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学时代

更新时间:2023-12-13 15: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博学时代

摘要:16世纪后期-18世纪初期发生在欧洲的博学时代是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研究的深化。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史料受到极大的重视,历史学家注重对史料的整理和编纂。,尤以法国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博学时代处于近代西方史学的发轫成长阶段,上承人文主义史学之遗产,下启理性主义史学之坦途。

关键词:近代史学 史料 科学史学

西方史学以求真与垂训为己任,注重史学和史料。可是,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往往掺杂着神话与传说,这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还不够高,不可能发展出一整套史料的批判方法。15、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的进行,人们开始学会批判的应用史料。博学时代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这一时期的史学成就也称为或后期人文主义史学,或启蒙史学,或博学时代史学,或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阶段。博学时代处于近代西方史学的发轫成长阶段,上承人文主义史学之遗产,下启理性主义史学之坦途。它突出的成就在于,史学家开始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校订和考证,形成最初的历史批判意识,并尝试对历史发展进行规律性的解释。时间上涵盖了16后期至整个17世纪。当时,博学时代激荡起来的学术气氛弥漫整个欧洲。尤其以法国最甚。这时期,法国的一些学者如杜·孔日、马比昂、蒙福孔已具有初步的历史批判意识,他们辩证的应用材料寻求真理。尽管说这种批判可能是原始的、粗糙的,甚至还是幼稚的,但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的发展道路上,它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博学时代取得的成就为后世理性主义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史学流派的产生和史家个人思想的发展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离不开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样,博学时代的兴起也离不开它的时代背景,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怀疑主义(特别是笛卡尔哲学)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想密切相关。

15、16时期的文艺复兴对博学时代的产生有重要影响。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史学重新定位,又一次把人放到了史学思想的中心。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博学派”与文艺复兴倡导的“复兴古典文化”口号直接呼应。对材料的认识改观,很多多以前不被重视的铭文、碑刻、钱币,现在都成了珍贵的资料。史学家开始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校订和考证,博学派对整理、编撰史料显示出空前的兴趣。

宗教改革是导致博学时代产生的直接原因。在这场庞大的信仰冲突“修正工程”中,为了“真正的宗教”辩护,虽然一切学术不是给宗教论战让路便是服务于它,但“历史的价值”却最终得到了极致的体现,l8世纪的一位学者说过,“实用的历史是一个恒久的宗教改革果实”。宗教改革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历史研究信念的笃定,促进了好古的冲动,促进了博学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新旧教派之间展开长期论战,双方都企图以历史为武器,希望从历史文献中找出有利自身的证据。,随着论战的逐步升级,原始材料的数量不断地增加。毋庸置疑,这种名为教会利益的史学实践,实际上却推动了史料学,促进了“博学派”的发展。另一方面,宗教改革导致的各种冲突,如德国农民战争、法国胡格诺战争、三十年战争,使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重现天日极大地激发了学术研究的热情。

同样,哲学怀疑主义思潮的盛行成为博学时代兴起的思想基础。。在17世纪自然科学巨大进步的情况下,大部分哲学家都密切地与科学发明结合在一起,把符合科学程序的逻辑带到哲学中。当时的欧洲大陆,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思想占支配地位的时代。他指出理性是世界上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是人人天然地均等的”,提出了“普遍怀疑”的思想,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历史进化观念的成熟,为近代历史进化思想的成型奠定了基础。这也大大增进了“博学家”对原始材料的利用和批判性的理解,促使了博学时代的来临。

博学时代伴随着当时欧洲社会的大变革来临了,在科学进步的同时,科学史学的最初萌芽已经出现了。博学时代的一大成就是史学家开始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出版。史学开始走出对先前东西的字面模仿和详细阐述。在这一时期,一些富有远见的历史学家适时地提出了“重视史料”的口号,开始了历史研究的新局面。对资料的搜集和考证开始走上规格道路,与此同时,古文字学、古文书学、考古学、钱币学、印章学、年代学等一系列辅助学科,也初步建立起来了。

此外,博学时代另一个重要的成就是试图对历史发展作出规律性的解释,既是指“史学理论的创新与历史认识的突破”。史学家企图用历史进步观念、历史整体观念去解释历史的发展演变。史学观念、史学思想的更新。地理大发现、科学革命、以及人文主义思潮,都促使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哲学家抛弃中世纪神权统治一切的思想,而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揭示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

“博学时代”的辉煌成就在法国表现得最为明显,最为突出。不仅为法国造就了一大批卓著的博学家,也为法国成为近现代史学大国奠定了基础。产生了如皮埃尔·匹陶、安德烈·度申等杰出的史学家。并产生了把史料编辑工作发扬光大,推向高潮的当属负有盛名的学术团体-玻兰达斯派,他们分别隶属耶酥会、本笃会,虽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却表现出了史学界通力合作的好传统,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宗教和历史文献。玻兰达斯派以专门收集、考证、研究、出版圣徒行传为职志。。他们通过耶稣会的组织与欧洲各国展开联系,得到大量丰富的材料,整理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随着资料的发现,历史也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以前鲜有涉及的拜占廷教会、东方教会和斯拉夫人教会等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另一学派:圣摩尔派,依托于圣摩尔修道院,是当时博学派的主要前沿阵地。致力于使用语言学和历史学方法考订文献,“所研究和编辑的主要是本笃会修道院历史、修院圣徒传记以及教父和中世纪教会作家的著作” ;借助古文字学、古文书学和年代学等辅助学科,出版新文献,重修旧著作,为西欧中世纪历史文献整理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初步的成果。

博学时代注重原始资料的考释,强调历史批判意识,在重新构建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开始了史学新实践。沿着科学历史思维的发展道路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为近代历史学奠定了学术基础。

在博学时代,史学研究宗教色彩严重。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博学时代在此基础上产生,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了揭晓宗教虚伪,展示真正的史学史料。且史学研究和政治相脱离,“博学派”厌恶政治神学争论,喜欢诉诸遗物档案,钟情搜寻收藏手稿文献,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完全脱离世事。博学派这些学者并不算是真正的历史学家,他们从不参与政治活动。最后,史学研究上团体活动多于个人行为,学术研究氛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玻兰达斯派和圣摩尔派,便是学术团体的最明显例证。当时博学派进行的宏伟庞大事业有关,单凭个人的力量

很难达到。根据研究成果也能看出,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远没有团体活动的影响久远、流长。

博学时代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强化了历史成为真正科学的潜力。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历史学一步步摆脱语法学、修辞、逻辑或任何其他种类艺术组成部分的“身份”,逐渐确立起以事实讲授知识为形式、以效用和因果关系、为目标的原则;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校勘学的跨学科交叉,预示着启蒙的、真实的科学历史学开始了。博学时代注重原始资料的考释,强调历史批判意识,为近代历史学奠定了学术基础。 总之,博学时代是西方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理性主义史学前史。18世纪的理性主义史学,正是博学时代史学的继承与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西方史学推进到了一个更新的水平,并为19世纪西方史学的全盛创造了历史前提,是西方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

参考文献:(1)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册),耿淡如译,商务

印书馆1989年版

(2)汤普森:《历史著作史》(第3分册),孙秉莹、谢德风译,李活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田汝康、金重远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赵世瑜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版

(7)谭英华:《十六至十七世纪西方历史思想的更新》,《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me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