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更新时间:2023-09-16 20:29: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 古诗两首

主备学校:穆源民族学校 课型:阅读 审核:穆源民族学校教导处 授课时间:2012、4 【教材分析】

《石灰吟》、《墨梅》都是托物言志诗。《石灰吟》的作者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墨梅》的作者王冕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说诗句的意思。

3、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流清气满乾坤”的志向。 4、积累咏梅古诗及托物言志诗句。 【学习重难点】

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流清气满乾坤”的志向。 【资料链接】 1、于谦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

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齐声为他呼冤。 2、王冕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而成诗人。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石灰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古诗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一、预习导学

1、读一读《石灰吟》,通过联系语境或查字典的方法试着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吟: 锤: 击: 千锤万击: 若: 等闲: 2、将《石灰吟》工整地抄写一遍,如果已经会背,可以试着默一遍。

, 。

, 。 二、课堂研讨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是(读题)。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在这里的意思是吟诵,赞颂。这首诗的作者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二)初读诗句 1、自由读背诗

于谦是怎么吟石灰的呢?相信课前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打开书一起读一读。 2、多种形式读

随机点评: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最好读出点诗的韵味来。 出示: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三)了解“石灰”其物

1、普普通通的石灰,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于谦为它写下这首诗呢?请同学们听一段石灰的自我介绍。 我叫石灰。

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奋的工匠经过千锤万凿把我与大山分离。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考验,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由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这时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就沸腾起来,像水烧开了一样。如果这时碰到人的肌肤,其烫伤程度要远

远超过沸水的烫伤程度。经过这次巨变,我成了另一种形态——熟石灰。这个过程把我由块状的石头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钙变成了氢氧化钙。

不过,这个过程对我而言不算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把我洒在猪舍、鸡舍或刷在树上用于消毒杀菌;把我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让墙壁变得洁白坚硬;许多化工厂用我来处理酸性污水;果农也用我和硫酸铜配成药液来杀菌除虫。 (四)了解“托物言志”

1、过渡:同学们,听了石灰的这段自我介绍,你一定对石灰的形成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来看看这首诗,《石灰吟》,吟的应该是石灰。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让人分明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具有了人的情感。请你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哪些词句,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2、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相机反馈、理解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

诗句意思: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撞击、敲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把烈火焚烧自己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句意思: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根据“留”的意思提醒学生别写错、粉骨碎身)

总结:从诗句中,同学们感受到石灰具有什么特点?(不拍磨难,坚贞不屈) 3、老师再请看同学们看三段资料,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出示)

(1)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2)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3)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齐声为他呼冤。

看完这三段资料,再看看《石灰吟》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4、师小结: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其实却是诗人——于谦。虽然他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但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着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板书:托物言志) 5、再读全诗。 (五)创境读诗

1、我们深入地读诗,就要从读诗句到读诗人。现在,老师还要讲一个关于于谦小时候的故事。

于谦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书斋中挂了一幅画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视着画像中的人。他的先生便问他这是何故。于谦应声答道:“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画像上的人是谁?这个人在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给他的高官厚禄,他却宁死不屈。一首《过零丁洋》,便是他临终前以诗明志的绝笔,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

【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 他一次次在心中许下承诺,读——

2、于谦从小就决心做文天祥这样的人。正因如此,他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抒发自己的志向,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px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