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规范

更新时间:2023-06-10 05: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规范

(征求意见稿)

矿 山 救 援 指 挥 中 心

二 ○ ○ 五 年 八 月

目 录

1 一般规定 ............................................ 1 2 矿山救护大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定办法 .......... 2

2.1 指挥员及组织机构(10分) .......................... 2 2.2 救护培训(10分) .................................. 3 2.3 技术装备与设施(10分) ............................ 3 2.4 综合管理(10分) .................................. 4 2.5 所属救护中队的综合素质(60分) .................... 5

3 矿山救护中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定办法 .......... 5

3.1 救护人员(5分) ................................... 5 3.2 救护培训(5分) ................................... 6 3.3 救护装备、维护保养与设施(15分) .................. 6 3.4 业务技术工作(15分) ............................. 11 3.5 救援准备(5分) .................................. 13 3.6 伤员急救包扎 (10分) ............................ 15 3.7 一般技术操作(15分) ............................. 17 3.8 综合体质(10分) ................................. 23 3.9 军事化风纪、礼节、队容(10分) ................... 24 3.10 综合管理(10分) ................................ 28

1 一般规定

1.1 为加强矿山救护队的管理,全面促进矿山救护队的专业化、正规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整体素质,保证安全、迅速有效地处理矿井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根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家局 关于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办字 2004 30号)和 矿山救援工作指导意见 等有关文件,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规定了矿山救护大、中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定办法,适用于矿山救护大、中队开展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

1.3 矿山救护大队质量标准化包括指挥员及组织机构、技术培训、技术装备与设施、综合管理、所属救护中队的综合素质五个项目,满分为100分。

采用各项目扣分的方法计分,各项目标准分扣完为止。五个项目中,前四项满分为40分,后一项采用矿山救护中队质量标准化计分方法(见1.4),并乘以系数,满分为60分。

总分的计算方法:总分=前四项分数之和+所属各救护中队综合素质项目平均分数×60%。

1.4 矿山救护中队质量标准化包括矿山救护中队指挥员、救护培训、救护装备、维护保养与设施、业务技术工作、救援准备、伤员急救包扎、一般技术操作、综合体质、军事化风纪、礼节、队容、综合管理等项目,满分为100分。

对矿山救护中队进行考核时,以小队为基础单位,各单项原则上按下列分工进行操作:

业务知识、仪器操作、综合体质由一个小队完成。

救护装备(中队最低技术装备部分除外)与维护保养、伤员急救

包扎、军事化队容由一个小队完成。

下井准备、一般技术操作由一个小队完成。 其余各项按项目具体要求进行。

中队分数=小队实得分数之和+其余各项分数。 1.5 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分为四个等级:

1. 特级:总分90分以上(含90分); 2. 一级:总分85分以上(含85分); 3. 二级:总分80分以上(含80分); 4. 省级:总分75分以上(含75分)。

1.6 矿山救护中队应每季度组织一次达标自检,矿山救护大队应每半年组织一次达标检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应每年组织一次检查验收,国家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适时组织抽查。

1.7 凡被评为特级、一级、二级的矿山救护队,由国家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命名;省级矿山救护队由省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命名,并分别颁发证书和表彰奖励。各企业主管部门也要给予表彰奖励。

1.8 凡是在抢险救援、矿井技术服务、演习训练等工作中,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发生伤亡事故的矿山救护队,取消当年的达标资格。 1.9 本标准及评定办法的解释权属于国家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 1.10 本标准及评定办法自发布之日执行。

2 矿山救护大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定办法

2.1 指挥员及组织机构(10分)

(1)矿山救护大队设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2人,总工程师1人,副总工程师1人。

(2)矿山救护大队指挥员应由熟悉矿山救护业务及其相关知识,能够佩用氧气呼吸器,并经国家矿山救援技术培训中心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

(3)救护大队指挥员年龄不应超过55岁。

(4)组织机构健全:设立相应的管理及办事机构,如战训科、后勤科、培训科等。

评分办法:全部合格得10分。领导班子人员缺1人扣1分;发现1人未取得国家矿山救援技术培训中心的培训合格证扣1分;发现1人年龄超过规定扣1分。无相应的机构,扣2分。 2.2 救护培训(10分)

(1)制定救护大队指战员年度培训计划。 (2)救护中队指挥员按时参加救护培训。 (3)按规定对新队员进行入队前的基础培训。 (4)组织救护队员进行年度再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 评分办法:查资料和记录,全部合格得10分。无培训计划扣4分;未组织救护指挥员参加培训(培训率低于70%),扣2分;未组织新队员入队前的基础培训扣2分;未组织救护队员进行再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扣2分。

2.3 技术装备与设施(10分)

(1)救护大队按规定配备救护仪器、装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信息通信设备。见表2-1。

(2)救护大队应具有符合标准的培训、技能、体能、战备值班等设施和场所。

评分办法:全部合格得10分。大队技术装备缺1件扣1分;设施缺一项扣2分。

表2-1 矿山救护大队技术装备标准

2.4 综合管理(10分)

(1)大队领导及业务科室责任制和执行情况。

(2)战备值班管理:有战备值班的各项制度,并严格落实。 (3)业务技术管理:有业务技术管理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技术训练、考核、知识竞赛、业务比武活动。

(4)救护工作管理:有安全技术工作、事故处理、有偿服务的规定及其执行情况的记录或资料。

(5)质量达标管理:有救护中队达标验收制度,并定期组织开展达标活动。

评分办法:全部合格得10分。缺少一项内容扣2分;有一项制度落实不到位扣1分。

2.5 所属救护中队的综合素质(60分)

按“救护中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定办法”进行考核。所属救护中队的平均分数乘60%,即为该项的实得分数。

3 矿山救护中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定办法

3.1 救护人员(5分)

(1)救护中队设中队长1人、副中队长2人,工程技术人员1人。救护小队由不少于9人组成,设有正、副小队长。

(2)救护中队指挥员应由熟悉矿山救护业务及其相关知识,能够佩用氧气呼吸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

(3)中队指挥员年龄不应超过45岁,救护队员不应超过40岁。矿山救护队队员中,35岁以下的队员至少要保持三分之二以上。确因工作需要,救护队允许保留一些能发挥特殊作用,身体健康,有技术专长及丰富经验的超龄人员,其数量不得超过救护队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4)救护队指战员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对身体不合格人员

必须立即调整。

评分办法:查阅资料和现场抽查相结合。全部符合要求得5分。班子不健全或缺少工程技术人员,扣0.5分;每发现小队人员少于9人扣2分;有一名救护中队指挥员未取得培训合格证或超过年龄规定,扣0.5分;超龄队员超过五分之一扣1分;未按规定进行体检,扣1分;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及时调整,发现一人扣0.5分。 3.2 救护培训(5分)

(1)新队员入队前经过救援工作基础培训;在职救护队员每年经过救护大队组织的重复培训。

(2)小队长经过省级组织的救援培训。

评分办法:查阅资料与现场抽查核实相结合,全部合格得5分。每发现1名小队长不符合标准,扣0.5分;每发现1名救护队员不符合标准,扣0.1分。

3.3 救护装备、维护保养与设施(15分) 3.3.1 救护装备(5分)

按照 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救护规程 的规定,对救护中、小队和救护队员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详见表2-1、表2-2、表2-3。

表3-1 矿山救护中队技术装备标准

表3-2 矿山救护小队技术装备标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呼吸器校验仪 瓦斯检定器 一氧化碳检定器或数字式 一氧化碳检测仪 氧气检测报警仪 防爆工具 担架 风障 快速密闭 刀锯 铜顶斧 帆布水桶 瓦工工具 电工工具 急救箱 采气样工具 两用锹 小镐 矿工斧 起钉器 灾区电话 引路线 灾区指路器 保温毯 2L(3L)氧气瓶 1L

氧气瓶

台 台 台 台 套 副 块 个 把 把 个 套 套 个 套 把 把 把 把 套 m 个 条 个 个8

2 2 1 1 1 1 1 1 2 2 2 1 1 1 2 1 1 2 2 1 1000 10 1 10 2 金属芯,可兼灾区电话线 冷光管或灾区强光灯 包括球胆 4 个 4m×4m 5件 10%、100%各一台 检定管不少于 30 支

镊子、剪刀以及止痛药和止泻药等。

备件袋内装:保明片、防雾液、鼻夹2个,各种垫圈每件10个及其它氧气呼吸器易损件等。

表3-3 矿山救护队指战员个人最低技术装备标准

评分办法

(1)中、小队装备仪器、设备,每缺少一件扣0.2分。 (2) 值班人员的个人装备缺少一件扣0.2分。 3.3.2 技术装备的维护保养(5分)

(1)四小时氧气呼吸器:按各类氧气呼吸器说明书规定标准,检查在用的氧气呼吸器性能。

(2)自动苏生器:自动肺工作范围在12—16次/min,氧气瓶压力在15Mpa以上,附件、工具齐全,各系统好用,不漏气。

气密性检查方法:打开氧气瓶,关闭分配阀开关,再关闭氧气瓶,观看氧气压力下降值,大于0.5Mpa/min为不合格。

(3)氧气呼吸器检验仪:按说明书检查其性能。

(4)瓦斯检定器:气密、光谱清晰、性能良好、附件全、吸收剂符合要求。

(5)一氧化碳检定器:气密、推拉灵活、附件全、检定管在有效期内不少于30支。

(6)氧气测定仪:数值准确、灵敏度高。 (7)灾区电话:使用方便、通话清晰。

(8)氧气充填泵:专人管理、工具齐全,按规程操作,氧气压力达到20Mpa时,不漏气、不漏水,运转正常。

(9)矿山救护车:灯亮、信号响、方向灵活、制动好、能在规

定时间出车;电、水、油要足;不漏水、不漏油、传动正常;车体内外清洁、工具、附件完整齐全。

值班车和室内的装备要摆放整齐,挂牌管理,无脏乱物品。大型装备要有保养制度,放在固定地点,指定专人保管,保证战时好用。

(10)小队装备、工具:须有专人保养,达到全、亮、准、尖、利、稳的规定要求。

评分办法:全面检查,发现有一台、件、处不合格扣0.1分。 3.3.3 救护队的设施(5分)

矿山救护中队应有下列设施:值班室、办公室、学习室、会议室、装备室、修理室、氧气充填室、矿灯充电室、战备器材库、汽车库、演习训练设施、运动场地、宿舍、浴室、食堂等。

评分办法:发现有一项不符合标准,扣0.2分;缺少一项扣0.5分。

3.4 业务技术工作(15分) 3.4.1业务知识(5分)

标准要求及评分方法:按 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救护规程 等有关内容出题,被检小队队员参加笔试。每有一人不及格,扣1分。 3.4.2 战术运用(5分)

标准要求及评分办法:在服务矿井采掘工作面平面图上假设一次事故(火灾、瓦斯、煤尘事故),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制定作战方案,15min完成;被检中队指挥人员参加考核,每有一人不正确扣1分。

3.4.3 仪器操作(5分)

标准要求及评分办法:以小队为单位,每个队员随机确定6种仪器进行考核。

仪器部件名称以说明书为准,应知与应会分数各占50%;应知部

分每台仪器至少提两个问题,按回答正确与否的程度进行评分,以仪器说明书的有关内容为标准答案。

(1)四小时氧气呼吸器(1分)

应知:仪器的构造、性能、各部件名称、作用和氧气循环系统。 应会:正确进行席位操作,按规定时间完成。操作错误或超过时间,不得分。

(2)更换氧气瓶(1分)

自换氧气瓶:60s完成, 得0.5分,超时不得分。 互换氧气瓶:40s完成,得0.5分,超时不得分。 (3)1小时(2小时)氧气呼吸器(1分)

应知:仪器的构造、性能、各部件名称、作用和氧气循环系统。 应会:能熟练地将4小时氧气呼吸器更换成1小时或2小时氧气呼吸器,30s完成,得0.5分,超时不得分。

(4)自动苏生器(1分)

应知: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的范围、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应会:正确进行苏生器准备,准备时间不超过60s;超时不得分。 (5)氧气呼吸器校验仪(1分)

应知:仪器的构造、性能、各部件名称、作用,检查氧气呼吸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应会:对氧气呼吸器能正确进行检查;对仪器连接不熟练,检查不正确每人次扣0.2分。

(6)瓦斯检定器 (1分)

应知:仪器的构造、性能、各部件名称、作用,吸收剂名称。 应会:正确检查沼气和二氧化碳;操作不正确每人次扣0.2分,不会检查沼气或二氧化碳每人次扣0.3分。

(7)一氧化碳检定器(1分)

应知:仪器的构造、性能、各部件名称、作用。

应会:对一氧化碳三量(常量、微量、浓量)进行检查,会读数,会换算结果;三量检查不正确,每人次扣0.3分;读数不正确,不会换算或换算结果不正确,均按检查不正确处理。

(8)氧气测定仪(1分)

应知:仪器的构造、性能、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应会:正确检查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不能正确检查每人次扣0.3分。

(9)自救器(1分)

应知:过滤式、隔离式自救器的构造、原理、作用性能、使用条件、注意事项。

应会:能自己或给他人正确佩用,不能正确佩用,每人次扣0.3分。

(10)灾区电话(1分)

应知:灾区电话的构造、性能、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应会:正确使用电话通讯,否则,每人次扣0.3分。 (11)矿用多功能起重器(1分)

应知:器械的构造、性能、各部件名称、作用、使用条件及范围。 应会:在其他队员的配合下,正确操作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不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每人次扣0.5分。

(12)便携式爆炸三角形测定仪(1分) 应知:仪器用途、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等。

应会:会熟练使用,精确测定。不会熟练使用,结果不正确,不得分。

3.5 救援准备(5分) 3.5.1 闻警集合(2分)

(1)标准要求

a) 值班小队不少于6人,集体住宿,24小时值班。 b) 接到事故电话通知时,应打预备铃。 c) 60s出动。不需乘车出动时,不得超过120s。

d) 电话值班员必须按规定接听和记录事故电话内容:事故矿井名称、事故地点、事故类别、遇险人数、通知人姓名及单位;出动小队及人数、记录人、出动时间,并立即发出事故警报。

e) 值班队员听到事故警报,立即跑步集合,面向汽车列队,小队长清点人数,电话值班员向指挥员简要报告事故情况,指挥员简要宣布任务后上车。

f) 值班队出动后,待机队立即转为值班队。 (2) 评分办法

a)少于6人或不能24小时值班,该项无分。 b)不打预备铃扣0.2分。 c)出动时间超过规定,扣1分。

计时方法:自发出事故出动警铃起至人员上车后汽车开动止;不需乘车时,为最后一名队员离开装备室止。

d)事故电话内容错误、记录不全或缺项,每处扣0.1分。 e)未按规定上车,每个内容不合格扣0.2分。 3.5.2 下井准备(3分)

(1) 标准要求

a)按 煤矿救护规程 的规定,根据事故类别要求带全最低限度装备。

b)指战员穿统一的战斗服、带个人装备下车(背包除外)。 c)领取和布臵任务明确。

d)正确地进行氧气呼吸器战前检查,120s完成。 (2) 评分办法

a)小队和个人装备每缺少一件扣0.5分。

b)每有一人不穿战斗服,扣0.5分。

c)下井准备顺序颠倒、漏项、漏报或报告内容错误,每处扣0.3分。

d)战前检查超过规定时间扣0.5分,每有一人战前检查不正确扣0.3分。

备注:下井准备的顺序为:到达地点后,全小队携带必要的技术装备下车。中队指挥员向小队长发布“进行战前检查”的命令后,跑步到指挥所领取任务。报告词是“报告首长:××中队第×小队,奉命来到,请指示,队长×××”。在首长发布任务后回答“是”,跑步归队。小队长接到中队指挥员发布的战前检查命令后,立即组织队员列队(装备可放臵身前),并宣布“战前检查”。检查完毕后,小队长向中队指挥员报告,并领取任务。报告词是“报告首长:第××小队实到×人,装备齐全,仪器良好,最低气压×××,请指示,小队长×××”。中队指挥员发布命令后,小队长回答“是”,然后向小队宣布任务。最后问:“明白吗?”全队回答:“明白”。此时小队应成立正姿势。

3.6 伤员急救包扎 (10分) 3.6.1 急救知识(5分)

能够对伤员受何种伤害,伤害部位、伤害程度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并熟练掌握对各种伤员急救的处臵技术和方法。 伤员急救包扎模拟训练(5分)

(1) 标准要求

a)对一名模拟小腿开放性骨折伤员进行急救,7min完成。 b)模拟伤员要穿工作服、高筒胶鞋、戴矿工帽,佩带好矿灯,在规定地点仰卧好。

c)操作小队着战斗服、佩带氧气呼吸器。

d)操作队员携带夹板2块、保温毯、急救箱,箱内要有止血带、止血垫、绷带、衬垫等,在距伤员10m处待命。

e)模拟伤员仰卧好,检查人员发出“开始”命令,并开始起表,操作人员迅速进入伤员地点,对伤员进行急救。

f)准备工作

①检查伤员伤情,由检查人员在伤员胸前放一伤势情况纸条,操作人员要详细阅读,明确伤情。

②将伤员矿工帽摘下,将灯带解开,摘下矿灯,将伤腿上的高筒胶鞋脱下,理顺伤腿裤腿,对伤员要轻抬轻放。

g)止血固定

①用止血带和止血垫在伤员小腿上部止血,止血带要扎紧系好,止血垫要垫在小腿内侧动脉血管处。

②在小腿伤处内外两侧加衬垫,再在衬垫外边放臵两块夹板,然后用四段绷带将伤腿固定。

③四段绷带布臵要均匀,缠绕时绷带要展开,两端绷带边距夹板端头不得大于50mm,中间三处间隔距离之差不得大于100mm。

④每处绷带必须缠绕四圈以上。第一圈绷带要留打结头,打结要牢固。绷带松紧度要适当(顺夹板拉动绷带位移不得超过20mm)。

⑤两侧夹板要平行一致,两端头相差不得大于50mm,最后一个绷带结打好后,操作队员将保温毯盖在伤员身上,举手示意完成,并喊“好”。

(2) 评分办法

a)伤员和操作小队不按要求着装或佩带装备,每少一件扣0.5分。

b)超过时间扣0.2分。 c)准备工作

①对伤员伤情了解错误(左右腿错),扣0.5分。

②伤员矿工帽、矿灯、高筒胶鞋未脱下,每一件扣0.2分。 ③裤腿未理顺、顺腿向上打折,扣0.2分。 d)止血固定

①止血带未扎紧(用手轻拉错位),扣0.2分。 ②止血带开扣,扣1分。 ③止血垫位臵放错,扣0.5分。 ④未放止血垫扣1分。

⑤夹板和衬垫放错位臵或未加衬垫,每处扣0.2分。 ⑥绷带布臵不均匀,缠绕时未展开,每处扣0.2分。

⑦绷带圈数不足4圈、打结不紧、松紧度超过规定,每处扣0.2分。

⑧夹板不齐,超过规定,扣0.3分。 ⑨未给伤员盖保温毯扣0.3分。 3.7 一般技术操作(15分) 3.7.1 一般要求

(1)佩用氧气呼吸器在模拟灾区工作时,在每次工作的开始和结束都应正确使用规定的音响信号(负压氧气呼吸器)。使用不正确,每次扣0.2分。暂不使用的装备、工具可放臵在基地,工作结束后必须带回,发现丢失一件扣0.2分。

(2)在灾区工作时,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处理。当处理不了时,全小队退出灾区,处理后再进入灾区。操作中出现工伤事故,不能坚持工作时,全小队退出灾区,安臵伤员后,再进入灾区继续操作;少于6人时,不得继续操作。

(3)挂风障、建造木板密闭墙、建造砖密闭墙(均在断面为4平方米的不燃性梯形巷道内进行)、安装局扇接风筒、安装高倍数泡沫灭火机等项目连续操作,中间允许佩用氧气呼吸器休息2次,每次

不超过10min。 3.7.2 挂风障(2分)

(1) 标准要求

a)用四根方木架一带底梁的梯形框架,在框架中间用方木打一立柱。架腿、立柱必须座在底梁上。

b)风障四周用压条压严,钉在骨架上。中间立柱处,竖压一根压条,每根压条不少于3个钉子。

c)同一根压条上的钉子分布大致均匀,底压条上相邻两钉的间距不得小于1m,其余各根压条上相邻两钉的间距不得小于0.5m。

d)结构牢固,四周严密。 e)4min完成。 (2) 评分办法

a)不按规定结构操作扣0.5分。

b)少一跟立柱或结构不牢,该项无分。(用一只手推,不能用力冲击)。

c)每少一根压条扣0.5分。

d)每少一个钉子或钉子未钉在骨架上,每处扣0.1分。 e)钉子距压条端大于100mm,每处扣0.1分。

f)压条搭接或压条接头处间隙大于50mm,每处扣0.1分。 g)障面孔隙大于20平方厘米,每处扣0.3分(从压条距顶帮的空隙宽度大于20mm处开始量长度,计算面积)。

h)障面不平整,折叠宽度大于15mm,每处扣0.3分。 i)同一根压条上,相邻两个钉子的间距不符合要求,每处扣0.2分。

j)超过时间扣0.5分。

3.7.3 建造木板密闭墙(3.5分) (1) 标准要求

a)骨架结构为:

①先用三根方木设一梯形框架。

②再用一根方木,紧靠巷道底板,钉在框架两腿上。

③在框架顶梁和紧靠底板的横木上钉上四根立柱,立柱排列必须均匀,间距在380—460mm之间(中对中测量,量上不量下)。

b)钉板要求

①木板采用搭接方式,下板压上板,压茬不少于20mm,两帮镶小板,在最上面的大板上钉托泥板。

②每块大板不得少于8个钉子(可一钉两用),钉子必须穿过两块大板钉在立柱上。每块小板不得少于一个钉子,每个钉子要穿透两块小板钉在大板上。

③小板不准横纹钉,不得钉劈(通缝为劈),压茬不少于20mm。 ④托泥板宽度为30—60mm,与顶板间距为30—50mm,两头距小板间距不大于50mm,托泥板不少于3个钉子。

⑤大板要平直,以巷道为准,大板两端距顶板距离差不大于50mm。

⑥板闭四周严密,缝隙不准超过宽5mm,长200mm。 ⑦结构牢固 c)10min完成。 (2) 评分办法

a)骨架不牢、缺立柱、缺大板,该项无分。

b)立柱排列不均匀(间距不在380—460mm之间),扣1分。 c)大板压茬小于20mm,大板平直超过50mm,每处扣0.3分。 d)缺小板、小板横纹钉、小板钉劈、小板压茬小于20mm,每处扣0.3分。

e)大板钉子未钉在立柱上,小板未座在大板上,少钉、跑钉或弯钉(可以补钉)、钉子未钉在大板上,每处扣0.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gt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