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3-10-21 22: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情境,补充学生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文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我曾多次教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以前没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时候,就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平平,从学生平淡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真正感受到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变化的关键。自从普及了信息技术后,我在备课时,非常重视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获得“先声夺人”的效果。我想到学生对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不熟悉缘于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这个人物,于是我利用电视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片段----林冲手刃仇人的那个场面,采用flansh的动画效果,一次打出三行字:“林冲杀人了!”、 “林冲终于杀人了!”、 “林冲为什么杀人?”我利用这个课件用来导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说“林冲终于杀人了!”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浓厚兴趣。从学生专注的表情和情不自禁的疑问声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被出人意料的问题深深吸引了!可想而知,他们就会在课内课外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吗?事实证明: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能让学生从多维度感知抽象的事物,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导入起到了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良好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语言讲述、挂图展示、幻灯演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如久旱逢甘霖,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过去单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所无法实现的优势。如《琵琶行》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作者描写琵琶女即兴弹奏(创作)《琵琶行》时,课文没有直接描写曲子的高低快慢,而是通过比喻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来表现音乐的繁密(粗重)、幽细、清脆圆润 、宛转流利、低沉入微 、激越雄壮、激越雄壮、戛然而止 。这是课文的重点又是难点。对于缺乏音乐素养、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在课前先通过网络搜索到几首著名琵琶曲,根据课文的描述把曲子的节奏分成:繁密(粗重)---幽细---清脆圆润 ---宛转流利---低沉入微 ---激越雄壮---激越雄壮---戛然而止几个部分,并作相应的剪辑。再根据课文的内容从网络上搜索到相应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将以上几个片段的音乐链接到相应的图片中。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进行汇报,他们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教师再用课件展示进行验证。学生通过看画面,听音乐,

再对照课文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越发高涨。他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不但说得好,而且读得好,真正做到了入情入境地读,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技术比以前传统教学中光听录音磁带的教学效果好得多。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对削除“抽象思维的障碍”等形成教学难点的“学习障碍”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使教学难点的突破变得十分顺利。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好多课文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为了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必须向学生介绍有关课文的背景相关资料。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由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无法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只能被动地接受有限的知识。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学生预习课文时,教师就应有目的地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去查找有关资料,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如:教学古诗词时,课文对诗人的情况及历史背景的介绍少之又少,可是学生对有关诗人的情况及历史背景却很感兴趣,光靠教师的简单介绍难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学习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否则难以“悟诗情”。如果预习时能发动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教给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课上,学生积极地汇报搜集到的材料,便能让全体学生对诗人的情况及相关的历史背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古诗词的学习很有帮助。还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时,课前我布置让学生搜集以前学过的相关诗词,走进词人、了解词人。课堂上大家都非常积极,踊跃发言。他们谈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醉花阴》等。谈到了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而这首《声声慢》正是写于她南渡之后,是她后期词作的代表作。听到这些不禁令人欣慰:其实我们语文教学如果做到这些就已很好了。学生已经能够自己来学习了。再如:教学有关历史故事或名著节选时,像《失街亭》、《林黛玉进贾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类故事性极强的课文,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相关的情节,鼓励学生在课前上网查阅,自我解决。上课时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就可以结合查找的资料和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会,教师一定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肯定和表扬,以带动全体同学养成主动利用网络获取课外知识的习惯,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特别倡导“大语文”观,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在新理念倡导下,阅读教学中要进行“拓展延伸”的环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链接相关材料,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我深深体会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既能扩大课堂容量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优势。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作文训练---- “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 ”的训练,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水浒人物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后,现场写作。对于写得好的作文,投在大屏幕上,直接点评,当场师生、生生互动,真实直观,反馈及时。 还可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科幻小说创作训练”这一单元作文训练时,我就布置学生组成若干合作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搜集好的科幻作品(包括图片),制作成科幻小报。学生兴致勃勃地制作了图片版的、文字版、图文混合版的小报。他们的能力超越我的想象,小报做得十分精美。我将这些作品分批在学习园地中进行了展示,让他们解说,这样既加深了对科幻作品知识的了解,又搜集了大量的作文素材,那次作文大家都写得很好。涉及面极其广泛,想象力也很丰富。这样既培养了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又拓展延伸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由封闭到开放,由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已阔步进入了语文课堂,应该说,“善假于物”的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其产生的能量和蕴含的潜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以企及的,它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新探》 2.《高中语文课程方案教师读本》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盖 颖 花山中心学校 gaiying427@163.com

内容提要:

全球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趋势对现代人的能力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得到了极大的培养。信息技术提

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类知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创造性的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专题。所以我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的几个环节做了一些探讨: 1、明确方向,激发兴趣2、主题搜索,合作交流 3、归纳整理,发表看法4、展示观点,深入认识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学生

全球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趋势对现代人的能力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地确定信息,能有力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准确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因为这是信息社会人类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然而,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机械灌输的痼疾,有效运用网络这一互动媒体发展学习者的潜能,正是教育面向未来必须思考的问题。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教育是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切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介入语文课程改革将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语文课程理念的落实。所以我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的几个环节作了一些探讨。

1、明确方向,激发兴趣

明确学生阅读的内容、方向,就活动本身提出教师的指导性意见。在处理方法上,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或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动机,唤醒对相关经验、表象的意识。如我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首先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可是,学生信息来源之一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有限,因此我组织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进行搜集。学生搜集的资料非常多,如:天气晴朗的时候,天上的云是白色的;阴天的时候,云是灰色的;下雨的时候,云是红色的。青蛙都从田里跑出来了,‘呱呱’叫的声音真大,一定是要下雨了。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茫茫晒死鬼。下雨前,鱼儿总是张着小嘴游到水面上来呼吸.。燕子报春。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由于学生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2、主题搜索,合作交流

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学生通道Internet或书刊、报纸、杂志集中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随时制作电子读书卡片或纸质卡片记录素材,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结合。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这一过程的展开可以贯穿学习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不同的时段与活动类型。在进行教学《森林》这一主题单元时,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家乡古老树木资料”,于是他们在网上寻找了许多信息,制作了许多图片。这些资料在全班交流展览后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感情。

3、归纳整理,发表看法 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映,随机地创设情景,具体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通过对各类素材的

归纳整理,帮助学习者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从而较为深入地理解阅读文章所包含的意义。这一过程是信息的具体加工过程。在《森林》阅读教学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以“了解森林覆盖率,走进美丽森林”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整理收集到各种资料:中国森林覆盖率,陕西森林覆盖率,环境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美丽森林图片,原始树木图片,珍禽异兽简介以及图片??之后小组交流资料,谈论自己的感想,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并且根据资料写出想象作文:走进大森林。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幻想坐上时光穿梭机走近几千年前的大森林,用优美的文笔,生动的语句,细腻的描写手法,再现森林的旖旎风光,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然后笔锋突转,幻想百年后大自然的无情报复。最后深刻的揭示原因:这是人类破坏环境的后果。呼唤人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动物,还地球一个美好的明天。这样,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搜集、交流、理解、感悟、表达等实践活动,广泛接触语文材料,浏览他人资料,提高了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多种表达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现实。

4、展示观点,深入认识

同一事物不同视角的认识对较为整体地理解该事物,具有特定价值,但是不能取代整体认识本身;不同视角看法的有机整合才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某一方面,帮助我们较为全面把握该事物。课堂活动过程中,学习者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砥砺与补充,完善、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炮手》阅读教学后要求续写,有的学生对续写主题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同学提出要展现炮手的英雄形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的同学提出要突出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礼遇,还有的同学提出应该揭示战争的恶果和对和平的召唤等。在这几种不同见解提出后,我让同学们对这几种观点在聊天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到我发现有人提出了\对文章的理解应该采用多角度\这一观点时,同学们通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深入认识使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写出的文章风格各异,丰富多彩。

我在实践和探索中发现,网络技术为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它能够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示自己的个性。网络化的教育给了我们教师一个好的舞台,我们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大胆创教育之新,才能够育创新之人。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朝举 加入日期:10-12-19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刘朝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gg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