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08 20:45:4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 案 课题:《师说》教学设计 教 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授课对 象 课 时 2课时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重 点 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难 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二次备课 一、导语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 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 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 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 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所以又称“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三、文学常识 古文运动,实际是文风改革运动。

- 1 -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华而不实的文风。 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四、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世族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它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五、听读课文 注意:语气、停顿、字音 六、读准下列句中的重点字 句读( dòu )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 从师( cóng ) 读书(dú ) 不能( bù ) 传道( chuán ) 从容( cóng ) 老聃( dān ) 蟠(pán) 苌弘( cháng ) 近谀(yú) 作师说以贻( yí )之 冉(rǎn) 潘( pān) 长幼( zhǎng ) 须臾(yú ) 怡(yí) 七、解题 “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八、阅读思考 (一)分析第1段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概述中心: 为什么从师 以什么人为师 阅读分析第一段 1、人为什么要从师? ?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阅读分析第二段 3、第二段对“古之圣人”的“从师”与“今之众人”的“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2 -

4、第二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这种做法作者怎样看待?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第二段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局面? 不耻相师;群聚而笑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内容深究 第二段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一句,顺序可改为:“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上承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 下连 小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上承 “惑之不解”,“或不焉” 下连 大遗 惑矣 与“吾未见其明也”句相呼应的两个字是 说理严密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择师教子 —— 自身耻师 百工之人 —— 士大夫之族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1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论述中心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通过正反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对比,论证了从师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学习的重3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要性。 及巫医乐师百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工之人 而笑之 阅读分析第三段 6、联系第一、二段,分析第三段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 学者必有师。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说明谁可为师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 3 -

阅读分析第四段 7、第四段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那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说明写作原因 分论点:不拘于时行古道 内容简析 第一段:在正面阐述中,提出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 第二段: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论点。 对比论证 第三段:以名人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 举例论证 第四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九、知识点总结 1、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2、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1、用来?的;2、?的原因/凭借。 (今)表因果关系。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到。(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 并且。(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古)所说的。(今)含不承认的意思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3、词类活用 而耻学于师 形作意动,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 名作意动,以?为师 小学而大遗 形作名,小/大的方面 圣益圣,愚益愚 形作名,圣人、愚人 吾师道也 名作动,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方位名作动,低于 4、一词多义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老师 吾师道也 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 意动,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 动,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 名,有专门技艺的人 齐师伐我 名,军队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流传

- 4 -

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解释经的书 朔气传金柝 动,传递,传送 舍相如广成传舍 名,客舍 道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 吾师道也 道理 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 风尚 策之不以其道 规律 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子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这类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助,取消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 助,提宾标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代,代“六艺经传” 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我 蚓无爪牙之利 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吾欲之南海 动,到、往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他。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代,指圣人。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前指士大夫, 后指“真是”。 吾其还也 语气,还是。 5、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动句式 状语后置 6、修辞方法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顶 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十、课后练习: ①完成“练习册” 上的练习题。 ②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 5 -

- 6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vi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