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土地整理工作发展回顾

更新时间:2023-06-10 05: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主要介绍山西土地整治历史与近十年来的成就。

第10卷第5期
2008年10月
资源与产业
RESOURCES& INDUSTRIES
Vol·10 No·5
Oct·2008
收稿日期:2008-07-02;修订日期:2008-08-26;责任编辑:段丽萍。
第一作者简介:陈建设(1956— ),男,研究员,从事土地规划和土地整理研究。E-mai:l wangland@i 126·com
土地整理发展与回顾
山西省土地整理工作发展回顾
陈建设1,韩武波1,2,王晓东1,2
(1·山西省土地整理中心,山西太原 030024; 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摘 要: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省
作为全国的新型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矿产资源的过度采掘和退
耕还林等带来的压力,土地成为制约山西发展新的瓶颈,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经
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通过技术研究、制度创新、队伍建设,土地整理为全省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
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土地整理;实践探索;效益分析;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464 (2008) 05-0016-03
SUMMARY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CHEN Jian-she1, HANWu-bo1, 2,WANG Xiao-dong1, 2
(1·ShanxiCenter ofLand Consolidation andRehabilitation, Taiyuan 030024, China;
2·College ofResources& EnvironmentalScience, ShanxiAgriculture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China)
Abstract:Land consolidation plays a key rol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land resources and even for the soci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nxi province as a new energy base and equipmentmanufacturing lacks land
resources due to its location in loess highland with big erosion, over-mined minerals, which necessitates the land
consolidation. Over ten-year’s practice, the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technical study, system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contributes largely to the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 practice; profit evaluation; Shanxi province
1 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
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首次出现在1997年中央
11号文件中,并由此掀开了我国耕地保护事业的崭
新一页。1999年,“国家鼓励土地整理”,“按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
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和生态环境”等,写进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
山西省土地
整理专门机构成立于2000年,在短短的8
年时间里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
了目标明确、制度完善、队伍健全的良好局面,在促
进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
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设、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山

主要介绍山西土地整治历史与近十年来的成就。


西土地整理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2 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践探索
2·1 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技术研究,为土地整理
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形条
件复杂,开发整理难易程度参差不齐,补充耕地潜力
区域性差异较大。山西省土地整理专门机构成立伊
始,为全面掌握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全貌,拟定了《山
西省土地开发整理调研纲要》,全面系统开展调研,
为建立省、市、县三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和省级土第5期陈建设等:山西省土地整理工作发展回顾
地开发整理耕地储备库拿到第一手资料。同时,针对
土地开发整理涉及面广、技术新、区域性强的特点,
紧紧围绕新增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重点以汾河沿岸滩涂治理
与农业综合开发为突破口,先后争取省科技厅攻关项
目——— 《汾河沿岸滩涂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技术对策
研究》和《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技术研究》两项课题,
选择河流滩涂地开发整理、盐碱地开发整理、工矿区
土地复垦作为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技术研究的重点类型
区,形成了各类型区的综合开发整理技术对策,目前
这两项课题已顺利完成结题鉴定,研究水平达到国内
领先水平。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配合全国土地整理
重大工程项目,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
《山西省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和《山西省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重大工程实施方
案》,提出了山西省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方向、工作
重点和整体布局,确定了今后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区
域、重点工程及重点项目,为全省制定经济社会中、
长期发展规划、计划提供了科学、翔实、可靠的依
据。撰写并出版了《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与
实施研究》、 《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文件汇编》
两本著作,这也标志着山西省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及实
施管理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2 积极探索项目管理制度创新,为山西省项目管
理提供制度保障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在山西省乃至全国都是首次,
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摸索。
针对单位刚刚组建、人员缺少并且多数同志专业不对
口的实际情况,山西省土地整理中心人员通过认真学

习相关政策文件,深入研究土地整理技术标准,积极
探索项目管理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 2001年在
全国率先开展了对首批国家投资项目进行监理的试
点,随后又出台了《2003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招投标工作实施暂行办法》、《山西省国家投资土
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暂

主要介绍山西土地整治历史与近十年来的成就。

行办法》等项目管理
制度。随着大批国家和省级投资项目的下达,我们根
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和基层的实际状况,通过
技术服务,创造性地提出重点把握“实施方案、设计
变更审查和竣工复核”3个环节的工作思路;适时出
台了《土地开发整理业务工作程序》;先后协助山西
省国土资源厅有关处室制定并出台了土地开发整理项
目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向山西省各级国土资源部
门发布公开信,义务开展拟报项目的前期调查、踏勘
选址工作,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同时,受国土资源部
土地整理中心委托积极完成了土地整理项目典型调查
评价及项目验收规程试点、项目权属管理试点、项目
预算管理试点、项目监理试点等工作,为全国土地整
理事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也标志着山西省土
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工作走上了更加成熟的管理
轨道[1]。
2·3 大力培育专业人员队伍,为山西省项目顺利实
施提供智力保障
山西省政府十分重视土地整理工作,从2004年
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现场会,
省政府将土地整理引入年度考核目标进行考核。山西
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我中心成功举办了5次全省范围内
的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和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数达
2 000人次,全省70%的县(市)都成立了土地整理
专门机构,极大地充实了基层力量,提高业务水平,
为圆满完成土地整理任务,将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事
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
保障。同时,为更好地适应项目管理新形势,充分发
挥中心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在科级
干部使用上大胆引入竞争机制,在国土资源厅所属事
业单位中率先推行职务竞聘制度,将工作能力强、业
务技术精、群众基础好的干部配备到中层管理队伍
中,极大激发了单位内部活力。党建工作常抓不懈,
积极开展“五型单位创建”活动,先后吸纳4人加入
党组织, 8人次受到上级党组织表彰,连续4年获
“省直文明单位”称号,今年争创文明单位标兵。单
位每年在按上级组织开展的慈善献爱心的同时,还专
门定期开展“慈善捐款”,以增强职工的仁爱之心。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单位和20
余名职工数次捐款10万余元。8年中,先后4人取得
硕士学位, 2人获得学士学位,中心人员全部达大学
学历, 80%达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3 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综合效益
分析
3·1 有效提高现有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
山西省作为全国新型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随
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加
剧,据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2],
1996—2000年山西省耕地面积

主要介绍山西土地整治历史与近十年来的成就。

减少13·14万hm2,年
均减少2·63万hm2,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0·14 hm2,
粮食产量、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低,旱地占全省耕地
总面积的79·44%,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
上,人均粮食生产低于全国水平,保持耕地总量动态
平衡,提高现有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
艰巨。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改善农田
平整状况,提高地面灌溉水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农
业,是山西省提高现有耕地质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的必然要求。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投资少效益大、节
17资源与产业2008年
水增产效果良好的重要措施,是实现耕地保护由单纯
的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保护策略转型的
助推器。通过项目实施,山西省累计完成土地开发整
理6·79万hm2,灌溉面积增加近5万hm2,在促进实
现耕地保护目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德政
工程”、“民心工程”。
3·2 有力保护山西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
根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按照全省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10%的目标,对照东部地区和周边省份近年
来建设用地的状况,预计全省建设用地总量将超过5
万hm2,年均超过1万hm2。毋庸置疑,土地整理是
补充耕地的唯一手段。据2000年对全省土地利用状
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3],全省未利用土地中,有宜
耕土地20·5万hm2,可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为16
万hm2,可复垦新增耕地3·7万hm2以上,加上
266·7万多hm2中低产田,土地开发整理空间很大。
截至2007年底,山西省积极争取国家土地整理专项
资金投入项目共76个,项目总规模3·64万hm2,总
投资10·37亿元,新增耕地1·27万hm2;安排省级项
目248个,项目总规模3·33万hm2,新增耕地1·18
万hm2,极大缓解了我省日趋尖锐的土地供需矛盾,
有力支持了我省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得到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
3·3 科学规划土地整理项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
土地开发整理是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
治,其效果十分显著,是国土资源部门直接服务“三
农”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是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的桥梁和纽带,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巨大。一方面,通过对现有耕地、淤地坝工
程、滩涂地、盐碱地及工矿破坏地的科学规划、综合
整治
,并合理配套先进的开发整理技术措施,可以大
大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土地整
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实行机械化作
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
加土地产值,从而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
效的目标,最终实现农村全面发展。
4 结

主要介绍山西土地整治历史与近十年来的成就。


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
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
知》规定,从2007年开始,有偿使用费专项资金将
按任务直接落实到市、县,项目管理体制面临重大转
变,土地整理工作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面对新形
势和新机遇,我们要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紧
围绕土地开发整理任务要求,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水
平,强化项目监督检查机制和中心自身建设,努力提
升中心作为山西省土地整理专门机构的技术权威地位
和单位整体形象,促进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健康
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设.关于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与对
策———以山西省为例[J].资源·产业, 2004, 6(2): 61-64
[2] 陈建设.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山西项目调查[J].中国土地,
2004(8): 34-36
[3] 陈建设,丁学智.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与实施研究
[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6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gt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