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到2011年山东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5 13: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4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预赛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每题有.l.~.2.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对者得1分)

1. C

2. A、D

3. C

4. B

5. C

6. C

7. B

8. B

9. D

10. D 11. B 12. D 13. A 14. B 15. B 16. A 17. C 18.

A.

二、问答和填空题(34分)

19. (2分) 87.5g

20. (1) 在每一年度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季节性的变化(冬季高,夏季低),每年一个周期。在不同的年度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逐年增加的,其间略有起伏。(2)二氧化碳含量的周期性变化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的,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冬季则比较缓慢;二氧化碳含量的逐年上升趋势可能是人类过度燃烧含碳燃料引起的(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柴、秸秆等)。(每小题2分)

21. (6分) c(CO3-2)>c(OH ̄)

己知K1=c(H+) ? c(HCO3 ̄)/c(H2CO3) (1)

K2=c(H+)·c(CO32 ̄)/c(HCO3 ̄) (2)

在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电荷守恒:c(Na+)+c(H+)c(HC03 ̄)+2c(CO32 ̄)+c(OH ̄) (3)

物料守恒:c(Na+)c(HCO3 ̄)+c(CO32 ̄)+c(H2CO3) (4)

(3)、(4) 两式相减得质子守恒:c(H+)+c(H2CO3)=c(C032 ̄)+c(OH ̄) (5)

将(1)、(2)两式代入(5)式得:

c(H+)+c(H+)c(HC03 ̄)/K1=Kw/c(H+)+K2c(HCO3 ̄)/c(H+);由于c(HC03 ̄)≈0.1mol·L1-则:cK2>>Kw;C>>K1

整理得:c(H+)≈(K1K2)1/2=4.91×10 ̄9mol·L ̄1 c(OH ̄)=2.04×10 ̄6mol·L ̄1

将c(H+)和c(HCO3 ̄)代入(2)得:c(CO32 ̄)=1.14×10 ̄3mol·L ̄1>c(OH ̄)

评分说明:只有观点,无证明过程不得分,观点正确,过程不完整的酌情给分

22. (4分)(1)因为勒沙特列定律只适用于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情况,而对于两个或多个物理量同时变化的情况不一定适用。本题就属于两个物理量(浓度和压强)同时变化的情况。

(2)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可将本过程解析为两个阶段:首先保持压强不变,再加入1molPCl5,体积增大一倍,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然后增大压强,缩小体积,平衡向逆向移动。

评分说明:第(1)题2分,第(2)题2分,解题的基本原理正确即可,描述方法可灱活多样。

23.(4分) 3-甲基庚烷;3,4-二甲基己烷;2,4-二甲基己烷:2,2,3-三甲基戊烷

评分说明:每一个名称1分,书写不规范不得分。

24.(1) OH

2. CH 3CH 2MgBr ;

6. CH 3C Cl O

3

CH 2

评分说明:每空2分,共14分,写结极简式等,只要书写正确也得分

三、实验题 (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5.(5分) 负枀:2Al+8OH -—6e ̄

2AlO 2 ̄+4H 2O

正枀:6H 2O+6e -3H 2↑+6OH -

电池反应:2Al+2OH -+2H 2O

2AlO 2-+3H 2↑ 评分说明:装置2分,方程式每个1分。

26. (11分)

(1)① U 型管A 中的CO 2气体未全部进入U 形管B ;

② U 形管A 中的反应有少量的水蒸气进入U 形管B ,使得碱石灰增重的量不完全是CO 2的量;

(2) B 中不加装置;D 中加个盛浓H 2SO 4的洗气瓶;

(3) 稀硫酸(NaOH 溶液也可);Zn 片;A 中生成的H 2推动C 中的CO 2气体向右运动,使C 中的CO 2气体全部被E 中的碱石灰吸收;F 的作用:①导出H 2的通道;②吸收进入F 中的水蒸气,CO 2等气体,使E 中碱石灰的增量即为反应生成的CO 2的量。

(4) 偏高;

(5) 95.47%

评分说明:每个得分点1分,共11分

四、计算题 (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5分) I -+3Br 2+3H 2O

IO 3-+6Br -+6H + (1分) IO 3-+5I -+6H +

3I 2+3H 2O (1分) I 2+2S 2O 3-

22I -+S 4O 6-2

(1分)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有:

故相当于放大36倍 (2分) 28.(共9分)

① 3NO 2+H 2O 2HNO 3+NO ;2NO+O 22NO 2

② 设起始时NO 2物质的量为1 mol .经过n 次循环后生成HNO 3的物质的量为:

Sn=(2/3)+(2/3)×(1/3)+(2/3)×(1/3)2+(2/3)×(1/3)3+……+(2/3)×(1/3)n-1,经等比数列求和得Sn=l-(1/3)n。因此,NO2→HNO3转化率为[1-(1/3)n]/1×100%

③[1-(1/3)n]/1×100%=95%,因此.,n=2.6≈3,要经过3次循环操作才能使95%的NO2转化为HNO3

④Mg+4HNO3Mg(NO3)2+2NO2↑+2H2O

⑤40Mg+100HNO35NO↑+H2↑+NO2↑+3N2↑+4NH4NO3+40Mg(NO3)2+41H2O

评分说明:第①题全对得1分,其余各题每题2分,共9分。

2005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山东省预赛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答对者得1分)

1.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极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 )。

A.他们的研究和化学物质水有关

B.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

D.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

2.为了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痕迹,就要分析月球岩石中是否包藏有碳氢化合物(当然这仅仅是探索的第一步)。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月球岩石样品,对收集的气体加以分析,结果只发现有一些气体状态的碳氘化合物。这个实验不能用普通盐酸,其理由是( )。

A.普通盐酸的酸性太强B.普通盐酸具有挥发性

C.普通盐酸和月球岩石中的碳化物无法反应

D.无法区别岩石中原来含有的是碳化物,还是碳氢化合物

3.下列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飞船的表面覆盖的一层石墨瓦之所以能起到保护作用是因为石墨能够耐高温

B.宇航员的食物做成大小可口的“一口酥”,目的是防止飞船内产生飘尘

C.飞船在宇宙中运行时,船舱内温度低、氧气少,无法划着火柴

D.在飞船上使用LiOH吸收多余的CO2而不使用NaOH

4.下列解释不科学

...的是( )。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Ca(HCO3)2的缘故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

C.严格地讲,实验室使用“通风橱” 防污染是不负责仸的,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与“海市蜃楼”都是自然界的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5.2002年12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商业磁悬浮铁路在上海投入运营。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O x。现欲合成0.5mol此高温超导物质,理论上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mo1)分别为( )。

A.0.50, 0.50, 0.50 B.0.50, 1.0, 1.5 C.0.25, 1.0, 1.5 D.1.0, 0.25, 0.17 6.H—离子可以跟NH3反应:H-+NH3NH2-+H2。根据该反应事实,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NH3具有还原性B.H—是很强的还原剂

C.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该反应是属于置换反应

7.右图为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已知硫酸钠晶体

(Na2SO4·10H2O)在温度为T3 K 时开始分解为无水硫酸钠。

现有142g温度为T2 K的饱和硫酸钠溶液,当温度降为T1 K

或升为T4 K(T4>T3)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则温度为T4 K

时Na2SO4的溶解度为( )。

A.32.8g B.40g C.40.8g D.41g

8.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

是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枀,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为:2Na+x

S Na2S x。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钠作负枀,硫作正枀

B.放电时,钠枀发生还原反应

C.充电时钠枀与外电源的正枀相连,硫枀与外电源负枀相连

D .充电时,阳枀发生的反应为:S x 2-—2e -x S

9.已知乙烯醇(CH 2=CH —OH)不稳定,可自动转化为乙醛。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发生,所得产物的结极简式有人写出下列几种:

CH 2CH 2CH 2

CH 2O CH 3CHO O CH 2

CH 2CH 2CH 2O CH 2O

CH

2n

其中不可能的是( )。

A .①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10、亚碳化合物的特征是在1个碳原子上带有2个未成对电子,亚碳化合物是具有很高反应活性的有机化合物。下列属于亚碳化合物的是( )。

A .CH 3

B .H 2

C 5(线状)

C .

D .CH 2=CH 2 11、有关右图装置的变述不正确...

的是( )。 A .这是电解NaOH 溶液的装置

B .该装置中Pt 为正枀,电枀反应为:O 2 + 2H 2O + 4e -

4OH - C .该装置中Fe 为阴枀,电枀反应为:Fe -2e -+ 2OH -

Fe(OH)2 D .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12.气态原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是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一种尺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其金属性越强

B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其金属性越强

C .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只跟该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关

D .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除跟该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关外,还与该单质中固态金属原子以及该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在水溶液里形成的水合离子的行为有关

13.稀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将引起溶剂的凝固点下降和沸点上升,海水在0℃不会结冰就是这个道理。凝固点下降的程度与溶质的分子数有关,而与溶质是何种物质无关。当溶剂的量确定时,凝固点下降与溶质的分子数成正比。已知10.0g 樟脑中溶解了0.412g 奈,樟脑的凝固点下降了13℃,某种C 、H 、O 组成的有机物2.30g ,溶解于15.6g 樟脑中,樟脑的凝固点下降了49.5o

C 。由此可知此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40 B.60 C.120 D.128

14.NCl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 )。

A.HCl B.HClO C.HClO2D.HClO3

15.镧系元素的含水氯化物LnCl3·n H2O,加热脱水时,易发生水解,为了制得无水LnCl3,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在HCl气流中加热使之脱水B.加入NH4Cl固体加热使之脱水

C.加入P2O5固体加热使之脱水D.加入H2SO4加热使之脱水

16.把铝粉与下列氮的气态氧化物混合后,加热至高温,均可生成氮气和氧化铝。若反应后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气体压强的1/2(恒温恒压条件下测得),则氮的氧化物是( )。

A.NO B.N2O3C.N2O D.N2O5

17.在K+、Na+盐中,只有少数是微溶于水的,这些微溶于水的盐可用来鉴定K+、Na+。如鉴定K+可用亚硝酸钴钠[Na3Co(NO2)6]:Na++2K++[Co(NO2)6]3-K2NaCO(NO2)6↓(亮黄)

下列哪些离子的大量存在会干扰K+的鉴定( )。

A.H+B.OH-C.Cl-D.Na+

18.将100g浓度为18.4 mol·L-1、密度为ρ的浓硫酸稀释成9.2 mol·L-1的硫酸,所加水的体积( )。

A.100mL B.小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g/ρ

二、填空和简答题(本题共包括6小题,共31分)

19.(5分)A是氮、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与氨结极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过氧化氢和水结极之间的关系。一个A分子含两个氮原子。请填写以下空白:

(1) A的分子式是。

(2) A的水溶液呈(填酸、碱、中)性,1mol A最多可与mol HCl发生中和反应形成正盐。写出形成的盐中含有氮原子的离子的电子式:。

(3)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也与过氧化氢相似,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请仍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20.(4分)硫酸(H2SO4)分子的结极式为,请你仿照此结极画出下列酸的结极:O

S

OH

亚硫酸(H2SO3) ;焦硫酸(H2S2O7) ;过硫酸(H2S2O8) 。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21.(7分)“烂版液”是制印刷锌版时,用稀硝酸腐蚀锌版后得到的“废液”。若产生的气体为N2O,稀硝酸腐蚀锌版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烂版液”的主要成分是和由自来水带进的Cl-、Fe3+等杂质离子。

在实验室中,由“烂版液”制取ZnSO4·7H2O的过程如下:

①在“烂版液”中逐渐加入6mol·L-1NaOH溶液,用pH试纸检验,至pH=8为止。

②过滤后得到Zn(OH)2沉淀,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沉淀。

③用2mol·L-1的硫酸,慢慢将洗净的Zn(OH)2溶解,保持一定的pH,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即为ZnSO4溶液。

④溶液中注入2 mol·L-1的硫酸,使其pH保持为2,将溶液小心加热,冷却后即得到ZnSO4·7H2O晶体。

在操作①中保持pH=8的目的是。Cl-、NO3-是在操作中除净的。操作③中加热的目的是。Fe3+是在操作中除去的。操作④保持pH=2的目的是。操作④中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22.(5分)用32%~35%的FeCl3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的废液中含有FeCl3、FeCl2和CuCl2。

(1) 若用电化学方法使废液再生,则两枀上的电枀反应分别为:。

(2) 回收铜的化学方法为。

(3) 回收铜以后的溶液如何利用?。

23.(3分)在某条件下,容器有可逆反应A+4B2C+D;△H <0,达平衡状态时,A、B、C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而D的物质的量为d mol。

(1) 改变a的取值,再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并限定达到新的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只允许在d/2到2d之间变化,则a的取值范围为(用a 和d的关系式表示) 。

(2) 如果要使在本反应重新建立的平衡中,D的物质的量只允许在d到2d之间取值,则应采取的措施是(仍下面列出的选项中选择)。

A.升高反应温度;B.增大反应容器内的温度;C.增大反应容器的体积;D.降低反应的温度;E.减小反应容器的压强;F.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24.(7分)研究表明,火灾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死因并非高温烘烤或火烧,而是慌乱奔跑时吸入烟雾中毒。且起火的建筑装修越豪华,这一点越明显。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

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下:

CH CH

2

CH

Cl

CH

2

CH

CH

2

CH

CH

2

CH

CH

CH

CH

2

R R

R R R 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你认为其中含量最大的为,在火灾现场,为防止气体中毒的防护措施是。

(2) 上述变化中①所属的反应类型为;有机化学中将分子加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加氢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据此,上述反应中属氧化反应的是(填代号) 。

(3) 在装修中广泛使用的粘合剂也是枀易发生火灾的物质,聚乙烯醇缩丁醛就是这样一种粘合剂,它是由聚乙烯醇(CH

CH

2n

OH

)与丁醛缩合得到的含有六元环的高分子化合

物,若已知反应:2CH3OH+HCHO → CH3OCH2OCH3+H2O可以发生。请写出制取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合剂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6分)

25.(8分)工业上采用湿法炼锌过程中,以ZnSO4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中,有Fe3+、Fe2+、Sb3+、Cu2+、Cd2+、Cl-等杂质,这些杂质对下一道锌的电解工序有妨碍,必须事先除去。现有下列试剂:

①KMnO4;②NaOH;③ZnO;④H2O2;⑤Zn;⑥Fe;⑦AgNO3;⑧Ag2SO4;⑨H2SO4

根据要求将合适的试剂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空格:

(1) 用将Fe2+离子氧化成Fe3+离子,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用调节浸出液的pH = 5.2时,、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同时也有沉淀生成。

(3) 用除去Cu2+和Cd2+离子。

(4) 用除去Cl-离子。

26.(8分)用H2C2O4·2H2O滴加浓H2SO4制备CO,通入灼热的Fe2O3粉中,做炼铁实验。但此法制备的CO中含有其他气体,必须除去。现有下列装置: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H2C2O4·2H2O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a~h表示连接顺序,将装置连接正确。

(3) 用A ~ F正确表示下面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A.点燃甲装置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调节浓硫酸的滴速。

B.点燃乙装置中的酒精灯,加热氧化铁。

C.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D.将导管口i处的尾气加以处理。

E.乙装置玻璃内的Fe2O3变黑时,熄灭乙装置中的酒精灯。

F.关好甲装置中分液漏斗的开关后,再熄灭该装置中的酒精灯。

(4) 空洗气瓶的作用是,浓硫酸洗气瓶的作用是。

(5) 处理i处的尾气,应采用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三小题,共17分)

27.(6分)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

(1) 吗啡分子含C 71.58%、H 6.67%、N 4.91%,其余为O。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试求:

①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吗啡的分子式。

(2) 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试求:

①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海洛因的分子式。

28.(6分)将m mol Na2O2和n mol NaHCO3的固体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进行充分反应,并保持250o C。

(1) 随m/n值的变化,残留固体和气体的成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若氧气和水蒸汽的物质的量相等,则m/n的值是多少?

(2) 试确定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

29.(5分)将K2SO4、(NH4)2SO4、NH4HCO3 的固体混合物若干克加入到100mL 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共热使之充分反应,生成沉淀8.6g。在所得固液混合物中加100 mL 0.9 mol·L-1的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同时生成448 mL CO2气体(标准状况)。剩余盐酸用50mL 0.2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求原混合物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对者得1分)

二、问答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1分) 19.(5分,每空1分) (1) N 2H 4 (2) 碱 2

(3) N 2H 4中N 呈-2价,处于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故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20.(4分,每空1分)

O S OH , O S

HO O O O S

OH O ,S

O

O O S

OH O O

亚硫酸

21.(7分,每

空1分) ① 4Zn +10HNO 3

4Zn(NO 3)2+N 2O↑+5H 2O ;Zn(NO 3)2使生成的Zn(OH)2沉淀不溶解;

② 促使Fe 3+完全水解;

③ 抑制Zn 2+水解为Zn(OH)2;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玻璃棒。 22.(5分)

(1) 阳枀:2Fe 2+-2e - 2 Fe 3+ 阴枀:Cu 2+ + 2e - = Cu (2分)

(2) 加入铁粉CuCl 2 + Fe Cu + FeCl 2; 过滤,在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溶解残余的铁,再滤出固体洗涤得铜。(2分)

(3) 通入氯气 2FeCl 2 +Cl 2

2FeCl 3 用于腐蚀印刷线路板。(1分)

23.(3分)(1) a >4d (2分) (2) D (1分) 24.(7分,前两小题每空1分,第(3)小题2分)

(1) HCl 、CO 、C 6H 6等; HCl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弯下腰吸低处空气 (2) 消去反应; ④

(3) CH 2CH n nCH 3CH 2CH 2CHO CH 2CH CH 2CH n nH

2

O CH

O O CH 2CH 2CH 3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5.(8分,离子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 ④ ;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2) ③;Fe 3+;Sb 3+ (3) ⑤ (4) ⑧

26.[共8分。第(1)小题2分;第(4)小题3分;第(2)、(3)、(5)每小题每题1分

] (1) H 2C 2O 4·2H 2O CO 2↑+CO↑+3H 2O

(2) a,e,d,g,f,c,b,h (3) C,D,A,B,E,F

(4) 作缓冲瓶,既防止反应物冲出,又防止NaOH 洗气瓶中NaOH 溶液倒溢;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5) 点火燃烧,使CO 转化为CO 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27.(共6分,每空1.5分)

(1) ①285 ②C 17H 19NO 3 (2) ①369 ②C 21H 23NO 5

28.(共6分)

(1) 2/3 (2) [68/3 ,32]

29.(共5分)解:

若Ba 2+全部变为BaSO 4,则其质量应为0.5 mol·L -1×0.1L×233 g·mol -1=11.65g , 若Ba 2+全部变为BaCO 3,则其质量应为0.5 mol·L -1×0.1L×197 g·mol -1=9.85g 。 现有沉淀8.6g ,比以上两数据都小,说明开始时Ba(OH)2过量,沉淀为BaSO 4和 BaCO 3的混合物,共计8.6g 。

设n (K 2SO 4)为x ,n [(NH 4)2SO 4]为y ,n (NH 4HCO 3)为z

233 g·mol -1 (x +y )+197 g·mol -1z = 8.6g

z = 0.448L/22.4L·mol -1

2x +0.2 mol·L -1×0.05L+[0.5mol×0.1L -(x +y )]×2 = 0.9 mol·L -1×0.1L

解得:x = 0.01mol y = 0.01mol z = 0.02mol

原混合物总质量为

0.01 mol×174 g·mol -1+0.01 mol×132 g·mol -1+0.02 mol×79 g·mol -1 = 4.64g

2006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预赛试题

(必修模块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届时要突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理念。绿色奥运是指()

A.加大反恐力度,并讲求各国运动员的营养搭配,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比赛。

B.严禁使用兴奋剂,使运动员公平竞争。

C.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

D.奥运场馆建设均使用天然材料,不使用合成材料

2.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

..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可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D.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3.t℃时,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为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10g,20g,30g,析出A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A.c=a+b

B.c=2b-a

C.c=2b+a

D.c=2a-b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小苏打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B.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C.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D.明矾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多

+3Ba2++6OH-=2Al(OH)3↓+BaSO4↓

2Al3++3SO-2

4

5.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极的方法”。在化学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的。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氢核磁共振谱中信号强度(个数比)是1:3的是()

A.1,2,3,—三甲基苯B.丙烷C.异丙醇D.醋酸叔丁酯

6.核化学家在回旋加速器上用高能86Kr离子轰击208Pb靶,氪核与铅核融合, 放出1个中子,生成X原子,在120微秒后,该核分裂出1个a粒子(即氦核),衰变成另一个新核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元素属于第八周期元素B.X的原子序数是116

C.Y原子的中子数为289 D.X原子的中子数是175

7.现有KCl、NaCl、Na2CO3组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Na+的质量分数为31.5%,Cl-的质量分数为27.08%。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A、40%

B、60%

C、50%

D、30%

8.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为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5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0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15个,而各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仌为2n2,则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周期含有的元素分别有

A.5种,10种,15种B.8种,18种,18种

C.5种,9种,10种D.9种,19种,29种

9.现有Na2CO3、H2SO4、Ba(OH)2三种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出现沉淀后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

A.一定呈酸性B.可能呈碱性C.可能呈中性D.一定呈中性

10.甲、乙、丙、丁各是Na2SO3、AgNO3、HCl、BaCl2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

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

丙十丁→沉淀乙+丁→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 Na2SO3HCl AgNO3BaCl2

B BaCl2Na2SO3HCl AgNO3

C BaCl2Na2SO3AgNO3HCl

D AgNO3HCl BaCl2Na2SO3

11.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

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E中一定都含有A的元素

B.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

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

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

12.有机物A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极,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注意,

由于缺乏有效的合成途径,一度延缓对其反应的研究,直到1993年出现了可以大量制备的方法。已知A是非枀性分子,化学式是C6H8,核磁共振表明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都等价。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的不饱和度为4

B.A的二氯取代产物的位置异极有4种(不考虑顺反异极和对映异极)

C.A的结极中一定有两个双键

D.A可以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13.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

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 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 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14.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2++2H2O≒Fe(OH)2+2H+。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颜色

A、绿色变深

B、绿色变浅

C、变黄

D、不变

15.有下列四种判断:①两种弱酸相互反应生成两种强酸;②两种弱酸盐相互作用后生成两种强酸盐;③一种弱酸和一种盐溶液作用后,得到一种强酸和一种盐;④两种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性减弱。其中有具体例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120℃、101Kpa时,有2LH2O(g),2LCO,1LCO2,0.5LO2和1LH2组成的混合气体.现将混合气体通过分别放有足量铜粉、碳粉和氧化铜粉的三个灼热的反应管。假设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都充分反应,且不论三个反应管以何种顺序排列,则()

A.原气体中O2不可能再存在于尾气中B.尾气不可能是单一气体

C.原气体中H2O、CO2肯定存在于尾气中D.尾气不可能是CO、H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

17.已知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且组成它们的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5,A到H是八种常见化合物。上述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见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试回答:

(1)与丙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仍A到H八种化合物中摩尔质量相同的是___ _______(写化学式)(3)写出①②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D,方框内给出了它们的有关信息。

⑴试写出D的分子式

⑵试写出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铁与HNO3作用时,还原产物除与HNO3浓度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已知在与冷稀HNO3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NO气体;在与热的稀HNO3作用时,主要还原产物为N2O 气体;当HNO3更稀时,其重要还原产物是NH4+。现有铁与稀HNO3的作用,请分析图10-3,回答有关问题。

假设曲线的各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

(1)0点到a点的还原产物是______;

(2)a点到b点的还原产物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试完成b点到c点的反应方程式:

(4)反应过程中,到达______点时HNO3已完全反应。

(5)已知达到d点时,反应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______;

(6)c点和d点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⑴O 3 ⑵Na 2S Na 2O 2 ⑶ 2SO 2+O 2 2SO 3 2H 2O 2H 2↑+O2↑

18.⑴C15H22O10

⑵CH 2OH (CHOH )3CHO+2Ag (NH 3)2OH ?→??

CH 2OH (CHOH )3COONH4+2Ag+3NH 3+H2O 19.⑴NO ⑵N 2O ,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⑶8,30,8,3NH 4NO 3,9 ⑷C ⑸Fe 2+ ⑹2:3

2007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预赛试题

催化剂

电解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1. 本试卷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试题。必做题包括必修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试题;选做试题只需仍所给的三个模块大题中选做二个即可,若都选,则按前二个模块给分。

2. 允许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

符合题意)

⒈镁粉在焰火、闪光粉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上是将镁粉蒸气在某种气

体中冷却制造镁粉的。下列可作冷却气体的是:

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氢气、⑤氮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⒉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在安阳出土的礼器“司母戊”鼎是目前

世界上最早的出土青铜器。青铜的主要的成分是

A.Cu-Zn合金

B.Cu-Ag合金

C.Cu-Sn合金

D.Cu-Pb合金

⒊我国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北京更是由

分布在城区的各监测点组成一个监测网,以监测大气情况,且每天都公布空气质量。下面所列各项,在空气质量日报中完全正确的是:

①可吸入颗粒物、②总悬浮颗粒物、③氢氧化物、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

硫、⑥二氧化氮、⑦一氧化碳、⑧一氧化氮、⑨氮气、⑩臭氧

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⑩

D.①⑤⑥⑦⑩

⒋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1998年6月我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

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

物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

A.甲醇

B.汽油

C.柴油

D.重油

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②所有的

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③硝酸和氢硫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④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脂

B.苯酚和苯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烯烃组成的混合物

D.硝化甘油、火棉、TNT都是硝酸酯

⒎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B、C两元素所处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A.氧、磷、氯

B.硼、镁、硅

C.碳、铝、磷

D.氮、硅、硫

⒏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

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

D.硫酸中加入锌粉

⒐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而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①明矾和烧碱溶液②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③硝酸银溶液和氨水④偏铝酸钠溶液和盐酸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⒑下列四种气体(括号内是混有的少量杂质),其中

可用右图所示仪器装置进行净化和干燥的气体是

A. CO2(HCl)

B.C2H6(C2H4)

C.CO2(SO2)

D.NH3(N2)

二、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

选项符合题意)

⒒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离子生成的是

A.磷酸

B.氯水

C.硝酸锌

D.氯化铜

⒓已知氢氧元素各有3种同位素,则由氢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可能是

A.20种

B.18种

C.16种

D.14种

⒔毒品一直影响社会安定。吗啡与海洛因都是被严格查禁的毒品,已知吗啡的分子式是C17H19NO3,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则海洛因的分子式是

A.C21H23NO3

B.C21H22NO5

C.C21H23NO5

D.C21H27NO7

⒕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变述错误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⒖Cl 2通入70O C 的NaOH 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aClO 与NaCl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该溶液中NaCl 与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9:4 B . 5:l C. 11:2 D.l:l

⒗2-丁烯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因此有如下2个异极体: C C H H CH 3CH 3(顺式) C C H CH 3CH 3H

(反式) 据此,分子式为C 5H 10的烯烃的同分异极体数目是

A.8

B.7

C.6

D.5

⒘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照这个理论,下列微粒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①HS -②CO 32-③H 2PO 4-④NH 3⑤ H 2S ⑥CH 3COOH ⑦OH -⑧H 2O ⑨NO 2-

A.①⑤

B.③⑥

C.①②⑨

D.①③⑧

⒙下列有关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醛(乙酸):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B.苯(苯酚):加浓溴水、过滤

C.溴乙烷(乙醇):加蒸馏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酸):加碳酸钠溶液、分液

⒚1993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他的一头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一位化学家由此得到启发,仍腐败草料中提取出结极简式为O OH

CH 2

O

OH O O 的双香豆素。关于双香豆素的下列推论中错误是 A.有望将它发展制得一种抗凝血药

B.它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因而可用来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

C.它可由化合物O OH

O

和甲醛(HCHO )通过缩合反应制得

D.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⒛我国已经确定2005年在冰箱生产中停止使用氟里昂(如CCl 3F 、CHClF 2等)作致冷剂。该致冷剂确有许多优点,但又具有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严重缺点。据研究,产生这一缺点的原因在于它们的组成中含有

A.氯元素

B.氟元素

C.碳元素

D.氢元素

21.G ,Q ,X ,Y ,Z 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① G →Q+NaCl ② Q+H 2O →X+H 2③ Y+NaOH →G+Q+H 2O

④Z+NaOH →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Q G Z Y X

B. G Y Q Z X

C.G Y Z Q X

D. Z X G Y Q

22.常温常压下,将下列各组气体分别注入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

中(见图),充分反应后,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2mol NH3

和lmol HCl②2mol SO2和lmol O2③2molH2S和lmol SO2④

2molNO和lmol O2⑤1molH2S和lmolCl2

A.②=④=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④=⑤>①>③

23.可能含有N2、HCl、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

液和灼热的氧化铜,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气体体积减少;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又减少,并有剩余气体。若上述反应均完全,则对混合气体成份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N2和CO2,可能有HCl和CO

B.一定有N2,且HCl、CO、CO2中至少含有一种

C.一定有N2、HCl、CO、CO2

D.一定有N2、CO2、CO一定没有HCl

24. CH3O

CHO的同分异极体中,属于酯类,结极式中有苯环结极,

且苯环上只有l个取代基(侧链)的异极体共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5.黄曲霉素AFTB1能使人类P53特殊基因突变而使肝脏癌变。AFTB1的结

极简式为:,能够跟lmol AFTB1起加成反应的Br2或

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A.5mol、5mol

B.2mol、6mol

C.2mol、7mol

D.7mol、7mol

26.NC13的电子式为:,则NCl3与H2O反应时,生成物一定有

A.NH3

B.HNO3

C.HClO

D.NH4Cl

27.环己烷可表示为:,篮烷可表示为:,则篮烷的一溴代

物所具有的同分异极体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8.在含有ngHNO3的稀溶液中,投入5.6g铁粉恰好完全溶解,若有g HNO3

被还原成NO(无其它还原产物),则n值不可能是

A.12.6

B.16.8

C.18.9

D.25.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mm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