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加工的一般流程

更新时间:2023-05-11 20: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镜片加工的一般流程工设12-1班

1.光学镜片简史最初用于制造镜头的玻璃,就是普通窗户玻 璃或酒瓶上的疙瘩,形状类似“冠”,皇冠玻 璃或冕牌玻璃的名称由此而来。那时候的玻璃 极不均匀,多泡沫。除了冕牌玻璃外还有另一 种含铅量较多的燧石玻璃。

2.材料成分光学玻璃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 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 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 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 应力。冷却后的玻璃块,必须经过光学仪器测 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 散率是否合规格。合格的玻璃块经过加热锻压, 成光学透镜毛胚。

3.光学球面镜的一般外形1.双击 2.一击一凹 3.一击一平 4.双凹 5.一凹一平

4.光学冷加工工序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05-0.08) 起到成型作用. 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 定R值.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 观做的更好。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 止压克. 第5道就是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 或其他膜 。 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 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 将其联合. 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 切割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 先后次序。

5.镜片加工十条守则5.1移动镜片时,要近者先拿、远这先放; 5.2接触镜片时,眼晴要注视镜片; 5.3镜片放置须有间隔; 5.4搬动装有镜片的盘子或篮子时,须从底部托起,高度 不可过肩,搬动时须看清前面的状态; 5.5不在镜片面前谈话; 5.6装有成品镜片的盘子要加盖; 5.7从旧品先加工,先进先出; 5.8拿镜片时要戴手指套; 5.9装有镜片的木盘或篮子不可突出通道、作业桌、放置 架; 5.10作业时经常维持桌面的干净。

6.球面镜加工的一般流程受入检(KX65) →荒折(CG) →砂掛(SC) → 研磨(PO) →洗净(WC) →芯取(DC) →镀 膜(CO) →粘合(CA) →涂墨(PB) → QA 出 荷检(KX65) →包装出荷

7.荒折(CG)1.定义:是一种粗加工,主要是将镜片硝材加工成一定形状、 尺寸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工程。 2.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范成法加工,用固著磨料的金刚石 研磨玻璃 3.加工治工具及检具:荒折夹具、KCG夹具、夹具套环、荒折砥石、量 圈、归零镜片、偏肉检具、

千分表等。 4加工顺序: 双击镜片:先加工D面 一击一凹镜片:先加工击面 一击一平镜片: 先加工击面 双凹镜片: 先加工S面 一凹一平镜片: 先加工平面2.3.1.5加工余量:单面0.3~0.5mm。2.3.1.6 常用机台:湘南、勇溢、齐田等。

8.砂掛(SC)2.3.2.1定义:是一种半精加工,主要是将镜片加工成达到 下一道工程(研磨)前所需要的面形精度、尺寸精度和表 面粗糙度的工程。 2.3.2.2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面接触成型法加工。用金刚 石成形表面与待加工面相互磨削达到研磨前所需之工 艺要求。 2.3.2.3加工治工具及检具:上治具、上上治具、砂掛皿、 合皿、研磨皿、研磨皿修皿、LAP皿、上治具修皿、 中继治具、原器、干涉仪、千分表、归零镜片等。 2.3.2.4加工余量:单面0.03~0.1mm。 2.3.2.5常用机台:春近、SSP-4、LF、MF2、LR等。

9.研磨(PO)2.3.3.1定义:去除砂掛破坏层,达到规定外观以及 球面精度的透明规则表面镜片的工程。 2.3.3.2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机械切削理论、表面 流动理论、化学作用理论及综合理论。利用研 磨济研磨及水对镜片精磨后的表面继续加工达 到最终要求。 2.3.3.3加工治工具及检具:上治具、上上治具、砂 掛皿、合皿、研磨皿、研磨皿修皿、LAP皿、 上治具修皿、中继治具、原器、干涉仪、千分 表、归零镜片等。 2.3.3.4加工余量:单面0.005mm。 2.3.3.5常用机台:春近、SSP-4、LF、MF2、LR等。

10.洗净(WC)2.3.4.1定义:指镜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 将表面的污物或杂质类去除,以达到某 工程所需的表面洁净度。 2.3.4.2洗净的原理 2.3.4.2.1洗净的乳化作用:洗剂中的活性剂 将污垢与洗剂之间的表面张力变小,同 时利用浸透作用使污垢逐渐从镜片表面 放鬆,最后形成球状,从而使其容易从 镜片表面分离。 2.3.4.2.2纯水的净化作用:利用纯水将镜片 表面的残餘污垢及所带洗剂去除。

超声波的物理作用:由超声波发生器内的电路 振谐產生高於20kHZ的超声波功率信号,通过 换能器的逆压效应转换成高频的机械振荡,再 以振动的形式辐射到清洗介质中,超声波在清 洗介质中疏密相间地向前辐射,使液体中產生 数以万计的微小氯泡,这些微小氯泡是在超声 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及生长,而在正压区 迅速闭合,这种微小氯泡的形成、生长、迅速闭 合的现象称為空化现象。在空化现象中氯泡闭 合时形成超过1000个大氯压的瞬间高压, 连续不断產生瞬间高压,就象一连串小爆炸不 断地轰击被清洗的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 隙中的污垢迅速剥离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清 洗目的。

2.3.5芯取(DC)2.3.5.1定义:将研磨后两个面的曲率中心(光轴) 与芯取机(镜片外圆的切削机械

)的回转轴合 致(所谓心出),按所规定的形状、尺寸研削外圆, 同时倒角(决定有效径、防止裂边)的作业。 2.3.5.2芯取的目的:对单一镜片的光轴而言,外 圆轴与光轴的合致,加工组立时之基準面,在 理论上来说,以此基準面组入镜片时,各单一 镜片的光轴一致,从而可以得到镜片系的共轴 性。 2.3.5.3芯取的主要参数--偏芯:光轴与镜 片外径的中心轴不在同一下直线上,造成镜片 的光学性能不良(解像力低下,单面模糊)。 2.3.5.4芯取治工具:砥石、芯取夹具、偏心检具 等。2.3.5.5常用机台:湘南、馆野、中村留等。

2.3.6镀膜(CO)2.3.6.1薄膜:按照一定的需要,利用特殊的制造 技术,在基体表面上形成亚微米至微米级的膜 层。 2.3.6.2光学薄膜:反射膜、增透膜、分光膜、偏 光膜、发光膜、记意膜等。 2.3.6.3真空蒸镀:将工件(镜片)放入真空室,并用 一定的方法加热,使镀膜材料(简称膜料)蒸发 或升华,飞至工件(镜片)表面凝聚成膜。 2.3.6.4真空镀膜的物理原理 2.3.6.4.1采用各种形式的热能转换方式使膜料蒸 发或升华,成為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态粒子(原子、 分子或原子团;

2.3.6.4.2气态粒子通过几乎直线运动的方式传输 到基体; 2.3.6.4.3粒子沉积在基体上并凝结成薄膜; 2.3.5.4.4组成薄膜的原子重新排列工或化学键 发生变化。 2.3.6.5薄膜的生长过程:蒸发粒子与基材碰撞后 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并在基材表面扩 散,沉积原子產生两维碰撞形成簇团;有的吸 收原子在表面停留一段时间后再蒸发。原子簇 团和扩散原子相碰撞或吸附单原子,或放出单 原子,这种过程反復进行,当原子数超过某一 临界值时孌為稳定核,再不断吸附其它扩散原 子而逐步长大,最后与邻近定核合併,进而变 成连续膜。

2.3.7粘合(CA)2.3.7.1定义:用光敏胶(UV胶)水将两枚或两枚以上 的镜片粘合在一起,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使胶 水硬化从而固定镜片。 2.3.7.2粘合的目的 2.3.7.2.1制造消色差透镜; 2.3.7.2.2提高光透过率; 2.3.7.2.3简化稜镜的结构设计和制造; 2.3.7.2.4实现特殊条件下的工作要求。 2.3.7.3光敏胶(UV胶)作用原理:在紫外光(UV)的照 射下,使线型高分子转变為网状结构分子(环氧 丙烯树脂),凝胶固化,将物体粘结牢固 2.3.7.4一般流程:点胶压膜→UV定芯→假硬化→ 擦胶→本硬化。

2.3.8塗墨(PB)2.3.8.1定义:在镜片磨砂面上涂上水墨或油 墨并进行硬化的工艺。 2.3.8.2光学涂墨的目的 2.3.8.2.1清除光学镜片边缘光的反射、散乱 现象; 2.3.8.2.2清除镜筒、镜框裹面之反射现象; 2.3.8.2.3使镜头的外观更协调、美观。

2.3.9QA出荷检(KX65)2.3.9.1检查项目:外径、厚度、偏芯、深度、 亚斯、

分光、膜强度、墨强度、外观、 信赖性试验。 2.3.9.2所需仪器:分厘卡、厚度计、偏心显 微镜、电子高度计、干涉仪、分光仪、 胶带、溶器、萤光灯、强光灯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ha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