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简案

更新时间:2024-04-22 07: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拿来主义》简案

教学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领会中心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 对于鲁迅,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了他不少精彩的文章了,你能分类列举一些吗? 2、问: 对于鲁迅,你了解他多少呢?简要为我们介绍一下。 二、作者简介 三、关于杂文 四、写作背景 1、《且介亭杂文》缘起 2、课文题解 五、整体感知

1、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冠. 冕. 堂皇 吝啬. 玄.虚 蹩.进 残羮. 冷炙. 脑髓. 孱.头 自诩.

2、掌握下列词语: 自 诩: 孱 头: 礼尚往来: 冠冕堂皇: 残羹冷炙: 3、文本研习

? “拿来主义”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来的?这一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简要说说:前面4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段讲的什么问题?

?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1)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2) 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第3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思考: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的? 请完成小练习.

作者先指出了“送去主义”产生的根源是__________,其实,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然后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最后又形象的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危害:一是导致___________,二是导致____________.

(3)“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拿”?

(4)“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哪三种错误态度?是哪三类人?是怎样说理

的?

(5)“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文章是怎样说理的?

(6)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五、课堂总结

1、什么是“拿来主义”,在文本中,体现在哪些句子? 2、本文的论证艺术 3、本文的语言艺术 4、本文的写作特点 六、布置作业

请你就以下论题中 ,寻找有关资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A、也谈“送去”

B、“拿来主义”新说 随堂练习

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种类 表现 实质 孱头 昏蛋 废物 文化遗产包括哪些?如何区别对待?

喻体 本体 态度 使用 存放 毁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4w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