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贸易壁垒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3-10-29 21: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普通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设计题目 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其对策 学 院 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姓名 刘瑞 学 号 2100940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届 别 2010届 指导教师 戴达远 职 称 教授 完成日期 二○一四年一月

文 献 综 述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中的贸易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传统的贸易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贸易格局。在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时期企业面临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和探讨。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环境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环境保护浪潮滥用环境保护条约、法律和规则的产物。 它以其过高的技术标准、繁杂的检验检疫程序和各种环境标志、认证体系阻碍着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市场准入,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违背了WTO规则,影响了贸易自由化进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一方面要充分利用GATT/WTO规则赋予的权利,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纠纷;另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环保水平,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企业要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取得相关的环保认证、环保标志。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和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悄然登上国际大舞台,这就是渐受瞩目的“绿色壁垒”。这种合法的绿色壁垒呈不断加强的趋势,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绿色壁垒,有效地保护本国市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不平等的贸易关系,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我们对绿色壁垒的理论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正文

1.国内外文献对环境贸易壁垒的含义及其性质的研究成果

1.1对环境贸易壁垒含义的研究

所谓环境贸易壁垒,也称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物,植物健康或安全甚至生命为名而直接或间接

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 法规,政策与措施,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或在进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可见,环境贸易壁垒壁垒是指一些保护环境的法律, 法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合理的。环境贸易壁垒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从原材料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包装标签,卫生安全,技术标准到环境保护等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主要内容包括了绿色技术标准,绿色产品包装和标签,卫生和检疫规定,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市场准入制度等。

1.2 对环境贸易壁垒性质的研究

关于环境贸易壁垒的性质,我们应当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环境贸易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实施正当环境贸易壁垒的进口国,是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动机。如“二恶英”污染事件中,我国政府对部分进口的奶粉进行了封存,禁止其继续进口,此举纯粹是为了保护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相反,如果进口国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抬高本国环境保护标准实际上是为了构筑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那么这种环境贸易壁垒无疑就是不正当的。实施不正当环境贸易壁垒的进口国, 其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况:其1,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未能遵守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其2,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实行双重标准,从而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正是由于发达国家动辄设置不正当的环境贸易壁垒以排斥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从而掩盖模糊了环境贸易壁垒固有的,正当的,合理的一面。

2国内外文献对环境贸易壁垒特点的研究成果

2.1环境贸易壁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关心生活质量,对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绿色壁垒正是符合公众这一环保消费心理而变换手法以保护本国工业与市场。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保护世界资源和人类健康,使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合理性。

2.2环境贸易壁垒具有形式上的合法化

因环境保护而导致的各式各样的环境贸易壁垒都是在合法的外衣下进行的。绿色壁垒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公开立法加以规定和实施的,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为依据和基础,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目前国际上已签订150多个多边环保协定,发达国家更是大力推行环保立法,为绿色壁垒提供法律支持。但这种形式上的合法性并不能掩盖其不合法的本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3环境贸易壁垒具有内容上的广泛性

环境贸易壁垒其保护内容十分广泛,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国际社会组织颁布了很多保护性公约,保护的内容涉及从陆地到海洋,从人类到动物,从动物到植物, 从固体到流体,从流体到大气。这些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工业制成品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绿色保护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2.4环境贸易壁垒具有实施的强制性

环境贸易壁垒以一系列国际国内立法为依据,因此在实施时具有强制性。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环保运动开展较早,已经从行政,立法,经济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环保规范。在从事国际贸易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国法律,条例和法规,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在实施时往往能很快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5环境贸易壁垒具有隐藏性

环境贸易壁垒借助环境保护之名,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之中,成为进口国拒绝外国产品的“尚方宝剑”。绿色壁垒和其他如进口配额, 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相比,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视性等分歧,不易产生摩擦。它

把贸易保护的视线转移到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上,加之各种检验标准和检测技术较为复杂,出口国不易发现其贸易保护本质,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3]。

2.6环境贸易壁垒具有贸易上的歧视性

环境贸易壁垒本身具有可塑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得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国家有了可乘之机,利用环境贸易壁垒为由而实施一系列贸易上的刁难和打击。加之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以此为标准的环境贸易壁垒就带有不公平性和歧视性。

3国内外文献对国际贸易中产生环境贸易壁垒原因的研究成果

3.1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

国际贸易出现之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经济都保持着一个平稳的发展势头,国内所生产的产品仅能够满足国家的生产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相关政策在新时期有了不断的调整,各个国家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的落后、产品质量的低下以及商品种类的稀少。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在国际贸易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并且也在发展过程中寻找一些保护。这些因素为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有些国家为了使本国的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和领导力,开始调整国家的相关关税政策,并以保护环境为借口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数量进行限制,这就使得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在各个发达国家中迅速蔓延。

3.2深入人心的绿色观念推动了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5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