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更新时间:2023-03-18 14: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统计学A练习题

教学班号:

学 号:

姓 名: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第一章 导 论

一、思考题 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5、社会经济统计的任务和职能是什么? 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 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 8、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关系。

9、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 10、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

11、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 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 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 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

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 A、20个工业企业 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 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 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5、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特征的 B、总体特征的 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

A、0个 B、1个 C、6个 D、3个 8、变量是指 ( )。

A、可变的品质标志 B、可变的数量标志 C、品质标志的标志值 D、数量标志的标志值 三、多项选择题

1、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 所以, ( )。 A、 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E、标志值是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 )( )。 A、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

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 C、人的年龄是变量 D、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E、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

3、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 )( )( )( )。 A、科学性 B、大量性 C、实用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4、下列统计指标为质量指标的有( )( )( )( )( )。 A、工资总额 B、储蓄存款余额 C、人口密度 D、职工人数 E、人均国民收入

5、国家统计的职能有( )( )( )( )( )。 A、信息职能 B、协调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咨询职能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 )( )( )( )。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C、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D、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 )( )( )。 A、机床台数 B、播种面积 C、粮食产量 D、学生人数 E、汽车产量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四、填空题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 2、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

3、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_______,而性别是_______标志,其标志表现为_______或______。 4、一件商品的价格在标志分类上属于______。

5、统计指标反映的是______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______的数量特征。 6、国家统计兼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职能。 7、统计指标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

8、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指标称为_____指标。 五、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所研究的领域必须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2、统计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中具体的量,因而不具有抽象性。( ) 3、社会经济现象都是有限总体。( ) 4、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是户。( )

5、构成统计总体的单位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不同质的。( ) 6、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现的。( ) 7、品质标志不能转换为统计指标数值。( ) 8、指标值与标志值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

9、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

10、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2、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3、普查与统计报表均为全面调查,两者能否相互替代?为什么? 4、简述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6、在统工作中为什么要强调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 7、统计调查误差的分类如何?

8、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和联系?请举例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

1、某机械工业系统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调查时间是( )。

A、调查期限 B、调查时间 C、登记期限 D、标准时间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B、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C、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很大比重 D、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

3、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铁路的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4、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5、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 )。

A、 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调查组织的规模大小来划分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的

6、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 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7、调查时间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D、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8、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方式不同 D、选取的调查方式不同 三、多项选择题

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 A、1990年6月29日死亡的人 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婴儿 D、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E、1990年6月30日19时出生,于7月1日6时死亡的人 2、普查是一种( )( )( )( )( )。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全面调查

3、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 )( )( )( )。 A、 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B、 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E、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4、按抽样法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 )( )( )( )。 A、部分单位是有意识抽取的 B、部分单位是按随机原则抽取 C、哪些单位被抽中由其代表性决定 D、哪些单位被抽中纯属偶然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E、总体各个单位都有同等中选的机会

5、下列情况的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 )( )( )(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产量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6、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 )( )( )( )( )。 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 B、运输部门的客运周转量 B、 企业发生的工伤事故次数 D、学校年底在校生人数 E、某地区年出生人数

四、填空题

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_______调查和______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调查和_______调查。

2、全面调查包括_______和______;非全面调查包括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 3、对占某市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_______。 4、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对调查单位进行清点和计量,这种调查方法叫做______

5、要调查某地区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______,调查单位是_______,填报单位是______。

6、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和______。 五、判断题

1、所有非全面调查都是为了从部分推断总体,以掌握事物的全面情况。( ) 2、统计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所要研究的总体。( ) 3、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 4、调查时间就是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 5、全面调查只适用有限总体。( )

6、全面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

7、我国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所以人口普查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 8、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的一种最重要组织形式。( )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什么作用?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2、简述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的不同应用场合? 3、什么是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4、组距与组数的关系如何?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的适用场合? 5、什么是次数分配?它包括哪些要素? 6、什么是变量数列?它有几种? 7、简述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

8、次数分布的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5组,这种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平行分组 D、再分组 3、分配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按指标分组的数列 4、统计分组的关健在于 ( )。

A、组数和组距大小的确定 B、分组形式的选择 C、组限的确定 D、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 5、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 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A、80—90% B、80%以下 C、90%以下 D、85%以下 90—99% 80.1—90% 90—100% 85—95% 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 00.1—110% 100—110% 105—110%

6、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将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另行分组 7、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企业按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8、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是( )。

A、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组数的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D、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上

三、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别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 )( )( )( )。 A、工人按产量分组 B、人口按地区分组 C、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2、下面哪些属于离散变量 ( )( )( )( )( )。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人均粮食产量 D、每千人口医院病床数 E、城乡集市个数 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 )( )( )。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4、在分配数列中( )( )( )( )( )。 A、各组频数之和等于100 B、各组频率大于0

B、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5

A、品质分配数列 B、变量分配数列 C、组距变量分配数列 D、次数分配数列 E、等距变量分配数列 四、填空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________。

4、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称为_________分组,对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_________分组。

5、对于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_____________。 6、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

7、统计表按表的主词是否分组可分为_________表、_________表和_________ 表。 五、判断题

1、复合分组就是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组的方法。( ) 2、统计整理只是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确定各组组限。( ) 4、统计表是表现统计资料的唯一形式。( ) 5、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

6、简单分组就是指只按一个分组标志所进行的统计分组。( ) 7、各组单位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称为频数。( ) 8、U型分布是社会经济统计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布。( ) 9、统计分组与频率分布没有太多的关系。( )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10、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低于最小变量值。( )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总量指标?它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作用?

2、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如何区别?

3、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特点?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主要区别何在?

4、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请举例说明。

5、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如何? 6、什么是众数和中位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7、什么是标志变动度?它有什么作用?

8、如何计算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二、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计划产值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50% B、5% C、4.56% D、104.55%

2、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其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标志值 D、不受权数的影响 3、人均粮食消费量是一个( )

A、强度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4、某厂生产了三批产品,第一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的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这三批产品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这三批产品总数的30%,则这三批产品的废品率为( )。

A、1.5% B、1.6% C、4.5% D、1.48% 5、成数方差的特点是,成数( )。

A、愈接近于1方差愈大 B、愈接近于0方差愈大

C、愈接近于0.5方差愈大 D、无论如何变化方差均不受影响

6、两个数值对比若分母数值比分子数值大很多时,常用的相对数形式是( )。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A、倍数 B、百分数 C、系数 D、千分数

7、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人、 6元/人,则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一样的 B、甲企业>乙企业 C、甲企业>乙企业 D、无法判断 8、计算变异指标是为了比较 ( )。 A、不同数列的相对集中程度 B、不同水平的数列的变异程度大小 C、相同水平的数列的变异程度的大小 D、两个数列平均数的绝对差异

9、当总体各单位标志值都不相同时 ( )。 A、众数不存在 B、众数就是中间的数值 C、众数就是最大的数值 D、众数就是最小的数值 10、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B、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各组单位数的多少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属于强度指标的有( )( )( )( )(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 B、某地区平均每人粮食消费量 C、某地区人口出生率 D、植棉专业户 E、某地区平均每人粮食消费量

2、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 )( )(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3、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 )( )( )。

A、人均粮食产量 B、职工平均工资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产品的单位成本

4、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 )( )( )( )。

A、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 B、当标志值较小的组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

C、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 D、当标志值较小的组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E、当各组次数相同时,对平均数没有作用

5、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 )( )( )( )。 A、结构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E、比较相对指标

四、填空题

1、相对指标的数值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表现形式 。 2、积累额与消费额的比例为1 :3 , 相对指标,后者为________ 相对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总量和_________总量。

4、直接用平均差和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___________相等 。

5、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___________趋势,变异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_____________趋势。 五、判断题

1、按人口平均的产量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

2、已知某数列的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3,则该数列属于左偏分布。( ) 3、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是总体中两个成数的几何平均数。( )

4、凡是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指标称为数量指标,凡是以相对数或平均数出现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

5、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 6、众数决定于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所以不受极端标志值影响。( ) 7、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的代表性成正比关系。( )

8、几何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 9、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也称作方差。( )

10、当各组单位数相等时,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也相等,故权数的作用也就没有了。 六、计算题

2. .

即积累额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25%,这里前者为_________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确定那一个品种具有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3.根据表4-2资料,试计算强度相对数的正指标。

试确定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

5.某管理局所属15个企业,在1994年按其生产某产品平均单位成本的高低分组资料如下表4-4。试计算这15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

表4-4

6.某局所属5个企业其产品利润资料如下表4-5 表4-5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试分别计算全局上半年、下半年以及全年的利润计划完成程度。

7.某企业第一季度各月的利润分别为上月利润的1.2倍,1.29倍,1.33倍,求:该企业第一季度利润的平均发展速度。

8.某地20个商店,199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4-6。 表4-6

试计算

(1)该地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 (2)该地20个商店总的流通费用率 (提示: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

9.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名工人,各人日产零件数如下:

第一组:20 40 60 70

80 100 120 第二组:67 68 69 70 71 72 73

这两个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零件数都是70件,试计算工人日产量的变异指标:(1)全距;(2)平均差;(3)标准差。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10.某商店售货员的工资资料如下表4-7。 表4-7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要求计算该商店职工的平均工资和标准差。若已知另一商店的售货员的平均工资为374.02元,标准差为15.37元,能否直接用标准差的数字比较两个商店平均工资的代表性?若不能怎么办? 11.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其中合格品占95%,求平均合格率和标准差。

试求:(1)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 (2)平均一级品率。

15.某生产小组有36名工人,每人参加生产的时间相同,其中有4人每件产品耗时5分钟,20人每件耗时8分钟,12人每件耗时10分钟。试计算该组工人平均每件产品耗时多少分钟?如果每人生产的产品数量相同,则平均每件产品耗时多少分钟?

16.为了扩大国内居民需求,银行为此多次降低存款利润,近5年年利润率分别为7%、5%、4%、3%、2%,试计算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5年的平均年利率。

17.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某市职工月收入少于1500元的占总人数的一半,月收入1236元人数为最多。试问:该市职工人均月收入估计为多少?收入分配是左偏还是右偏?

第五章 时间序列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时间数列?它有什么作用?编制时间数列应注意那些基本要求? 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特点? 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4、发展速度、增长量、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如何? 5、怎样由环比增长速度求定基增长速度?

6、用几何平均法与方程式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

7、直线趋势变动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季节比率?测定季节比率有哪些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时期数列C、时点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2、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15万元和20万元,则全年的平均库存额为( )。

A、15万元 B、16.25万元 C、11.58万元 D、13.85万元 3、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的增长量是( )。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

4、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其他动态指标,其中一个的推算结果与实际资料一致,这一指标是( )。

A、最末一期的发展水平 B、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C、各期的发展水平 D、各期发展水平的总和

5、某地区1990年工业增加值850亿元,若按每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发展,则2000年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 )。

A、90100亿元 B、1522.22亿元 C、5222.22亿元 D、9010亿元 6、平均发展速度是( )。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

7、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5人、293人和301人。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

C290 295 293 301

4

290 295 293

3

290 295 293 301

4

290/2  295 293 301/2

D3

8、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A、100% B、1.2% C、400% D、1200% 9、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队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三、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别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 )( )( )。

A、两者均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期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则该动态数列( )( )( )( )( )。

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不是连续统计的结果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

3.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 )( )( )( )。 A、时期长短应统一 B、总体范围应一致 C、指标经济内容应相同 D、各指标值具有可比性 E、指标的计算方法应一致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 )( )( )( )(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5、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 )( )( )。

A、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第三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D、某企业第二季度人均产值 E、某商场职工某年月人均销售额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 )( )( )(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四、填空题

1、时间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2、某地1991—1995年历年的生猪存栏头数在1990年末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00、120、140、130、150万头,则五年间生猪的年平均增长量为_________。

3、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增长量和————————增长量。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4、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

5、已知某企业产品产量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9%、13.4%、10.8%、3.2%,则1996年该产品产量的定基增长速度为_______。 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有两种方法,即________和________。

7、计算季节比率通常有两种方法,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题

1、逐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为环比增长速度。( ) 2、平均发展水平是序时平均数。( )

3、平均增长速度是各环比增长速度序时平均数。( ) 4、平均数时间数列中的各个指标的数值是可以相加的。( ) 5、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年年相等。( ) 6、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六、计算题

1.现有某商店历年销售额资料如下(见表8-1): 表8-1

要求列表计算:

(1)各年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 (2)各年环比与定基发展速度; (3)各年环比与定基增长速度; (4)各年增长1%的绝对值。

2. 某企业1-7月份工人人数及总产值资料如表8-4:

表8-4

计算:

(1)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2)上半年劳动生产率。

3.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表8-5: 表8-5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试计算第二季度月平均流转次数及第二季度流转次数。

4.设某地区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5亿元,人口5000万。据过去五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计算,平均每年递增7.5%,试推算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若人口增加到6000万人问平均每人能否达到1000元?

5.某产品产量1985年为100万吨,如果到2000年翻两番,每年应平均递增多少?如果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几年后该产品可以翻两番?

6、根据下表中已知资料,运用时间数列指标的相互关系,推算发展水平、累计增长量、定基发展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指标。

8. 某企业1991—2000年钢产量资料如下:

9. 某地区对外贸易总额,l994年是1990年的135.98%, 1996年较1994年增长30.12%,1996—2000年每年递增 6%,到2000年对外贸易总额已达250亿元。

要求计算:

(1)1990—2000年该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2)预测若按此年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到2005年,该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将会达到什么规模。

10. 某地某类时令商品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第六章 统计指数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简单现象总体和复杂现象总体?统计指数研究的是哪一种总体? 2、统计指数有什么作用?统计指数如何分类? 3、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它有什么作用?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如何选择同度量因素?5、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6、平均指数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试列式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与综合指数相比较,平均数指数有哪些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已知某工厂生产三种不同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的总产 值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

A、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B、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D、质量指标综合指数2、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20%,则现在一元钱( )。

A、只值原来的80% B、只值原来的83% C、与原来的一元钱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3、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今年与去年相比,三种产品的出厂价格平均提高了5%,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0%。则产品销售量增长了( )。 A、114.29% B、14.29% C、126% D、26%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D、个体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指数 5、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包含结构变动因素的指数是( )。

A、可变构成指数 B、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C、固定构成指数 D、平均数指数

6、某企业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今年一季度同去年一季度相比较,由于两个分厂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使企业的总平均成本下降 5%,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使公司总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总平均成本增减变动百分比为( )。

A、4.5% B、-13.6% C、15% D、-4.5% 7、某管理局为了全面反映所属各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平均成本总的变动情况,需要况编制( )。 A、可变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D、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jk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