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东南大学

更新时间:2023-09-22 17:21: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第 三 次实验

实验名称: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实 验 室: 103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2011/11/22

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

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测量阻抗参数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阻抗概念的理解; 2、 掌握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单相自耦调节器等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对于交流电路中的元件阻抗值(r、L、C),可以用交流阻抗电桥直接测量,也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来进行测量。 1. 三电压表法

先将一已知电阻R与被测元件Z串联,如实验内容图一(a)所示。当通过一已知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时,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压U、U1和U2,然后根据这三个电压向量构成的三角形矢量图和U2分解的直角三角形矢量图,从中可求出元件阻抗参数,如图一(b)所示。这种方法称为三电压表法。

由矢量图可得:

U2?U12?U2cos??2U1U2 Ur?U2cos?2r?RUrU1RUxwU1U1wRUx

L?Ux?U2sin?C?

2.三表法

图如图二所示:

首先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分别测出元件Z两端电压U、电流I和消耗的有功功率P,并且根据电源角频率w,然后通过计算公式间接求得阻抗参数。这种测量方法称为三表法,它是测量交流阻抗参数的基本方法。 被测元件阻抗参数(r、L、C)可由下列公式确定:

x?z2?r2?zsin?xP L? cos??wIU1PC?r?2?zcos?xwI

z?UI三、 实验内容

1、三电压表法

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Z1=10Ω+L(114mH),Z2=100Ω+C(10uF),按表1的内容测量和计算。

I??U?U?Ux1R0Z1,2~220VUs50Hz?U???U??U22Z =r+jX00

θ?U1?Ur?I

(a)测量电路 (b)相量图

图1 三电压表法

表1三电压表法

Z U/V Z1 Z2 30 30 测量参数 U1/V U2/V 6.5 8.8 25.6 28.5 计算参数 Ux/V r/Ω 20.29 28.50 24.03 cosθ 0.61 0.02 Ur/V 15.62 0.57 L/ mH 99.36 C/ uF 9.83 分析:

1) 实验中L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其电感量约为114mH,内阻为26Ω,实际测得r?24.03,

26?24.03*100%?7.58%

26114?99.36*100%?12.84% 2) 电感L的测量误差=

11410?9.83*100%?1.7% 3) 电容C 的测量误差=

10误差为

可知电容测得较准确,而电感测量误差比较大。

实际上,实验所采用的线圈,其给出的参考值本身就不是很准确,加之电感在实验中受实验时间影响比较大(发烫),所以其实际参数并不是准确等于给定值的。 三表法测量还是很准确的,这一点可以从电容的测量误差看出。 除此之外,实验的误差还来自实验过程中对电压表的读数和调节。

2、三表法(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

按图2所示电路接线,将实验数据填入表2中。 Z1=10Ω+L(114mH),Z2=100Ω+C(10uF),

I*A*PR0~220VUs50HzVUZ =r+jX0Z1,2

图2 三表法

表2 三表法 Z I/A Z1 Z2 Z1+Z2 Z1//Z2 0.3 0.6 0.3 0.6 0.3 0.6 0.3 0.6 分析: 测量参数 U/V P/W 15.20 30.80 98.90 198.10 94.30 188.70 16.20 32.60 3.56 14.23 8.88 35.80 12.40 49.71 4.25 16.97 计算参数 z/Ω 50.67 51.33 329.67 330.17 314.33 314.50 54.00 54.33 cosθ 0.78 0.77 0.30 0.30 0.44 0.44 0.87 0.87 137.78 138.08 47.22 47.14 r/Ω 39.56 39.53 x/Ω 31.66 32.74 314.56 314.84 282.52 282.57 26.17 27.01 83.30 85.98 L/ mH 100.78 104.21 C/ uF 10.12 10.11 11.27 11.26 xL?wL?100?*114*10?3?35.81 11xC???318.31wC100?*10*10?6当Z1+Z2时,

Z?Z1?Z2?10?26?JxL?100?JxC?136?J(xL?xC)X?xL?xC?0

?电路呈容性

当Z1//Z2时,Z?算得最终X>0

Z1*Z2(36?JxL)*(100?JxC) ?Z1?Z2136?J(xL?xC)?电路呈感性

3、 功率因数的改善

仍按图2接线,并将电容(24μF)并联在负载Z1两端。首先调节单相自耦调压器,使副方电压等于表2第二栏中测量出的电压值(负载为Z1时对应I=0.6A的电压值),然后测出I、P,计算cosθ,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中,并与不接电容前的负载功率因数相比较。

表3

并联电容 I/mA 10 uF 24 uF 490.45 435.45 测量参数 U/V 30.80 30.80 计算参数 P/W 12.18 12.15 cosθ 0.81 0.91 cosθ’ 0.77 分析: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1)并接电容后,cosθ都变大,功率因数提高。

2)并接24uF的电容比并接10uF的电容提高的功率因数更显著。

四、思考题

1、为了提高感性阻抗的功率因数,为什么采用的是并联电容而不是串联电容?

答:1)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必须保证原负载的工作状态不变。

即:加至负载上的电压和负载的有功功率不变。

2)并联电容,只要保持负载两端电压不变,即可保证有功功率P不变,即不会改变原负载的工作状态,而利用电容发出的无功功率,部分(或全部)补偿感性负载所吸收的无功功率,从而减轻了电源和传输系统的无功功率的负担。

3)串联电容,则z'?R?J(xL?xC),而没并电容之前,z?R?JxL, |z'|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或不变,因此总电流就不能确定,功率因数cos??否提高。

所以在感性负载两端适当并接电容来提高功率因数。

P也就不能确定是IU 2、“并联电容”提高了感性阻抗的功率因数,试用矢量图来分析并联的电容容量是否越大越好?

(a) (b)

答: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电路如图(a)所示;以电压为参考相量作出如图(b)的相量图。 其中?1为原感性负载的阻抗角,? 为并C后线路总电流I与U间

。。的相位差。

从矢量图上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若C值增大,Xc减小,IC将增大,I将进一

?将领先于,步减小,从而?更小,功率因数更高。但并不是C越大、I越小。再增大C,IU成为容性。

一般将补偿为另一种性质的情况称作过补偿,补偿后仍为同样性质的情况叫欠补偿,而

。?恰好补偿为阻性(IU同相位)的情况称作完全补偿。

所以并联的电容并非越大越好。

4、 若改变并联电容的容量,试问功率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应作如何变化? 答:由2)中结论,对电容变大、补偿后仍为感性的情况:

1)负载电流取决于所加的电压,电压没变,负载电流也没变。

2)负载是与电容并联的,负载的电流还是原来的电流,而总线的电流则是负载的电流与电容的电流之和,由于是感性的,负载电流与电容电流是反相的(电容电流超前于电压,负载电流落后于电压),所以总的电流会减小,电流表读数减小。 (因为P=UI*Cosφ,P,U不变,当Cosφ增大,则I变小。 ) 3)负载有功功率不变,即功率表读数不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3y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