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更新时间:2023-11-15 13: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一)

1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只能允许其上升,不能允许其下降的心理预期叫做什么?D、福利刚性 2中国改革前的粮票分为几种层次的粮票?C、3.0 3经济学关注的任何变量都是什么?A、相对量 4单位越小表示物品就越充足。正确答案:× 5“福利刚性”的特点是:B、能增不能减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二)已完成

1经济学就是经世致用之学。我的答案:√

2中国历史上有哪三种移民方式?B、灾害移民,商业移民,行政性移民 3经济学从财富的积累角度考虑更多考虑的是什么?D、效率 4经济学上是资本追逐劳动,而不是劳动追逐资本。答案:× 5黄河入海口改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自然灾害?C、咸丰元年 6中国95%的人在黑河和哪个地方连线的右面?A、腾冲 7学然后知不足,权然后知轻重是谁的名言?B、马寅初 8单嗣继承制在哪个时代流行过?C、唐代

9下列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形式的是:D、国际移民

10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要实现的是公平,其次才是效率。我的答案:× 11单嗣继承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我的答案:√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三)

1把事情放到历史起点上去评价,这样的做法叫做什么?B、历史主义 2人与人失去了什么之后就会生气,变得不愉悦?C、和谐 3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 4中国人的待人处事是以逻辑理性为最高准则的。正确答案:×

5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只能以什么方式推进?C、稳妥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四)已完成

1什么机制才能使得分蛋糕这件事不会有矛盾的产生?B、参与制

2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主要从哪几个维度来解读?C、总量、结构、微观行为、制度 3体制转型强调的是:B、制度转型

4社会变迁在每个时段的变迁速度都是相同的。正确答案:×

5社会财富的总量没有增加,但是通过转移支付等分配形式的变化,其效用可能会增加。正确答案:√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一)已完成

1体制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区别在于体制转型更强调什么的变迁?A、制度 2汉代生产的标志是什么?C、纺车

3在没有资本介入,没有技术进步介入的时候农业生产只有哪两种基本要素?D、劳动和土地 4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端是:B、洋务运动

5北洋水师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上的差距。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二)已完成

1中美关系实质性解冻是在什么时候?C、1972年 2造成北洋水师失败的根本性原因是什么?D、制度 3洋务运动企图改变()来改变中国的落后地位。B、技术 4没有开放,改革只会使国家限于被动。正确答案:√ 5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型开始于:A、1919年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三)已完成

1孙中山和民国政府的三大遗憾都有哪些?A、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2下列属于孙中山 民国政府承载的使命的是:D、以上都有 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C、民权

4五四运动达到了科学民主的目的。正确答案:×

5中国共产党接收民国政府的国有资产实际上是名存实亡。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四)已完成

11966年文化大革命最初打到的吴晗等三人是因为什么?D、文化价值观的分歧 2西方的商业伦理中允许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正确答案:× 3能够避免党派之间的无休止的扯皮的制度是什么?C、协商政治 4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D、参政党

5中国社会的第二次转型取得的成就要大于问题。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五)已完成

11978年改革之初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下降是因为什么的发展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增长?D、制造业 2中国在改革凋敝之后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B、1992年 3双轨并存导致的种种社会乱象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答案:√

41958年到1961年,中国的经济曲线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状态。正确答案:√ 5通货紧缩的实质是:B、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六)已完成

1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从1993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平均年递增率都在多少?A、0.1 2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中国选择的是哪种途径?D、商业移民 3同一条件下,社会不能同时存在两种价格机制。正确答案:√ 478年到8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是:A、降低

5中国农民外出打工主要是从90年代开始的。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七)已完成

1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和非农业)的比率。正确答案:√

2一定时期社会发展不是由资源最富足的人群决定的而是由最少的人决定的,这个规则叫做什么?B、短边约束 3人们的什么催生了捆绑销售这么营销模式?A、结构性审美 4广义的城市人口包括:D、以上都有

5199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指数和污染指数保持高度一致。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八)已完成

1女性乳腺癌进入二期B阶段的死亡率是多少?B、63%-64%

2中国用了短短的时间将哪4中文明融为一体?A、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现代文明、后工业文明 3征税者与纳税者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C、公权与私权的关系

4第四次转型的实质:政府主导型的商业社会走向和谐、动态稳定的公民社会。正确答案:√ 5公权大于私权,才会有公平公正可言。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九)已完成

1充分信息需要净化,净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完备信息。正确答案:√ 2企业是追求最大化利润的,个人则是追求什么的?A、最大化效用 3功利主义是市场经济下面资本的逻辑和什么派生出来的?B、价值规律 4中国当代社会第一次转型失败的类型是:C、制度层面 5当前中国正处于第四次转型期。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十)已完成

1我们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净化信息得到完备信息做出最优选择。正确答案:× 2我们在做决策是没有穷尽信心因此我们所做的理性决策只能是什么?C、有限理性决策 3从1950年到2010年间的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是:C、1961年 4在转型过程中,社会契约中的权力分配可以很容易达到平衡。正确答案:× 5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转型成功,不存在矛盾问题。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十一)已完成

1为了让“仁、义”成为世俗的东西,应该具有什么?C、礼 2能够让儒学中的“仁义礼智”长期存在的是什么?A、信

3儒学中人与人在世俗生活中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B、义 4下列不属于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的是:A、收入变动

5通过产品比价的剪刀差和要素比价的剪刀差,中国农民两次为工业化做出贡献。正确答案:√

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十二)已完成

1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发展的理念是一种平衡发展的理念。正确答案:× 2人的生产力包括哪两种?C、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出现在:C、春秋时期

4下列对建国后过渡时期的任务描述错误的是:D、实现共产主义 5“尚贤”是中国道家崇尚的思想。正确答案:×

第三章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一)已完成

1机构派生机构,工作派生工作,文件派生文件等这一规律叫做什么?B、帕金森定律 2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中是不可能理性地选择偷懒的。正确答案:√ 3毛泽东讲农民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C、土地问题 4十七届三中全会规定中国的土地流转关系:D、永久不变 5当前粮食生产的中心出现北粮南运的趋势。正确答案:×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二)已完成

1集体谈判是一种非常好的博弈机制但是不是一种好的谈判机制。正确答案:× 2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指的的是什么?A、民众基础 3统筹三农发展,核心是:C、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4建国后我国农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形式有:D、以上都有

5互助组的农业组织形式已经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正确答案:×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三)已完成

1负外部性存在的时候最难处理的一件事是什么?D、成本无法还原 2盛唐时期的商业繁盛与単嗣继承制没有关系。正确答案:× 3结构效应只有正效应,没有负效应。正确答案:×

4在分配制度方面,人民公社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形式。正确答案:√ 5下列不属于人民公社的三级组织的是:A、村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四)已完成

1人民公社从成立第一天起就被称为农村的共产主义的经济社会组织。正确答案:√ 2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农民银行。正确答案:× 3东方社会主义的发祥地在哪里?C、日本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基础是: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5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组织形式的三次重要变迁体现了农村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正确答案:√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五)已完成

1有效的结构不仅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什么?D、制度运行成本

2党的十二大以后,稳定和深化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成为农村土地政策的主题。正确答案:× 3农业生产责任制恢复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正确答案:√

41998年8月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C、30年 5家庭承包经营写入宪法修正案是在:B、1983年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六)已完成 1心理损耗在经济学上称为什么?A、负效用

2经济行为不是道德情操问题而是什么?D、专业化分工

3方舟子抓住名人是为了维护网络的社会效应,增强方舟子的影响力。正确答案:√ 4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一直伴随土地制度改革全过程。正确答案:√ 5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第一推动力是:B、农民生活的压力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七)已完成

1只要产权是明晰配置,那就只有一次配置,无法改变。正确答案:× 2什么时候增产和增收是一致的?D、人民公社时期 3社会整合机制的对象只有利益。正确答案:×

4费孝通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 D 5下列不属于孙本文的社会运行“四要素”的是:C、经济因素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八)已完成 1工商业面对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哪里?A、市场 2下列属于社会整合机制的是:D、以上都有

3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外围结构与内核结构两个部分组成。正确答案:√ 4社会运行的动力源是:C、社会需要

5下列不属于社会运行主要机制的是:D、规范机制 第四章 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一)已完成

1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减少事后的不确定性的是什么?A、权利界限的明确划分 2社会成本的第三种情形是什么?C、争斗

3因什么所有带来的预期混乱以至于每一个人都蒙受了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加总起来构成了社会总的成本?D、不合作博弈

4每单位的GDP增长有多少可以直接转化成居民可支配收入这是影响居民工资加倍这一承诺的基本条件。正确答案:√

5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一种平衡机制。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二)已完成

1如果一件事物事先没有权利界定最后却不得不放弃这叫做什么?C、超经济强制

2内生交易费用是什么导致的?D、制度设计 3平均主义是无产阶级的要求。正确答案:× 4农村社会化服务业,这适合所有地区正确答案:√ 5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立足点是:C、扩大内需 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三)已完成

1一旦良知对一个人失去约束自利的个人就极有可能损害他人那么我们该怎么办?A、进行有效的机制设计

2亚当斯密的实验结果表明人是性本恶的。正确答案:×

3对于百人逐兔的所有结果分析中社会福利都是怎么样的?D、都是负的 4百人逐兔用经济学的办法处理是什么?B、拍卖 5下列不属于社会环境的是:B、经济水平 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四)已完成

1为了清楚地知道谁比谁的贡献更大更显著我们必须有很好的什么机制?B、考核机制 2当一个大学的竞争机制不是靠论文数量而是品质的时候就会很快的发展。正确答案:√ 3下列不属于社会运行机制的作用领域的是:D、社会领域

4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小政府、大社会”向“大政府小社会”转变。正确答案:× 5下列哪种因素是影响社会运行目标的最重要因素?A、社会制度 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五)已完成

1举农村的例子来说明公地悲剧是因为在什么之后公地和私地之间的关系更明朗了? B、土地承包责任制

2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A、公有制

3美国自奥巴马上台之后医疗改革现在已经开始实施了,并取得了极大成效。正确答案:× 4对社会成员实际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进行评判与检定的过程称为:B、检测环节 5一般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大都处于社会救济阶段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六)已完成

1社会主义的改革在所有制问题上道路变宽了是因为什么的提出?A、混合所有制 2现阶段是以个人所有制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由个人行使全民财产权。 正确答案:×

3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控制手段是:C、法律手段 4下列不属于文化控制手段特征的是:B、直接性

5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D、英国 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七)已完成

1两权分离是指的哪两权的分离?D、所有权和经营权

2中国国有企业只有进入什么领域的改革,改革才会真正加速?C、所有权 3“摸石头过河”在数学求解上是一个什么均衡的过程?A、不连续的焦点均衡 4公共地和私人地共同存在的时候公共地更容易被蚕食。正确答案:√ 5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造成很多人不愿出去工作,而领取救济金。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八)已完成

1只有坚持公车制度改革才能减少国家行政管理支出当中的公车购置费和运行费。 正确答案:√

2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正确答案:×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正确答案:√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下列最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是:B、共同富裕 第五章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一)已完成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B、国有企业改革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D、经济手段 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C、松的货币政策 4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对立的。正确答案:×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正确答案:√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二)已完成 1“此岸-彼岸”的说法是哪个宗教的说法?B、基督教

2商品社会的全部意义都包含在什么里面?C、人-商品-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3租佃制反应了人对地主的依赖。正确答案:√

4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D、资源的配置方式 5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B、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三)已完成

1商品货币关系的普遍化在社会演进当中主要的功效什么?B、把传统势气的权力淡化了 2效用包括哪些内容?D、以上都是

3商品社会是一个普遍交往的社会。正确答案:√

4财政政策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稳定器。正确答案:√ 5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基础是C、商品价值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四)已完成

1苏联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正确答案:× 2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最后发展阶段是什么?D、帝国主义

3从1857年到1893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仅仅发生的局部战争是什么? A、克里木战争

4马克思关于商品社会不可跳跃的思想前后不一致与他后来成为什么有关?C、革命家 5资本主义国家不存在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现象。正确答案:×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五)已完成

1苏联的十月革命能取得胜利是和什么分不开的?C、前期的资本主义发展 2适用于战时的计划经济制度等未必适应和平时期的建设。正确答案:√ 3工业化本身是用什么来设置陷阱的?D、方便

4最早对资源配置理论做出比较深刻讨论的是哪位学者?B、亚当斯密 5股份公司股东的身份是法人。正确答案:×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六)已完成

1母亲可以通过医生获得完备的信息来平衡分配糖给每个孩子。正确答案:× 2计划者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是什么?C、道德高尚,知识面广 3市场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就存在。正确答案:× 4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即C、市场体系

5在完全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按照和需求( )的方向变动。B、相反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七)已完成 1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发明者是谁?D、科斯

2与自然配置相比计划者配置可以实现什么?C、择优配置

3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是:C、共产主义社会 4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三大理论形态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答案:√

5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正确答案:×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八)已完成

1市场经济所包含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D、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2结构效应能够增加社会总效应是因为它使得社会总财富增加了。正确答案:×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上提出的?C、中共十四大 4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高度集中的弊端。正确答案:√ 5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几次调整?D、4.0

第六章 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一)已完成

1工业化提高的两个标志是什么?B、制造业在GDP中占比显著上升,重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也上升 2中国经济不可忽略的因素是什么?A、人口因素,制度因素

3一个优化的政治体制应该是用什么约束权利的一个体系?C、权力

4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C、中共十五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多的强调社会主义性质。正确答案:×

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二)已完成

1中国经济会持续较长时间的高增长一个重要判断依据是什么?D、地区和城乡关系 2我们现在农业发展所有利用的水利设施有多少是团结治水时期的成果?C、0.95 3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出来的?D、结构升级和优化 4在宏观调控中应当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正确答案:√ 5财政政策是由哪个部门制定的?B、国务院

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三)已完成

1审美更多的表现为什么审美?B、系列化审美和结构性审美

2市场调节能够克服计划调节的弊端,因此市场调节是万能的。正确答案:× 3实施宏观调控主要依靠经济手段。正确答案:√ 4下列不属于市场调节的方法的是:B、经济政策 5市场规则包括:D、以上都有

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四)已完成

1东部的资本没有向中西部转移是因为东部地区的什么原因?A、在东部资本收益增长的空间仍然存在

2等量的资本无论在现代部门还是在传统部门都能获得相对均等的收入这种现象叫做什么?D、刘易斯均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7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