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9:30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如何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使得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的在学生就业应聘时体现其优势成为高职院校在这门课程开设过程中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作者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多年,通过其教学对象、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进一步改进本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and Countermeasures

Shao Yunna1,Xiang Bangmeng2

(1.Zhejiang Orient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enzhou325011,China;2.Wenzhou Vocational Secondary College,Wenzhou325011,China)

Abstract:\required cours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how to mak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ge students to master computer

knowledge and computer literacy,job candidates better be reflected in the students the advantages of a higher Institutions set up during the course of a hot issue.The author in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Oriental engaged in \Foundation\objects,the status quo of teaching,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ome of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course of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Court \Foundation\countermeasures.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s;Computer culture;Teaching;Strategy 一、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各级各类高校普遍开设、授众、受益面最广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它在人才培养的信息素质养成和可持续信息化生存能力获取中起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在我校教学中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表现为大多数学生不大重视计算机的学习。在随后的学生就业应聘中,用人单位面试的情况反映了不少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不能马上适应岗位需求。本人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对计算机教育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本文在对本校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本校的学生来自省内各地,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同,学习兴趣也不同,所以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时期已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掌握情况甚好,对教师的讲解很容易接受。然而另有一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字输入都没学过,鼠标不敢移动,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去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思考。 (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学生在中学时期或多或少已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对这门课程的不重视,学生对课程内容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认为上课可听可不听,可上可不上,导致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对教师的讲解不太感兴趣,自以为是,却常常对一些问题一知半解,不够深入透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等级考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教学内容。本校学生在学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后,需要参加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内容除了OFFICE最常用的PPT、EXCLE之外,还有FRONTPAGE、ACCESS,后两者对大部

分学生而言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但为了应付考试,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而最重要的文档排版WORD由于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往往被简单带过或忽略不讲。由此限制了教学内容。

(四)设备不足,不能保障基本的教学需求。近几年,本校不断的扩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设备投入却存在滞后的现象,已不能保障基本的教学条件,这也是造成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屡屡出现逃课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平衡扩大学校规模与设备投入不足的矛盾是本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研究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我们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让其学之受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进行教学改革,分班教学。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在新生入校后进行摸底考试,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学生。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也根据学生分班情况做不同的调整。由于考试只是一次摸底测试,一部分学生如果不满意分班的情况可提出申请,在教师重新测试之后根据其实际水平重新调整班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层次大致相同,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二)结合专业特点,重点讲授专业相关内容。随着计

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各个专业,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的软件不断出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要求和不同专业将来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调整授课内容。例如会计专业学生,对EXCLE数据处理软件使用较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使用PPT演示文稿软件较多,而文秘专业对WORD操作要求较高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相关专业相关案例设计内容重点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大设备的投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应不断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完善办公教学硬环境,保证实训设备科学运行,各项实践教学及学生技能训练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离不开计算机。而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改革,让这门课程发挥其自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娟.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的研究和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6

[2]赵晖,冯国良.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

问题与思考[J].福建电脑,2007,5

[3]梁金明.大学计算机基础[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9,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7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