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更新时间:2023-04-24 10: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诊治原则解放军总医院 李小鹰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for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2007)

《下肢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治指南》写作组 下肢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专业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专业组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7年 2007年8月 北京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相关定义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 disease,PAD)包括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不同的疾病组,主动脉 包括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不同的疾病组, 或其非冠状动脉分支的动脉瘤扩张,包括:颈动脉、 或其非冠状动脉分支的动脉瘤扩张,包括:颈动脉、 上肢、内脏和下肢动脉分支。 上肢、内脏和下肢动脉分支。不包括冠状动脉和颅内 动脉。 动脉。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周围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 disease,PVD)包括更广泛的血管功能异常,包含影响动脉、 包括更广泛的血管功能异常,包含影响动脉、静脉和 淋巴循环的各种病理生理学综合征,于是,它包括所有 淋巴循环的各种病理生理学综合征,于是, 的改变终末器官灌注的血管疾病。 的改变终末器官灌注的血管疾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disease,PAOD) PAOD):

类似于PAD,包括颈动脉、上肢、 类似于PAD,包括颈动脉、上肢、内脏和下肢动脉分 支,不包括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并且排除了动脉的功 不包括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 能性(血管反应性)或动脉瘤的疾病。 能性(血管反应性)或动脉瘤的疾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 disease,LEAD)包括影响腿动脉而不包括主动脉、颈动脉、上肢 包括影响腿动脉而不包括主动脉、颈动脉、 动脉或内脏动脉的疾病。 动脉或内脏动脉的疾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外周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3000万患者,高危人群发病率20-30% 万患者,高危人群发病率 万患者 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2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

北美

西欧

北京

1.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00;19(suppla): S1-S250. 2.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August 2006; 44(2):333-338.3. Heart 2007;93;303-308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表现颈动脉硬化

上肢动脉硬化

内脏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疾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PAD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 PAD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400%

风险 风险*增加

4倍 倍 3倍 倍200%

心梗*与正常人比较

卒中

1.Arch Neurol.1992; 49:857-863. 2.N Engl J Med.1992;326:381-6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心脑血管事件是PAD 心脑血管事件是PA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PA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75% 的PAD患者死于心脑血管事件 患者死于心脑血管事件非血管事件25%

其他血管事件9%

11% 脑血管事件

55% 心脏事件

Am J Cardiol 2001;87(suppl):3D-13D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 流行病学特点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是中老年人常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 见的临床综合征。 见的临床综合征。众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对其患病 率进行了调查, 率进行了调查,所采用的诊断方法包括间歇跛行 问卷表( Questionnaire)、 问卷表(Rose Claudication Questionnaire)、 踝肱压力指数(AB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无创方 踝肱压力指数(ABI) 法。下列研究中的诊断方法均为ABI<0.90。 下列研究中的诊断方法均为ABI<0.90。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LEAD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LEAD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致动脉 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 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 、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增加LEAD发 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增加LEAD发 生的危险性。 生的危险性。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表1时间 作者与文献 1987 Gofin R, Kark JD, et al [3] 1991 Fowkes FG, Housley E, et al [4]

LEAD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LEAD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例数( 例数(例) 1592 1592 年龄( 年龄(岁) ≥35 55–74 ≥65 ≥55 40–78 45–7450–69; ≥70

人群 Jerusalem 血脂研究人群 Edinburgh 动脉研究人群 心血管健康研究人群 Rotterdam研究人群 研究人群 Limburg 周围动脉疾病研究人群 Strong Heart 研究人群 PARTNERS 计划人群 Framingham 研究人群 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居民 浙江舟山渔民 代谢综合征人群 糖尿病患者 MUCA研究人群 MUCA研究人群

患病率(%, 患病率(%,男/女) (% 4.6 (4.2/5.4) 9.0 12.4 19.1(16.9/20.5) 12.4 5.3 29 3.6 16.4(12.7/18.1) 2.1(3/1.2) 22.5(21.7/23.4) 19.4 (18.3/20.4) 6.0(5.4/9.3)

1993 Newman AB, Siscovick DS,et al[5] 5084 1998 Meijer WT, et al[6] 1998 Hooi JD, Stoffers HE, et al[7] 2000 Gray RS, Fabsitz RR, et al[8] 2001 Hirsch AT, Criqui MH, et al[9] 7715 3650 4549 6979

2002 Murabito JM, Evans JC, et al[10] 3313 2003 李小鹰,王洁 等[11-13] 李小鹰, 2005 刘成国 阮连生 等[14] 刘成国, 2006 魏毅东,胡大一 等[15] 魏毅东, 2007 管珩,田浩明 等[16] 管珩, 2007 李贤,武阳丰 等[17] 李贤, 2124 2668 2115 1347 18140

≥40 60-95 ≥35 32-91 >50 >35

MUCA: MUCA: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合作研究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 临床特点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一)典型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依据临床 典型症状: 特点分为下列四类。 特点分为下列四类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无症状型LEAD 无症状型LEAD (asymptomatic LEAD): LEAD):部分下肢周围动脉闭塞症患者无下肢局部缺血或跛行症状,称 部分下肢周围动脉闭塞症患者无下肢局部缺血或跛行症状, 非典型症状或无症状,但是存在下肢运动功能受损的表现如: 非典型症状或无症状,但是存在下肢运动功能受损的表现如: ①站立平衡能力减弱; 站立平衡能力减弱; ②由坐姿起立的时间延长; 由坐姿起立的时间延长; ③步行速度减缓,步行距离缩短。 步行速度减缓,步行距离缩短。 缩短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原则

间歇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claudication):(1)下肢疼痛的发生特点: 下肢疼痛的发生特点: ① 步行一段距离时发生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疼痛总是累及一 步行一段距离时发生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 个功能肌肉单位(如小腿、臀部、大腿等),其中以腓肠肌、 ),其中以腓肠肌 个功能肌肉单位(如小腿、臀部、大腿等),其中以腓肠肌、 小腿肌群疼痛最常见。 小腿肌群疼痛最常见。 ② 疼痛持续存在,直到患者站立休息一段时间,表现为典型的 疼痛持续存在,直到患者站立休息一段时间, 行走——疼痛 疼痛——休息 休息——缓解 的重复规律, 缓解” “行走——疼痛——休息——缓解”的重复规律,每次疼痛出 现前行走的距离亦大致相当。 现前行走的距离亦大致相当。 ③ 病变越重,每次疼痛出现前行走的距离越短。 病变越重,每次疼痛出现前行走的距离越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fx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