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精装带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8 16: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静安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理化试卷2018.0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六、选择题(共20 分)

27. 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气体是

A.氧气

B. 氮气

28.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 河水结冰

29. 核电站用硼酸(H3BO3)阻断核辐射,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A. +1

B. +2

能减少氧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化学部分

0-16 Ca-40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C.石灰石制生石灰

D.分离空气制氧气

硼酸中硼元素(B)

B.减少氧气的体积

不是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

B.氧气和臭氧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A.铁丝

B.木炭

F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氢氧化钙

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过氧化氢

B.空气

有关碳酸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C.是一种正盐

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

B.酒精

能用质量守恒思想解释,并推论正确的是

的化合价是

C. +3

D. +4

C.减少水的质量

C.红磷和白磷

C.硫粉

C.泥土

C.二氧化碳

B.可用做钾肥

D.焰色反应成黄色

C.淀粉

D.

D.

D.

D.

D.

D.

A. 50mL36%的盐酸用50mL水稀释,推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出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 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中能形成80克食盐水

增大压强

氧化铁和氧化亚铁

镁带

.氧化碳

甲烷

18%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推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38. 粗盐提纯中,描述正确的是

A. 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B. 蒸发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 蒸发时,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39. 电解水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电解成H2和02的分子数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8:1

C. 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0.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天平、量筒、烧杯、酒精灯

C.天平、药匙、量筒、烧杯

41.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稀硫酸用于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C.活性炭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B. 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D.量筒、烧杯、试管、玻璃棒

B. 二氧化碳用于呼吸作用

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42. 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 所有盐中都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

D. 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43. 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B.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 分子和原子在不停的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44.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有许多,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H、0原子数比为2:1

45. 把铁粉加入Ag(NO3)2、Cu(NO3)2、Zn(NO 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正确的分析是

A. 如滤液中含有C U(NO3)2、Fe(NO3)2、Zn(NO3)2,则滤出的固体中只含有Ag

B. 如滤液中含有Fe(NO3)2、Zn(NO 3)2,没有Cu(NO 3)2,则滤出固体中有Cu、Ag,可能有Fe

C. 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则滤液中有Zn(N03)2、Fe(NO3)2,没有AgNO 3、Cu(NO3)2

D. 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可能含Cu(NO3)2

46.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

七、填空题(共分)

47. 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物质种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物质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八、简答题(21 分)③图中’80”表示的物质属于

(选填序号) a ?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 1mol 氮气分子约含有 _________个氮原子。

48.

t i C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100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到原温度

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所示。

① t i C 时,KN0 3的溶解度是 ___________ g/100g 水; ② 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______________ (填 是”否”或 无法判断”);

其中溶解的溶质是 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若要提纯混有少量 KCl 的KN0 3,采用的方

法是 __________ ;

④ 将t i C 时50g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 _________ g ;

⑤ 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A. 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温度升高到t 2C ,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溶解,并成为不饱和溶液(不考虑水的蒸发)

C.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 将温度升高到t 2C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49. 下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发生过程中各项的变化,请分析:

① 图一用滴管滴入一是图二中的 __________ (填“A”、 “B 或 “C ”点,继续滴加该试剂,得到完成的图二、图三。根据图二、图三

的变化分析,判定此反应发生的依据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C 点溶

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下列试剂不能帮助确定上述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铁粉

b.AgNO 3 溶液

c.Na 2CO 3 溶液

① 写出仪器名称:a _________ 、b _______ ;

②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a ?加热 b.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熄灭酒精灯

e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f.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用装置B 制取二氧化碳,无法对反应进行控制, 请从图中选取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取代B 中的单孔塞, 以控制该反应,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51.为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不考虑试剂的 挥发),实验如下: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

5g 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

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 分析图三可知t 3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如果5g 碳酸钙粉末完全反应,产生多少摩尔的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仅根据D 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 不能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

CO , 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E 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天平示数m 的范围是 (用 “>” a ? a / 、=<、 52.已知某混合气体由 出、CO 和CO 2

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设 计了

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 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50.请用提供的药品完成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匸等符号表示)。

A P c D E F titoi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不能检验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需检验,改进的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图方案B装置可用来吸收C02,但没有

现象,为证明C02和NaOH能发生反应,设计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向充满C02的试剂瓶中注入

过量20%的

NaOH溶液,振荡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将AB试

A B

剂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夕卜,还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个

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49?①稀盐酸;B ;溶液温度升高;溶液 pH 逐渐变小

八、简答题

50. ①集气瓶;长颈漏斗

②A ; 2KC1O 3

Mn °2

2KCI+3O 2f ; ebaefd

③ GH

51. ①天平示数不再发生变化

② 0.05mol ③ m=140.00

52. ①检验CO 2是否吸收完全,防止其干扰 CO 的检验

② H 2+CUO V CU+H 2O ; CUSO 4+5H 2O T C U SO 4?5H 2O ③ H 2 ;在c 、D 间增加干燥装置

④ B 中溶液倒吸入 A 中,A 中出现白色沉淀;

NaCl 、NaOH ; CO 2+2NaOH T Na 2CO 3+H 2O ; Na 2CO 3+CaCl 2

T

CaCO 3j +2NaCI

47?①CO 2; CO

②BC

③ be ④ 2NO+2CO

催化剂

N 2+2CO 2; 1.204 X 1024

48?①25②无法判断;氯化钾 ③硝酸钾;降温结晶

④50

⑤C

② NaCl 、HCl ③ 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jv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