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09 14: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年论文

题目:欧盟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生:

学号: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2012年 11月 10 日

欧盟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贸091班:樊雪梅指导老师:张彤璞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本文阐述了机电产品越来越多的受到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外部和内部分析了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越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

关键词:机电产品;欧盟;技术贸易壁垒;对策

The research about EU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China's export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ABSTRACT:The paper expounds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more and more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EU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nd had a great shadow on China's economy. Encounter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from external and internal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cros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this basis.

KEYWOR DS: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European Uni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countermeasures

1.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机电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1995年开始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伴随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形势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纷纷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在技术贸易领域形成了一些壁争.对我国机电企业的产品出口及企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导致我国机电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产品的创新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使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成本进一步提高,在短期内这种影响很难得到根本改善。

2.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国家,同时其成员国也是设置技术壁垒最严格的国家,尤其是针对机电产品方面更为突出,欧盟在产品安全认证、技术法规和标准方面使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受阻。2001年l0月温州打火机出口欧盟一案是中国加入WTO后在国际贸易方面第一次遭遇来自WT0成员方的技术壁垒。根据欧盟拟定进口打火机CR法规规定,进口价格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设有防止儿煮开启装置即带安全锁。中国的打火机价格在2欧元以下,也没有设置安全锁,是此法案受阻的对象之一,影响程度也是最深的。因为安全锁的设置专利已被国外获得,安置安全锁无疑是成本的大量增加和竞争力的大量丧失.即使出口到欧盟也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而在欧盟原有的市场也会消失。相比之下,同样令中国企业关注的是《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中有关产品回收费用和回收率的规定。欧盟提出的80%回收率标准非常苛刻,目前日本对相关产品的回收率规定在50%一60%,我国目前也正在制定相同的法规,而回收率拟定为40%。欧盟目前已成为我国家用电器出口的主要市场,约占我国家电出口市场的四分之一。如果将回收成本转嫁到制造商身上,可能使回收成本接近甚至高于制造成本.从而降低我国相关产品的竞争力。可见,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了减少市场份额、失去贸易机会、退出市场、损害企业信誉等不利影响,并使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机电产品信心下降,给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3.我国机电产品遭遇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

3.1新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国际贸易的趋势。

贸易保护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而出现的。只要有国际贸易,各国为保护本国和相关产业,就必然有贸易保护存在。在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的强大呼声下,具有隐蔽性、灵活性和合法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将成为现阶段国际贸易的新趋势。中国在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后,常规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壁垒等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影响将越来越小,而遭遇以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等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障碍将越来越多。在经济繁荣时期,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需要,有能力也有义务吸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劳务,贸易保护相对宽松;但在经济紧缩和萧条时期,这种能力被削弱,经济增长乏力,为保护国内对国民经济影响大和对就业影响大的有关行业,他们便设置了愈来愈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3.2欧盟国家产业政策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盟中的德、荚、法等国家已有目的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重、耗能高的产业。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的产业转移战略基本完成,为有效发挥这种战略政策的作用,需要利用其技术水平与经济能力处于领先的优势制定有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来巩固既得利益并夺取更大利益,战略性地在相关领域设置技术壁垒以达到将自己暂时的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永久垄断的目的。

3.3我国政府在宏观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目前在产品质量管理上存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这些标准相互交叉又界限不清.存在一些产品有两套标准,几个部门重复管理一个产品的现象,有的相互产生矛盾,令企业元所适从,而且这些标准绝大多数低于国际通用标准或与国际通用标准不接轨。政府在这方面对企业的宣传指导是远远不够。同时我国还缺乏一个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作为威慑力量,使外国敢于利用技术标准措施肆无忌惮地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限制。以产品认证为例,目前美国有55种认证体系,日本有25种,欧盟内部有9种统一的认证体系,而现在我国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证体系,技术法规与标准制定和管理工作严重落后。

3.4企业自身缺陷。

当前影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的突出问题是,国内机电生产企业和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较差,在国际竞争中仍然依靠价格手段。而且机电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非价格竞争手段薄弱,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机电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快的特点。

4.机电产品应对欧盛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

4.1善与国际接轨的机电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

国际标准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同,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采用国际标准就达80%,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国际标准采用速度,1995年以后制定修订标准的国际标准采用率已占60%。但从整体看,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状况仍很落后。推广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lb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