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03 15: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碘升华,红磷燃烧 C.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D.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 2.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原子、分子的质量 B.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属于物理变化 C.构成物质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电子总数B.电子层数e.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7.下列关于水的组成正确的说法是()一 A.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8.在空气中,容易燃烧表现出还原性的单质是() A.一氧化碳B.氢气C.=氧化碳D.氧气

9.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的最少量是() A.试管容积的1/5B.试管容积的1/3C.3—4滴D.1—2mL 10.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C.为节约药品,将甩剩下的药品装入原试剂瓶中 D.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11.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形容的是()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C.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12.下列液体药品取用和量取时操作错误的是(。)

A.把试剂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用完试剂后立即将瓶塞盖上 B。倾倒试剂时标签应朝手心,即免腐蚀标签 C.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D.观察体积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边缘保持水平 13.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少量的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待完全皮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物质中肯定有的物质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5.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____的自然科学。

16.1869年,____国化学家一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7.给试管中的药品进行加热必须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从试管的____套入,夹在____。

加热时,应该先进行____,然后再把酒精灯的部位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18.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往烧瓶中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

19.(1)污水的主要来源有①;②__羔√;③____。

(2)针对这些污染源,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一;②—__ 20.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钠原予____,钾元素____1个硫酸根离子____,3个镁离子____,4个硫离子____,4个二氧化氮分子。

21.把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该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实验时,为防止,在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入____。

2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完全剩余固体中也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中也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____。

2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____色火焰,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烧杯壁上有____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觉到____,说明氢气燃烧放出____,氢气具有____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

24.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____、和____,粒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数,能决

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是____ 三、实验题(共16分)

25.(6分)某学生在实验时,不慎将试管碰坏,试管底部有了一个小孔,老师告诉他实验时要当心,注意安全,但不要将此试管抛弃,请他用这支试管和下列仪器及药品装配一套产生Hz的装置。要求这套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即需用时,即刻反应;不需用时,能很快停止。请你用该试管和下图有关仪器(仪器可不全用)组成这套发生装置,并在你选用的仪器图上直接画出。标出所用药品。

药品:锌粒、稀盐酸。

仪器:已打好孑L的各种橡皮塞、导管、广口瓶、烧杯(不考虑夹持仪器)。

使用这套装置的操作方法是在一____。要产生Hz时应________,要停止生成H2时应________。

26.(10分)在今年某校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我们认真完成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通常是把导管口插入水中,然后手紧握锥形瓶外壁,观察导管日是否有气泡产生。请你回答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2)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

中作剂,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的方法是____一。

(3)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由于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内的反应就已经停止(如图所示)。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出两种方法。 ①——②————。 四、计算题(共18分)

27.(10分)星期天小明与爷爷一起去农业公司购买化肥,已知当时化肥的价格表如下: 化肥品种 尿素

CO(NH2)2碳酸氢铵 NH4HC03硫酸铵 (NH4)2S04

每吨售价1080元330元450元

小明爷爷只带了500元,但不知道买哪种化肥能达到的肥效(即购买的氮元素最多),想到小明上初三了,学了化学,就让小明帮助解决问题,小明通过计算很快就选好了化肥,小明选的是哪种化肥 A厂废水中含有一. B厂废水中含有一. C厂废水中含有一. D厂废水中含有一。 试题答案

一、1.B【解析】A、D中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C中两者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D【解析】A中a2是单质,化合价为0价;B、C、D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出化合价。

3.C【解析】A中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原子和分子的实际质量;B中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D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4.D【解析】掌握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0、Si、Al、Fe。 5.C【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最外层电子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6.A【解析】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化合价表现为-2价;B容易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化合价表现为+1价。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7.A【解析】熟知水的宏观组成。

8.B【解析】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但CO是氧化物。 9.D【解析】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10.A【解析】B操作会烫伤手,C操作会使药品污染, D操作会产生危险。

11.B【解析】“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

B中做法经济效益虽好,但能耗高会浪费大量能量,加速环境污染损害人类健康。

12.D【解析】读数时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3.C【解析】完全反应后试管内不可能有KMn04和KCI03,而02是气体,从试管中逸出。 14.B【解析】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go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