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8课《师说》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1 00: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案

《师说》课堂检测题

一、基础题(共15分,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C.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吾从而师之 ....

C.小学而大遗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下圣人也远矣 ..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散文家,明人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5分,每题3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案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0.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三、翻译下列句子(共20分)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分) 12.不拘于时,学于余(2分) 1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

1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1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1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1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分) 四、默写《师说》第一段和第三段(20分)

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圣人无常师。 五、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问题。(共21分,每题3分)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来南,指唐永贞二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而南来)。二年冬,幸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案

大雪逾岭(岭,五岭山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8.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与读音正确的是 ( ) ..①仆道不笃 ②被南越中数州 ..

A、①笃:深厚dù②被:同“披”pī B、①笃:深厚dǔ②被:覆盖bèi

C、①笃:忠诚dǔ ②被:覆盖 pī D、①笃:忠诚dù ②被:同“披”bèi 19.与下列两句中加点的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①群怪聚骂 ②指目牵引 ..A、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非能水也 B、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①必复之全之 .

②沛公军霸上 D、①不耻相师 ..20.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②吾得兄事之 .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 .

A、犯笑侮 犯:触,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

B、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 C、而增与为言辞 增与:诬加。 D、余以为过言 过:责备,批评。 21.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 辱书云,欲相师。

A、承蒙您来信说,希望能互相学习。

B、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想拜我为老师。 C、承蒙您来信说,想拜我为老师。

D、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希望能互相学习。 2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

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A、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 B、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 C、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我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 D、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我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 23.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B、抨击诋毁韩愈和自己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 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24.以下四句话中,不属于作者“不敢为人师”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B、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C、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D、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后试题。(9分)

昔者,周舍事赵简子,立赵简子之门三日三夜。简子使人出,问之曰:?夫子将何以令我??周舍曰:?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简子悦之,与处。居无几何而周舍死,简子厚葬之。三年之后,与大夫饮,酒酣,简子泣。诸大夫起而出曰:?臣有死罪而不自知也。?简之日:?大夫反无罪。昔者吾友周舍有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案

言曰:‘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昔纣昏昏而亡,武王谔谔而昌。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故人君不闻其非,及闻而不改者亡,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泣也。?

25.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5分)

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 26.从全文看,赵简子泣周舍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作答)(4分)

六、选作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有词类活用的请指出。 1.所以( )2.圣人之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为圣 ( )3、群聚而笑之( )4、惑而不从师( )5、..小学而大遗 ( )6、吾从而师之( )( )7、吾师道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9、不耻相师 ( )..( ) 10、其皆出于此乎?( )11、圣益圣,愚益愚( ).....( )( )( )12、或不焉( )( ) ..13、是故无贵无贱( )( )14、位卑则足羞 ( ) 1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6、郯子之徒 ( )17、余嘉其能行古道....( )18、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 19、师不必贤于弟子( )( ) 20、作《师..说》以贻之( ) .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案

高二语文周周练(一)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共15分,3×5)

1、A.(无:无论) 2、D.(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今义是有专门学问的人;从而:古义是两个词,跟从并且,今义是一个表示结果、目的的连词;小学:古义是两个词,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是一个名词,指学制的初级阶段) 3、B.(B句和例句中的“师”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A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C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 4、C.(B项中的“也”都是助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A,介词,跟/介词,对于;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D,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 5、C.(文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二、课内阅读。(共15分,3×5) 6、D.(出人:超出一般的人) 7、B.(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A,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示代词,那些)8、C.(师道:从师的风尚;则: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惑: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9、B.(B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是介词结构后置句,C是定语后置句,D是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10、D.(这个对比,目的在于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三、翻译下列句子(共20分)

11.不通晓句读,不解除迷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注意这两句的句式特点:宾语前置 ) (3分) 12.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注意两个“于”的用法,一个表被动,一个是介词“向”。)(2分) 13.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判断)(3分)

14.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在我之前出生)还是比我小(在我之后出生)呢?(3分)

15.因此无论贵贱,无论年长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3分) 16.他和他年龄差不多,学问知识相似,(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3分)

17.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3分) 四、默写答案略(20分) 五、课外阅读。

(一)(共21分,3×7)

18、B 19、D 20、D 21、C 22、A 23、C。 24、D

译文: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不敢做别人的老师。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案

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象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二)25.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5分)26.①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2分)②人君不闻其非,吾国其几于亡矣。(2分)

译文:从前,周舍去侍奉赵简子,站在赵简子的门口三天三夜。简子派人出去问周舍:?先生将用什么来指教我??周舍回答说:?希望作为直言诤谏的臣子,带着笔墨纸砚,跟在你的后面,待你有错的地方就把它记下来,每天有记录,一个月就有效果了,一年以后就有收益了。?简子听了这话很高兴,就让他和自己在一起。住了没多长时间周舍就死了,赵简子厚葬了他。三年之后,赵简子与大夫们饮酒,酒酣之时,简子哭了,大夫们起来准备离开时说:?臣等有死罪自己却不知道啊。?赵简子说:?大夫们回来入席,你们没罪。从前,我的朋友周舍曾经说过:‘一百张羊皮,还不如一块狐狸腋下的皮。’大家百依百顺,不如周舍的直言诤谏。过去纣王昏庸拒谏导致灭亡,武王善于纳谏得以兴旺。从周舍死后,我不曾听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啊,所以人君听不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等到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就要灭亡了,我们国家大概快要灭亡了吧,我是为此而流泪啊。? 六、选作题答案: 1.(用来------的,------的凭借)(通“授”,教授 ) 2、(------的原因 )3、( 表修饰 ) 4.( 表转折 ) 5.(表并列 ) 6.( 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7.(动词,学习 ) 8.(从师 ) 9.(意动用法,以-----为耻)(动词, 学习 )10.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推测的语气词 ) 11.(名词,圣人 )(形容词,圣明 )( 名词,愚人 )( 形容词,愚笨 ) 12.(有的 )(通“否”) 13.(因此,所以 )(无论) 14.(意动用法,感到羞耻) 15.(竟) 16.(这些人 ) 17.( 赞许 )18.( 相当于“于“ )( 知道,懂得 )(助词,表停顿 ) 19.(一定 )( 比 ) 20.( 赠送 )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案

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象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二)25.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5分)26.①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2分)②人君不闻其非,吾国其几于亡矣。(2分)

译文:从前,周舍去侍奉赵简子,站在赵简子的门口三天三夜。简子派人出去问周舍:?先生将用什么来指教我??周舍回答说:?希望作为直言诤谏的臣子,带着笔墨纸砚,跟在你的后面,待你有错的地方就把它记下来,每天有记录,一个月就有效果了,一年以后就有收益了。?简子听了这话很高兴,就让他和自己在一起。住了没多长时间周舍就死了,赵简子厚葬了他。三年之后,赵简子与大夫们饮酒,酒酣之时,简子哭了,大夫们起来准备离开时说:?臣等有死罪自己却不知道啊。?赵简子说:?大夫们回来入席,你们没罪。从前,我的朋友周舍曾经说过:‘一百张羊皮,还不如一块狐狸腋下的皮。’大家百依百顺,不如周舍的直言诤谏。过去纣王昏庸拒谏导致灭亡,武王善于纳谏得以兴旺。从周舍死后,我不曾听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啊,所以人君听不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等到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就要灭亡了,我们国家大概快要灭亡了吧,我是为此而流泪啊。? 六、选作题答案: 1.(用来------的,------的凭借)(通“授”,教授 ) 2、(------的原因 )3、( 表修饰 ) 4.( 表转折 ) 5.(表并列 ) 6.( 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7.(动词,学习 ) 8.(从师 ) 9.(意动用法,以-----为耻)(动词, 学习 )10.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推测的语气词 ) 11.(名词,圣人 )(形容词,圣明 )( 名词,愚人 )( 形容词,愚笨 ) 12.(有的 )(通“否”) 13.(因此,所以 )(无论) 14.(意动用法,感到羞耻) 15.(竟) 16.(这些人 ) 17.( 赞许 )18.( 相当于“于“ )( 知道,懂得 )(助词,表停顿 ) 19.(一定 )( 比 ) 20.( 赠送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qd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