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17:44:2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有“味酸”

B.《天工开物》记载:“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C.“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的三态变化:“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转化为水吸热

D.唐未《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文中描述的是黑火药的制作过程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雄黄(As4S4),结构如右图,含有NA个S-S键

B.将1mol NH4NO3溶于适量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H4+的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33.6 L二氯甲烷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3NA

D.高温下,16.8 g Fe 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萘(

)含有5mol碳碳双键

B.CH3CH=CHCH3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可用溴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

D.尿素[CO(NH2)2]的含氮质量分数比碳酸氢铵的低

10.石墨炔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之后一种新的全碳纳米结构材料,其独特的结构有利于锂离子在

面内和面外的扩散和传输。下列有关物质①-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

B.物质②主要由呈六边形非列的碳原子构成,没有导电性 C.物质①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导电材料

D.物质④的分子式为C10H14 ,性质稳定,其一氧代物有两种

11.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

夹f,烧杯中的液体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a和b可能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干燥气体) b(液体) NH3 CO2 Cl2 NO2 HCl 水 饱和NaOH溶液 饱和食盐水 水 0.1 mol·L-1AgNO3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12.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m、n、p 均

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是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m 的自述是“诞生在闪电的弧光中,强大的能量造就了我”。n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 与Y 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为气体 B.X、Z、W 三种元素不能组成离子化合物 C.原子半径:X

D.图示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3.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10.00 mL 浓度均为

0.100 mol·L-1的NaOH 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二甲胺的电离常数Kb=1.6×1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滴定二甲胺溶液的曲线,pH=7时所消耗的V[HCl(aq)]大于10 mL B.在a、b、c 三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a

C.曲线中c点电导率最小,原因是c点溶液中导电微粒的数目最少 D.d 点溶液呈酸性,且有3c(H+)=c(Cl-)+3c(OH-)

26.(14 分)某学习小组对某葡萄酒中SO2的含量进行检测,按下图连接好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Ⅰ.样品蒸馏

取20.00mL样品和250 mL水置于仪器A中,仪器B是去掉塞子的碘量瓶,向其中装人25mL 乙酸铅溶液,然后向仪器A中加入10 mL盐酸,立即盖塞蒸馏;当碘量瓶中的液体约200 mL时,将插入碘量瓶液面下的导管向上提起并将导管置于液面上方1cm 处,再蒸馏2min左右;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碘量瓶中的导管,并将冲洗液并入碘量瓶中。同时做空白实验(即不加样品情况下按同法操作,防止实验误差)。

已知:SO2+H2O+Pb(CH3COO)2=PbSO3↓+2CH3COOH。 (1)仪器A 的名称是 。

(2)实验中使用的碘量瓶最适宜的规格是 (填标号)。 a.100 mL b.250 mL c.500 mL d.1000 mL

(3)如果实验最后未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碘量瓶中的导管,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高”“ 偏低”或“不影响”)。 Ⅱ.滴定操作

向取下的碘量瓶中加入10 mL盐酸和1mL淀粉溶液,摇匀后用0.01mol·L-1的碘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单位为mL)。

(4)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Ⅲ.结果分析

(5)甲组4 次实验测得V分别为

实验 V/mL 1 9.98 2 12.00 3 10.02 4 10.00 据此可计算此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 mg·L-1

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严谨,可能会有误差,因为甲组未做 。

27.(14分)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氟碳铈矿主要化学成分为CeFCO3,它是提取铈等稀土元素的重要矿

物原料。氟碳铈矿的冶炼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铈的常见化合价为+3、+4 Ⅱ.Ce4+可以与SO42-结合为[CeSO4]2+

Ⅲ.

焙烧时铈被氧化成四价,四价铈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稀土元素易进入溶液。在盐酸浸出时,有少量铈进入滤液,且产生黄绿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氟碳铈矿焙烧的目的是 ;焙烧最适宜温度为 (填标号)。a.350~ 4 50℃ b.550~650℃ C.750℃以上

步骤①中少量铈进入稀土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铈富集物用含硼酸的盐酸溶液处理,使氟转化为四氟硼酸根离子,然后用可溶性钾盐将四氟硼酸根离子转变为KBF4沉淀并过滤除去。写出生成KBF4的离子方程

式: 。此法处理铈富集物的缺点是 。

(3)除云氟离子后向滤液中先加入NaOH 溶液,然后再加入NaHS除去铁与铅。加入NaOH 溶液的目的是 。

(4)写出此流程中铈的碳酸盐沉淀的化学式: 。

28.(15 分)“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将一定量的CO2(B)

和CH4(g)通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CH4(g)

2CO(g)+2H2(g)。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1=-802 kJ·mol-1 CO(g) +

1O2(g)=CO2(g) △H2=-283kJ·mol-1 2CO(g)+H2O(g)=CO2(g)+H2(g) △H3=-41 kJ·mol-1 则反应CO2(g)+CH4(g)

2CO(g) +2H2(g)的△H = 。

(2)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催化剂(Ⅰ、Ⅱ)作用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体系中CO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在a点与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下,反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K(a 点) K(c点 )( 填“>”“ <”或“=”)。 ②b点CO含量低于c点的原因是 。 (3)为了探究反应:CO2(g) +CH4(g)

2CO(g)+2H2(g)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起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

中通入CO2与CH4,使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 mol·L-1,平衡时,根据相关数据绘制出两条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曲线(如图2):v正~c(CH4)和v逆~c(CO)。则与曲线v正~c(CH4)相对应的是图中曲线 (填“甲”或“乙”);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某一时刻降低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曲线甲对应的平衡点可能为 (填字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z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