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科普知识竞赛题

更新时间:2023-12-22 18: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航空科普知识竞赛题

问答题部分

1.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哪位航天员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答)翟志刚

2.2008年9月25日,哪艘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天? (答)“神舟”7号

3.2008年11月28日,我国哪架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客机在上海成功首飞? (答)ARJ—700

4.“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是由哪艘运载火箭发射的? (答)“长征 ”3号甲

5.“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哪一天?

(答)2007年10月24日

6.在哪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立项,这标志着我国大型民用客机和大型运输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答)2007年2月26日

7.2005年10月,把我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的火箭是哪一艘火箭? (答)“长征 ”2号F

8.我国于哪一年哪一天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

(答)2003年10月15日

9.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哪一位航天员成为第一名飞人太空的中国人? (答)杨利伟

10.把我国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地送上太空的火箭是哪一艘火箭? (答)“长征 ”2号F

11.飞机动力装臵的核心是什么? (答)发动机

1

12.哪一年的那一天,两个法国人乘坐蒙哥尔费气球,在1000m高的空中,飞行了12km,完成了人类首次乘坐航空器飞行的伟大壮举?

(答)1783年11月21日

13.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哪一天驾驶他们自己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飞行了四次,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持续动力可控飞行? (答)1903年12月17日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枪射击协调装臵首先在哪一个国家的“福克”单翼飞机上获得使用? (答)德国

15.活塞式发动机和螺旋桨推进的飞机是不能突破“声障”的,什么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答)涡轮喷气发动机

16.哪一年,哪一个国家首先试飞了超声速旅客机? (答)1968;苏联

17.在哪一次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喷气式战斗机? (答)朝鲜战争

18.1991年的哪一次战争是现代空军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标志? (答)海湾战争

19.20世纪40年代初期,哪一种火箭的成功发射奠定了现代航天技术的基础? (答)大型液体火箭

20. 哪一年的10 月4 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答) 1957 21 . 哪一年的4 月12 日, 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 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答) 1961

22 .1969年7 月16 日哪一个国家的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随后又进行了多次登月活动? (答) 美国

23.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是苏联于哪一年4 月发射的“礼炮号”? ( 答) 1971

24.美国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于哪一年试飞成功? ( 答) 1981

2

25.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的名称是什么? (答)哥伦比亚号

26.1986 年,哪一架航天飞机失事,7 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答)挑战者号

27.2003 年,哪一架航天飞机失事,7 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答)哥伦比亚号

28.国际空间站是哪一年开始建设的? ( 答) 1998年

29.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航天工程,共有多少个国家参与研制? ( 答) 16

30 .我国的超7 战斗机也称作什么? (答) “枭龙”/FC 一1

31.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北京航空学院的师生设计、生产的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是哪一架? (答) “北京”l 号

32 .有史以来首次成功飞越世界屋脊的中国自行研制的飞机是哪一架飞机? (答)运10

33. 第一次把模拟假人带入太空的神舟飞船是哪一艘飞船,它为载人飞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答) “神舟”3 号

34 .哪一艘飞船的的飞行试验彻底解决了座舱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

(答) “神舟” 4 号

35 .我国载人飞船的发射场是哪一个? (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36 .我国的运载火箭命名为什么系列? (答)长征

37.我国的通信卫星命名为什么系列? (答)东方红

38.我国的气象卫星命名为什么系列? (答)风云

39 .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哪一年? (答) 1970

3

40 .从1970 年至2003 年10 月,“长征”运载火箭已形成几个系列? (答 ) 4

41 .截止到2005 年,我国已发射成功的“长征”火箭共有多少个型号? (答) 14 42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主要用于发射高度在500km 以下的各类近地轨道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是哪个系列? (答) “长征”2 号系列

43 .“长征”号家族中的最新改进型号,主要用于发射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是哪一个? (答) “长征”2 号F

44 . ‘长征”2号F 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第一艘实验飞船‘神舟”l 号送人地球轨道是哪一年的11月20日? (答 ) 1999

45.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是哪一个系列? (答) “长征”4 号

46 .我国研制中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可将2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近地轨道或14 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它是“长征”几号火箭? (答) “长征”5 号

47 .我国成功研制和发射的导航定位卫星命名为什么? (答)北斗

48 .我国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有多少颗卫星? (答) 3

49 .在标准大气状态下,声音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多少? 。 (答) 341 m/s

50 .大气的绝对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差值为多少? (答) 273

51、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的导航卫星分布在多少个轨道平面上?

(答) 5

52、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目前采用的是什么卫星?

4

(答) 极轨道卫星

53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答 )7.91km/s

54.第二宇宙速度是多少? (答) 11.18km/s

55 .第三宇宙速度是多少? (答) 16.6km/s

56 .为飞机提供动力的是哪个部分? (答)动力装臵 57 .四冲程的活塞发动机工作一个循环,发动机主轴转多少周? (答) 2

58.20世纪多少年代后期,飞行器座舱中出现了电子式显示器? (答 )70

59、美国的GPS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哪一年全部建设完成?

(答) 1994年

60、GPS系统共有多少颗导航卫星? (答) 24 61、GPS系统的卫星分布在与地球赤道55°夹角的多少个轨道平面上? (答) 6

62、GPS系统卫星的运行周期约多少个小时? (答) 12

63、美国的GPS系统中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多少千米? (答) 20,000km

64、GPS导航系统至少需要多少颗卫星才能对飞行器定位? (答) 4

65、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卫星所发射的信号大约是以什么速度传播的?

8

(答) 3×10m/s 66、1919年,哪一个国家开通世界上第一条定期客运飞机航线? (答)德国

67、第一架装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旅客飞机“彗星”号于哪一年投入航线运营? (答)1952

5

113.如果两个宇航员配合不好,在飞船上吵架了,有什么解决方法么?

(答)宇航员的选拔都要经过严格的心理测试,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太空飞行任务中,航天员还曾经实验在天上接受心理咨询,一般的航天员都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有很强的耐力、合作、沟通能力,吵架的事情还没有听说发生过,就算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会通过天上的航天员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天地之间的协调加以化解。

114.航天员在太空会生病吗,如何预防,生病后怎么办? (答)航天员在上天前都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保证其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同时,飞船内也配备了各种医疗设备,如医疗监测设备,生理信号测试盒,心电信号磁记录器还有医监设备的备件等等,这些设备可以随时监查航天员的身体状况。此外飞船上还备有疾病防治的医保用品,假如航天员生病了,飞船上的航天药箱也能派上用场。

115.宇航员能在天上和家人通话吗?

(答)宇航员能够在天上和家人通话。2003年10月15日19时59分,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和家人通话。他对妻子说,在太空感觉很好,太空的景色非常美。杨利伟对儿子说,好儿子,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我把我看到的都记录下来了。宇航员和家人通话同宇航员跟地面指挥中心通话的方法是一样的,利用的是航天通信系统,飞船上安装了特有的无线电话通信设备和电视传输设备。飞船上每个航天员的头盔上及生活舱内,都配备接收器(耳机)和送话器(话筒)以及传送、记录设备,在飞船飞行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进行航天员之间的通话交谈... 116.训练一个宇航员的周期是多少年? (答)3-4年。

117.飞船上有“黑匣子”吗?

(答)“黑匣子”主要指的是记录飞行数据、并且能够发出信号的“飞行数据记录仪”。飞船上当然也有黑匣子,它安装在飞船的返回舱内,是用来记录飞船的飞行数据的电子设备。 118.神州六号飞船为航天员准备了什么样的救生物品?

(答)返回舱里为航天员准备的救生物品一应俱全,有远距离呼救电台、GPS定位仪、信号枪、太阳反光镜、光烟信号管和海水染色剂;有急救药包、蛇伤自救盒、蚊虫驱避剂;有食品和饮水、

11

指北针、抗风火柴、防尘太阳镜、引火物;还有救生船、渔具、驱鲨鱼剂、抗浸防寒飘浮装备、救生手册等,此外,航天员还配臵了救生手枪和生存刀。

119.3吨多重的神州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万一落到水里,会沉没吗?

(答)神州飞船落在水里依靠降落伞的巧妙设计能够浮在水上,具体情况如下:装降落伞的伞舱在航天员头部的上方,与内舱隔离,这个伞舱设计得非常巧妙,它有一种特殊的排水功能。降落伞打开后,伞舱就空了,像一个向外敞口的大洞,万一返回舱落到水里,水就会涌进伞舱里,使返回舱沉没。设计师在伞舱底部装了一个气囊,返回舱溅落水里气囊就会自动充气,膨胀成一个体积为150升的大气包,不仅能把水挤出伞舱,还能24小时充当浮筏,让返回舱漂浮起来......

120.如果这次的神六发生成功,中国下一步的航天事业会有怎样的规划? (答)下一步航天事业,短期来说,继续把载人航天工程搞下去,载人航天工程在不远的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飞船空间交汇对接、宇航员出舱活动、宇航员长期在太空生活等,长期来说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另外几个重要内容是:探月工程、大推力火箭研制、高性能卫星的研制等。

121.这次的太空之旅还是没有女宇航员,为什么?是不是女性在身体条件上有劣势?

(答)因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没有选拔女性队员,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符合条件的女性参加这次太空之旅。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首批航天员的选拔对象主要来自于空军飞行员,而在空军飞行员中女性的数量比较少,这样符合航天员选拔条件的女飞行员就更少了,所以在首批中无人入选。我国目前正在计划选拔和培养中国未来的女宇航员,招募计划已经开始,据相关人士透露,中国计划于2005年晚些时候或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女航天员......

122.宇航员在太空舱中是不是不能走动?如果不运动他们的身体会不会产生异常反应?

(答)准确地说宇航员在太空舱是无法走动的,因为没有重力,人就处于漂浮状态,无法贴在地板上,所以走动是不行的。但是宇航员有自己“走动”的方式:飘动。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运动一

12

般依靠抓住太空舱壁上的一些“抓手”让自己漂浮的身体向前移动,同样宇航员也能够通过向太空舱壁施加一个推力,然后自己就能向相反方向运动了,不过这些走动方式都应该注意安全,以防止撞到太空舱壁上……

123.太空行走到底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答)太空行走如同一粒尘埃漂浮在空气中,感觉比踩在棉花上还要“无助”。因为在太空中人处于失重状态,这样如果不依靠外力的话,人是根本无法“行走”的,一般的太空行走实际上可以称作“太空漂浮”,所以在太空行走的时候一定要系上一根“安全带”,通过这根带子把自己和飞船连在一起,否则人有可能会飘离太空舱而永远无法返回舱内。现在美国在太空行走中都采用了背包式推进装臵,这样通过控制背在背上的推进器,人就能够在太空相对方便的移动了,但是一根与飞船间相连的“安全带”还是必不可少。

124.到底选择宇航员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身体各项功能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答)由于太空环境恶劣,因此往返太空与地球的宇航员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较高的文化程度,受过系统的特殊训练,掌握航天技能。目前的宇航员可大致分成三类:一是空军飞行员或试飞员“出身”,能够驾驶、维修航天器,承担科研、生产任务的专业人员。二是在太空专门从事科研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医生。三是借助太空环境开展工作的记者、教师等人和太空游客...

125:神六会进行哪些科学实验?

(答)神舟六号飞船飞行的目的不仅为了载人,还有一系列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任务,重点完成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空间实验。飞行中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微重力、育种等多项科学试验活动。

126.宇航员如果出现意外疾病怎么处理?

(答)疾病解决方案――航天医师地面监控指导。太空环境极其恶劣,给航天员健康带来危害。因此,航天专家们要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医学监督主要用来监护航天员在航天全过程中的健康状况,监督涉及航天员健康和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等。飞行中的医学监督主要靠遥测、航天员的自测与互测和通讯系统传送医学信息和数据。航天医师通过地面站的医监台,监视

13

从太空发回的各种数据,并通过电视与航天员直接对话,对其身体状况作出综合性的判断和预测。

127.宇航员是否进行正常的睡眠休息?

(答)航天员睡觉的时候,需要习惯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事实上航天员是在睡袋中漂浮着,只是用绳子将他倒挂着,因而那种使得昏昏欲睡的重力感觉是不存在的,也有些航天员对此还不太适应。他们毫无睡意,紧张得必须吃安眠药才能睡着。另一些人即使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也能睡得很香。需要补充的是:如果睡觉的时候航天员的头部处在不通风的地方,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你的鼻子附近,当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后部的一个报警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使你惊醒,会感觉呼吸急促。这时,你走几步或换个地方,又可以沉睡了。 128.太空食品的味道好吗?

(答)现在太空食品的味道很不错,这要感谢冷藏柜(在早期的计划中并未广泛使用)和采用先进的“太空食品”加工工艺,它使太空食品更加美味。但是,目前地球上的食品的味道还是更胜一筹。有些航天员感觉在太空中的味蕾功能发生改变,(还要进行更多这方面的研究)。由于飞行的头2天航天员容易出现运动病症状和胃部受压,一些航天员宁可吃少些。

129.如果在太空中发现太空服有个洞,如何修补它?

(答)如果在舱外活动的时候航天服上突然穿孔,如果孔达1/8英寸大,会出现突然氧供应降低,但是它可以维持航天服30分钟的充气状态,在这段时间里,航天员有足够的时间返回航天器里。因为座舱中的航天服是有备份的,可以用其他航天服取代有问题的航天服,有孔的航天服拿回地球分析,检测,一切合格后重新使用。

130.航天员有武器可以抵御外太空的敌人吗?

(答)无论是国际太空站还是我们的其他航天飞机上都没有武器,航天员是和平的使者。

131.女航天员是如何在太空中使用厕所的?

(答)太空厕所的设计是能够在失重状态下使用的,也就是要将液体和固体围起来,不让它们随便漂浮。要用一种力来替代重力,使它们朝向预定的方向。这种力就是空气的压力,更准确的讲是一种较弱的空气吸力。你可以感觉到空气的流动,但是抽气泵不很强,也不会伤人。男航天员的小便器是漏斗状的,妇女的小便

14

器是在一个软管上接着一个特殊的橡皮容器,它可压在女航天员的皮肤上。

132.航天员在太空中是否整天带着尿布?

(答)不是的,在太空的航天飞机、和平号空间站或国际空间站设计有普通的洗手间。太空服内的尿布仅仅为长时间的太空行走准备的。

133.太空科技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答)现在提太空科学研究带来的“创造性的变革”还为时太早,因为我们目前只进行了初步的长期失重和真空领域的研究。太空技术应用到地球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现在还在不断地应用。很多产业受益于航天技术,例如在保健与医药(计算机支持的X线断层摄影术、高级起博器、激光血管成形术、激光切割血瘤、胸部活检系统、血液分离储存、红外线热图检测、紫外线保护服、人造肢体等),运输(发动机和燃烧技术、汽车结构 ,航线安全、非破坏性的测试技术等),建筑工程(新结构、合金、扣件、焊接技术、太空织物作为理想的保护材料等),计算机(微芯片、微电路板、计划编制和行程安排软件等),公民生活(战争设备、食物的预备和包装),还有其他很多方面都与航天有关。 134.缺乏“自然”条件是否影响在太空中的生殖?

(答)直到今天这还是一个不解之迷。它是正在和即将在轨道实验室内进行的研究,一些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这可能是个问题,至少在某些生命形态上。

135.国际空间站的成员国是哪些国家?

(答)国际空间站的成员国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巴西和欧洲太空总署ESA(它的成员国是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英国、丹麦、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爱尔兰、奥地利、挪威和芬兰)。

136.太空站围绕地球飞行一圈大约花费多长时间?

(答)它被称为轨道周期(通常以希腊第十九个字母识别),时间长度与太空站的轨道高度有关。如果太空站的实际高度大约是500公里或312英里的话,预计太空站围绕地球一周期的时间是94.56分钟。

137.是否可以采用旋转太空站的某一部位来产生人造重力? (答)是的,在太空中通过旋转某个部位可以产生向外的、近似重力的离心力,这就是“人工重力”。但是,国际空间站上不会

15

采用这种旋转方法创造人工重力,原因是:(1)建造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科学和技术研究所需的失重环境,不需要它旋转;(2)达到上述目的需要有特殊的旋转接合装臵和密封装臵,这是非常复杂、繁重和高费用的... 138.太空站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答)国际太空站大部分材料是铝,更确切的说:铝合金。 139.航天员在太空站上执行一般任务要待多长时间?

(答)大多数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停留的时间是90天左右——那是目前制定的“航天轮班”时间。因为各种原因其中的某些航天员会提前回来,有些航天员可能会呆很长时间,特别是那些在太空从事长期工作和生活对人影响的研究人员,以及那些准备进行人类火星探险的航天员。

140.如何在太空淋浴,水是如何得到的? (答)早在太空实验室(美国宇航局在1973/74年的实验太空站)任务中,航天员已经可以在太空中淋浴了。因为失重,水滴是在空中自由漂浮的,而且漂得到处都是,粘附在太空站座舱内的所有物体表面,包括电子设备表面。这样,太空中个人淋浴间内有一个特殊的围栏,一些柔软的窗帘形状隔断,可以将人完全关在里面。然后你可以使用一个柔软管尾部的喷头淋裕 ...

141.在太空时间是否比在地球上快?如果是这样的,有多快? (答)不,在太空时间并不比地球上过得快——除非我们指心理或主观上的时间。如果一个航天员的时间被一大堆的事情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似乎比他们希望的或预想的快。驾驶员非常熟悉事情很快发生、时钟似乎在跑的这种感觉:接受测试的航天员称这种现象为“时光如梭”,其含义是航天员需要预测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走在飞机前面。” 然而(这也许会让人感到惊讶),对于航天员来讲,在太空中时间过得比在地球上慢。实际上,太空飞行使人年轻!这一现象是艾伯特〃爱因斯坦在大约80年前发现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作“似是而非的双胞胎。”.. 142.穿太空服需要多长时间?

(答)大约需要45分钟。航天员在穿航天服时必须穿上他(她)特制的内裤,液体致冷内衣,上身/背包组件、裤子和靴子,手套和头盔,然后带上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当航天员要进行太空行走,走出气压舱时,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舱内的气压和地球海平面的气压相同(每平方英尺14.7磅),而舱外没有压

16

力,太空服里要维持一定的压力,以便宇航员在真空中生存。它的压力要达到4.3 psi。人在14.7 psi气压和4.3 psi气压时的反应是明显不同的,如果从高压很快地下降到低压,航天员血液中的氮将形成气泡,出现“减压病”症状,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避免减压病的出现,气闸舱中的压力先降到10.2 psi。“预呼吸”的时间不包括在穿太空服的时间里。

143.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有空闲的时间吗?

(答)美国宇航局正在努力为航天员安排好作息时间,使他们有自己可以支配的空闲时间。航天员与地球上的人一样实行工休制,工作之余他们有时间睡觉、吃饭、锻炼、读书、看电视、与家人(邮件或电话)或其他同事交流,或者仅是朝窗外观看太空美景。

144.国际空间站上的居民可以是一对夫妇吗? (答)空间站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参与空间站项目的国家提供科学和工艺结果。挑选参与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将根据在六个实验室完成工作的情况作为标准。航天员将来自15个参与空间站建设的成员国,包括有: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法国、西班牙、德国、巴西、瑞士和俄罗斯。空间站上的居民可能是一对夫妇,这将取决于他们是否都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及他们是否符合航天飞行任务的要求。 145.在太空中你可以看到什么?

(答)由于空间站在离地球表面220里以外的太空中,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可以很容易看见地球。他们将比你在飞机上看到的地球范围更大,但景色相差不多。从航天飞机或空间站的窗户向外看去,看到的景色就像一个晴朗、有很多星星在闪烁的黑夜,地球的外层是蓝色的大气层。在向月球飞行中看地球时,当太阳光线折射到地球大气层表面的时候,地球变得更大和更清晰了。太阳在太空中非常耀眼,但并不像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那样,它的周围是光环,因为在太空中没有大气层来扩散太阳强烈的光线。 146.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是否有年龄限制?

(答)美国宇航局对它的航天员没有年龄限制。实际上,研究结果表明太空飞行对于年纪大的人不会产生太大压力,因为他们的身体中的器官经过长期的锻炼变得更加容易适应。NASA在选拔航天员时的要求是: a.取得自然科学、数学或工程学领域

17

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者; b.有卓越的工作能力,特别是最近参加过太空飞行的人更受欢迎。

147.地球轨道周围的的各种碎片和垃圾对空间站有什么威胁? (答)美国宇航局正在关注空间站有可能遭到微流星体和太空碎片的袭击,尽管从理论上讲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国还是一直制定了将航天飞机所携带的垃圾和碎片回收的政策。俄罗斯现在也制定了相似的政策。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合作也有很大进展。所以空间站的轨道平面上很少出现人工材料的垃圾。 然而,为防万一,国际空间站要设计能承受小物体穿透空间站保护墙的措施。同时,地面雷达可以探测到大的飞行物,这样就会有充足的时间通知空间站,避免险情的发生。

148.地球轨道周围的的各种碎片和垃圾对空间站有什么威胁? (答)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是一班制还是二班制。在国际空间站和大多数航天飞机上,所有的航天员都是同时睡觉,他们将睡袋挂在自己喜欢睡的地方,如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当航天员实行倒班工作制时,像包括空间实验室在内的一些航天飞机上,航天员睡在一个小的铺位上,将它关闭后,可以隔绝工作室传来的噪音。开始,航天员有些不安的感觉,觉得自己躺在一个狭窄的鞋盒中,而且大多数航天员出现10-15秒的背部感到舒适的错觉..

149.航天员在太空中穿衣服时会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答)航天员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以外,通常和我们在地球上穿的没什么差别。例如,衣服必须由防火材料制作。当在失重情况下穿航天服的时候,航天员实际上就是在衣服内漂浮,只有当衣服碰触到肌肤的时候,才会感到是穿着衣服。

150.航天员的画面是怎样传回地面的?

(答)飞船内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把图像通过无线电波传回地面。

151.航天器的返回过程是怎样的?怎样才能确保返回的安全与平稳?

(答)航天器的返回过程与发射过程实际上是一对逆过程。发射过程是航天器从地面经加速穿过大气层而进入其运行轨道的过程;而返回过程则是航天器从运行轨道经减速到达地面的过程。

18

航天器的返回过程大致可分为调姿段、制动段、过渡段、再入段及着陆段五个阶段。调姿段是指航天器在原运行轨道上调整姿态,形成制动状态。制动段是指制动发动机点火工作,航天器脱离原运行轨道,进入过渡轨道。过渡段是指航天器在过渡轨道上基本作无动力惯性飞行,这是进入大气层前的阶段。再入段是指从进入大气层到距地面10-20公里高度的一段轨道。这一段是返回轨道的重点,航天器在再入段要经受高温和较大过载的考验......

152.如何遴选航天食品,有什么要求?

(答)航天食品的遴选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营养结构应适合航天员的工作性质,营养要全面;其次,食品质量标准高于国标。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关键是保证食品质量的一致性,以免航天员食用后出现问题;再次,食品口味与常人相同;最后,航天员食用的食品必须留样,保存三天,以跟踪航天员食用后的反应。此外,航天食品必须符合失重条件下航天员生理改变的要求,能够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钙及适宜的钙磷比例和维生素D;飞行初期航天食品的脂肪量不宜太高,以免加重空间运动病的症状;为防止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要限制航天食品中钠的供给,保证钾的供给。

153.太空中漂浮是否很有意思?

(答)航天员们都认为一旦适应微重力环境后,在太空中漂浮是非常有趣的。顺便说一下,科学家们不喜欢将微重力称为零重力,这是因为除非你正好站在围绕地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太空船的中心位臵,此外你就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微小的加速度和潮汐的影响,即使它们的作用很小,只有地球引力的百万分之一,我们也不能认为它是无重力或0重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之为失重的原因...

154.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在太空中是怎样打发业余时间的? (答)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各有偏重。在飞行中,他们可以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娱乐。有的可以利用膝上型电脑看书或给家人发邮件,有些人在听音乐或玩游戏,再有些人就是与地面的亲友打电话或与其他同事聊天。可是绝大多数航天员在刚进入空间站时,大部分业余时间是站在窗旁,眺望宇宙和注视着地球从空间站下消失。

155.航天员在太空中使用什么样的餐具吃饭?

19

(答)航天中使用的是普通的餐具,像刀、叉、勺,与地球上使用的相同。航天员吃的大部分食物和饮料可以放在容器里。不同的是,当要吃这些食物时,它们会漂浮出来。一些食物,像在制备豌豆、豆等时要加入沙司,这样它们就会粘在餐具上。食物有热菜、凉菜或冷冻的。饮料是装在一些可压挤的瓶子中,像运动饮料瓶。但是有些事情航天员很难适应,他们常抱怨在长时间的执行任务中,无法得到新鲜的蔬菜和口味清新的咖啡...... 156.航天服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点?

(答)航天服简直就是小型的太空船,它需要保证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的健康和连续工作的需要。由于在太空中没有气压,没有氧气维持生命,人类必须有适合他们生存的环境。和航天飞机工作舱内的空气一样,航天服中的空气也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

157.进入太空要花费多长时间?

(答)航天飞机从发射、经过脱离外部罐和固体火箭,到以所谓的轨道速度到达地球轨道,大约要8.5分钟,所以它要不停的围绕地球转动。

158.运载火箭如何回收?

(答)我国发射神州号飞船的运载火箭为一次性使用火箭,火箭分离后直接抛入大洋、无人区,或者在大气层中由于高速摩擦烧毁,所以不存在回收运载火箭的问题。当今世界上只有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时,它的助推器可以重复使用,具体的方法是:航天飞机在发射场垂直起飞,上升过程中抛掷工作完毕的固体助推器壳体和外贮箱。助推器在海上回收、整修后供再次使用,而外贮箱不回收。

159.返回舱在动画演示里是竖着着陆的,但是实际每次转播看见都是横着的。为什么?

(答)返回舱在下落的过程中确实应该是竖着着陆的,但是细心的网友应该知道,返回舱着陆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着陆前返回舱离地面1.2米时,底部固体火箭点火,产生反冲作用,使返回舱最终落在地面上的速度达到安全着陆速度以内,由于反冲作用很强烈,而且返回舱底部为椭圆形,最终返回舱着地的时候一般都会导致返回舱侧倒在地面,而不是正好竖直向上。 160.太空中如何应对有害辐射?

20

(答)防辐射的任务主要是由飞船和宇航服来完成的。其中飞船舱体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防辐射的功能。舱壁四周有供航天员观察地球的舷窗,一般由三层玻璃制成,同样具有防强光、防紫外线及防辐射的性能。另外,航天员的宇航服也具有一定的防辐射能力。

161.“失重”这个名词是个熟悉的字眼,但航天员在地球上训练时的“失重”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在地球真正实现“失重”状态只有一种办法,飞机在垂直方向作抛物线轨迹飞行。一般在航天员培训的时候,都会安排乘坐大型运输机,飞到高空,然后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向下作抛物线飞行,这样机舱内就会在这段时间形成暂时的失重环境,共航天员体验和训练......

162.什么是黑障区?火箭的一二级推动器和助推动器如何回收?

(答)返回舱从绕地球飞行的轨道上以超高速再入大气层后,产生了激波,使返回舱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它像一个套鞘似地包裹着返回舱。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波,因此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衰减中断。这种现象就称为\黑障\。\黑障区\范围大小取决于再入大气层物体的外形、材料、再入速度、无线电频率和功率。飞船通过\黑障区\后便可恢复与地面的通信。 163.宇航员穿的衣服内部是否充满气体?如果在太空衣服破了怎么办?

(答)航天服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种,宇航服内均有大气,维持航天员的生命活动。目前我国宇航员穿的均为舱内宇航服,理论上舱内宇航服和舱外宇航服都应该严格密封,但是由于在返回舱和轨道舱均为密封,舱内均有同等压力的大气(这是由于飞船具有环境保障系统),所以在舱内如果出现宇航服漏气时没有直接生命危险的...... 164.宇航员穿的衣服内部是否充满气体?如果在太空衣服破了怎么办?

(答)航天服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种,宇航服内均有大气,维持航天员的生命活动。目前我国宇航员穿的均为舱内宇

21

航服,理论上舱内宇航服和舱外宇航服都应该严格密封,但是由于在返回舱和轨道舱均为密封,舱内均有同等压力的大气(这是由于飞船具有环境保障系统),所以在舱内如果出现宇航服漏气时没有直接生命危险的...... 165.轨道仓和返回仓如何分离?

(答)轨道舱和返回舱是用爆炸螺栓固定在一起的,当需要分离时,控制爆炸螺栓起爆,这样轨道舱和返回舱就可以顺利分离了。 166.卫星和飞船为什么总是向东南方向发射,而没有向东北方向发射?

(答)为了节省燃料,飞船和卫星一般都是发射到离赤道比较近的轨道上,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变轨,因为我国处于北半球所以总是向东南方向发射,如果我国处于南半球,肯定就向东北方向发射了。

167.为什么不采用让飞船自旋的方法,而是让航天员处在失重状态? (答)飞船上不会采用这种旋转方法创造人工重力,原因是:(1)飞船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科学和技术研究所需的失重环境,不需要它旋转;(2)达到上述人为重力目的需要有特殊的旋转接合装臵和密封装臵,这是非常复杂、繁重和高费用的...... 168.航天飞机升空的原理是什么?

(答)航天飞机和飞船升空都是一样的,都是用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航天飞机可以重复利用,而飞船只能用一次。

169.神舟六号航天员在太空中怎样保持个人清洁?

(答)地面上人们天天刷牙,太空中要刷牙可不行了。科技人员为航天员准备了一种类似口香糖的清洁剂,餐后使用,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效果。用来“刷牙”的还有用无菌纱布做成的纸套和一种能吃的牙膏,既除味又增白......

170.运载火箭发射时为什么总会有很大团的白色烟雾?

(答)火箭发射时总会有大团的红棕色烟雾,不是白色烟雾。在火箭起飞后,会冒出一股红棕色的烟,这是正常情况。我国的长征系列液体运载火箭的一二级发动机均采用偏二甲肼作为燃烧剂,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种燃料汇合便会剧烈燃烧...... 171.飞船的部件要什么分离,分离是宇航员控制的,还是地面或是全面按程序进行的?

22

(答)火箭上装有箭载计算机,各部分的控制都是由箭载计算机控制的。

172.为什么宇航员的年龄都比较偏大,都是四十岁左右呢? (答)宇航员一般都是从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一定的飞行时间,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再次被选进航天员队伍中,还要进行训练学习,这也要耗费几年的时间,这样下来,航天员的年龄基本上就到了四十岁左右。

173.请问分离下来的逃逸塔和助推器等怎么办?回收吗? (答)一般逃逸塔和助推器分离后散落在山区,不需要回收。 174.整个过程最危险是什么时间?

(答)火箭起飞阶段和返回舱回收阶段最危险。

175.航天员在太空站所用的时间与我们的时间有什么差别吗? (答)航天员在所用的时间应该和我们是一致的,在地球上所谓的时间不同就是指黑夜白天的不同,在空间站日出日落比地球频繁的多,大概每90分钟就经历一次太阳的升落,所以以黑夜白天来定义时间显然是不合理的,在太空站时间是用来记录开展科学试验的时刻,所以应该是和地球上一样的。

176.若神六升空时出现故障,航天员能否逃生,如何逃生? (答)神六升空在逃逸塔分离之前如果出现故障,航天员可以进入逃逸塔进行逃生。

177.飞机在空中怕撞上飞鸟,飞船升空时存在这个危险吗? (答)飞船升空是否怕飞鸟这个问题是肯定的,不过飞鸟撞上飞船是否会导致飞船受损就要分情况来看了。飞船从点火到进入太空是一个加速飞行的过程,在起飞后的较短时间内飞船的速度还不是很高,飞鸟要是没有撞在关键部位,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要是在飞船达到一定速度后,飞鸟撞上的话,就很危险了,结果也会像飞机撞上飞鸟似的。美国航天飞机就曾经出现过撞飞鸟的情况。 178.我国如在海南岛建发射场应该可以减少不少火箭发射功率,不知有这方面的打算没有?

(答)如在海南岛建发射场肯定会节省火箭的燃料,但是发射场的选址比较复杂,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燃料的多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还要隐蔽,人烟稀少等等,原来确实有过在海南建设一个海上基地的打算。

23

179.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返回舱就像一个火球冲向地球,这是燃烧吗?

(答)飞船在返回大气层,由于飞行速度非常高,将与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返回舱外表温度最高将达到返回舱2000℃,成为闪光的火球,同时在飞船表面将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蔽。此时返回舱底部外壳会产生部分燃烧,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只要返回舱外壳事先没有被破坏,这种烧蚀是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的。返回舱外壳,尤其是底部都经过特殊的防热处理,部分烧蚀不会对飞船造成任何影响,而且返回舱内的温度也能够维持在30℃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180.请问飞船升空后在距地面多远的地方飞行?

(答)神舟飞船距离地面的高度成为飞行轨道高度,长征-2f火箭将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后,飞船运行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后,飞船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

181.请问长征2-F的芯级与助推器采用的是什么燃料?是环保的吗?

(答)长征2-F火箭芯级与助推器均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作为燃料,氧化剂采用四氧化二氮(N2O4),采用这样的燃料具有燃烧充分、推力大等优点,不过燃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一般地说,载人航天使用液体燃料火箭,液体燃料有很多的配方。现在俄罗斯用的配方就是煤油和液氧。煤油和液氧有一个弱点,它在低温的情况下不稳定,在高温的情况下容易挥发,所以加燃料的时候很危险。美国的航天飞机用的是液体燃料,用液体燃料的时候,在佛罗里达州的温度下降几度,就推迟发射。在我们酒泉发射中心,前两天到零下七了,我们燃料使用偏二甲肼在这样低的温度下我们还是非常的安全。

182.神舟和俄罗斯的联盟TM和TMA哪个性能功能更优越? (答)神舟飞船在设计得当初就预留了对接口的位臵,我们对接口也是采用通用的口,因为现在空间对接机构也正在进行加紧研究和研制的过程,所以我们不是按照并行工程的做法,我们是一步步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在不远的将来,神舟飞船将真正拥有对借口......

183.航天员在太空站所用的时间与我们的时间有什么差别吗?

24

(答)一般在航天领域会用到的时间为当地时间(北京时间)和格林尼治时间,这两个时间之间是可以根据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在地的经度进行换算的,为了统一起见,航天员在太空站所用的时间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时间是一致的。但是我国神舟飞船由于大约90分钟绕地球一圈,所以,大概90分钟,航天员在天上就要经历一次日出日落,按照地球上的“规矩”就应该是90分钟一天,可飞船上并不依此来计算时间,实际上计时方式仍然按照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及时方式:采用当地时间(北京时间)或者格林尼治时间。

184.为什么要进行轨道维持,轨道维持都需要做什么?它是如何操作的? (答)在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下,飞船飞行轨迹逐渐下降,慢慢偏离了设计轨道。为确保飞船正常运行,必须对其实施轨道维持。轨道维持时,飞船上的发动机点火工作,使飞船飞到设计的轨道上。轨道维持是地面控制中心根据飞船轨道情况,控制飞船上的发动机工作,使其运行到设计的轨道上去,这是一种高精度控制技术。

185.轨道维持时,是由地面指挥中心控制,还是由飞船内的宇航员来操作?

(答)轨道维持时,是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控制的。 186.飞船是否会偏离轨道飞向外太空?如果发生了,该怎么办? (答)在太空中,飞船会偏离飞行轨道,但是因为有地面的测量和控制系统存在,等飞船偏离预定的轨道一定量时就会对其进行控制,使其回到预定轨道,这就叫做轨道维持。所以飞船一般不会飞向太空。如果发生了,控制中心就会控制飞船上发动机工作,使其向正常轨道飞行。只不过这时,发动机就会工作时间长一点,一般的轨道维持时发动机只工作几秒种。

187.宇航员在飞船上进行活动对飞船的运行是否会造成振荡或震动?

(答)宇航员在飞船中进行大幅运动会对飞船的姿态造成影响,但是一般的活动不会造成飞船姿态的影响,如果动作造成姿态不稳,飞船就会偏离预定轨道,这时飞船上的姿态发动机必须工作控制其回答预定轨道上。

188.宇航员能否在飞船内进行大幅度的进行操作?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r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