中,才能正常地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水分、养分的吸收运转,以及营养物质的制造积累,减少病虫害,使兰株茁壮成长。所以搞好通风换气,才能保证空气新鲜,养好兰花。

一、兰株染病大都是小环境温度及湿度过高,闷热不通风,病菌虫害得以很快蔓延所造成,尤其是蚜虫、粉虱、介壳虫、褐斑病、白绢病等最为明显。

二、场地及荫棚的通风。场地应尽可能宽敞,并在高处,花台可用砖、石砌成,也可将空的花盆底朝天放,放上兰盆,使兰盆离地面2 0厘米至40厘米,尤其通风较差的地方,兰盆应尽可能放得高些,荫棚使用竹帘、竹篱,价廉物美,且通风良好。

三、室内通风换气不好,就会使空气中各种气体组成的比例关系改变,有害气体增多,有用气体减少,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易染霉菌、腐烂病等,甚至还会受到毒害。房舍、封闭式塑料棚或玻璃棚,尤其是用煤取暖的,在室内温度超过10℃时,每天应打开窗户或揭开薄膜,冬天四面紧闭的室内,也应在中午气温高时,用电扇定向排风。温室的温度一般上高下低,因而进风口应在下部,而出风口在上部,通风速度快,排除有害气体较为彻底。注意通风的同时要配合喷水,处理好通风、保温和保湿三者的关系,并防冷风直吹。兰盆在室内摆放的密度,宜稀不宜密,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如地段狭窄,可将花台砌成阶梯形。应注意经常用水冲洗兰盆表面,并对兰叶正反面喷雾,确保气孔畅通。

四、盆具及盆土的通风

1.兰盆宜用高筒、高脚、薄壁、透气性强的瓦盆,还可选用盆壁、盆底多孔的兰盆。

2.植料或盆土宜采取分层法,如使用盆土,可在盆底孔用小砖块 2块至3块覆盖,铺以3厘米厚的块状木炭,再填入腐熟的腐殖土与河沙的混合土,至盆高1/2处,加一层3厘米厚烧过的炉渣,上面再覆以混合土至盆边,使兰盆有一个气体容易流通的环境。

3.每盆栽植的株数不宜过多,如植株多、叶丛密,则应及时翻盆分栽,并应经常清除兰盆里的杂草、病叶、枯叶,以利通风。

兰花翻盆“八注意”

翻盆(换盆)是养护兰花的一项工作。通常,盆栽兰花两年就要翻一次盆。因为此时,盆内养料几乎消耗光,且兰株繁多,根系过密,新根无舒展余地,死亡空瘪老根残留盆中,可能传染病菌。翻盆时要做到“八注意”。

一、注意换盆时间正常生长的盆兰,并非每年都要翻盆,一般是2年翻盆一次。翻盆一年四季(除酷暑严寒)都可进行。大多数兰花在春、秋两季换盆。春季通常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秋季则以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宜。但必须做到一点的是,翻盆前两天,应控制浇水,让盆内稍干些,既便于脱盆,又可避免兰根含水重而折断。

二、注意选则晴朗的天气翻盆须选个晴朗的天气。翻盆的第一步是脱盆,若是颗粒(仙眉仙土、兰基石一类)植材栽培的,只要将兰盆倒置,用手指夹住叶束基部,另一手轻拍盆边,使植料松动,很快就可将兰株与植料分离。如若采用传统方法,用“兰花泥”栽种的,首先把兰盆横放,用手指从兰盆底孔往内推,将盆土推动,再倒置兰盆,用手指夹住兰叶基部,托住泥垛;另一手将兰株连泥垛推出兰盆。

三、注意根系处理修剪需用刀具,最好备专用剪刀,先放在开水中浸泡几分钟,消毒后使用。

首先整修根系。剪除发黑的根,以及腐烂的空瘪根,修剪时要留心勿碰伤新根,尤其是注意保护好极尖透明状的“水晶头”,那可是兰花的生长点,非常脆嫩,一不小心便会折断。其次是修剪和去掉腐朽空瘪的球茎。修剪时要特护新芽,千万不可碰伤。

修剪的兰株,务必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可用高锰酸钾1000倍水制成溶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水制成溶液,将兰根在溶液中浸泡5至10分钟,目的是将病菌杀死。

应特别注意的是,兰根在溶液中浸泡消毒后,根内含有充足的水分,不能急于上盆,兰根容易脆断。应将兰株放在阴凉通风处,待兰根呈乳白色,方可上盆种植。 四、注意兰盆消毒旧的或原用的兰盆再用时,必须用清水洗刷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晒干,这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新用的盆(素烧盆一类),要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方可使用,既清洁又消除“火气”。

五、注意兰盆大小、高低选择兰盆,主要是根据兰花种类、兰株多少、兰苗健壮程度,选取大小适中的盆。如植株较多,长势又旺,应选口径大些的兰盆。种小苗、弱苗不能用大盆与深盆,大苗不能栽在小盆与浅盆中。一般情况下,蕙兰、建兰类的盆选择略微大一些、深一点的盆,春兰类的盆选择小一些、浅一点的。

六、注意覆盖水孔盆底的排水孔上应覆盖一块窗纱,在窗纱上压一块瓦片,防止盆土流失,又不失排水作用,如果是深盆,除瓦片外,再填盆高1/5的白塑料泡沫,或粗粒仙土,构成盆底的泄水透气层,然后铺一层培养基质,便可植兰。

七、注意定植扶正兰株:如果是一盆只栽一丛,应使老球茎偏于盆兰一侧,为日后留有发展空间。用手扶正兰株,尽量不让兰株拥挤在一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az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