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平面镜成像学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2:1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物理学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初二备课组 齐宏民 程云昌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认真记录实验信息,得出结论,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2、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观察自己照镜子的情形,猜想:

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一块 、两根相同的 、火柴、 。

第 1 页 共 4 页

八年级物理学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 (1) 平面镜如何放置? (2) 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3) 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4) 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 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

(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1 2 3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 ;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4)成的像是正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思考: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第 2 页 共 4 页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八年级物理学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 ..

光屏接收,都是正立的。(正立、等大、虚像) ..

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三、平面镜的应用

(1)生活中的镜子(2)牙医用的小镜子(3)水中的倒影(4)塔式太阳能电站 (5)潜望镜等等。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他们统称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起 作用。

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等 2、凹面镜:对光线起 作用。

应用: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手电筒反射面等 反馈训练

1、决定物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到镜的距离 B、镜的高度

C、镜的宽度 D、物的大小

2、人站在窗前照镜子,他想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像,应该( ) A、让自己的脸正对窗口 B、让镜子正对窗口 C、让镜子尽量靠近自己的脸 D、换大些的平面镜

3、树在水中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树的________像,后者是竿的影子,从它们的成因看前者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4.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下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 A.3:40 B.4:20 C.8:20 D.9:40

4题图

第 3 页 共 4 页

5题图

八年级物理学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5.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 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作图训练

1、画出图甲和乙中平面镜的位置

2、在上图1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按照要求作图:

(1)作出下图甲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图乙中S为镜前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有一条经过A点,试作出这条光线. 4、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3题图

课后反思:

4题图

第 4 页 共 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b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