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现代农业示范园

更新时间:2023-09-11 00: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张家港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协调张家港建设的重要窗口。自2008年10月更名以来,市委、市政府从战略和长远的高度科学谋划园区的发展,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紧紧围绕打造“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现代农庄”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政策、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坚持规划先行、构建平台、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确定一核心五基地发展思路,涉及农业新技术研发、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创新示范、农业产业孵化及农产品加工贸易。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产量农业向质量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村庄向现代农庄的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1个集镇居委会,人口近2万,有耕地3.8万亩,其中,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2万亩。实行属地管理后,尤其是近两年,是园区发展最快、投入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资源优势更加明显。园区濒临长江,地域宽阔,生态自然,耕地连片,有独立的水系与长江连通。近年来,园区新建2万余亩高标准农田,今明两年又将建设8200亩,区内农田

1

基本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标准;同时,扎实推进基础建设、河道疏浚、拆坝建桥、村庄绿化、田容田貌整治、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等,农业生产环境逐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为逐步形成优质稻米、苗木花卉、蔬菜果品、名特水产、高效畜禽等五大类特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发展定位比较清晰。园区立足实际,以产业为核心、功能为支撑、生态为基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内涵。特邀上海浦东规划设计院、南京农业大学修编完成了生态发展规划和核心区建设性详细规划,提出了“一核心五基地”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确定了“两年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园区创新机制,构建载体,按照“企业化管理、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成立了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并投入实质性运作,具体实施现代农业开发、项目引进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正抓紧落实与台商签订的5只农业投资意向项目,并主动对接有关农业科研院校,与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意向,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合作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积极构建产学研基地。

三是工程项目有效推进。按照近期出形象、远期上档次的发展思路,园区全面启动“核心区”一期工程,同步推进“五

2

大基地”建设。其中,高档苗木区、果品采摘区近3万平方米玻璃及薄膜连栋大棚已建设成功;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科技大楼及广场已经动工;完成了通江路景观绿化;新建了优质农产品展示中心、果蔬冷藏库和种子加工中心;有机稻试种、精确定量栽培以及水稻品种评比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12月份动工建设350亩滨江生态公园,150亩休闲度假疗养区。市园艺场投资800万元、占地400亩设施葡萄生产基地及市百信超市2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已动工建设。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园区2009年加强同科研院校合作,努力构建产学研平台,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成立研究生工作站,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成功申报江苏省渔业科研成果转化基地,2009年12月成功创建为江苏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二.特色与优势 1.区位优势

1)示范园区位于张家港市东侧临江区域,港口资源优良,是张家港市北连南通、南接常熟,迎江发展,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战略之地,它既是城市辐射发展的空间门户,也是展示地区风貌和生态文化的形象门户。

2)园区紧邻长江,占据宽敞的岸线空间,其构筑的张家港市北部沿江生态保护带和城市生态绿核,是张家港市从工业发

3

展走向生态发展,实现其节能减排、科学生态发展战略的重要依靠。

3)园区内及周边的204国道、338省道、沿江高速以及港丰公路、妙丰公路等多条市级以上道路构成的便捷交通网络,不仅带来丰富的生产要素,加强与周边消费市场的紧密联系,促进人才、技术、物资的流通,同时,为打造开放、动态、活力的示范园区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且还是园区对外发挥生态效应,推广示范作用的保障。

2.资源优势 1)农业资源

a.园区现状土壤质量较好,达到国家质量标准Ⅱ类,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果园、牧场,其内部微量元素丰富,重金属含量很低,适合于发展有机绿色农业。

b.现状有瓜果园地2500亩左右,蔬菜基地750余亩,农田的使用已经从传统大片的稻米粮食种植开始进行分化,根据土壤性质、市场需求和生态轮作进行合理的耕作安排,为园区发展现代农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c.现状园区“常绿”牌有机绿色大米和柑桔已经在周边市场上市多年,颇有影响。当前有绿色产品、无公害农产品14种,种植基地认定总面积约4400多公顷。农业产品在销售上己初具品牌意识。

2)优势的自然资源

4

a.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日照富足,雨量充沛,大气环境质量较好,达到国家标准二级。良好的气候环境,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是园区构建人居生活、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此外,良好的气候环境还为吸引投资、发展生态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

b.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等级清晰,依托“主干河流——次要水道——农田沟渠”形成独立的三级水网体系,水源直接连通长江,与市区独立排灌,质量较好。现状丰富而完善的水渠体系,有利于园区进一步打造现代化的农业灌溉体系、提高园区自然景观环境,为打造优质的园区生态旅游线路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等。

c.园区现状带状的滨江滩涂湿地,既是构建张家港北部沿江生态带的重要内容,也为园区生态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此外,景观优美的生态湿地,还是迁徙候鸟和水生植物、动物的栖居地,也是园区的特色景观之一。

d.现状具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有野生草类资源——山药、首乌、芦根、枸杞等;野生藻类资源——苔、藓等;野生动物资源有被誉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等,为打造生态多样性的农业园区,开展多元化的旅游活动,营造特色人居生活带来资源基础。

3.基础优势

1)随着近年来农业不断投入和改善,现状农业生产的基础

5

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大唐生态园

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大唐生态园是根据《苏州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苏州市城乡一体化总体》的要求,是在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项目的基础上自筹资金投资建设的。生态园始建于2005年3月,目前总建设面积达1万余亩,涉及千灯镇大唐、大潭、吴桥、陶桥四个行政村,总投资达12700多万元,是一个集种植、养殖、生态旅游、会展会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位于千灯镇西南侧,距镇区5公里,东接千灯浦,南邻淀山湖,北靠新开河,西依昆山市张浦镇,地理位臵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园区遵循“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的原则,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宗旨。先后入驻企业有昆山大唐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等四家龙头企业和二个专业合作社。

一、科学规划,产业特色鲜明

生态园聘请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整个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并得到了昆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在规划上坚持“规划先行、起点较高、一次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园区功能布局科学性和合理性。园区选址远离工业生产区、城市建设中心,靠近淀山湖边,即布局合理,

46

设计科学,产业区位明显,景观协调;并利用大唐等四个基本农田保护区有效结合,具有连片规模大、资源条件好、环境质量佳等特点,从而确保了农业园区规划用地的科学性和稳定性,确保农业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按照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域,即生态园一、二期为大唐生态观光园,三、四期为高效农业示范区,五期为现代渔业示范园。

生态园一二期为大唐生态观光园,分五大功能区:一是联栋栽培区65亩,二是优质果品栽培区450亩,三是防虫网设施栽培区85亩,四是优质水产养殖区400亩,五是休闲观光区550亩

生态园三、四期为高效农业示范区,分六大功能区:一是优质粮油生产区4650亩,二是设施农业栽培区220亩,三是防虫网蔬菜生产区150亩,四是绿色食品生产区100亩,五是无公害水产养殖区700亩,六是垂钓休闲中心区180亩。

生态园五期为现代渔业示范园,规划总面积5000亩,标准化鱼塘3500亩,河道、人工生态湿地280亩,人工景观湖660亩,休闲观光560亩。

二、领导重视,基础设施完善

昆山市委、市政府将生态园作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工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层层把关,分段检查,综合考核。已建成综合服务区、科普培

47

训及农产品展示中心1000平方米,已建成的沥青道路35000平方米,生产道路10500平方米,衬砌渠道7.95公里,改良土壤1000亩,生态餐厅1500平方米,影视、农展厅8400平方米等基础设施,保鲜储藏库120立方米,道路绿化观赏树木43000平方米。

目前,园区已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土肥沃”的标准,高效粮油生产区农田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同时废弃物、污水、污物进行再处理利用,将废渣加工处理成有机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装备先进,农机机械化程度高

园区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先后引进了适合不同种养类型的现代农业机械,引进了高速插秧机6台,高性能植保机2台,秸秆还田机3台,中拖2台套,增氧机20台。2009年高效粮油生产区全部实行机插秧、机收割,机械化率达86%。同时引进了GLP-622型连栋玻璃温室大棚8800平方米,GLP-832型单体大棚16000平方米,标准防虫网18000平方米,喷滴灌系统50000平方米等现代化设施。在现代渔业基地建成标准化鱼塘3500亩,全部配备了微喷设备,有独立排灌系统,和全部实行尾水循环处理系统。

园区组建了一支农产品信息发布队伍,通过信息综合采集,发布,数字化信息处理,可视化服务等技术装备,加大农产品

48

加工营销流通服务。

四、政策优惠,扶持力度大

千灯镇人民政府在扶持农业园区发展方面出台了农业用地、用水、用电的优惠政策,并给予信贷优惠,制定了减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其次在实行项目安排倾斜政策,凡是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农机示范推广等相关项目上,均安排在大唐生态园内实施。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型农业企业入驻,昆山大唐生态园农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900万元。园区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入园创业发展,对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补助,在工资、福利待遇上给予倾斜,每年选送3-5名技术骨干到科研院所深造学习。

五、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

园区现有管理人员26名,专业技术人员63名,具有农艺师6名,水产工程师5名,园艺师4名,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65名,占管理、专业技术人员73%。园区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苏州粮经站、昆山市农技推广中心为技术依托, 2009年园区联合镇成教办、农业服务中心举办了9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次达987人次。

2008年以来,园区共引进武运粳19号、南粳46、常优1号、东方蜜一号甜瓜、迷你南瓜等25只新品种。2009年园区4650亩优质粮油生产区全部种植了水稻良种武运粳19号,良种覆盖率达100%,应用推广新技术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

49

溉技术等。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

六、运行机制活,管理制度全。

生态园设有市、镇两级政府组织的综合管理服务机构,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的园区建设工作小组,以镇党委领导为首的园区领导班子,做到分工明确,规范有序,管理监督到位,确保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后勤保障服务到位。

园区严格实行政企分开,入驻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土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入股的方式,推进园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型基础设施有政府投资,并制定了减免税收等各项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农业高新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入园投资建设,以租赁方式承租土地、设施,农头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实行按劳分配,按智分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七、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

园区已成为昆山市现代都市农业的样板工程,成为展示现代农业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示范的场所。在注重培育现代农民、种养能手,产业致富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2009年园区示范辐射带动蔬菜种植2.5万亩,亩均效益增收1800元;辐射带动瓜果种植面积1.5万亩,亩均效益增收2000元;辐射带动果树种植面积1.1万亩,亩均效益增收2500元。辐射区农民人均增收10%以上。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be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