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二单元 第二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更新时间:2024-03-26 00: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必修2 第二单元 第二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关于生物体内基因、DNA与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基因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是平行的 B.生物体内的基因都分布在细胞核染色体的DNA上 C.基因只有在染色体上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

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基因的碱基序列

2.对某一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部噬菌体都有标记的32P B.2个噬菌体含32P C.全部噬菌体都不含15N D.2个噬菌体含15N

3.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B.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4.右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C.b中(A+G)/(T+C)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相同 D.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5.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24%是胞嘧啶,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胞嘧啶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26%、22% C.14%、11%

B.24%、28% D.11%、14%

6.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②某基因的频率即该基因在种群个体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③每一个基因都包含特定的碱基序列,具有特异性 ④人体内的肝脏细胞和成熟红细

1

胞所含的基因相同

A.①②④ C.只有③

B.②③ D.只有④

7.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 C.20

B.40 D.10

8.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图中表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9.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

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是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

A.第一次 C.第三次

B.第二次 D.第四次

10.右图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示意图。如果是单起点单向复制,按正常的子链延伸速度,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复制从开始到结束只需约16 s。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场所与真核生物的DNA分子复制场所不同

B.实际复制的时间之所以减半,是由于该DNA分子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复制的 C.把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D.如果甲中碱基A占20%,那么其子代DNA中碱基G的比例为30%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请据图回答。

2

(1)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

①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________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成。

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

(2)DNA分子中的碱基有__________种,碱基间配对方式有____________种,但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由于__________________,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12.将双链DNA在中性盐溶液中加热,两条DNA单链分开,叫做DNA变性。变性后的DNA如果慢慢冷却,又能恢复成为双链DNA,叫做退火。

(1)低温条件下DNA不会变性,说明DNA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从结构上分析原因有:外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侧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DNA变性时脱氧核苷酸分子间的共价键不受影响,而________________被打开。如果在细胞内,正常DNA复制过程中需要________作用。

(3)某DNA完全解旋成单链所需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DNA,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量如图1中N元素标记的DNA在变性后的退火过程中会形成________种DNA,离心后如图2,则位于________链位置上。

(5)如果图1中α链中A和T的比例和为46%,则DNA分子中A和C的和所占比例为________。

13.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现在细胞系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3

(1)实验目的: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2)实验材料:突变细胞系、基本培养基、核糖核苷酸、14C—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14

C—脱氧核苷酸、放射性探测显微仪等。 (3)实验原理:

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R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4)实验步骤:

第一步:编号。取基本培养基两个,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设置对照实验。在培养基甲中加入适量的核糖核苷酸和14C—脱氧核苷酸;在 培养基乙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培养。在甲、乙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等量的突变细胞系,放到________________

培养一段时间,让细胞增殖。

第四步:观察。分别取出培养基甲、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 (5)预期结果:

①培养基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培养基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R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15.关于下图所示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4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C.若该DNA分子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D.把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详解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细胞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这些基因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是平行的;细胞质中也有少量的DNA分子;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全部碱基序列。

答案:A

2.解析:构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都来自细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时候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然后以自己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而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原来标记的DNA两条链最多形成两个DNA到子代噬菌体内。子代噬菌体蛋白质是在噬菌体DNA指导下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因此所有噬菌体均含15N。

答案:B

3.解析:在DNA分子长链中间的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接一个碱基和两个磷酸基团,链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

答案:C

4.解析:据图可知,此生理过程是DNA的复制。该过程不需要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真核生物发生此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b中(A+G)/(T+C)的比值与c中的此比值呈倒数关系。

答案:D

5.解析:由题干可获取的主要信息有:①DNA双链中G=C=23%;②H链中A占28%,A1%+A2%C占24%。解答本题首先求出各类碱基占全部碱基的比例,然后利用关系式=A%

2计算并做出判断。由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6%,可知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则在DNA分子双链中A=T=27%,G=C=23%,H链中A占28%,C占24%,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A占2×27%-28%=26%,C占2×23%-24%=22%。

答案:A

6.解析: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

5

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人体内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含遗传物质。

答案:C

7.解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双链被3H标记,在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完成第一次分裂后,每条染色体的DNA中一条链有3H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标记。在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进行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半染色体被标记,一半染色体没有被标记。

答案:D

8.解析:分析题干,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可形成16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同时含15N和14N,14个DNA分子只含14N,只含有15N的DNA分子数为0。

答案:D

9.解析:由染色体总条数为40条可知是分裂后期,若是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40条;若是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20条;若是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0条到20条之间。

答案:C

10.解析:原核生物DNA的复制主要在拟核处进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则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如果是双起点单向同时复制,则在大环内应有两个小环,单起点双向复制所需的时间就比原来少一半。不含15N的亲代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无论复制多少代,形成的所有子代DNA中,至少有一条链含15N。如果双链DNA中碱基A占20%,那么碱基G则占30%,子代DNA中的碱基比例与亲代的相同。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解析:(1)根据DNA的立体结构可知,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其外侧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碱基对。

(2)DNA分子中的碱基共4种,配对方式共2种,即A—T,G—C,由于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答案:(1)反向平行 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 氢键 (2)4 2 不同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每个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12.答案:(1)稳定性 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2)碱基对间的氢键 DNA解旋酶 (3)该DNA中G和C形成的碱基对的比例较高,结构比较稳定 (4)1 中 (5)50%

6

13.解析: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要验证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可根据被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在细胞的分布情况判断。

答案:(3)细胞核 脱氧核苷酸 细胞质 核糖核苷酸 (4)第二步:14C—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第三步:适宜的相同环境中

第四步: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放射性强弱 (5)①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 ②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质

(6)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14.解析:DNA分子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答案:D

15.解析: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①部位;该DNA的特异性不表现在碱基种类上,因为DNA中的碱基只有4种;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代,子代DNA都含有15N。

答案:C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zy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