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的经济学大师

更新时间:2024-04-04 17: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曾经的经济学大师:

黄达、张培刚、杜度、胡代光、董辅乃 中国早期著名经济学家:

谭松台、林少宫、萧灼基、汪同三、高鸿业、茅于彬、吴敬琏、梁小民、厉以宁、刘大中 中国现代经济学家:

邹恒甫、杨小凯、林毅夫、周其仁、胡鞍钢、姚洋、温铁军、刘伟、巴曙松、邹微、海闻、郑振龙、何清涟、彭实戈、黄少安、钱颖一、庄子寅、李子奈、陈平、徐滇庆、易纲、张维迎、张五常、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石寿永、李齐、黄有光、石寿永、李龙飞、白聚山、邹至庄

计量经济学:白聚山、洪永淼 转轨经济学:钱颖一、许成钢 货币经济学:石寿永

金融学:张春、陈志武、王江、周国富 2010年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1吴敬琏 6张维迎 2厉以宁 7郎咸平 3林毅夫 8胡鞍钢 4茅于轼 9萧灼基 5攀钢 10张五常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电力、水泥、钢铁、化工、轻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加强对城镇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地拉动了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逐步调整、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已经从初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发展为包括环保产品、环境服务、洁净产品、废物循环利用和自然生态保护五大领域,跨行业、跨地区,产业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初步满足了环境保护的需要,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3.5万余家,从业人员300多万人,年产值约7900亿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1993年以来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2008年(估值) 8651 9090 18144 30000 35000 业单位数(个) 311.5 459.2 1689.9 4572.1 7900 年收入总额,亿元 103.9 182.1 236.9 341.9 700 环保产品 11.1 57.8 108.0 264.1 600 环境服务 其169.3 181.4 757.1 2787.4 4700 资源循环利用 中 21.6 281.1 1178.7 1900 洁净产品 <10 27.1 16.3 285.4 自然生态保护 - - 注: 1993~2004年数值来源于各年度的调查统计数据;2008年为估算值。 项 目 1993年 1997年 2000年 2004年 从表1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保产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发展步伐明显加快。1993~2004年,产业从业单位数量增长了约2.5倍,产业年收入总额增长了近12倍,年产值(收入)占GDP的比例由0.9%上升到约3%。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幅度。“十五”以来,火电厂脱硫、电除尘、布袋除尘、水污染治理等领域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产业年均增长幅度长期保持在15%以上。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预计达10%~12%左右。

(二)环境技术装备业发展情况

环境技术装备业主要指与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督执法相关的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技术服务两个方面。在当前我国环保产业构成中,环境技术装备业虽然被视

作环保产业的核心,但其经济规模仍然较小,仅占环保相关产业收入总额的约15%,对产业的总体贡献率还较低。

我国环保产品仍以水污染治理设备和空气污染治理设备为主,两类产品的销售产值之和占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总值的65~70%。

表2显示了2004年环保技术装备业的效益情况。可以看出,环保产品生产经营的利润率高达10.8%,当前环保产业各领域中,生产经营型行业效益较高,市场环境相对较好,而环境技术服务领域虽近年发展较快,但市场尚未成熟,行业效益仍较低。

表2 2004年环保技术装备业效益情况

项 目 收入总额(亿元) 销售产值(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利润率(%) 出口合同额(亿美元) 人均收入(万元/人) 人均利润(万元/人) (三)环保技术发展情况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开发,我国环保技术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态势,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体而言,对常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控制技术、装备、材料、仪器等基本能够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但其技术领域仍以传统实用技术和工艺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技术研究开发尤为缺乏,一些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长期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依赖进口。

(1)水污染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水污染控制技术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常规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常规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已基本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工业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含盐、高含硫等废水的处理技术还难以达到稳定达标的基本要求,污泥处理处置缺乏有效的技术工艺,重点工业行业废水处理回用的应用水平也普遍较低,部分工艺配套设备的技术和质量水平普遍较差,持久性污染物的控制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

(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环保产品 341.9 358.0 37.0 10.8 1.9 20.4 2.2 环境服务 264.1 — 26.2 9.9 0.7 15.5 1.5 在电除尘技术领域,本体及电源开发加工、制造技术方面继续保持国际电除尘大国的地位,近年来在电-袋组合技术开发应用方面,完成了300MW级燃煤机组电除尘器的改造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在袋式除尘技术领域,主机、滤料和自动控制的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对烟气以及粉尘的适应性以及设备大型化、强化清灰、降低损耗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耐高温、耐腐蚀滤料和特种纤维的开发应用也有了较大突破。

在脱硫技术领域已发展了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海水脱硫法、氨法等十多种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大部分主导工艺已实现了国产化,基本解决了工艺中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问题。在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开发,烟气脱硝技术已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

在工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方面,吸附回收技术、催化氧化技术取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在机动车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各项机动车标准的实施,加快了科研单位的技术产业化进程。

总体来说,在脱硝技术开发应用、有毒有害气体控制、柴油车污染物控制、高温滤料生产等技术设备领域,还处于发展应用前期,在重金属污染、二恶英和其它持久性污染物控制技术方面还处于研究开发起步阶段。

(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无害化填埋技术取得了一些应用成果,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利用填埋气体,大型垃圾焚烧处理及烟气后处理技术也得到了重视,国产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工程应用。在危险废物处理方面,安全填埋技术与设备、危险废物焚烧技术设备、等离子体高温处理技术研究、高压蒸汽消毒技术、铬渣无害化和综合利用技术、废电池及印刷线路板中有价物质的再生利用技术等均有一定发展,并得到应用。

但在城市垃圾焚烧、填埋气发电、高温厌氧产沼发电、渗滤液处理等方面还处于产业化示范应用阶段。危险废物处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危险废物焚烧渣及飞灰熔融、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设备基本上还是空白。

(4)物理污染控制技术

“十五”以来,我国在城市交通噪声治理、声学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自主开发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作为洁净声学材料,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机械设备和车用消声器、纤维性吸声材料、轻质隔声材料、隔振器等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声屏障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已大量应用。

在噪声与振动源分析预测、噪声与振动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高速运输系统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研究、声学新材料研究开发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加大的趋势。在一些特殊产品如有源消声器、大型振动控制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方面还比较落后。

电磁污染、热及光污染等控制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市场化规模。

(5)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我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筛选驯化了高效去除土壤中砷、铜和锌的超富集植物;攻克了植物修复规模化培育/生长中的技术难题。但总体来说,我国对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基本还是空白,没有成熟可靠的成套技术和工程经验。

(6)环境监测仪器及监测技术

我国大气污染源和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连续监测系统、声环境质量连续监测系统、污染治理设施过程控制技术、各种采样仪等的开发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均有了较大发展,部分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但是,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中所采用的分析仪器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2009年中国环保设备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排行 宜兴台兴环保有限公司 北京理畅鑫兴环保设备公司 天洁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中科环保有限公司 宇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恒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福州金源泉科技有限公司 减速凌志环保有限公司 新沂六化水处理科学研究所 安龙环保产业(沈阳)公司

沈阳市东进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沈阳达因环保工程公司 青山绿野环保科技公司 鑫海鸥环保科技开发公司 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公司 中科通用能源环保科技公司 中科通用能源环保科技公司 润泽东方环保科技公司 北京奥达星环境工程公司 欧阔碧昂环保科技公司 鸿驷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at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