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doc正

更新时间:2023-09-27 16: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鞍山市第六十八中学 张冬华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教学重点: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和作者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过程:(课前欣赏《水调歌头》放歌曲)

(一)导语:同学们,有一句歌词唱得好叫“明月千里寄相思。”它好在几乎道出了所有与明月有关的作品的主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对明月有着深厚的情感,借月抒怀的佳作不胜枚举,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篇优秀的代表作《水调歌头》。

(二)读懂词要讲究方法:首先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其次要疏通文意,最后要了解词的思想境界。下面我们听著名歌手邓丽君为我们介绍本词的相关背景。 (三)邓丽君介绍写作背景

写本词时他遭遇了生活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事业上他被贬到密州做太守,家庭方面他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与弟弟多年未见。正值中秋佳节万家团圆之际,形单影只的苏轼被思亲之痛折磨的彻夜难眠,于是他借酒浇愁,喝醉以后写下这首词。表达思亲之情和对全天下离人的祝福。苏轼就是这样无论承受着怎样的痛苦,都能心系他人,可见不朽的作品与伟大的人格密不可分。现在我们就来听他的这首词的朗诵录音。 (四)朗诵听范读并跟读。

1、听著名演员焦晃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2、疏通词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疏通词义,根据大屏幕的提示)并找学生代表发言。

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们。绮户:雕花的窗户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圆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讲解词中相关的深刻含义。

教师:作者遭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打击,你能说说词中哪些句子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哪些与仕途有关?

学生:词的上片与仕途有关,下片表达对弟弟的思念

教师:苏轼为什么要去月宫?是真正的月宫吗?从哪句话中感受到月宫就是朝廷?

学生:月宫和朝廷都很相似,他们都很华丽,高高在上,给人感觉相似。 学生:月宫就是朝廷的体现:“天上宫阙”、“乘风归去”、“琼楼玉宇”、“高处”。

教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从“寒”字你想到苏轼的哪些遭遇?

学生:心情矛盾:想回朝廷施展才华又恐惧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这让他心寒。当小官轻闲自在,但又忧郁碌碌无为。

政治理想:辅君济世。

教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为什么无眠?

学生:思亲之情令他无眠。 教师:作者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彻大悟 排解遗憾

教师小结:于山重水复之时柳暗花明,一个全新的内心世界诞生了,内心无比强大的苏轼战胜了生活的苦难,目光穿透世俗,迎来大彻大悟后的平静,道出全天下离人的心声。

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

教师:整首词的基调是低沉郁闷的还是乐观开朗的? 学生:是由开始郁闷,后来才变得乐观开朗。

(五)品味本词的思想境界:

学生配乐读译文,过渡语:通过动情地朗诵我们再次重温了苏轼当年由痛苦到豁达到祝福的心路历程,苏轼的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内心的强大,内心强大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所以无论命运给他怎样的不公他都能宠辱不惊,去留随意。中国的历史少了一个投机钻营的政治家,多了一个灵魂高贵的文学家。他的伟大品格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法国的《世界报》曾评苏轼为“影响东西方的十二为英雄之一”苏轼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出示大屏幕:苏轼的不平凡的一生:

学生齐读:你像我们一样刻苦读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但“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你也买了房子——却“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你也娶了妻子,可是而立之年——又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你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你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你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有人这样总结你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苏东坡,你的一生比之常人,有太多太多不幸,可是你却能以你博大的胸怀一一化解,为后世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

(六)结束语: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相信今天的学习以后,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会逐渐多起来的。因为人生很难一帆风顺,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们要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努力去争取成功!

《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鞍山市第六十八中学 张冬华

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为:欣赏歌曲——引出词作者苏轼及其背景介绍——导入新课《水调歌头》——理解词牌————朗读课文——自主探究、疏通文意——挖掘深层含义——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收到思想教育。学生发言介绍作者、朗读、理解词义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但在小组展示环节,学生的表现不够大胆,课堂比较沉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得到的启示是:

一、教师备课必须充分。教师备课不仅要熟悉新课标的要求,更要钻研教材,多翻阅资料。因为,教师所备的内容不完全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内容要吃透、吃准,这样,教师自己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轻松应对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二、多给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教材或资料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因为现在的资料,包括教材和教参,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就不难发现,问题相当多。教师鼓励学生用怀疑的精神去阅读资料,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三、要重视学生的默写。现在的学生,你让他说,他会说的头头是道;你让他读,这也不是多么难的事。但是,如果你让他默写,那就说不准了。因此,对学生加强默写训练很有必要。只有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0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