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3-05-31 04: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针对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进行的革新。实践表明,这一改革能够实现因材施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S IN E&T C N 0 O MATO CE C E H 0L GYI R NF IN

20 0 7年

第 3期 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陈龙猛李言照于仁师张金政王保桂 ( .岛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 6 0; 1青 6 0 0

2青岛农业大学总务处山东 .

青岛

26 0 ) 6 1 9

【摘要】针对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和面临的问题,文从课程设置、本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进行的革新。实践表明,一改革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好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激更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学方法;教实验教学Th f rl n r c i e o e Re 0 ila d P a tc fCur i u u Te c i g i i e s t m p t r Fo n t r c l m a h n n Un v r iy Co u e u da on i

Che ng e l LiYa z ao Yu Re sil Zb gJ n he g, a o u 2 n Lo m ng, n h l, n l, an i z n l W ngBa g i i

(Iol eo fr t nSin ea dT c n lg, n d oAgiutr nvri; 1 l g fI omai cec n eh ooy Qig a r l eU iest C e n o c u y 2T eDea t n f n rlS rie Qig a rc l r nvri . h n y n src, n d oCt ̄h n o gP oic2 60 ) .h p rmeto ea- evc, n d oAg ut eU iest C eg a gDii tQig a i Ge i u y t y a d n r vn e6 19

【 src]agt gt tet cigpat eadteecu trdpo l noru i rt’“o p trf n ai”crc lm ti ppr AbtatT re n h e hn rc c n h n onee rbe i u nv s yS cm ue u d tn ur uu,hs ae i o a i ms ei o o ip e e t d i n v t d me s r s i h o r e t k n b u n v r i r m h s e t o u i u u s t p

r s n e n o a e a u e n t e c u s a e y o r u i e st fo t e a p cs fc r c l m eu,me h d i e c n h o y a d prc i e y t o n ta hig t e r n a t, c e a n n d t I wa h we y p a t e t a h e is o n o a i n c u d c ry o t ta h n c o d n o o e S sa u,si l t d su e t’ x mi i g mo e e e t s s o d b r c i h tt e s re fi n v t o l a r u e c i g a c r i g t n’ t t s t c o mua e t d n s su y i i a i e n te t e e t d n s r c i e o e a in a ii l. t d n t t,a d sr ngh n d s u e t’p a t p r t b l y we 1 i v c o t

【e r sC m ue ud t n C ri lm stp Tahn e o; x eie tecig k ywod】o p tron ai; u c u e; ecigm t d E pr n ahn f o u u h m t

《算机基础》是大学阶段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应用的计第…门必修课程,是我校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也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

第 4章电子表格软件 E cl0 3 x e20 第 5章演示文稿软件 PweP it0 3 o ron2 0第 6章:算机网络知识和因特 I计 i _ 4第 9章计算机信息安全

2 2 22

l 0 6 20

其中大作业 2学时其中大作业 2学时

本操作技能,学生以后的学习、作和生活打下计算机文化基础。为工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在我校先前的课程设置中 .论教学和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之比为 1 1:。教师讲课主要是理论性地讲授 .出突重点难点,后通过大屏幕进行演示和分析 .后学生通过上机实验然然消化并巩固所学知识。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1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讲 .生听 .后上机实 .学然验 .习课堂}讲的内

容,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 .练:不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上机实践能力。

课程小结 .动机

2

0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在将“ n o sX WidW P操作系统”“字处理系统 Wod 0 3、电子、文 r2 o”“表格软件 E c l0 3、演示文稿软件 P w r on2 0”这 4章的讲课 x e2 0”“ o eP it0 3

章 2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教师先课堂讲学时压缩以后 .如何用 2学时讲授原来至少需用 4学时的 1内容, .个对授 .生后机练习的教学方式 .有将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两类不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新的挑战。此我们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学没 同性质的教学内容Ⅸ分开来 .其分别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教索和改进。对 1让学生课前预习 .学。结果是教学效率低,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差。如基本操其学例作性很强的那些教学内容,到课堂上讲解演示 .生很快就会疲劳拿学厌烦,觉枯燥 .以收到好的效果 .感难 .

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渫下对一章内容预先进行了解和学习。一一般在前一节的最后几分钟,师向同学们布置需要预习的内容,过教通

学找 3不利于因材施教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生人犬预习,习和理解本章基本内容,出其中的难点。为保证预习效果, .学并 学后的计算机基础情况也各不一样。样,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这在使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 .对其进行抽查。 2课堂教学 .原有计算机基础情况各不相同的各得其所 .即使原来基础差的同学通在课堂上 .师要向学生介绍本章的教学内容、学目标,出学教教指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原来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得到更让同时 .根据同学们的预习,增加新的难点。接着向再进一的提高,也是我们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 f述传统习的重点和难点,步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题。问 为此,们对《算机基础》程从课程设置、学方法、机指我计课教

学生介绍本章的主要教学过程,求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在整体上有以一

个概要地了解。然后对教学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提示或讲解。通过

导、核方式、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革新 .得了的成效考教取一

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从操作角度看都不难。因为教

课程设置调整

材一配套的实验指导书[】 .详细给出了实现一功能的操作步和 2中都骤,学生卜时只要按照操作步骤或向导的提示去做就能完成。难的机

在当前各专业都在压缩课内总学时的大趋势下,增加课程学时要

数是不可能的。为此,们在总学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理论学时与我将 因此,重点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演示和讲解,要让上机实践的学时之比由原来的 2:4调整到 1:2调整后各部分 2中不能正确运用它们。 62 83, _一 学时分配如表 1示。这样调整后,所对于知识性理沧性强的 3章的课学生形象而准确地理解有关术语和基本概念。堂讲授占 1时,实践性强的另外 4章,章讲授 2学时, 8学 O学而每共时。这样就实现了对适合课堂讲授的章节用适当多的学时去讲;合适看为上机操练和实践的章节,行少讲精讲,出更多的时间用于上机实要晕点讲解。再如表格和图表,起来好像一回事,何还要插入图进留表?这就需要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指明,于后者,对可从图表具有以图践表 1理论上机实践学时分配表 紊节

是同学们对一些基本概念和有关术语不了解其含义,导致在上机操作

以 Wod为例,于表格的排序,所依据的第一关键字、二关 r对其第键字、三关键字各起何作用,何影响排序,多学生不清楚,此第如许因

形形式直观形象性的表示表格中的数据这一特点指出其区别 .并演示。通过这种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导引和讲解,为学生后续的上机实就践基本铺平了道路。

讲课…上圳学时学删

最后,向同学们布置上机实践任务,出其时间分配,给并要求课下预习,以保证上机实验的效果。其中大作业 2学时其中大作、 2学时} I

第 1章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O

第 2章 Wid w n o sXP操作系统第 3章文处理系统 W0d0 3 r20

22

41 0

三、上机实践的教学改革与实施。课程实验采取上机形式,教学的学时分配如表 1示。在上机其所

时,师先讲解本次实验的任务、求、意事项, (转第 3 6页 )教要注同下 2

1 6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b3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