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

更新时间:2023-05-08 16: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酒精可作燃料

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通电D.氮气制取氮肥

2.下列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铁生锈,人的呼吸,燃料的燃烧都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都属于缓慢氧化

D.向氯酸钾中误加入高锰酸钾,不仅加快了反应速率,而且增加了生成的氧气的量4.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C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B物质是生成物

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试卷第1页,总5页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7.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 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

CO2+H2O+CO

8.已知某反应2A+B=3C+D,若1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则12gA和10gB 反应能生成D为()

A.2.5g B.5g C.16g D.10g

9.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明矾做絮凝剂可以使硬水软化

B.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正极的氢气和负极的氧气体积比为2:1

C.纯水是软水,但软水不一定是纯水

D.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说明瓶内原有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就很缓慢

11.2.3g铁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M可能是

A.镁B.铝C.碳D.钠

12.相同质量的铁、磷、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铁B.磷C.镁D.一样多

13.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的是()A.稀硫酸B.硝酸银溶液C.硫酸锌溶液D.硫酸铜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总5页

A.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的溶液

二、填空题

1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量筒和____配合使用。读数时,俯视读数比实际值___(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2)使用托盘天平时应该左物右码,如果将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颠倒了,将对称量结果____(填“一定”或“可能”)有影响。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2)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17.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白炽灯内放入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要瓶内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

③为了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写出一点即可)19.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第3页,总5页

试卷第4页,总5页 (1)实验室用纯净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2)铁制容器不能配置波尔多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磁铁矿炼铁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一定质量的锌粒加入到一定量的Mg (NO 3)2、Fe (NO 3)2、AgNO 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含有的金属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______

三、推断题

21.A--H 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A 、B 为黑色固体,A 、D 、G 为固体单质且D 为紫红色,F 为红棕色粉末(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B 、C 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①③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2.用微粒观点回答问题:

(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 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请你据此归纳出二氧化碳所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___

(2)小组同学进一步进行了装置C 的实验,结果观察到与B

装置截然不同的现象:蜡

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请你对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2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_____(a或b)通入。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_____ (3)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装置均可制取CO2,与A相比较,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如图G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

(6)某同学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取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2.8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g,求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试卷第5页,总5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jv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