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3

更新时间:2024-06-05 0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郑钊珺

(学号200908080139 计科系专升本09级2班 )

1.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历史回顾

管理信息系统是70年代初“后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其发展的初期,是单一的人-机系统,系统功能简单,效率低,对管理的作用有限。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入网络化的发展时期。世界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他们在数十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规范。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及与其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均非常成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国性的,覆盖了全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国外公司的人事部或劳工部一般均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负责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或劳工管理。所以,国外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己非常普及。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相继建立起了“金卡”、“金关”、“金桥”工程,多数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迈进,无论是基于工业经济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有面向少数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专家系统(ES)或决策支持系统(SS),其处理对象、服务对象、自身的系统结构及处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T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企业人事管理,如何提高人事部门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重点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内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相当成熟,主要原因在于人事管理系统本身具有业务清晰、数据处理规范等许多优点,为其实现计算机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优越条件。加上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国内各企业的高度重视,人事管理系统在国内基本上已进入了普及应用的阶段。国内

近90%以上的公司和单位均开发并运行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其他没有和正准备开发计算机应用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也把人事管理系统作为其应用与开发的首要目标。加上国家人事主管部门及国内计算机应用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国内目前己有多种通用的人事管理系统软件供企业单位选择使用。应该说,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内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

3.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3.1各种管理思想的信息化融合

管理信息系统,其实质就是各种管理思想的信息化实现,因此,有不同的管理思想,相应的就有与之对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就使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层出不穷。管理信息系统蕴涵的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种:面向企业功能(如办公自动化OA、Operation Automation)、面向企业过程(如MRPⅡ)、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如SCM)。

3.2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化、人性化、个性化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不是一个纯技术工程,而是一个涉及企业产,供,销,存,财各项经营活动的企业行为。如何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体现的先进管理哲理和功能,需要开发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方案咨询,提供软件,培训实施,用户化开发和可持续改进。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会越来越向模块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3.3平台式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企业建模思想的成熟,必然在面向企业功能,面向企业过程以及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模型,在这些企业模型的基础上,对这些模型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然后在逐步按照行业大类,行业小类进行逐步细化,最后就可以建立面向行业、面向行业大类、面向行业小类的企业参考模型。

3.4人事管理系统具备的特点

对于中小型企业,功能上的实用、够用,是企业选择软件产品的重要条件,这里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软件的管理方式要符合企业原有的管理习惯。在我国,大量中小型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各个行业间,更是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

即使是同行业间,其管理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于一个可普遍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一方面应有通用性,另一方面更需要有高效的灵活性。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人才比较缺乏,对于这些企业,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同时,为节省运营成本,中小型企业在用人上

往往会采取从紧方式。对于进入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产品,容易使用、高效实用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员工基本信息是一个企业重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人事部门的工作一般都是日常性的而且是比较繁杂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很容易导致员工工作没有新鲜感。使用人事管理系统可以让繁杂的工作电子化管理,提高人事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

当前不乏优秀的企业信息化产品,但其高昂的应用代价,使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对于这些企业所需的人事管理系统,一方面要求软件系统本身价廉物美,另一方面也要求其相应的硬件投入要相对较低。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尽量降低维护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技术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通过对员工信息的有效管理,可以从中挖掘一些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决策者。总之,为小型企业建立一套基于VB6.0的人事管理系统,符合广大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实需求。

3.5相关技术

VB6.0有着易学易用的集成开发环境,它的用户界面设计,代码的编写,程序的调试,编译程序,制作应用程序等都在一个环境中,使用起来非常方便。SQL Server 2000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同时包含一整套的管理和开发工具,企业管理器就是其中的图形化集成管理工具,用户不用记住各种命令和SQL语句就可以完成各种常规操作。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用于数据库访问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它允许应用程序使用相同的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VB6.0中,ADO(Active Data Object)是一种提供访问各种数据库的连接机制,它使用OLEDB数据提供支持一个面向对象的访问数据源的接口,内置了连接类、命令类和数据集类。

4.总结

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同时也介绍了人事管理系统的特点和相关技术。可以看出虽然现在的人事管理系统功能上已经很完备了,但是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能够完成他们所需的业务需求,人们更注重的是在

操作执行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感受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例如,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高速高效的完成用户要求的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它能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引导潮流下体现出一种人机和谐的良好氛围。很久以来,人们在开发某种技术或设备时,更多注重的是其多功能性和其软硬件的开发,更多的是从工作任务是否能按质按量完成,而较少从人的主观意志去改善和提高。以人为本突出的就是一个人字,人性化的设计更是从本质上方便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本质体现,这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最终目标,也是我开发系统时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萨师煊 ,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2] 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

[3] 黄明,梁旭,冯瑞芳编著.Visual Basic+SQL Server中小型信息系统开发实例精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4] 龚沛曾,陆慰民,杨志强. 程序设计简明教程(6.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5] 李伟红,史瑞芳,赵玉娟.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及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

[6] 李长林,张丽华,王红. Visual Basic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

[7] 刘志铭,高春艳等著.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8.

[8] 赛奎春,高春艳等著.Visual Basic精彩编程200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1.

[9] Roodbergen, K.J.Vis, I.F.A. A model for warehouse layout[J].IIE Transactions vol.38, 2006(10):799-811.

[10] Nitin Singh.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3(9):57-72.

[11] Raymond McLeod, George P. Schel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New Jersey: Pearson/Prentice Hall,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a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