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接口技术规范V1.0

更新时间:2023-05-26 15: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接口技术规范

China Unicom Electronic Channel Terminal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of Mini

Electronic Business Hall Platform

(V1.0)

目 录

前 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缩略语............................................................................... 1 4 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概述 .............................................................. 1 4.1 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概述 .......................................................... 1 4.2 Mini电子营业厅平台概述 .......................................................... 1 4.3 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概述 .......................................................... 2 5 接口位置............................................................................. 2 6 接口要求............................................................................. 2 6.1 通信协议数据交互方式 ............................................................. 2 6.2 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方式 ............................................................. 3

6.2.1 通信接口 ................................................................... 3 6.2.2 TCP/IP协议通信 ............................................................ 3 6.2.3 MODEM短消息通信 ........................................................... 3 6.3 通信业务交互流程 ................................................................. 4 6.4 通信异常处理 ..................................................................... 5

6.4.1 接收超时异常处理 ........................................................... 5 6.4.2 扣款类的交易流程 ........................................................... 6 6.4.3 扣款交易异常原因 ........................................................... 7 6.4.4 扣款类交易异常处理 ......................................................... 7 6.5 数据安全传输协议 ................................................................. 7

6.5.1 终端加密基本说明 ........................................................... 7 6.5.2 数据传输加密原则 ........................................................... 8 6.5.3 终端接入鉴权 ............................................................... 8 6.6 接口报文协议 ..................................................................... 8

6.6.1 物理通信标识协议约定 ....................................................... 8 6.6.2 通信定时器 ................................................................. 8 6.6.3 通信报文协议 ............................................................... 9

6.6.3.1 基本说明 ........................................................... 9 6.6.3.2 协议格式 ........................................................... 9 6.6.3.3 基本协议框架 ....................................................... 9 6.6.3.4 命令体单元组成 .................................................... 13 6.6.3.5 传输算法约定 ...................................................... 14 6.6.3.6 命令标识与业务数据单元 ............................................ 15 6.6.3.7 命令单元列表 ...................................................... 20

附 录 1 业务层接收定时器参数 ........................................................ 38

前 言

中国联通已经建成一级架构的电子渠道系统,包括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短信营业厅、自助终端等应用系统,具备了WEB、WAP、SMS等多种客户接触渠道,涵盖了信息提供、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业务受理等4大服务职能,累计建设了约18个应用系统。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子渠道系统需要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迅速扩展系统容量,应对业务量的迅速增长。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电子营业厅作为2010年电子渠道终端类系统支撑平台项目之一,大大丰富客户服务的渠道。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电子营业厅规范共有五册如下:

1、QB/CU 166-2010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电子营业厅业务规范V1.0 2、QB/CU 167-2010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电子营业厅平台技术规范V1.0 3、QB/CU 168-2010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营业厅平台终端接口技术规范V1.0 4、QB/CU 169-2010 中国联通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规范V1.0 5、QB/CU 170-2010 中国联通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测试规范V1.0

本册为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营业厅平台终端接口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Mini平台与Mini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数据交互方式、传输方式、业务交互流程、异常处理、数据加密等要求。

本规范是在中国联通开展Mini电子营业厅业务中,根据业务规范编制而成。

随着中国联通Mini电子营业厅业务开展的实际需求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要求,本规范的内容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电子渠道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电子渠道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宗新华、李宛菁、林剑峰、刘海舟、那涛、付涛、董宁、杨晓锋、杨磊、向全万、丘仲权、胡崟春、柯宇等。

本规范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Mini电子营业厅平台与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的接口要求,包括Mini平台与Mini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数据交互方式、传输方式、业务交互流程、异常处理、数据加密等要求。是接入中国联通Mini电子营业厅平台的终端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以 QB/CU 166-2010-《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电子营业厅业务规范V1.0》为依据。 3 缩略语

4 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概述 4.1 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概述

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是中国联通电子渠道网上营业厅已有业务功能的拓展,将网上营业厅的功能通过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进行直接、有效、快速的推广;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的业务功能与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的功能保持一致,并可依据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功能的完善进行升级。

根据目前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的主要功能,目前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主要包括:号卡销售、充值交费、话费查询、购买电子卡、交易对账以及代理商相关的管理功能。 4.2 Mini电子营业厅平台概述

Mini电子营业厅平台是中国联通电子渠道Mini电子营业厅的接入以及管理平台,允许多种传输方式的接入,支持大批量的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接入,并对接入终端进行管理以及控制;通过与各种业务接口的数据交互,实现号卡销售、充值交费、话费查询等业务的办理。 4.3 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概述

Mini电子营业厅终端是一种便携式的业务办理终端,通过无线、有线方式接入Mini电子营业厅系统平台,支持城市、农村、边远地区等网点办理Mini电子营业厅各项业务,并与已有的渠道相互配合,实现全渠道的无缝覆盖。 5 接口位置

终端通过不同的传输网络连接到平台通信接口上,通过与平台通信接口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各种业务的办理。

终端

图1 平台与终端接口位置示意图

如图1所示,终端与平台通信接口的物理通信链路包括有:MODEM(GPRS)、MODEM(SMS)等,接口两端的通信协议有:TCP/IP、3GPP TS23.040。 6 接口要求

6.1 通信协议数据交互方式

本协议的应用数据传输,支持两种通信传输格式:一种是基于简单报文格式的数据交互,另外一种是基于文件传输格式的数据交互。

简单报文方式的数据交互主要应用于短数据量通信的交互流程中,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

终端开机上报、终端重登陆、终端参数查询、设备参数更新、业务参数更新、终端业务交易、终端心跳上报、终端异常交易上报、终端远程软件升级均须采用简单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文件传输方式的数据交互主要应用于长数据量通信的交互流程中,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如终端软件远程升级,同时可选支持基于文件传输格式的数据交互。

终端与平台之间的通信交互均采用“单消息”的方式进行通信,即:每次数据发起方的正常数据请求,在正常情况下,接收方有且只有一个数据应答。

由于通信数据包过长而引起的数据拆分传输,该种数据传输方式,依然被认为属于“单消息”方式。

6.2 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方式 6.2.1 通信接口

目前所涉及到的终端与平台通信接口的物理通信链路包括有: MODEM(SMS)、MODEM(GPRS)等。其中,MODEM(2G GPRS)、MODEM(SMS)、MODEM(3G GPRS)可选用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MODEM(GPRS)通信方式,包含2G和3G的通信制式下的无线数据传输。其中,GPRS通信方式支持长连接或短连接的连接方式,具体的连接方式由平台根据各省、地区需求进行配置,当平台配置完成后,对应的终端开机登录或者进行业务时获取到平台下推的连接配置,则后续的业务操作都以该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MODEM(SMS)通信方式,由于物理通信链路的限制,只支持特定的几种数据通信交互流程,不支持大数据量的数据通信交互。如:不支持终端远程软件升级。 6.2.2 TCP/IP协议通信

本协议规定,TCP/IP方式采用GPRS长连接或者短连接方式,只要终端开机启动,终端软件立即进行通信模块初始化操作,直至建立通信链路。以后长连接方式双方互传消息时不再进行呼叫和建立链路,直接发送即可;短连接方式每次业务前需重新进行呼叫和建立链路,方可传递信息。

长连接方式为了保持GPRS通信链路,终端发起通信心跳包,并以接入平台的返回信息来获得通信链路状态。本协议约定心跳包间隔时间为5分钟。

长连接方式终端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检测到TCP/IP数据通信链路断开,需要自动发起重登陆连接。

6.2.3 MODEM短消息通信

无线MODEM模块在一般情况下,必须优先使用GPRS通信方式与接入平台进行数据通信。当终端无法使用GPRS通信方式与接入平台建立连接,需要切换到MODEM短消息通信方式。

MODEM短信通信方式下,只支持交费充值、话费查询、购买电子充值卡、号卡销售、日对帐、银行卡余额查询等业务,不支持终端远程升级业务。

切换成MODEM短信息通信方式的终端,应具备有在特定时间内尝试重新建立GPRS通信方式的内部处理。 6.3 通信业务交互流程

终端支持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交费充值、话费查询、购买电子充值卡、号卡销售、业务受理、日对帐、银行卡余额查询等。

终端与平台通信业务交互流程包括:终端开机请求、终端重登陆、终端参数查询、设备参数更新、业务参数更新、终端业务交易、终端软件升级、终端心跳上报等。

由于部分通信业务需调用后方平台方可进行业务办理,因此通信业务交互流程分为两种基本路程: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再进行平台业务层数据应答,命名为基本数据通信流程一;不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平台的业务处理,直接进行平台业务层数据应答。命名为基本数据通信流程二。

在一些业务交互流程中,通信发起方发起的业务请求,接收方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平台进行数据处理,方能返回处理结果。基本通信流程如下:

步骤一:通信发起方发起业务请求

步骤二:接收方接收到合法数据请求后,判断业务类型:

(1)、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平台进行数据处理,进行链路层数据应答后再进行调用处理后进行业务层数据应答。命名为基本数据通信流程一。见下图:

基本数据通信流程一示意图1

(2)、不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平台的业务处理,直接进行业务层数据应答。命名为基本数据通信流程二。

基本数据通信流程二示意图2

步骤三:通信发起方接收到业务层数据应答,判定此次交互成功;接收到链路层数据应答,继续等待业务层的数据应答。

交费充值、话费查询、购买电子充值卡、号卡销售、日对帐、银行卡余额查询等业务采用基本通信业务流程一,其他业务类型支持基本通信业务流程二。 6.4 通信异常处理 6.4.1 接收超时异常处理

由于通信链路上可能存在发送时延导致应答包的先后到达顺序不一致,本协议规定: 基本数据通信流程一的数据交互过程中,接收方如果先接收到对应的业务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应答,可认为此次通信交互完成,退出接收等待,且本次通信过程的链路层数据应答信息不再处理。

6.4.2 扣款类的交易流程

涉及到终端业务交易处理的数据请求只能由终端主动发起。

涉及到金融扣款相关的业务交易,在终端和接入平台的数据通信过程中,每笔交易过程必须要有唯一的交易标识号。

交易标识号由终端首先生成日期以及业务类型编号,再由接入平台补充随机码生成。基本通信交互流程中,终端须先进行索取交易标识号的通信请求,方能进行正式的业务交易处理,且该交易标识号将作为后续这笔交易的异常处理依据。基本交易通信流程示意图见下图:

扣款类业务通信交互流程示意图

交易标识号只用于终端与接入平台的内部约定使用,可以不受交易流水号的接口变更的影响。

6.4.3 扣款交易异常原因

本协议定义扣款类产生的异常原因以及对应的业务处理原则,列表如下:

6.4.4 扣款类交易异常处理

终端记录的交易异常记录,通信链路建立成功后,须终端主动发起,发起的异常记录信息内容包括交易标识号、交易内容CRC值、交易异常原因等内容,接入平台接收成功后,回复确认信息,终端将不再上报该异常记录。接入平台再根据终端上传的失败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扣款类的异常交易记录,终端应至少记录最近100笔的交易数据在非易失性的数据存储器中,且支持本地查询浏览。

异常交易信息记录的数据应至少包括:交易类型、交易标识号、交易内容CRC值、交易异常原因。

6.5 数据安全传输协议 6.5.1 终端加密基本说明

基于简单报文格式的数据交互,涉及到与接入平台进行数据通信的加密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随机加密:平台与每个接入的终端厂家分别约定唯一的随机加密算法,随机加密根据数据明文的部分固定数据域进行加密。随机加密的算法将由平台厂家提供固化的加密芯片进行加密运算。

固定加密:密钥保存在PSAM卡中,终端通过操作PSAM卡生成密文。涉及到扣款类的业务类型,金融交易信息的数据域须采用DES、3DES的固定加密。 6.5.2 数据传输加密原则

基于简单报文格式的交互数据传输均不能以通信明文的方式出现,根据业务类型,采用随机密钥和工作密钥相结合的方式:

任何数据传输最终须采用随机密钥进行加密后再进行传输。

涉及到金融交易信息等内容,相应的交易数据域中需使用工作密钥加密后传输。终端在扣款业务交易过程中,连续出现密钥加密错误,平台应终止该终端的业务办理权限。 6.5.3 终端接入鉴权

终端每次开机、重登陆须先进行接入鉴权,进行终端接入的合法性校验。对于非法接入的终端设备,平台必须禁用此终端的后续业务请求直至其合法性校验通过。 6.6 接口报文协议

6.6.1 物理通信标识协议约定

终端在发起数据请求时,应在通信报文中表明当前物理通信方式,接入平台在返回应答时,以同样的物理标识信息返回。若是接入平台主动发起的数据通信请求,应以对应终端在平台上最后一次记录的通信方式作为基本通信方式发起请求。 6.6.2 通信定时器

发送间隔定时器:用于控制发送方连续发送多条通信包的时间间隔。发送方每发送完一个通信包就复位并运行该定时器。

链路层接收定时器:用于接收方等待接收时使用。当发送方发送完链路层数据通信包,就启动该定时器,等待接收方的链路层数据应答。

不同物理通信链路,通信接收端应根据实际网络情况设置有不同的链路层接收定时器。 业务层接收定时器:用于接收方等待接收时使用。当发送方发送完业务层数据通信包,就启动该定时器,等待接收方的业务层数据应答。

通信接收端应根据实际逻辑业务设置有不同的业务层接收定时器。具体业务层接收定时器参数请参见本规范的附录1 业务层接收定时器参数。 6.6.3 通信报文协议 6.6.3.1 基本说明

为了提高通信协议的可扩展性,本协议采用分层结构,各个层之间的功能彼此独立。协议共分为两个层,从底至上分别为:承载接入层、应用数据层。两层的功能和用途如下:

承载接入层

描述出当前数据通信物理链路以及接入的设备基本信息描述,该层可以向应用数据层提供面向字节流的数据包。该层协议简称为TAP。

应用数据层

承载应用数据协议包,实现监控控制层与通信链路、网络结构的隔离。提供数据包寻址处理和分组功能。该层协议简称为ADP。 6.6.3.2 协议格式

为支持不同通信方式的数据传输,定义以下两种数据传输格式的通信协议:

十六进制数据传输:支持RS232、MODEM(GPRS)等对传输数据格式无限制的通信信道。下文简称TAPA协议。

字节拆分数据传输:对只能够传输ASCII码格式数据的通信信道采用该方式的数据传输,如MODEM(SMS)。下文简称TAPB协议。

不同的物理通信模块,由于各自的接口特性不同,其数据传输的长度有对应的限制。 6.6.3.3 基本协议框架

TAPA协议

字段组成

转义规则

见下文的“字节转义”中的描述。

字节拆分

不进行字节拆分。 协议包长度

1200Bytes。从“承载协议层”开始到“校验单元”结束,在字符转义前。

TAPB协议

字段组成

转义规则

不进行转义。 字节拆分

见下文的“字节拆分”描述。

协议包长度

140Bytes。从“承载协议层”开始到“校验单元”结束,字节拆分之后。

承载接入层

字段组成

物理通信标志编码

厂家标识码

数据状态码

安全数据码

各厂家根据系统分配的唯一的随机加密算法,进行随机加密后生成的16位加密值。错误的数据状态码将被系统丢弃,并被监控。 应用数据层

字段组成

应答标识码

由多个命令单元组成业务交互数据

命令单元组成 命令体单元数据域组成

校验算法

承载接入层和应用数据层的全部数据内容,按传输顺序进行校验。 本协议规定:

发送方发送的数据,采用CRC校验算法,生成多项式为16位的x16+x12+x5+1(0x11021)。

发送方根据通信包生成2字节的检验码;同样,接收方收到完整的数据包后,根据通信包以及校验算法生成检验值。如果所计算出的校验值和收到的校验值相同,则表明该数据包有效,否则认为该包在传输的过程中产生了差错。

在正式产品中,对校验出错的命令,接收方不处理也不返回任何应答。 校验单元的传输顺序为:低字节传输在前,高字节传输在后。 字节转义

TAPA协议由于使用16进制方式传输数据,为防止数据中出现与通信包起始标志、结束标志相同的数据而影响这两个标志的判断。在发送和接收时必须进行数据的转义。在本层协议中,对除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外的所有数据。

转义规则:用0x5E,0x5D来代替0x5E;用0x5E,0x7D来代替0x7E;用0x5E,0x5F来代替0x7F。

对于需要进行转义后发送的情况,要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操作:发送数据包之前,先生成校验值,再进行转义处理;接收到数据包后,先进行转义处理,再进行校验。 字节拆分

TAPB协议中对所有数据统一采用“ASCII码拆分处理”,具体说明如下:

8比特的16进制数被划分为高4bits和低4bits。对于高4bits和低4bits,若其数值为0x00-0x09,则加上0x30传输,若其数值为0x0A-0x0F,则加上0x37传输,这样得到的结果就转换为ASCII码。举例如下:对于数据0x2B,按照上述划分原则,高字节变成0x32,低字节变成0x42。采用“ASCII码拆分处理”后,协议中定义的数据,如1字节的16进制数0x2B,在实际传输中为ASCII码字符串:“2B”。

传输顺序是:高4bits转换的字符在前,低4bits转换的字符在后。

“ASCII码拆分处理”适用于协议中除起始标志、结束标志外的所有字符,包括校验单元。

对于需要进行拆分处理后发送的情况,要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操作:发送数据包之前,先生成校验值,再采用“ASCII码拆分处理”;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先进行“ASCII码拆分处理”的反向处理,再进行校验。 6.6.3.6 命令标识与业务数据单元

命令标识列表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 Mini 电子营业厅平台终端接口技术规范

0x0011 0x0012 0x0013~0x0020 业务交互参数命令

终端参数设置 终端程序升级 系统保留

平台设置终端数据 终端程序升级交互过程均使用该命令

包括业务菜单、套餐类型、增值业务列表、选 0x0021 0x0022 0x0023~0x0029 金融信息参数 0x002A 0x002B 0x002C 0x002D~0x002F 异常处理参数 0x0041 0x0042 0x0043~0x004F 查询类业务 0x0101 0x0102 0x0103 0x0104 0x0105 0x0106 0x0107 0x0108 0x0109 0x010A~0x01FF 获取随机密码短信 验证随机密码短信 手机话费查询 银行卡余额查询 手机用户查询 套餐查询 增值业务查询 银行卡卡号查询 上笔电子卡查询 系统保留16

业务参数更新 号规则列表等业务数据更新均用此命令 收件箱信息交互 系统保留 平台与终端的收件箱功能信息交互使用

日对帐信息交互 SIM 卡销存信息交互 号码销存信息交互 系统保留

获取日对帐信息的数据交互所使用 获取 SIM 卡销存信息的数据交互所使用 获取号码销存信息的数据交互所使用

终端异常交易记录上报 终端异常交易清除 系统保留

终端记录到异常交易记录上报命令 清楚终端异常交易命令

索取随机密

码短信均使用此命令 终端发送随机密码等待平台验证 用于查询手机话费类型所使用 查询银行卡的余额信息使用 用于充值时查询手机账户名 用于查询套餐详情 用于查询手机开通的增值业务 用于查询银行卡卡号号码 用于查询上笔电子卡业务查询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 Mini 电子营业厅平台终端接口技术规范

缴费类业务 0x0201 0x0202 0x0203 0x0204 确认结束 0x0205 0x0206~0x02FF 购买电子卡业务 0x0301 0x0302 0x0303 0x0304 易回复确认结束 0x0305~0x03FF 号卡销售类业务 号卡销售过程中, 终端使用此命令获取号源信 0x0401 获取号源信息 息交互 号卡销售过程中, 终端使用此命令获取品牌信 0x0402 品牌信息交互 息交互 号卡销售过程中, 终端使用此命令发起符合选 0x0403 选号规则上传 号规则的手机号码请求; 平台回复时, 使用此 命令下发符合规则的手机号码列表。 号卡销售过程中, 终端使用此命令发起选定的 0x0404 预占号码请求 手机号码准备预占请求。 平台回复时, 使用此 命令回复预占成功与否 号卡销售过程中, 终端使用此命令获取手机号 0x0405 获取产品包列表 可选的产品包列表17

索取交易标识码 缴费充值 终端成功交易回复确认 缴费终端成功交易回复 缴费终端成功交易回复确认结束符 缴费充值成功短信通知 系统保留 终端发起交易成功的短信通知请求 缴费充值均使用此命令进行交互 终端成功交易记录确认命令

索取交易标识码 购买电子充值卡 终端成功交易回复确认 购买电子卡终端成功交 购买电子卡终端成功交易回复确认结束符 系统保留 购买电子充值卡请求使用此命令 终端成功交易记录确认命令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 Mini 电子营业厅平台终端接口技术规范

号卡销售过程中, 终端使用此命令上传用户选 0x0406 获取各类详情 定的各类编码; 平台则回复该编码对应的详细 信息 号卡销售过程中, 终端使用此命令上传用户选 0x0407 获取产品包费用详情 定的产品包编码; 平台则回复该产品包以及号 码对应的费用信息 0x0408 0x0409 0x040A 号卡销售退出命令 号卡销售心跳命令 过程中 索取交易标识码 号卡销售过程中, 终端使用此命令上传开户信 息 (包含选定号码、 SIM 卡号、 客户证件类型、 0x040B 发送开户请求 证件号码、客户姓名、客户地址、客户联系电 话等) 0x040C 0x040D 结束符 0x040E 0x040F 0x0410 0x0411~0x04FF 其他增值类业务 0x0501 0x0502 0x0503 0x0504 0x0505 0x0506 获取当前帐号套餐类型 获取系统套餐信息 变更当前帐号套餐类型 增值业务受理 特殊服务受理 手机帐户服务密码更改 套餐变更交互使用 套餐变更交互使用 套餐变更交互使用 增值业务受理过程中使用 特殊服务

受理过程中使用 手机帐户服务密码更改使用18

号卡销售流程开户之前退出操作时告知平台 号卡销售流程开户之前告知平台还处在流程

终端成功交易回复确认 终端成功交易回复确认

终端成功交易记录确认命令 终端成功交易记录确认命令结束符

自定义 sim 卡查询 身份证信息验证 默认客户信息 系统保留

用于号卡销售时查询 sim 卡号码 用于号卡销售时身份证信息验证 用于号卡销售时默认客户信息查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fo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