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户外运动

更新时间:2023-12-27 21: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园健康户外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健康的身体从何而来,从运动中来,运动塑造了身体,运动对强健身体有积极的作用。 一、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户外,是最好的运动场所,让孩子自由的奔放,放松整个身心,充分体验自然环境中带给我们的愉悦。现代的家庭多数居住在高楼里,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地方,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鉴于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大型玩具是幼儿园的必备设施。其次,幼儿园也可以因地制宜,一些设施可以依自然环境而设。在园里开辟种植地,各个班的孩子在这里种上青菜、土豆、等植物,并利用户外活动的时间,时常来照料它们,给这些植物浇水,不管是否会丰收,主要是让孩子享受户外劳动活动的快乐过程。在幼儿园创设一些民间游戏活动,让幼儿感受一下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什么,可以在亲子活动中让爸爸妈妈带领幼儿一起运动。让幼儿从现代社会的精致玩具中走入大自然,感受最简单的材料做的最简单的游戏。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走,跑,跳,攀,爬,钻等基本动作

得到了发展,运动能力增强了,同时动作更协调,更灵敏,更准确,更有力。环境的丰富、教师的支持给幼儿的运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

幼儿的运动,不可为急于收到“效果”而过度激烈,更不能一律化,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各年龄段的幼儿体力能力、智力、由轻度而容易做的活动开始,逐渐进展。

例如:单脚跳的平衡活动,大班幼儿用左右脚交替跳动,能持续5分钟;中班幼儿跳3分钟就感到累了;小班幼儿单脚站也站不稳,跳的时间也很短暂。我们可以看出:三个不同年龄组的幼儿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的发育不同,神经系统的平衡、协调、控制能力也不同,因而,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活动能力也不同。为此我们一定要科学安排每日体育活动锻炼。

三、打破班级界限开展户外混龄活动,促进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幼儿需要的满足、兴趣的培养、情绪和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交往。农村幼儿园受办园水平的影响,班多、人多、器材少、场地小,户外活动只能在指定的范围内游戏,幼儿的交往只限于同班教师、幼儿之间,这种做法抑制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幼儿的和谐发展,特别是不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此,我们改变了这种旧的组织模式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打破了班级界限开展体育活动,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了这种组织方法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优越性。

1.自由选择活动区域、活动器械,培养幼儿独立性。 打破班级界限后,幼儿的活动空间大了,园内所有的器械都成了幼儿的活动对象,幼儿可自由选择活动项目、活动器械,自由结伴,并自由地和新伙伴开展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这样幼儿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自己的动作及各方面素质。改变了以前完全在教师带领下选择活动的现象,幼儿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能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 打破班级界限组织户外体育活动,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条件。在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对象扩大了,接触到新的伙伴,新的老师,幼儿需要在这种新的人际中重新整合自我,调节自我,来和别班的小朋友友好相处。如:在合作游戏中,和同龄班幼儿合作,幼儿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各方面能力素质基本相近,两人旗鼓相当,共同组织、共同设计,而和年龄小于自己的伙伴合作,自己成了大哥哥、大姐姐,就要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幼儿需要重新调整自己,想想怎样来合理分工,怎样来以自己的长处弥补小弟弟、小妹妹的短处,使活动成功,同时还要保护好弟弟、妹妹。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激发幼儿潜力。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差异性,鼓励他们做事的欲望和兴趣,帮助他们尽早获得成功经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活动中,幼儿年龄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同时由于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一

条平衡木,动作发展好的幼儿可以很顺利地走下来,而对那些平衡发展稍逊的幼儿则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幼儿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这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就使我们教师在混龄活动的具体组织指导中,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在自身水平上都得到提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四、及时鼓励,营造良好的体育游戏氛围

1. 用肯定语词替代否定语词。肯定语词能明显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语词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当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更具激励作用。用“你应该再努力些”“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些”比用“你的进步不快”“你真让我失望”等更能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 评价语要丰富。如果孩子做得很好,而教师只有“好”或“不错”来评价,很难让孩子满意。教师应预测孩子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做出适当地表扬更具激励作用。例如,当孩子完成较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勇敢些”“你做得很漂亮”“老师相信你做得更好”“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事实上教师可以用很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和孩子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

五、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体育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自主性活动,这种模式更需要教师观察在前。教师要有积极的观察心态,在体育活

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自己获得的技能与经验参加活动,参加锻炼。幼儿对自己的估计与自己的实际经验、能力相比会有偏差,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去关注他们。体育活动中,我们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注重全面和谐的发展。除了发展“身”,还要起到发展智力,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健康发展的功能。在观察中,要了解这项活动是否适合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这项活动的器械与场景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儿锻炼,是否具有锻炼价值。

作为教师,要与幼儿交流,倾听他们的疑问,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关注点。教师还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当幼儿活跃在各个区域时,教师自然成了“摄像机”,既要眼观八方,面向全体,又要注意个别。因此,选择适当的位置观察幼儿显然很重要。教师要做到同时兼顾,不能久留在某一区域,冷落了其他区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明确的观察内容。因为,体育活动是幼儿进行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适应个人需要、发展自我、锻炼自我的方法,它包含着比幼儿身体方面更多的内容,而且,应该把幼儿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是建立在尊重幼儿人格基础上的一种观察,是需要从体育活动的多维效应来观察幼儿的一种观察。教师有了观察,才有可能来培养自己的观察意识,才有可能在观察中帮助和指导幼儿的活动,使活动提升为更高的一个层次,一个飞跃

六、巧借音乐,渲染户外游戏情境

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

吸引、感染着我们。优美生动、节奏鲜明的音乐会让孩子感到精力充沛、情绪愉快;舒缓轻柔的音乐会让孩子身心放松。

因此,在组织进行体育活动时,我们可以根据活动内容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播放,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进行热身活动时,听着节奏明快的音乐会使幼儿活动起来更加起劲。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选择一些适当的音乐,如在我们幼儿园舞龙区活动中,为了情节的需要,我们选择了较为激烈、紧张的音乐来烘托气氛,使幼儿在音乐的烘托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在放松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的身心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在放松整理活动时,可选择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幼儿的身心在音乐的渲染下慢慢平静。当然,音乐不能滥用,如果正确把握时机,选择恰当的音乐对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是有一定帮助的。

七、在户外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在给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活动前后减加衣服、垫汗巾。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

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学习,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lk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