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05-14 04: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参考样本)

(课程编号05xxxxx 学分-学时-上机 6.5-104-16)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与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包括手算与电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研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1. 结构力学 I

(1)几何构造分析: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及其应用。

(2)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灵活运用隔离体平衡法,熟练掌握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以及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掌握静定组合结构和拱的内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3)虚功原理及结构的位移计算: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

(4)影响线: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作静定梁和桁架内力影响线的静力法,了解机动法。会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下结构的最大内力。

(5)力法: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和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各种外因作用下的内力。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6)位移法: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7)力矩分配法:掌握力矩分配法的概念,会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2. 结构力学 II

(1)结构矩阵分析:掌握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杆件结构的原理和方法。

(2)结构的动力计算:掌握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单自由度及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及其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的计算方法。了解阻尼的作用。了解频率的近似计算方法。

(3)结构的稳定计算:理解稳定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确定简单杆系的临界荷载的静力法和能量法。

(4)结构的极限荷载:理解结构极限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比例加载的一般定理。会计算静定结构和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三、上机实习要求

了解平面杆系结构阵位移法计算程序的原理、结构和数据输入、输出的内容,通过上机实习掌握其应用。会用已有程序解决连续梁、刚架、桁架和组合结构的计算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对程序作局部的修改和适当的扩充。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

1. 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结构计算简图进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针对具体结构选取计算简图的能力的培养。

2.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对各种平面杆系结构进行计算或确定计算步骤的能力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或校核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结构计算程序的能力。

3. 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4. 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5.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计算方法,以及对计算进行简化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建议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上机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10% 上机成绩占10% 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七、教材及参考书

1. 单建、吕令毅主编.结构力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教程:Ⅰ、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廉锟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注意:为统一并规范教学大纲,请严格按照《结构力学教学大纲》的格式,同时,标题字体请选用3号宋体加黑,小标题字体选用5号宋体加黑,正文字体选用5号宋体,行间距18-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w7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