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更新时间:2023-12-08 08: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容摘要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扬了浪漫主义的传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并使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在诗作中达到高度的统一,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本文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研究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重点应了解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才能真正得到李白诗歌的精髓。

关键词:李白 浪漫主义 特色 诗歌

1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在继承庄

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的确是他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因此,本文在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同时,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一、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成因

将李白放在盛唐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来分析其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无疑会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1.时代的影响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更是与时代密不可分。

首先,由于统治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唐玄宗元年间,国家高度统一,国力空前强大,政治比较清明,社会也相对安定,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乐观上进的信心,高度的民族

2

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而这种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正是培养浪漫主义诗歌情调的优良温室。

其次,唐王朝采取了开明政策,社会思想文化比较开放活跃,封建礼教相对松驰,人们主观精神昂扬奋发,它与诗人们宣泄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种慷慨激昂、奋进敢为的精神特质。只是这种精神特质在李白的身上,反映得更强烈,而且也更艺术性一些。

2.李白个人的经历

李白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尤其是诗风形成,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李白饱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由此诗兴大发,用他那饱含深情的妙笔,描绘了蜀道的险峻,长江黄河的壮阔与雄伟,留下了众多的名句。这些诗句,想像力惊人,夸张大胆,有的还善用了一些神话传说,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主观色彩。李白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而跃居卿相的高位,去建立赫赫功业,但在求仙访道中,他又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李白为了表达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强烈感受,必然在创作上要选择易于表达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二、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分析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综而论之,是豪放飘逸,这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使诗歌具有无比神奇

3

的艺术魅力,并充满各具特色的美。本文主要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对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作一番具体考察,探讨这种豪放飘逸的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

1. 奔腾浩荡的情怀

奔腾浩荡之美体现了他的诗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力量。这是就李白诗歌的抒情特点而言,也是他豪放飘逸诗风的表现。李白诗歌有一种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如喷溢的火山,带着光、热和缤纷的色彩一齐奔涌出来;又如出峡的江水,翻滚着、怒吼着,泛着白色的波涛倾入大海。这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实质上主要是指李白诗中喷发式的抒情。他的感情一旦兴发便迅速饱和,倾泻而出,不可遏止,如开闸的洪水,使人震憾,令人神往。如“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一声惊叹,震撼人心。开篇之语,凭空起势,包含着充沛的感情力量,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又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向东奔入大海,势不可当,首句所表达出的感情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里,他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 金樽空对月。”好象他很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但是,他那象黄河一样奔腾跳动的感情是这样变化莫测,他突然又说:“天

4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强烈 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诗人的感情在转瞬之间竟判若两人。把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处理得这样洒脱灵活,并且达到艺术上的高度完美,在诗史上只有极少数的诗人达到这个水平。

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中李白的这种抒情方式,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如从胸中直接奔涌喷吐出来。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里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如火山喷发。强烈的不平和愤懑并未减弱李白不可一世的自命不凡,反而是“抽刀断水水更流”,虽然悲愤到了极点却以豪放飘逸的诗句表到达出来,更加慷慨激昂。也只有李白能将失意的哀愁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此气势凌

厉,悲愤中见豪迈,令人心醉神迷,又感到如此振奋。

2. 纵横变幻的想象

李白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i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