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有效发挥

更新时间:2024-03-11 04: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校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有效发挥

北票市哈尔脑初中 杨景瑞

【摘要】:现代社会中,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两大类。非权力性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显得更强烈、更持久、更有意义。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四个方面。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效能,有效地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正人须先正己;二、不断总结,提升才能;三、博古通今,不断更新;四、感人心者,莫乎先情;五、海纳百川,无欲则刚。领导者管理学校,只有重视并发挥其非权力性影响力,才能提高学校领导者的领导效能。 【关键词】:学校领导者 非权力性影响 领导效能

美国管理学家阿里吉斯曾指出:“领导就是有效的影响。”可见,领导是一种施加影响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种影响力。因此,所谓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指学校领导者所具有的能够有效地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学校领导者特别是校长的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两大类。权力性影响力是指学校领导者在职责范围内具有的,可以强制支配教职工的力量。权力性影响力是以“法定”为依据,以权力为核心所形成的,它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师生员工处在被动和服从的地位,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因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方有疏远与离心的倾向。当领导者担任领导工作时,这些权力性影响力会随之同时产生,但也会将在不担任领导工作后大大削弱和消失。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之为自然影响力)是由领导者的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自身素质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力,它具有自然性、非强制性和不依赖外力性,因而师生员工能心悦诚服地、自觉自愿地接受其领导。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之间关系和谐、心理相融、彼此接受。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领导者担任领导工作时,它能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在不担任领导工作时,这些因素无疑也会对别人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力对别人产生的作用是自然的,有时会比之权力性影响力显得更有力量。因此,非权力性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来得更强烈、更持久、更有意义。

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品格、才能、知识、情感四个方面。 一、品格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品格是一个的本质表现,优秀的品格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高尚品格的领导者容易使教职工产生敬爱感,并诱使他们去模仿与认同,从而产生更巨大的号召力、动员力、说服力与影响力。无论职位多高、资历多深的领导者,倘若在品格上出了问题,那他就会威信扫地而失去影响力。

二、才能因素。领导者的才干、能力是其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领导者的才能不仅仅反映在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上,更主要是反映在他的工作的结果是否成功上。才能是通过实践来表现的。一个人有才能的学校领导者不仅会给事业带来成功,而且能以赢得教职工对自己的敬佩,使他们自觉地接受其影响。

三、知识因素。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是科学所赋予的力量。它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知识和才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和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程度。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的学校领导者,会使教职工产生信赖感,增强其影响力。而学识肤浅、孤陋寡闻的领导者,除了工作上缺少与他人沟通的共同语言外,其影响力势必也会大为逊色。

四、情感因素。情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亲疏倾向的内心体验。人与人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关系融洽,缩短心理距离,则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感染力就强。相反,如果

1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紧张,就会造成双方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排斥力、对抗力,会产生负影响力。

在学校里,这种独具魅力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亦即校长等学校领导者的威信。“得人心者得天下”,领导者的威信高,才能顺利高效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和谐地开展,从而使学校工作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所以,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领导者必须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水平。那么,如何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效能,有效地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正人须先正己。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校领导者应加强自我意识与品德修养。面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日渐浮躁的大千世界,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人的原则——正直善良,出污泥而不染。竭力做到品行端正,品德高尚,思想敏锐,政治坚定,视教师为亲人,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行动胜于语言,事实胜于雄辩,在领导的耳濡目染,熏陶感染下,教师队伍又怎会有歪风邪气呢?即使有个别的异端思想,他也会竭力掩藏,而不会对教师群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不断总结,提升才能。领导者应该学习社会生活实际知识和优秀管理者的经验,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历史和现状,并注重自身直接工作经验的积累,善于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不断总结和创新。这样,领导者才能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导向能力,能够对各种突发事件镇定自若,综合应用知识和经验,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解决矛盾,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远见、有智谋、有胆识的管理人才。

三、博古通今,不断更新。作为学校领导者,不仅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学校管理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等等,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保持与时俱进。熟悉现代信息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以及其他现代科技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专业、管理、科技文化与知识素养,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职业威信,增强管理影响力和效能。

四、感人心者,莫乎先情。作为学校领导者既要摆正与教师的公务关系,又要注意培养和他们的友谊。领导者必须有一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甘为人梯的精神,把我们教育理想的实施者——勤苦的教师放在第一位,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为老师们排忧解难,用真诚与爱心鞭策老师们不断前进,并使之献身教育事业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在工作上致力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不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但是不能只关心工作任务,还要关心人的生活。在生活上关心教师的健康及家庭忧难,在教师家庭出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倾尽全力,助其渡过难关。“士为知己者死”,只要你真诚地为老师付出,他们又怎会不为你赴汤蹈火呢?所以有时“情”比“理”魔力要更大。

五、海纳百川,无欲则刚。做领导的最可怕的就是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妒贤忌能,鼠目寸光。在这种人的领导下,学校必定是死水一潭,人际关系紧张。所以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心态端正,能容纳同志的过失。学校所定的规章制度、奖惩措施,都要本着为学校负责,为教师着想,为学生发展着想的原则,决不搀杂任何的个人恩怨、私利,虚怀若谷,多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只有无私,才会无畏;只有无欲,才会刚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取信与民。

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修养,是个自觉实践的过程,只要领导者在道德人格上不断加强修养,在胆识眼光上不断提高,在才干能力上不断增强,在知识学习上不断积累,在情感意志上不断磨练,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就会日益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就会日益拓展,因而就能更好地履行职责。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领导者影响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领导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应注意权力的大小,而应注意自身行为和素养的提高,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自己的领导影响力。

2

领导者管理学校,一定要重视并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更科学、更顺利,才能提高学校领导者的领导效能。

【参考文献】:

1、吴昕,《学校管理概论》,辽海出版社,2002年10月。

2、迟庆仿,《学校领导干部形象漫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网络查阅:

(1)《对提高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几点认识》,2009年1月。 (2)《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2003年8月。

(3)《重视非权力影响力,提高学校领导效能》, 2010年5月。 (4)陈剑科,《浅谈中小学校长的非权力性的影响》。 (5)张建安,《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p9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