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

更新时间:2023-05-20 11: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


综合论述题
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4.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
5.论述《俄底浦斯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6.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7.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8.分析夏洛克的艺术形象。
9.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10.论述答尔丢夫的艺术形象。
11.论述浮土德的艺术形象。
12.论述《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13.分析《恰尔德·哈罗尔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年。
14.论述《悲惨世界》的主题内容。
15.论述奥涅金这一形象。
16.论述《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17.分析于连的艺术形象。
18.论述《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19.分析拉斯蒂涅的艺术形象。
20、分析高老头的艺术形象。
21.论述《欧也妮·葛朗台》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
22.论述《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23.分析《死魂灵》中乞乞科夫和五个地主的形象特点。
24.论述《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艺术形象。
25.以《卡拉玛佐夫兄弟》为例,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复调”思想特征。
26.论述苔丝的艺术形象,兼论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
27.分析聂赫伯朵夫的艺术形象。
28.分析安娜的艺术形象。
29.论述《玩偶之家》的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
30.论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
31.分析葛利高里的艺术形象。
32.分析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艺术形象。
33.论述桑提亚哥的艺术形象。
34.论述《永别了,武器》的思想意义。
35.论述《荒原》的象征寓意。
36.论述《四个四重奏》的宗教哲学意义。
37.以《城堡》为例,论述卡夫卡作品的主题意义。
38.论述《尤利西斯》的主题内容及艺术手法。
39.以<死无葬身之地>为例,论述萨特"境遇剧"的特色.
40.论述《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
41.论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艺术特色。
42.论述《百年孤独》的思想艺术特色。
43.论述《旧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4.论述沙恭达罗和豆扇陀的艺术形象。
45.论述迦梨陀娑的创作特点。
46.分析光源氏和紫上的人物形象。
47.论述〈一千
零一夜〉的艺术特色
48.论述〈蔷薇园〉的主题思想。
49.论述《我是猫》的思想特点。
50.分析戈拉的艺术形象及小说艺术特色。
51.论述《戈丹》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
52.论述《雪国》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53.论述马哈福兹《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54论述《高老头》中拉

斯蒂涅的“学习时代”。
55试分析哈姆雷特的悲剧原因。
56.论述《永别了,武器》的思想意义。
1.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纪》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史诗极力颂扬的理想英雄人物之一。阿喀琉斯是人与神的儿子,英勇善战,战无不胜。他看重个人荣誉和尊严,珍视友谊,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刚愎任性,固执己见。“阿喀琉斯的愤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第一次愤怒,是出于正义与阿伽门农争吵,并为了部落利益将自己的女奴交给阿伽门农,但未能消气怒而退出战场。第二次愤怒是在自己的好友帕克洛特罗斯阵亡后,希腊联军也到了危急关头,阿喀琉斯一方面为朋友悲痛,另一方面也出于大局利益,摈弃前嫌,重新回到战场,杀死特洛亚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转败为胜。阿喀琉斯的性格比较丰富,除了上述特点,还表现出残忍的一面,比如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绕城三圈;但当赫克托耳之父请求归还尸体时,望着老人的白发,又流下同情的眼泪,答应其请求,表现了极富人情味的一面。所有这些都表现了阿喀琉斯的英雄品质和鲜明个性,同时在他身上体现了部落的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2.奥德修斯是《奥德修纪》的主人公。他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回到故乡。在战争中,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领袖,曾多次献计建功。在海上漂泊期间,凭着他的无穷智慧,闯过一道道难关,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形象。漂泊中不但有艰险,而且还有荣华富贵、美女的诱,惑,但都动摇不了他一心返乡的决心。但他的性格中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的一面。比如他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又怀疑妻子的忠贞,假扮乞丐刺探家中实情,在设计杀死那些求婚者之后,又将不忠于他的奴隶割耳削鼻以泄私愤。另外,他财产观念颇重,归家之前先把所带财物藏起来才去见家人。所有这些特点都丰富了一个早期奴隶主的艺术形象。史诗通过奥德修斯的经历,充分歌颂了人的奋斗、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赫克托耳是史诗《伊利昂纪》中的英雄人物,是特洛伊军的主将,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长子。他性格稳重,遇事冷静,作战英勇高强,指挥英
明,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他在战争中清醒地认识到形势的严峻与对方的强大,但为了保卫城邦,为了部落集体利益,仍然勇敢无畏地迎战阿喀琉斯,视死如归。诗中有其父母劝阻他出战的情节,有妻儿的哭声,但他忍住悲痛,走上战场,为了部落英勇牺牲。因此,他是一个富于人情味的十分感人的氏族领袖形象。
4.

荷马史诗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两部史诗中所发生的故事,分别跨度10年,但它不采取全面铺叙的模式,不是从头到尾的描写战争和漂泊过程,而是截取其最后最富于表现力的场面和情节,使史诗精炼、集中,很有凝聚力。《伊利昂纪》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展开全部情节,只写10年战争最后一年51天田发生的故事,希腊联军由于阿喀琉斯的退出与杀回,一败一胜,全;结束,这样的布局构思有利于突出阿喀琉斯冠盖群雄的英雄形象,有利于突出史诗的英雄主义精神。《奥德修纪》将奥德修斯10年的海上漂泊生活和家中斗争凝缩在最后的40天之内,其余的情节皆由回忆来表现,这就使很散漫的两条线索变得线条清晰而集中。
5.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这部剧作取材于希腊神话有关忒拜王室的传说,主人公俄底浦斯由于从小被神示将犯“杀父娶母”之罪,先是被忒拜父母扔到荒野,后又逃出收养他的克任托斯宫廷,最终落人命运的圈套:途中失手杀死的老人恰好是他的生身父亲——忒拜城的老国王,因为民除害当上新国王娶的王后又恰是他的母亲。悲剧从16年后忒拜城遭受瘟疫写起,神示说杀死老国王的凶手还在,因此天降灾祸。俄底浦斯决心找出凶手,解除国难。但他追查到最后,却发现凶手正是自己,便刺瞎双眼, 自我流放。这是一出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一方面,俄底浦斯作为国王,诚实正直,智勇双全,能够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个人,为了遵循高尚的道德伦理准则,竭力反抗命运的诅咒;另一方面,命运却以其不可理喻、不可逃脱的巨大力量,死死笼罩住俄底浦斯,最终毁灭了他。在这种冲突中,表现了悲剧主人公的顽强意志和高尚品德,表达了人类面对厄运不懈抗争的崇高精神。
《俄底浦斯王》结构精巧,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剧作家从追查凶手开始,展现出一个个重要事件,前国王被人杀死的地点,报信人证明他与科任托斯国王无血缘关系,仆人说出当年婴儿的来历,等等,每一个事件都在“事与愿违”中走向真相。俄底浦斯本想为民除害,却除到自己头上;本想追查出凶手以证实自己对神
谕的解脱,却偏偏证明了自己已经一步步实践了神谕。这种严密、紧凑、自然的结构,很好地展现了尖锐的冲突,使悲剧效果更加突出。因此索福克勒斯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6.但丁生于中世纪后期,新时代的萌芽已在崇尚古代文学的时尚中长出。一方面是10个世纪的基督教文化的浸透和培育,使但丁在总体上

不可能全部超出旧时代的框架;另一方面则是古希腊罗马的知识和智慧,在人性层面形成启蒙。但丁在《神曲》中既矛盾又统一地表现出其世界观的两重性。从两个引导者的身份来看,维吉尔是异教徒,代表着新时代古代文化复兴的方向,但丁一方面按照基督教的价值观,将他放在地狱第一圈,等候判决,另一方面,却又让他作为自己的导师,引导自己游历地狱与炼狱,走出迷津;贝亚特丽齐本是人间女子,是但丁的世俗之爱,而且由于这种爱的不可得而使但丁痛苦万分,《神曲》中她却被但丁变成圣母,通体发光,导引着他们的感情由人间走向天堂,变为圣爱,使他的灵魂得以到达至善完美的境界。因此,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成为但丁思想中新旧两个方面融合的最好载体。具体到三界中居住者的选择与安排,也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但丁的矛盾心理,如他一方面同情一对恋人的不幸,一方面又按照教会的道德标准将他们作为淫罪犯放在地狱受罚等。而在整体上,但丁本是作为一个人借助理性的力量反思、清理自己的灵魂,以期到达光明之境,却又将这种过程嵌在基督教的框架中,本身即表示了新旧交替时期的矛盾情境。因此恩格斯评价但厂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7.堂·吉诃德是欧洲文学中著名的文学形象。在他身上,一方面是其喜剧性:由于读骑士小说入迷,便身体力行地将小说中的情节搬到现实中,把风车当巨人,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成受害的骑士,把绵羊当作恶人的军队,总之,一切在他眼里都变成奇景险境。而他,则自认为是一个著名骑士,要扫尽天下不平,便一路冲杀过去,结果伤痕累累。这种荒唐行为使他成了一个滑稽的喜剧性人物。另一方面,当不涉及骑士之道时,他又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辩才,明晰的思路,从文治武功、贵贱等级、战争观念到教育文艺等,都有一套见解,广泛地涉及了人文主义者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如追求自由,向往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同情下层民众等等。也正是具备这种高尚的理想,才可能将消除天下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才可能不顾性命危险单枪匹马见义勇为。但善良的动机往往得到相反的结果,主观愿望和客观现
实脱节,常常害人害己,这是其悲剧性的一面。从本质上看,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形象,这种复杂的典型性使他成了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
8.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他是一个高利贷者,集贪婪、吝啬、狡猾和残酷于一身,视金钱如命,浑身散发着

铜臭。他对待女儿和对待仆人一样吝啬,独生女儿与人私奔,他痛不欲生,是因为女儿带走了珠宝和金钱。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息”,妨碍了他赚钱,他怀恨在心,借机报复,设下“一磅肉”的诡计,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钻法律的空子,欲置安东尼奥7死地,这是他作为邪恶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夏洛克是gC太人,在一个基督徒的环境中备受歧视,这种境况也积聚了他对 基督徒安东尼奥的仇恨,因此在法庭上发出“难道犹太人不是人吗?”的责问,使他具备了某些受害人的意味,在人们对他的本质性厌恶中,加进了某种程度的同情。因此夏洛克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典型。这 种复杂性使他成为莎土比亚戏剧中三大艺术典型之一(哈姆雷特、福斯塔夫、夏洛克)。
9.哈姆雷特是西方文学史上著名的艺术典型。他是丹麦王子, 曾在代表人文主义运动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受教育,接受了许多人文主义新思想观念。他对人、对世界都有美好的看法,认为人是“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世界则是“一 幅壮丽的帐幕,”一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屋宇”,因此他对人平等,珍视友谊与爱情。然而家庭的变故接踵而来,父亲暴死,母亲乱伦,朋友作了密探,情人成了仇人的工具,朝臣们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本来围绕着他的和谐美好环境一下子沦为黑暗,友谊、爱情、德行、忠诚全部变色。巨大的灾难击落了温情脉脉的面纱,社会现实的丑恶涌现面前,诸如“人世的鞭挞和嘲弄,压迫者的虐待,法庭拖延,衙门横暴”等等。因此他感到世界原本是一座监狱,而 丹麦是最坏的一间,感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落到他肩上的,不仅仅是为父报仇,而是“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哈姆雷特本质上是一个思想者,理想的幻灭使他陷于沉重的思考,他面对的又是强大的恶势力,无论是为父报仇还是重整乾坤,都相当艰难,于是造成他行动的“延宕”。他精神抑郁,重新审视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产生深刻的精神危机。而且他始终是孤军奋战,不相信群众的力量,最终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因此哈姆雷特的悲剧既有个人性格的因素,又有时代的局限性,其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代表了
一代人文主义的困境,因此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10.答尔丢夫是一个伪装虔诚的恶棍,他用欺骗手段博得了富商奥 尔恭的信任,混进奥尔恭家里充当良心导师。奥尔恭将他奉若圣徒, 为表达自己的信任与崇敬,不仅每天供养着他,不断地送他钱财,还 将自己的政治秘密交付与他,将女儿许配给他,

最后把家产全部赠 给答尔丢夫。而所有这一切正是答尔丢夫的目的。等到奥尔恭醒悟 过来认清其真实嘴脸时,答尔丢夫却以其政治秘声欲置奥尔恭于死 地,以维护自己骗到手的财产,露出了他的凶残本性。 答尔丢夫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职业的宗教骗子。他的手段是假虔诚,一边贪食、贪色、贪财,一边嘴里说着最为圣洁的言辞。当时的法国教士假仁假义、口是心非,已 成普遍现象,答丢尔夫集中体现了这种伪善的恶习。因此当该剧演出后,不少宗教人士被对号入座,于是顽固势力出面施加压力,使《伪君子》禁演多年。这是剧作的现实性。从艺术角度来看,莫里哀运用了高度概括的喜剧化手法,将一种伪善丑态推到极致,因此“答尔丢夫”已经成为“伪善者”、“伪君子”的同义语。他是莫里哀创作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11这一生的痛苦曲折经历中,浮士德表现出坚韧顽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品格。在他不断得到与不断失去的整个人生过程中,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他生命饱满,感受丰富,痛苦促使他深入思考,失败磨砺他的意志,内心不断生出的种种意愿使其精力旺盛,永远开拓。:这种永远不满足、锲而不舍的性格特点,构成了有名的“浮士德精神气这正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那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写照,也是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向前的象征。
另一方面,浮士德形象中又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弱点和错失所淹没,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地超越了自我,不断走向新的里程。梅非斯特正是前者的象征,是情欲和恶的化身,;玩世不恭,寡廉鲜耻;浮土德精神则是后者在和前者的对立斗争中,不断获得完善。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歌德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表明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
浮士德的形象具有不朽的意义。“浮士德精神”显示了世界和人类在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超越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表达了一个人在
与外界的冲突中,尽管会有失败和灾难,尽管会有错误与迷失,但只要永远求索开拓,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而这种追求过程本身体现了真正的人生意义。
12.《浮士德》作为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首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替和结合使用,这是诗剧的

重要特征。诗剧中的瓦格纳形象、玛甘泪形象,“城门之前”一场的城郊节日生活情景,乱七八糟的学术界及乌烟瘴气的“紫金城”等描绘,基本是现实主义的;而“瓦尔普斯之夜”、远古希腊的旅行、海伦形象及其种种生活故事、填海场景等,又都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浮士德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在他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既有符合现实的事件,现实的环境,如书斋中的迷惘、情欲的诱惑、立志干大事业等,又有幻想的情节,虚构的环境如和魔鬼的订约、返老还童、对海伦的迷恋等。作者用幻想的情景和真实的生活,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交织出一瑰丽奇异的艺术图画。其次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从艺术结构上看:第一部从开阔的夭界到狭隘的书斋,逐次展现出开朗的市民生活、—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庸俗嘈杂的小酒店、优美娴静的爱情生活;第二部从光明灿烂的大自然而到混乱的“紫金城”,逐次展现清明典雅的古希腊,叛乱四起的没落帝国、和平劳动的理想之邦;歌德就这样运用对比的结构形式,展开情节来突出浮士德精神的发展及其曲折、复杂的探索过程。从人物的关系看,浮士德和梅非斯特、瓦格纳、玛甘泪都处于对比之中,瓦格纳的学究性、术士性,梅非斯特的否定性、虚无性,玛甘泪的市民情趣等,在与浮土德的关系运演中更加突出了浮士德精神。第三,辛辣的讽刺和隐晦的象征,也是诗剧的重要表现手法。有嬉戏性评述,有滑稽歌谣,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某种抽象思想外形化,还有人造人、魔女之厨等等,诗人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作品丰富多彩,斑斓多姿,既有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嘲讽批判,同时又建构了广阔深邃的意义空间。
13.《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拜伦的一部长诗,涉及了当时重 大的历史事件。全诗共分四章:第一章描写了西班牙人民的苦难,用 西班牙英雄的光荣历史来激励人民反抗法国侵略者,塑造了“西班牙女主郎”这一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反对侵略的主题。第二章写哈 罗德在希腊的见闻。当时希腊人正遭受土耳其的奴役,诗人回忆希 腊辉煌的历史,古今对比,希望希腊人奋起反抗。第三章写在比利时、瑞士的观
感,评述拿破仑的是非功过,追忆法国大革命,缅怀 伏尔泰和卢梭,,讴歌自由精神。第四章对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以高昂的自由信念鼓励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实现民族独立。总之,全诗贯穿着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对被奴役人民 的深深同情,反对侵略,反对暴政,歌颂民族解放是其主旋律,因此被

誉为“抒情史诗”。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艺术特点鲜明。首先,作品具有强烈的 主观抒情性。诗作实际包含着哈罗德和诗人自己两个形象,哈罗德 是拜伦消极思想的体现,厌世、孤傲、浓重的贵族气,深怀忧伤和 冷漠,正试图在远途旅行中寻求解脱,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他的游历线索构成诗作的表层结构;另一个形象则是拜伦思想中积极一面的体现。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随时抒发议论,表现对政治、哲学和艺术的见解,同时也表达他对伪善、虚假的厌恶,表现其反抗侵略、专制,向往自由美好的精神追求和叛逆性格。这种深沉的感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把长诗的各部分联成整体。其次…,诗作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抒情、议论为主,叙事为辅。最后,作品的语言生动流畅,极富感情色彩,时而凝重朴实,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清新绮丽,时而色彩斑斓,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14.《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是一部内容丰实,结构宏伟,情节动人的长篇。雨果在“作者序”中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的这本书就是有用的。小说主人公冉阿让为偷一块面包而被监禁19年,女工芳汀由于自己的天真善良,被骗失身,带着私生女受尽天下苦楚而死。其女小珂赛特的悲惨遭遇,巴黎许多孤儿的悲惨处境等等,作者满怀同情地描绘了一个“悲惨世界”。
那么,面对这个悲惨世界,雨果开出了十分动人的人道主义药方;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良的化身,生活俭朴,济世救人,以其无边的仁慈和宽容,感化了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冉阿让经过内心的激烈动荡,最后变成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广施济贫的市长。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起点,开办工厂,兴建学校,创设救济储蓄金,在那里大家都拥有了健康的劳动生活。冉阿让接过莫里哀的人道明灯,照亮了千方土地。很明显,这是雨果博爱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十分动人,但同时也是一种幻想。而且,冉阿让的仁慈行为最后还感化了制度秩序的打手沙威,使其机器般冷漠的心肠最终良心发现。
但雨果的人道思
想还有其另一面。小说中饱含激情地描写了共和党人的起义斗争,其中有壮烈的场面,英勇的献身精神,高尚的胸怀,这些感人的描写实际证明了革命和革命暴力的正义性。在卷的《悲惨世界》中,这场起义虽是一个插曲,但足以表明雨果对不合理的专制制度的愤恨和正义感。应该说,在大方向上,对革命的讴歌与其博爱思想

是一致的。总之,《悲惨世界》表现了深厚广博的人道主义理想,鞭挞了社会罪恶。作者幻想通过仁慈、博爱改造社会,表达了自己真挚的人道愿望。
15.普希金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出身上流贵族社会,受西欧启蒙思想影响,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倾向。他还富于才智,品格和气质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但这种优秀的“教养”只能使他从容地应付上流社会的交际,却不能引导他找到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他厌烦上流社会的空洞无聊,想到乡村庄园中做点实际工作,但又无果而终。他愤世嫉俗,痛恨腐朽、虚伪的现实社会,同时又非常脆弱,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苦闷、彷惶、忧郁、痛苦,对人生失望而冷漠。正是在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中,他遇见纯情而丰富的达吉雅娜。诗人花很大篇幅描写这一段不幸的爱情故事。因为在俄国贵族青年男女的生活中,爱情占有突出乃至中心的地位。他们的精神世界集中地展示了他们的爱情生活。而奥涅金的性格,很大成分是在他与达吉雅娜的爱情中得以丰富的。上流社会中习惯性的装模作样、逢场作戏已使奥涅金的心灵趋于麻木,他尽管能够判断达吉雅娜的真情,但他却无法使自己感情苏醒,而且他也没有能力去理解达吉雅娜全部的精神世界,因此使幸福失之交臂,然后又陷入深深的懊丧、悔恨与悲观中。在友谊中也是如此,他分明理解连斯基的纯洁友情,却又出于上流社会的恶习,引起决斗,在矛盾的心情中,杀死了惟一的好友,使他更显孤独。因此,奥涅金不但在社会舞台上显得多余,即使在个人的感情生活中,也已经无能为力,既把握不了自己,也不能珍惜别人,既想寻找生活的意义,又不断地与真诚和幸福相错失,既伤害了友谊与爱情,也同时伤害了自己,最终只能在痛苦与孤独中到处漂?白。因此,他对自己的生活来说,也是一个多余的人。
16.《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是一部借历史题材揭露现实的长篇小说。它的批判矛头首先指向教会。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由于长期受禁欲主义的束缚与压抑,使他原来善良
的本性在一朝被情欲所驾驭后变得凶残、邪
恶,先是不择手段的追逐吉卜塞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目的达不到后就变成迫害,与法庭勾结,使爱斯梅拉尔达身陷囹圄,最终死于绞刑。克洛德作为一个人是宗教的牺牲品,作为一个教土则是残害他人的罪人,其罪恶行径也是政教沆瀣一起的历史写照。《巴黎圣母院》同时也把揭露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及其国家机器。小说

中的路易十一是个十分残暴的统治者。当他得知流民袭击巴黎圣母院威胁自己的统治时便疯狂地发出“把平民斩尽杀绝”、“把女巫绞死”的命令,致使血漫街头+国家机器法庭对伽西莫多的审判简直就是一出滑稽剧。制造爱斯梅拉尔达的冤案,更暴露出其腐朽无能的本质。雨果斥法官为“黑猫”’录事是“野猪”,王家律师是“鳄鱼”,将法庭对无辜者的审判,称为“法官的吃人肉”。那么,与这一切丑恶现象形成对照的,则是另一种美好人性的存在,爱斯梅拉尔达是美与善的象征,她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带来仁善、宽和与爱的光彩;还有善良的伽西莫多竭尽全力保护无辜的受害人,最终付出生命,与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尔达共同到达美与爱的极致。在对这些下层人美好品质的描写中,寄托了雨果希望善良、仁慈能够改造社会、拯救人类和创造奇迹的人道愿望。
《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首先是中古题材,以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描绘出五光十色的图画:愚人节、主显节的热闹场面,吉卜赛女郎优美的异国舞蹈,宝塔、尘阁、石碑等奇特的建筑,以及纵横交错的街道,这一切构成一个色彩浓艳、眼花缭乱的背景。其次是对照原则的运用:封建社会王朝法庭与乞丐王国的法庭,伽西莫多外形奇丑和心地少见的善良的对照,爱斯梅拉尔达的忠贞不渝与法比的自私轻薄的对照,克洛德的丑恶复杂与伽西莫多的美好单纯的对照等,突出表现了作家的爱憎褒贬。第三,丰富的想象和偶合的传奇性情节,如乞丐王国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尔达的象征性“结婚”,吉卜赛女郎母女的相认和死别,墓窟中紧紧拥抱的两具尸体等,皆富于传奇性。总之,小说以紧张奇特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色彩浓烈的中世纪社会背景,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17.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天性聪颖,志向远大,喜欢读书,深受18世纪启蒙思想影响,培养了平民意识,崇拜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时代英雄拿破仑,渴望穿上红军服,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他生不逢时,在复辟时期,平民青年靠个人才干出人头地的道路被封建等级制度所堵塞。在承受着心理上巨大落差的同时,他看准了教
会之路的通畅与巨大诱惑,于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装出虔信宗教的样子,熟背《圣经》,试图打开一条向上攀登的捷径。在这一过程中,真诚与虚假、自尊与虚荣共同铸成了于连的性格。一方面,他仇恨上流社会,拥有强烈的平等意识,自尊自傲,不信上帝;另一方面却又要依托宗教打进上流社会,与上层阶级平分秋色,

这是他悲尉命运的主要原因。从德·瑞那市长 家,到贝尚松神学院,再到巴黎侯爵的客厅,无不表现着他这种性 格上的二重性,面对社会现实,他有时采用进攻的姿态,有时采取 妥协态度,而内心一直处于紧张激烈的痛苦斗争中。这种矛盾性也表现于他的情感世界,无论是对德·瑞那夫人,还是玛特尔小姐,一开始他都是抱着一种报复上流社会的态度。但到后来也被对方的真挚所感动,面对市长夫人,他感到由衷的歉疚和真情的温暖。当他 的个人主义美梦幻灭后,他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社会的等级制度是不允许他跨越樊篱的,他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发出对不公平社会制度的沉痛抗议。从整体上看,于连以非凡的热情投入个人奋斗,以 惊人的聪慧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野,心,以反抗和妥协的方式同上流社会周旋,以少有的勇气去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和现实中的凶险,但 这一切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因此,于连的悲剧是大革命后一代平 民青年的悲剧。
18.《红与黑》是斯丹达尔的代表作,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 之作,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第一,小说 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反映了时代的本质特征。作家选取了3个典型环境:先是惟利是图的维立叶尔城,平庸下流的官员 哇列诺有一段妙言,他对商人说:“给我两个你们中间最笨的。”对律师说:“给我两个最无知识的。”对医生说:“指出两个欺诈的庸医”。然后挥挥手,“让我们一块儿统治吧]”然后是阴森可怖的贝尚松神学院,表面是上帝的场所,实际上尔虞我诈,同样的争名夺利。 最后是政治中心巴黎,弥漫着政治阴谋腐败以及森严的等级关系,对 下层平民的警惕与敌意,这三种环境由下至上,从外省到京城,构 成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这就是主人公于连要面对的社会现实。这样的典型环境为于连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同时也为他的悲剧性结局铺垫了基础。于连从本质上与这个社会本 是格格不人的,但他清楚地知道现在已不是拿破仑时代,只能以虚伪换取信任,以玩弄手腕获得地位,以绝顶的聪明才智“跟整个社 会作战”。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既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留下的深厚影响、
复辟时期贵族与教会的腐败统治,又说明了平民青年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失败的必然性。第二,出色的心理描写,斯丹达尔自称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红与黑》中,他几乎对所有人物的心理都有细致的分析。特别对于连在各种情境下的感受,内心斗争,爱 与恨、勇敢与怯懦、骄傲与自卑、狂热与颓废、欢乐与痛苦等心理

活动,都分析的细致人微。例如,在德·瑞那市长家的花园里,他已感到市长夫人对他的好感,但由于对等级关系的极度戒备,他误以为是市长夫人对他的戏弄,但他又不能退却,认为去征服对方才是自己的责任。于是暗地订下计划,要在几点钟握住夫人的手。在这之前,一直是他紧张、激烈、矛盾的思考,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这无疑给于连的行动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并突出了他的高傲、自卫、进攻性的性格。还有于连在高山上看着雄鹰在天空飞翔,心潮起伏,感慨人类的渺小、无能,表现了于连的精神世界,使他的进击和失败都具备了丰厚的内涵,增加了人物的力度和分量。第三,《红与黑》情节紧凑,结构严谨,故事单线发展,线索分明,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以他与市长夫人、侯爵小姐的恋爱生活为“纬”,辅之以三个典型环境,前后衔接自然顺畅,条理清晰,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19.拉斯蒂涅是《高老头》中的主人公,他在小说中等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习时代。拉斯蒂涅本是外省的破落贵族子弟,头脑清醒,聪 明伶俐,他本想通过勤奋努力,在巴黎取得功名,但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繁华对他诱惑太大,“刚学会欣赏,跟着就眼红了”。如何能够 跻身其中,他上了三堂课:第一堂课是的赛昂夫人,给他打开一张巴黎名利场上的角逐图,告诉他“你越没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到达欲望的最高 峰”。还教给他具体的手段,从理论到实践导引他走上冷酷的自利之 路;第二堂课是伏脱冷,采取和鲍赛昂夫人同样的方式,也是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只是更加残忍,还斩钉截铁地对他说:“世界一向就是这样,道德家永远改变不了他。”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对心存良知、颇有几分正义感的拉斯蒂涅来说,都有些困难,翻翻家谱寻找靠可以,向贵妇人俯首帖耳也行,只是做不到赤裸裸地暗算别人。是高老头的悲剧,使他真正理解了那些理论的广泛性和透彻性,作为最后一堂课,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教育”,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于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毅然宣布进击的开始。从此
,拉斯蒂涅走进上流社会,不择手段获取财富和权势,实现了自己的欲望,由涉世不深变成腐化堕落的野心家。
20.高老头原本是一个商业资产者,精通生意经,在大革命时期还插足政治舞台,当上了巴黎的一个区长,囤积面粉,造成饥荒,然后再高价卖出,从中牟取暴利。以后生意便处处占上风,成了资产阶级暴发户

。到两个女儿结婚时,他已能够给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使一个成了伯爵夫人,一个成了银行家太太,然后他将面粉店出盘,搬到伏盖公寓,靠年息过日子。高老头非常爱他的两个女儿,妻子死后,为了女儿拒绝续弦,对她们娇生惯养,让她们接受最好教育,满足他们最奢侈的欲望,最终使他们靠金钱跻身于上流社会。刚搬到伏盖公寓时,他还“箱笼充实,里外服装,被褥行头,都很讲究”,租住三间房子。但女儿不断地盘剥,只出不进的财产日渐减少,女儿们对他已不像初结婚时亲热地叫“好爸爸”,也不像先前那样在餐桌上为他留一份刀叉了。随着复辟王朝的到零,社会上特别重视门第等级,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便认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很不光彩了,于是接待他的次数愈来愈少,甚至不愿公开接待他了。只是在她们需要钱时,才来找父亲。高老头为了满足女儿无止境的要求,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最后只好搬到顶楼。随着财富的衰竭,精神状态也越来越糟,穷困潦倒,成了住在伏盖公寓的人耻笑的对象。最后病倒,死前想见女儿一面,但两个女儿都忙于社交和情事,都不能来见他。孤独死去的高老头,结果还是被两个穷大学生拉斯蒂涅和皮安训出于同情所安葬。
高老头属于巴尔扎克笔下把父爱做到了极端的典型。作为商人,他并不贪婪,挣够了钱,便将所有的精神寄托放到了女儿身上,满足女儿的愿望成为他人生惟一的满足,而且对女儿的愿望从没有任何不满、疑问或否定。女儿要体面需要钱,女儿要找情夫需要钱,女儿为了一时兴起,也需要钱。而父亲理所当然地成了“钱”的总出处。当能“出”来的钱渐渐减少,当“出处”渐渐感到力不能支,做父亲的高老头从不觉得女儿贪婪,而是痛感自己无能,不能让女儿过得舒心。这种时候他就恨不得将自己的手指头变成金条,一根根砍去让女儿高兴。而且还为女儿拉皮条,当拉斯蒂涅从女儿那儿回来后,他便要下拉斯蒂涅的背心,嗅来嗅去,为能闻到女儿的气味而欣喜若狂。父亲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病态到丑陋的地步了。可以说,高老头的一生一直沉湎在爱女儿的梦幻中,而且不知道金钱与亲情是两回事,他不知道他一直扮演的是金钱的“父亲”,
而不是真正亲情的父亲,他的女儿与他的来往只是与金钱的来往,而不是与父亲的来往,最后“他像被榨干了的柠檬”,“那些女儿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直到临死前,高老头才算醒悟过来,知道“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舐我的脸!

……现在可什么都没有。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这是高老头的悲剧,也是金钱功利社会中人的情感悲剧。
21.《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发家史,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小说的中心人物葛朗台老头是在革命的动乱年头大捞一把发了横财的资产者,大革命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箍桶匠。共和政府时期,教会势力垮台,在政府标卖教会产业时,他向负责标卖的官吏行贿,因此贱价买到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外加一座修道院和田地。他投革命之机,摇身一变,成了共和党人,还当了一段区长,他利用职权,买了更多的产业,不断积累财富,成了当地的首富。后来,王朝复辟,政权更迭使其又一次获得发财机会。他通过造谣欺骗,控制市场、哄抬物价等卑鄙手段,挤垮别的商人,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葛朗台发家的历史表现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利用不正当手段积累财富的真相。在这样一种过程中,葛朗台越来越没有是非道德之心,事实就是价值观,一切信仰都是金钱利益关系为基础。拿破仑、波旁王朝对他都只不过是黄金秤上的一个砝码,搞政治投机,正是为了经济掠夺。这种观念与行为方式逐渐侵蚀了葛朗台的人性,使他只剩下贪婪、狡狯、阴狠和吝啬,这种品质不仅表现在生意场上,而且表现在家庭关系中, 葛朗台对妻子、女儿、侄子已无人性感情,一切以金钱为原则。因为妻子名下拥有一笔财产,葛朗台在她重病时,害怕她死去,不是 因为留恋妻子,而是“因为她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是怕女儿继承遗产。当胁迫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后,就说“孩子,你给我生路,我有了命啦,……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 是一件交易”。而且,积钱已成为葛朗台的一种嗜好,他是一个百万富翁,却住在一所阴森破败的老房子里,楼梯被虫蛀坏了,上下楼 都有摔跤的危险,也不舍得修理,他的惟一享受就是夜半更深时,潜 到自己储藏金子的小屋,面对金子眼睛闪闪发光,精神抖擞,像吸 足了大烟土。临死前最后一个动作,是看到神父手拿的十字架上的 镀金,便跃身想抓住十字架,一下子
咽了气。因此,葛朗台的名字 已变成贪婪和吝啬的象征。
在小说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如侄子查理,在自己贫穷潦倒时,与 欧也妮海誓山盟,欧也妮倾囊相助;到在海外发了财回来,欧也妮在他心中和脑中已毫无地位,她只是生意上借给她六千法郎的一个债主,而且很快与一个侯爵小姐结婚。还有后来围绕得到一大

笔遗 产的欧也妮的求婚者,那个最后与他结婚的人,听到欧也妮的条件 是保持有名无实的夫妻关系,立即跪下谢恩,因为夫妻之名可以得到共享财产的权利。欧也妮是小说中的正面形象,她善良慷慨,渴望爱情,但在那种人与人冷冰冰的金钱关系中,她只能获得孤独不幸的结局。欧也妮的存在,一方面成为冰冷世界中的一缕暖意,另 一方面也是对物欲社会的一种人性控诉。
22.在《双城记》中,作家以18世纪法国革命前后的英法两国为 背景,展现当时法国、英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借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向英国统治者敲警钟,表达他对英国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忧虑。狄更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一方面他愤怒抨击封建贵族对农民的迫害,详细描写了厄弗里蒙德侯爵毫无人性的骄奢淫逸、为非作歹以此揭示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另一方面,他也同样不赞成法国大革命中不人道的因素,他把革命写成一种报复行动,一大群杀气腾腾的人在磨刀石上磨刀霍霍,断头台日夜运转,许多恐怖场面让人毛骨悚然。得伐石太太是恐怖复仇者的代表,由于她的苦大仇深,因此在大革命中成为毫无理性、冷酷无 情的复仇狂,不但要求杀死仇人,而且要株连九族。狄更斯认为暴力革命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和浩劫,他以此警告英国统治阶级,幻想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用爱消灭恨,以基督教的仁 爱精神来解决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小说中的梅尼特医生、代尔那这两个人物,则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形象代表。梅尼特医生本是受害者,因为揭露贵族罪行的一封信,被关进巴士底狱18年,但他依然主张仁爱;代尔那以他无辜者人性的光辉,在冷硬的复仇者中显示爱的关怀。正因为这两者在不幸中所显现出来的人性,感动了早已麻木堕落的卡尔登,使后者最终走上舍己救人的利他主义道路。狄更斯用人道主义思想,观照最为尖锐的阶级压迫和斗争,照射两方面对立人物的种种行为细节和心理过程,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
23.在《死魂灵》中,果戈理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中心人物乞乞科夫是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从小接受的家教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最要紧的是博得
你的上司和老师的欢心”等。乞乞科夫遵循这些原则,从学校到社会,一路惟利是图,形成了他品格低下、狡诈无耻的性格特点。为了升迁,他可以与科长嫁不出去的女儿订婚以博上司欢心,而等任职书一到手,便立即翻脸不认人,撕毁婚约。购买死魂灵,买空卖空,钻地主和政府的空子,显示了他投机钻营的特点。果戈理的

嘲讽的态度,暴露了乞乞科夫这个资产阶级投机家的丑行。
玛尼罗夫是乞乞科夫走访的第一个地主。他的特点是精神空虚,性格懒惰、智力贫乏而又故装优雅。他整天沉思冥想,常常挂着一脸空洞的微笑,对任何事情毫无主见,把庄园里的经济事务看做俗务,因此农庄一片荒凉,由于极度无知,对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的投机活动,根本没有能力理解,因此拱手相送,还表现出夸张的礼貌。这种没有个性的形象,是农奴主寄生生活的产物。
乞乞科夫走访的第二个人物是女地主科罗皤契加。这是一个愚蠢、顽固、贪财的地主婆。闭塞落后的乡村生活使她封闭、保守、粗鄙、迷信。她省吃俭用,一心只想多多聚集财富,固守着死水一潭的生活方式决不改变。遇到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她又高兴又担心,一方面能不必为死魂灵纳税,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吃亏,因为她也弄 不懂死魂灵居然能够买卖。这是一个穷乡僻壤小地主的典型。
诺兹德辽夫是一个典型的无赖。他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粗暴放荡,蛮横无礼。他喜欢到处闲逛,管闲事闯乱子,无事生非;还是一个无心的赌徒,喜怒哀乐变化无常,一会儿可以是好朋友,一会儿便可以打架翻脸。他还经常吹牛撒谎,不着边际。连奸猾的乞乞科夫遇到他,也避之惟恐不及。这是一个寡廉鲜耻的无赖。
梭巴开维支外形粗笨,作家特意描写他走路、吃饭的粗野与粗 俗,揭示他没有任何高尚的精神需要,没有理想和热情的一面。但他在压榨剥削农奴方面,在贪求财富方面却很狡猾、精明。、他一眼就看出了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的投机伎俩,便漫天要价以死充活,不住地称赞那些早已死去的人的名字如何有手艺、能干活,索取高价。这是一个既粗俗又精明的地主形象。
虽后一个地主是泼留希金,也是《死魂灵》中最不像样的一个,他萎琐、贪婪、吝啬到病态地步。他惟一的人生欲望就是聚敛财富,而聚财的方式包括偷、捡、贮存等手段。作家描写只要泼留希金走过的路,就不用打扫,因为他会将一切捡拾到他的仓库中去,他不但对女儿、农奴吝啬,对自己也像乞丐一般,舍不得吃穿,以致穿着不伦不类,不男不女,用果戈理的话说:“一个人居然会堕落到这样卑微、
悭吝丑恶的地步。”占有财产的欲望使人丧失了人性,堕落成一堆废物。这些地主形象显示出整个农奴制的腐朽似及必将坍塌的前景。
24.拉斯科尔尼科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罪与罚》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靠母亲和妹妹打工支持他上学。由于困顿难支,妹妹决定嫁给富有的中年地主以换取物质支

援。这件 事把拉斯科尔尼科夫推到一个道德的十字路口:如果继续上学,就是牺牲亲人的幸福;如果不上学,也对不起家人对他的期望。他陷入痛苦的思考,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是平凡 的,只能逆来顺受,循规蹈矩;一种人是非凡的,是天才和伟人,他‘们可以采取任何行动改变现实,包括杀掉许多人,他想试验一下自己是哪种人,便在一种冲动中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但他却被犯罪感所折磨,陷入极度痛苦,法律、道德、良知从各个方面压迫着他,撕扯着他,将他推向疯狂的边缘。小说中另一个形象索尼雅,是一切苦难的象征,是美德和自我牺牲的化身,她心灵纯洁、善良,信仰上帝,在痛苦面前坦然、平静。索尼斯的方式感动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他在巨大痛苦中接受了索尼雅的劝告,投案自首,用肉体,的痛苦换取心灵的平静。·最后,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索尼雅的人性光辉指弓I下,皈依了宗教。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纯洁、善良的优秀青年,他善于思考,探索人生道理,对社会认识深刻;又感受细微,内心敏感脆弱,总是处于紧张、痛苦、孤独的精神疲惫之中,不断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拷问。这个人物形象使《罪与罚》的主题走向深入,进人人类的灵魂深处。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主要特点。
2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以思想深邃复杂著称,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有一套一套的思想观念,他们不断地思考着,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然后在互相碰撞中产生矛盾,其中渗透了情感情绪、心理体验等等。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几乎就是各种人物心理、思想、感情、感受、体悟的大交汇。作家不注重人物的外形和环境描写,也不注重社会背景的铺垫,只是着力推出每个人物丰厚复杂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态度,使其在矛盾、冲突、沟通或隔膜中共同存在,各具有自己的某种价值点。如《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一家人,弟兄三人,老二伊凡和老三阿辽沙很突出地代表着两种思想价值系统。伊凡不信上帝,因为他看到过太多的人间不平与丑恶,认为如果上帝允许这种丑恶存在,那么上帝的公义与仁慈又在哪里。他举一个将军枪杀儿童的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说如果进入天堂需要
购买如此昂贵的入场券,他宁愿下地狱。但是如果没有上帝,就说明“什么都是可以的”,那么人间的一场场恶事就可以畅通无阻了。这使他陷于矛盾。其没有信仰的理论,曾经影响到老卡拉玛佐夫的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斯麦尔佳科夫即认为“一切都是可以的”,便杀了老卡拉玛佐夫。面对这个事实,伊凡感到

分裂般地痛苦之中。而且他挖掘自己的灵魂,也感到存在着极端的个人主义利益欲望,如盼望父亲死掉,自己既可早日分到家产,又可得到他所爱 的卡捷琳娜,因此在法庭上他认为父亲是自己杀死的。伊凡是作家 思想心理中存在着许多矛盾、许多痛苦的最好人物载体。阿辽沙则是信仰的代表,他既纯洁善良,谦恭温和,又怀着济世之心,简直 就是基督的化身。他希望用宗教的博爱之心消除痛苦,给人慰藉。但即使他这样有坚定信仰的人,面对将军枪杀孩子的例子,也认为应该枪毙将军,而不是以上帝的方式宽恕他,那么这就是现实反抗的价值系统了。而且这个人物塑造的苍白、甜腻、无力度,面对伊凡那样强大的思想系统,很难构成对抗。老大德米特里则介于二者之间,在现世人性与宗教中徘徊,最后也处于一种极度的精神痛苦之中。面对这三个人物,作家处在矛盾之中。从总体上可以感到作家倾向于宗教,最后他安排德米特里与伊凡皆在阿辽沙的基督怀抱中得到抚慰,使分裂的心灵趋于安宁;但他又让伊凡振振有词地大篇大篇演讲,且无人能够反驳,并且阿辽沙的形象也苍白无力,显然宗教情怀并没有在作家精神中内化到一定程度,足以达到艺术创造 的强度。因此。,整个《卡拉玛佐夫兄弟》即体现了这种思想价值的对立。这种对立系统也在其他作品中存在着,如《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雅,《白痴》中的梅希金与娜斯泰谢等等,一方面表明了作家在现世反抗与宗教博爱的两种价值系统中的矛盾徘徊,另一方面使作品内涵丰厚,人物精神广大深刻,由此形成了其创作中的“复调”思想特征。
26.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出身贫苦,自幼饱尝贫困和忧虑的滋味。在她的人生道路上,两个男人的出现使她掉进悲剧的深渊。第一个是亚雷。这是一个贵族纨绔子弟,他毫不犹豫地践踏了苔丝的尊严,苔丝因为失去贞洁而受到周围世界的 鄙弃、迫害,她被迫离开家乡到远方做工。这时又遇到第二个男人克莱。克莱具有新思想,能够超越财产、地位、信仰、知识等外在屏障,与苔丝真诚相爱。但他依然保留着传统的道德偏见,不能宽容苔丝的曾经失身,在新婚之夜弃苔丝于孤独之
中。如果说亚雷对苔丝的伤害还仅仅是外在的,.是能够修复的伤痕,而克莱的伤害则 是根本性的,是精神上、心灵上的伤害。苔丝本来在克莱身上看到 的是真诚、善良、美丽,是生的希望,是理想与幸福,一旦幻灭,苔丝便落进绝望的深渊,生命中的火花被掐灭,对人生不再抱任何希望。也就在这时,亚雷利用了苔丝

的疲惫与绝望,苔丝为救家人生 计,与亚雷走到一起。这时的苔丝已完全掉到黑暗中。克莱经过一 段反思,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与自私,又回来寻找苔丝。克莱的出现给苔丝的世界照进亮光,使苔丝蓦然看到身边的罪恶,意识到自 己的一生正是被亚雷所毁,便不顾一切地杀了亚雷。于是苔丝也走 进她人生的最后一站。
哈代怀着巨大的同情,在小说中塑造了苔丝这一被污辱与被损害的纯洁善良的少女形象。她短短的一生饱受屈辱与折磨,饱受物质的精神的苦难,但她总在苦苦挣扎,尽力卫护生存权力和人性尊严,内心深处蕴含着坚韧的反抗精神。通过这一形象的被毁灭,小说鞭挞了这一世界的无情与不义。哈代的创作总是以悲剧作结,他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诸神的戏弄”,具有盲目的偶然性,人没有能力支配和对付这种命运的力量,无论如何苦苦抗争,最终总是被命运吞没。这就是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
27.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复活》中的男主人公。他生于贵族家庭,原本是一个有美好理想和道德追求的善良青年,曾经把自家的部分土地分给农民。但贵族社会的种种恶习和放浪、腐败的军旅生活对他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使他堕落成一个典型的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天真纯洁的少女马丝洛娃,然后把她抛弃,从此将她推人不幸的深渊,使她沦落风尘。这即是他个人的恶行,也是整个贵族社会影响的结果,因此,他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8年后他在法庭上再次见到马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 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他决心赎罪,到监狱去向她真心忏悔,为纠正她的错案而奔走上诉,这期间他发现到处是黑暗的统治,从地方监狱的监狱长到中央大臣全是冷酷残忍和敌视人民的,这使他进一 步看清了本阶级的本质,意识到整个贵族阶级的罪孽,成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叛逆者。他还决定将土地交给农民。他的上诉没有取得结果,便随马丝洛娃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去了。聂赫留朵夫因此成了“忏悔贵族”的典型。他的批判和忏悔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 前的程度。他的忏悔和批判从个人扩展到整个贵族阶级,从一般的良心发现,承认罪过,深入到挖掘贵族阶级的罪恶本性,乃至对整个贵族阶级
的叛逆。可以说,他在现实社会和精神生活中都完成了 一场颠覆旧世界的革命。
28.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 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她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精神生活有内在 的向往,感情强烈而真挚。但这种美好的素质和独特个性被陷进一桩不幸的封建婚姻中。她的丈

夫卡列宁枯燥乏味,感情贫乏,只对官场、面子感兴趣,安娜只不过是他的点缀与附属品,因此安娜的感情一直被埋在深处,生命被窒息着,与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长期被压抑的爱的激情,她看到生命的新的意义,于是勇敢地与渥伦斯基走到一起,但这是一条艰难的路,她每走一步都要付出代价。第一是上流社会对她的诽谤和污辱。那个社会能允许偷情、欺骗,情 场作戏,但不能容纳真正的感情。这使她愤恨。第二是母亲的责任 感和爱心,她害怕儿子的责备,害怕失去儿子的爱,这使她心理上经受着分裂。第三是自己内在道德观念和宗教观念的束缚。她从小 牛活在这些外在的教谕中,无形中影响着她的决断,特别是在自己生病,儿子生病时,她就会在无意识中感到是上帝对她的背叛家庭的惩罚。最后是渥伦斯基。渥伦斯基在各方面与安娜具有相通性,但内在精神品质上却低于安娜。他不能为了安娜抛弃上流社会的一切, 而随着他们走出的每一步,随着上流社会的种种围攻,渥伦斯基的感情也在逐渐减弱,这是致命之处。安娜不顾一切,失去I一切,又看到爱情的动摇,使她一直经受折磨的心终于失出支撑:“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就是她对整个世界作出的结论。 她在绝望中自杀。 托尔斯泰揭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愤怒谴责了压抑她、摧残她并最终毁灭了她的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势力。
29.《玩偶之家》是易卜生讨论妇女问题的一部杰作,提出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妇女的人格独立问题。妇女解放的问题是当时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打破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正是《玩偶之家》的基本主题。这出戏写 一个少妇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玩偶”地位而最终与伪善的丈夫分手,勇敢地离开这个“玩偶之家”的故事。第三幕是全剧的高潮,也最能体现作品的思想成就。在这一幕中,女主人公娜拉通过丈夫海尔茂对她态度的变化,认清了海尔茂伪君子的真实面目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的真实地位。海尔茂生重病,娜拉为了救他的命,瞒着他伪造父亲的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了债。后来,海尔茂升任银行经理,
要辞掉作为银行职员的柯洛克斯泰。柯 则以娜拉“冒名借债”相要挟。海尔茂收到“揭发”信后,态度大变,怒斥娜拉把他“一生的幸福全都葬送了”,前途也让她断送了。后来柯洛克斯泰又送还了借条,危险因此解除,海尔茂立即变了副面孔。海尔茂态度的变化充分暴露了他自私自利而又虚伪透顶的嘴脸,也使娜拉彻底认

清了八年来从未看到的事实,最后觉醒出走。这一幕最后的“讨论”场景极为精彩,戏剧冲突集中紧张,两人的对话围绕妇女地位展开,涉及了资产阶级的法律、道德、宗教等不同方面。这一讨论手法的运用,既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戏剧冲突的手段,也是易卜生借娜拉之口宣传其“妇女解放宣言”的讲台。作家采用的“讨论”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显示了他在戏剧创作上的独创性。另外,《玩偶之家》对娜拉的心理描写也很出色。娜拉从幻想到幻灭,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最后到觉醒,到坚定地出走,本就是一个心理变化过程。作家利用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表现了其复杂激动的内心活动,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性。
3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以南北战争之后的密西西比河沿岸为背景,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沿河顺流而下、追求自由的故事,表达了反蓄奴制的思想和对民主、 自由的真诚向往。在小说中,河里与岸上形成了截然分明的对照:岸上世界是一个沉闷、刻板、丑恶、罪恶的“文明”社会,密西西比河则是宽阔、自由、美好的世界。哈克想方设法摆脱好心肠的、然而却遏制天性的文明教化的束缚,逃脱父亲的野蛮,逃跑到密西西比河上;吉姆作为黑孩子,是一个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精神上受歧视;心理上受压抑,身体上受虐待,当他就要被卖掉时,也逃跑到密西西比河上。两个孩子殊途同归、共同逃离文明社会,去寻找自由、独立的新世界。但在一路“逃跑”中,岸上世界不断干扰着水上世界,骗子、奴隶制的网罗、物质上的需求等,不断使两个孩子陷入困境。重要的还有哈克的“正义感”,他认为自己应该帮助吉姆,因为吉姆是一个“挺好”的黑人,不应该再当奴隶,但他又一直生活在蓄奴制的社会中,要抗拒社会法则显然不容易。哈克经过了激烈的内心冲突,“健全的意识”,战胜了“畸形意识”,使他真正具有了独立精神。而吉姆是一个不屈从命运、具有人格尊严意识的黑孩子形象,作家通过吉姆谴责了蓄奴制的不合理。两个小主人公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1.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写于1906年。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
了20世纪初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
小说主人公母亲尼洛芙娜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她身受政权、夫权、神权的三重压迫,长年劳累使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8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