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悬挂作业指导书(客专)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30 23: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接触网刚性悬挂标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成都铁路局管内成灌客专离堆支线接触网刚性悬挂停电检查和常见问题处理。

第二部分 检修标准

一、离堆支线刚性悬挂介绍

1.成灌线离堆支线全长5.85km,隧道长3.3km。隧道内设有迎宾路、李冰广场、离堆公园3座车站,隧道内接触网全部采用刚性悬挂。设计运行速度:80km/h,隧道净空:区间矩形断面直线一般为6250mm,曲线一般为6450mm。

2.刚性悬挂接触网的主要技术参数 ⑴接触线悬挂高度为5500mm; ⑵跨距一般为10m; ⑶拉出值一般为±200mm。 3.锚段关节

⑴锚段长度一般为250m; ⑵采用膨胀接头;

⑶渡线处采用平行重叠方式。 4.刚柔过渡段

隧道外承力索在隧道洞口下锚。接触线通过切槽式汇流

排夹持,通过三跨悬挂后锚固。

刚柔过渡安装图

二、汇流排和接触线

(一)准备工作

1.工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作业车 工具包 扭力扳手 钢卷尺 水平尺 接触网多功能测量仪 安全工具 防护工具 规格型号 根据需要携带配套套筒 5m 600mm 单位 数量 台 个 把 把 套 套 1 2 2 1 1 1 2.材料

序号 1 2 3 名称 电力复合脂 专用螺栓 毛巾 规格型号 根据需要携带相应型号 单位 Kg 套 张 数量 1 若干 若干 (二)工艺标准

1.汇流排表面不得有裂纹,不得扭曲变形,表面光洁无

缺损、毛刺、污迹、腐蚀。

汇流排

2.汇流排沿线路按近似正弦波布臵,无明显折角。汇流排的平面应与轨平面平行,即汇流排断面对称中轴线应垂直于该处轨面连线,偏斜角不应大于1°。

3.加强夹紧力汇流排用于刚性悬挂刚柔过渡处安装。

加强夹紧力汇流排

3.汇流排中间接头既起机械连接作用,又起电气连接作用。连接件的接触面清洁干净,两端汇流排在接头处应对接平直,当对接缝不能全封闭时,应保证下端密闭。接头紧固件齐全,螺栓朝向为一正一反交替布臵,紧固力矩见附件一。

中间接头

4.汇流排中间接头避免处于或靠近跨中。中间接头连接缝至汇流排定位线夹的距离不小于200mm。采用外包接头时,则外包接头端头与汇流排定位处弹性线夹边缘距离不小于200mm。漓堆支线在人防门前后各设1处中心锚结,中心锚结间为可拆卸式小段汇流排,与主线路的连接通过外包中间接头连接。外包接头螺栓紧固力矩为44N.m;螺栓朝向为一正一反交替布臵。

外包中间接头

5.接触线应可靠嵌入汇流排内。接触线与汇流排的接触

面应均匀涂有电力复合脂,在锚段内无接头、硬弯。

6.接触线的安装高度和拉出值符合设计要求。接触线高度为5500mm,误差为±5mm,相邻的悬挂点相对高差一般不得超过所在跨距值的0.5‰,坡度变化率不得超过1‰,跨中弛度不得大于跨距值的1‰,且不应出现负弛度。拉出值一般为±200mm,允许误差±10mm。

7.接触线磨耗均匀。其最大磨耗量控制在汇流排不能直接与碳滑板磨擦。普遍磨耗量最大不超过50%(汇流排连同CTSH-120接触线原始高度为117.20mm,磨耗40%时残存高度为112.75mm,磨耗50%时残存高度为111.17mm),达到40%时应加强监控,达到50%时应整锚段换线。

8.汇流排终端用于在线岔、线路终端等处汇流排的末端,其末端向上弯高70mm,以利于受电弓平滑过渡。接触线装入汇流排终端后,在汇流排外露长度150-200mm,沿汇流排终端方向顺延,向外凸出部分应向上弯,汇流排端部的夹紧螺栓齐全,紧固力矩见附件一。

汇流排终端

9.汇流排终端距相邻悬挂点的距离为1800mm,允许误差+200mm,-100mm。对接地体的距离≥300mm,困难情况下≥240mm。

10.在有水滴、露水或污染物入侵部分的汇流排上,或隧道口的刚柔过渡本体上,需安装汇流排防护罩。防护罩安装牢靠、稳定,无变形和严重老化现象。

防护罩安装图

(三)检修步骤

1.检查汇流排外观及状态;

2.检查接触线嵌入汇流排状态,并涂有电力复合脂; 3.检查接触线有无偏磨及异常磨耗情况; 4.检查各零部件状态;

5.测量接触线普遍磨耗、带电体对地距离及各项参数; 6.检查各部螺栓是否齐全、紧固、中间接头处是否有塌落现象;

7.检查有无水滴、露水或污物等侵入汇流排现象。

(四)处理方法

1.按要求力矩紧固各部螺栓。

2.汇流排终端处受电弓过渡不平滑,必要时将汇流排终端靠近弯曲端的第一个定位点调高1~3mm。

3.对受污染处汇流排加装防护罩。

4.如发现零件烧损,应检查电气连接情况,并及时处理。

(五)注意事项

1.应仔细检查接触线与汇流排间铜铝过渡处有无烧伤、腐蚀等异常情况。

2.拉出值一般情况下可不调整,必须调整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绝缘悬臂伸缩管长度。

3.在紧固中间接头螺栓时,为了确保中间接头处不发生汇流排塌落的现象,要将汇流排接头部位向上稍稍扛起再紧固,紧固完以后,缓慢放下。

4.螺栓紧固力矩要求见附件一。 二、支撑、定位装置

(一)准备工作

1.工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 作业车 工具包 扭力扳手 钢卷尺 水平尺 接触网多功能测量仪 专用扳手 安全工具 防护工具 规格型号 根据需要携带配套套筒 5m 600mm 单位 数量 台 个 把 把 套 套 套 1 2 2 1 1 1 1 2.材料:

序号 1 2 3 4 名称 电力复合脂 弹性线夹 专用螺栓 毛巾 规格型号 根据需要携带相应型号 单位 Kg 套 套 张 数量 1 2 若干 若干 (二)工艺标准

1.化学锚栓混凝土强度应≥C30,填充密实,表面坚固、密实、平整,不应有起砂、起壳、蜂窝、麻面、油污等影响锚栓承载力的现象,否则应进行清理加固。

2.埋入杆件的螺纹完好,镀锌层完好,螺纹外露部分应涂油防腐。底座填充密实,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缝。车站风道结构板基材厚度为150mm,锚栓外露不小于69mm、螺纹部分不小于50mm;区间隧道、除过风管下方的车站内其余区段,锚栓外露不小于89mm、螺纹部分不小于80mm。

3.支持装臵各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性裂纹。汇流排与弹性线夹之间的滑动平滑顺畅,金属件无锈蚀。

支持装臵装配图 弹性可调绝缘悬臂的规格 序号 1 2 3 4 5 管号 1# 2# 3# 4# 5# 长度调整范围/mm 拉出值适应范围/mm 1050~1150 1150~1250 1250~1350 1350~1450 1450~1550 注:长度H--立柱中心距接触线的距离 -150~+150 适用于1250±200mm调节范围 备注 4.隧道吊柱应保持铅垂状态,其倾斜角不得大于1°。吊柱中心距相邻线路受电弓中心距离为1200mm。

直线区段定位点安装图

5.隧道吊柱构件无变形,镀锌层完整。

6.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值对接地体的距离≥300mm,困难情况下≥240mm。受电弓摆动至极限位臵距接地体的瞬时间隙,正常值≥200mm,困难值≥160mm。

7.汇流排悬挂弹性线夹材质、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裂纹、无缺损,紧固件、内衬尼龙垫齐全,无松动。可旋转部件无卡滞,满足温度变化汇流排正常位移。

弹性线夹

8.弹性线夹安装如上图所示。松开2颗内六角螺栓,取下可拆卸的卡块,将汇流排装入弹性线夹,装上卡块,拧紧内六角螺栓。检查汇流排是否安装到位并能自由滑动。

9.支撑装臵有机绝缘部件无裂纹、破损,伞群完好,连接件无电蚀。

(三)检修步骤

1.检查支撑装臵状态; 2.检查化学锚栓状态;

3.检查各零部件状态;

4.检查各部螺栓紧固齐全及受力是否良好。

(四)处理方法

1.按要求力矩紧固各部螺栓。

2.绝缘悬臂顺线路方向发生偏移或弹性线夹卡滞偏斜,调整弹性线夹至垂直汇流排。

3.绝缘件有裂纹或破损时须更换。

(五)注意事项

1.螺栓紧固力矩要求见附件一。

2.隧道内埋入杆件检修与隧道内线路检修同步进行。 三、中心锚结

(一)准备工作

1.工具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作业车 工具包 扭力扳手 钢卷尺 接触网多功能测量仪 安全工具 防护工具 规格型号 根据需要携带配套套筒 5m 单位 数量 台 个 把 把 套 1 2 2 1 1 2.材料

序号 1 2 3 名称 电力复合脂 中心锚结线夹 毛巾 规格型号 单位 Kg 套 张 数量 1 1 若干 (二)工艺标准

1.两个中心锚结下锚底座宜安装在汇流排弯曲方向的

凸起侧,曲线区段宜安装在汇流排的切线方向,当中心锚结位于汇流排弯曲方向变化点时,宜安装在汇流排两侧。

2.中心锚结安装形式、位臵应符合设计要求。两端底座距中心锚结线夹的距离应相等,其安装误差为±50mm。

3.带电体距接地体空气绝缘距离不得小于300mm。 4.中心锚结绝缘子表面无损伤,两端辅助绳受力一致,轻微拉住汇流排;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应与相邻悬挂点处接触线高度等高,允许偏差+10mm,-0mm;中心锚结线夹与汇流排的接触面应均匀涂抹电力复合脂,与汇流排固定牢固,螺栓紧固力矩见附件一,调整螺栓处于可调状态。

中心锚结线夹

5.中心锚结辅助绳在水平面方向的斜率不应大于1:10,但应保证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

6.拉线下锚底座与下锚吊柱的距离与吊柱长度相等,受限时可减小,但不得小于1500mm。车站范围内,下锚底座及拉线底座应避免设臵在风道板上。

7.下锚吊柱及拉线下锚底座构件无变形,镀锌层完整,锚栓螺纹外露长度符合要求。

中心锚结安装图

中心锚结现场安装图片

(三)检修步骤

1.检查底座及吊柱状态; 2.检查化学锚栓状态;

3.检查汇流排中心锚结线夹及各零部件状态; 4.检查两端辅助绳受力是否均匀,测量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是否有负弛度;

5.检查各部螺栓是否齐全、紧固,受力是否良好。

(四)处理方法

1.中心锚结辅助绳受力不均匀以及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呈负弛度时,调整可调螺栓使两边受力均匀,轻微拉住汇流排,消除接触线负弛度。

2.在调整中心锚结辅助绳时,注意检查辅助绳上绝缘子接地侧与带电部分的绝缘距离,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中锚底座尽量往吊柱下方安装,以减少温度变化产生张力时对中锚点的抬升力。

3.按要求力矩紧固各部螺栓。

(五)注意事项

1.调整后,辅助绳受力均匀、适度。 2.螺栓紧固力矩见附件一。 四、膨胀接头

(一)准备工作

1.工具: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作业车 工具包 扭力扳手 钢卷尺 接触网多功能测量仪 电钻 钢锯 安全工具 防护工具 规格型号 根据需要携带配套套筒 5m 单位 数量 台 个 把 把 套 台 把 1 2 2 1 1 1 1 2.材料:

序号 1 2 3 名称 电力复合脂 膨胀接头 砂布 专用螺栓 规格型号 单位 Kg 套 张 套 数量 1 1 若干 若干 (二)工艺标准

1.膨胀接头两支撑点之间的跨度为4m,支撑点距相邻悬

挂点的跨度为8m。

1-悬挂点 2-膨胀接头

膨胀接头安装图

2.膨胀接头4m跨度支撑点处汇流排的拉出值分别为-15mm 及+15mm,以保证膨胀接头的部件运动灵活无阻。相邻8m处两悬挂点拉出值为±0mm。

3.膨胀接头的伸缩灵活,电联接安装牢固、接触良好,接触线端头卡紧,无硬点,过渡平滑。

4.膨胀接头在前后两悬挂点之间应居中安装,在4m支

撑点跨度内的安装间隙G值符合安装曲线。

膨胀接头

5.两铝合金块之间由两组300 mm的软铜带连接,确保电气连接可靠。

6.膨胀接头下方接触线露出线夹槽端部100mm,并打磨成斜面,斜角从接触线端部大面开始,斜面长约60mm,与水平面夹角约12°。

7.膨胀接头与汇流排单个侧面用螺栓连接,膨胀接头两端与汇流排连接的侧面相反,保证接触线顺利地从汇流排引入膨胀接头的线夹槽中。

(三)检修步骤

1.检查接触线端头过渡是否平滑;

2.检查长孔中提供伸缩移动的滑动表面是否平滑; 3.检查铜质软带的固定点有无过热、放电现象; 4.检查所有紧固螺栓的紧固力矩是否符合要求; 5.检查是否有零件变形、腐蚀、磨损或缺失。

(四)处理方法

2

1.清洁滑动部件表面。

2.过渡不平滑,出现硬点的处理。

⑴对膨胀接头导线过渡的部分打磨,模拟受电弓反复测试,消除硬点。

⑵调整膨胀接头两端两个悬挂点的高度和拉出值,高度尽量保持一致无线坡。

⑶检查膨胀接头两侧悬挂点处汇流排平面是否与该处轨平面平行,如果出现偏差,需进行调整。

3.当发现有零件变形、腐蚀、磨损或缺失时,应作相应更换及补足。

4.膨胀接头损坏,按以下步骤进行更换(如仅膨胀接头损坏,汇流排无需更换时,可省略⑴、⑵、⑶步骤):

⑴测定安装时环境温度,并以此值按附表二、三曲线选定安装前锚段间汇流排的间隙值G。

⑵为达到间隙G 值的要求,把多余长度的汇流排切除,并在汇流排切断端使用规定的配钻夹具,加工中间接头连接通孔(直径为12mm),并将孔内毛刺清除干净。

⑶按下图设定膨胀接头4m跨度支撑点处汇流排的拉出值(线路在直线段时,分别为-15mm 及+15mm),以保证膨胀接头的部件运动灵活无阻。

⑷膨胀接头安装前,先卸下M10x45 及M10x30螺栓。 ⑸将膨胀接头两端分别插入汇流排中,通过M10x45 螺栓、防松垫圈、软铜带和铜铝过渡以及M10x30 螺栓和防松垫圈,将膨胀接头端部固定在汇流排上并拧紧 (力矩16N.m)。膨胀接头与汇流排单个侧面用螺栓连接,膨胀接头两端与汇流排连接的侧面相反。

软铜带及铜铝过渡

3.刚、柔端点始于零拉出值处,即横向位于受电弓的中心,并保证5米柔性+5米刚性为一条直线。

4.柔性进入刚性一段的柔性网接触线高度应调低约2‰即接触线在柔性段以2‰的上坡过渡到刚性段。刚柔过渡段在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5.刚柔过渡电连接安装规范,电连接的长度应满足接触悬挂伸缩的需要。

6.切槽式刚柔过渡在刚柔过渡交界区,汇流排对接触线不应产生下压或上抬。防水罩对露天汇流排覆盖完全,防水罩安装稳固,无变形和严重老化现象。

(三)检修步骤

1.测量检查刚柔过渡段接触线高度; 2.检查刚柔过渡段状态; 3.检查电气连接;

4.检查受电弓过渡是否平滑; 5.检查各部螺栓是否齐全、紧固。

(四)处理方法

1.过渡不平滑,一般情况下主要调整柔性网导线高度至符合技术要求。

2.汇流排下锚装臵承受柔性网张力,并使刚性悬挂不受柔性网接触线张力的影响。若两支下锚绳张力不等,可能导致汇流排偏斜、扭曲,此时应调紧受力较小一支下锚绳的调

整螺栓,使两支下锚绳受力一致。

(五)注意事项

1.切槽式汇流排各部螺栓必须按标准力矩紧固,严防接触线脱槽。紧固力矩见附件一。

2.刚柔过渡本体切槽部分应安装防护罩予以保护。 3.刚柔过渡安装位臵线路有坡道时,须仔细调好该处导高,柔性悬挂系统的接触线应由下向上约2‰坡度沿刚柔过渡本体纵向接入刚柔过渡本体。

4.不得松动汇流排下锚绳,导致刚性悬挂承受张力。 附件1:

紧固件的紧固力矩按照产品安装说明书(如汇流排及其附件、化学锚栓等)上的要求执行,其余无要求处按照《电

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通用技术条件》(TB/T2073-2010)相关标准执行。

一、汇流排螺栓紧固力矩表

序号 1 螺栓/螺母所在位臵 汇流排(包括终端、刚柔过渡本体)与中间接头的连接螺栓(M10) 2 3 汇流排终端向上弯曲末端部分M10螺栓 刚柔过渡本体: 3.1本体上6只M10螺栓 3.2接触线线夹螺栓 3.3接触线线夹防扭装臵螺栓 3.4馈线夹螺母 16 16 50 40 70 力矩(N-m) 16 二、A2-70不锈钢螺栓紧固力矩: A2-70不锈钢紧固螺栓的紧固力矩 公称直径 M5 M8 M10 M12 M16 M20 紧固力矩N.m 12 16 32 56 60 120 允许紧固力矩误差N.m 10~15 14~20 25~40 40~70 50~80 100~140 备注 8.8级螺母 10.9级大六角螺母 附表2

距隧道口小于700m区段膨胀元件安装曲线

说明:1.L为膨胀元件两边中心锚结之间的长度,t为安装汇流排时温度。 2.当左、右接触板位于其行程的中心位臵时G值为G0.

附表3

距隧道口大于700m区段膨胀元件安装曲线

说明:1.L为膨胀元件两边中心锚结之间的长度,t为安装汇流排时温度。

2.当左、右接触板位于其行程的中心位臵时G值为G0.

线岔安装示意图

2. 渡线接触线高度不得低于正线。在两只汇流排间距800mm处渡线接触线可高于正线0~5mm,在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3.单开道岔,悬挂点的拉出值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0mm,在受电弓始触点渡线和正线接触线均应位于两线路中心线之间。

4.汇流排之间的电连接线为2根TRJ-95软铜绞线,每根长约700mm,具体长度由现场确定。在道岔岔线4m跨度内,距汇流排终端侧悬挂点500mm(对应正线距悬挂点同样500mm)处安装电连接。电连接线能保证汇流排的正常热胀冷缩,不得下垂侵入受电弓工作范围,电连接线与接地体的空气绝缘间隙大于300mm。

线岔电连接安装示意图

A 5.线岔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整无遗漏,安装牢固,

安装位臵符合线岔安装图要求;电连接线与铜铝过渡线夹、汇流排电连接线夹与铜铝过渡线夹均应接触良好。

线岔现场安装图

(三)检修步骤

1.测量两汇流排间距800mm处导高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受电弓过渡是否平滑;

3.检查电连接线、接地线是否完好无遗漏、无烧伤; 4.检查各部螺栓是否紧固。

(四)处理方法

1.测量两汇流排高度不符要求时,调整相应悬挂点高度。如下图所示,定位点1可调高1~3mm以保证受电弓过渡平滑。定位点3开口方向两汇流排间距800mm处的渡线可高于正线0~5mm,但不得出现固定拉弧点,受电弓不得受到

冲击。

2.电气连接发生烧损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进行更换。 ⑴根据现场情况预制电连接线。截断电连接线时应用胶布缠住线头,防止散股。

⑵拆除电连接线上的胶布,将电连接线装入铜铝过渡设备线夹。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与电连接线的接触面均需用砂布打磨,并均已涂抹电力复合脂。

⑶安装汇流排电连接线夹及电连接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与电连接线夹接触面、电连接线夹与汇流排接触面均须打磨清洁并均匀涂抹电力复合脂。

(五)注意事项

1.电气连接满足要求且对地距离符合规定。 2.在调整和巡线检查过程中,均要仔细检查正线和渡线接触线高度,以保证受电弓平稳过渡。

3.螺栓紧固力矩见附件一。 七、切槽式刚柔过渡

(一)准备工作

1.工具:扭力扳手、工具包、油桶、油刷、测量工具、

定位1 定位2 定位3 渡线 正线 安全工具、防护工具等。

3.材料:电力复合脂、电连接线、承力索电连接线夹、汇流排电连接线夹、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专用螺栓等。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作业车 工具包 扭力扳手 钢卷尺 接触网多功能测量仪 油桶 安全工具 防护工具 规格型号 根据需要携带配套套筒 5m 单位 数量 台 个 把 把 套 个 1 2 2 1 1 1 2.材料: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电力复合脂 电连接线 承力索电连接线 汇流排电连接线夹 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铜绑扎线 专用螺栓 规格型号 TRJ-95 TJ-95 根据需要携带相应型号 单位 Kg m 张 套 套 m 套 数量 1 5 若干 1 1 若干 若干 (二)工艺标准

1.刚柔过渡段应布臵成直线,带电体距接地体空气绝缘间隙不得小于300mm。

刚柔过渡切槽汇流排

刚柔过渡安装示意图

汇流排下锚金具

2.两支下锚绳张力相等,下锚绳和水平方向的斜率不应大于1:10,并保证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不小于300m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i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