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文综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4 06: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

文科综合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镇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上。

第I卷(共140)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1980年~2000年我国某市人口密度等值线(图中数值为人口密度相对值,即该地人口密度与城市平均人口密度比值。)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 有关该市人口分布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老城区人口密度最高,增长速度最快 B. 人口密度向西、向南增长最快 C. 人口密度峰值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变化 D. 各区人口密度都在快速增加

2. 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增加 B. 甲区土地利用以商业活动为主 C. 乙区居住环境逐渐改善 D. 丙区域适宜发展高技术产业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3-4题。

省区 甲 乙 丙 丁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521 231 85 1220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91.5 61 31 44 3. 造成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表中乙、丁两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茶叶、甜菜 B.亚麻、冬小麦 C.花生、油菜 D.棉花、天然橡胶 读陕西省年平均地温和气温分布图。完成5-6题。

108°E 10 9 8 甲 12 12 14 12 乙 34°N 14 12 14 丙 14 丁 16 16 16 14 14 16 11 12 12 13 12 13 13 13 10 8 9 11 12 13 乙 13 12 11 11 12 13 108°E 38°N 10 甲 12 10 38°N 丙 34°N 14 丁 15 15 14 13 陕西年平均地温分布图 陕西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第7~8题图

5.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年均地温的比较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地温较低是因为海拔最高 B. 乙处是汉水谷地,其地温高于山区 C. 丙处是渭河谷地,地温较高 D. 丁处地温最高,其主导因素是纬度和地形 6.下列关于该省年平均气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甲处所在的地区相比,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大 B. 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10°C

C.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北侧弯凸 D.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理信息系统(GIS)部分图层。 7.该区域人口密度由甲到乙呈递减趋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到乙气候适宜度变好

C. 甲到乙植被覆盖率变小

B. 甲到乙地形起伏度变大 D. 甲到乙水文指数值变大

右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地理要素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据此回答8-9题。

8. 图示区域可能是( )

A. 南半球的山脊 B. 北半球的陡崖 C. 南半球的高原 D. 北半球的山谷

9. 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 )

A. 2C B. 3C C. 5C D. 6C

读某岛屿上东西方向延伸的地质、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0

0

0

0

10.古老基底地区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

A.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D.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11.在太阳高度角为40°的各地中,当最北与最南的纬度数比为3:2时,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A. 9.4° B. 10° C. 14.1° D.15°

12.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

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马丁·路德 ④孟德斯鸠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御史制度发源于秦汉,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影响至现代。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完善御史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确立中尉一职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 B.创设刺史定期到郡县和诸侯国巡查 C.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 D.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情况

14. 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此举旨在平抑物价 ②“五都”分布在现今的豫、冀、鲁、川四省 ③“市”已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④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右图中斜线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阶段的控制区。在这一局势下, 中共( )

第15题图

A.开始战略反攻 B.进行战略决战 C.召开第一届政协会议 D.准备发动渡江战役 16.在研究五四运动时,有学者根据材料一“台州籍学生陈荩民的描述?我身材较高,就踩在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得出陈荩民最先进入曹宅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夏明钢的描述?匡济(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得出匡互生最先进入曹宅结论。对上述两个结论,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 两位学者所用材料存在矛盾,结论均不能成立 B. 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必须提供更为客观的材料 C. 两段材料都不为一手史料,不具有说服力

D. 两段材料距今时间较长,两位当事人回忆都不可信

17.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调整”的重点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 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 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

18.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19.罗素认为:“16、17、18世纪所出现的那种天赋人权学说也是斯多亚学派学说的复活,尽管有着许多重要的修正。”下列言论属于斯多亚学派的是( )

A.“美德即知识” B.“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20.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的出现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21.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 22. 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过三个中立法案。而1939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新的《中立法》。这一《中立法》之“新”的含义是( )

A.确立了“现款自运”原则 B.美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8q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