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中彩那天 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3-12-29 21: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课后生字表里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表

里生字所带课文里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信,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

2、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学法提示: 反复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各题:

1、我要把下列词语多读几遍,还能写好,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多写几遍。

维持 财富 精湛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号码 橡皮 拮据 奔驰 馈赠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梦寐以求

2、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财( ) 牌( ) 题( ) 飘( )捎( ) 村( ) 碑( ) 提( ) 漂( )梢( )

盘点·反思

学习生字和词语,我已经养成的习惯有:

□预习课文时自主地抄写词语和理解词语。 □对多音字格外注意。

□写字的时候,常常联想跟这个字同音或形近的字,通过这样的方法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3、课文中有许多如:“拮据”、 “境况窘迫”一类的词语,我能联系上下文在课文边做批注

3、我在课文的标题上方批注课文的主要内容,在1、2自然段边上批注两段的意思,在文尾批注最后一个自然段意,批注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关系。

4、我有几点疑问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是关于:

◇词语的。( )◇句子的。( )◇表达方式的。( ) 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细读全文,体会父亲的神情、动作,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1、我猜测父亲中奖前会想: ;中奖时会想 :

想 : ;

拿起电话的那一刻会想: 。 2、文中的“我”在父亲中奖时想: ;发现父亲神情严肃时是这样想的: ;看到两张彩票“我”又这样想 。

3、我要在课文中批注对母亲的话的体会。 4、我还要批注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5、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在日记本里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

生命的呵护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枪,瞄准其中的一只。就在他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一只雌山鸡像一道闪电从草丛里腾起,落在两只小家伙的身前。“嘣”!枪响了,雌山鸡应声栽倒在岩石下,只发出半声凄

叫。

两只山鸡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呆了,它们挤在一起,傻傻地看着满身鲜血一动不动的母亲。他也怔住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猎枪从颤抖的指掌中滑落在地??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充耳不闻:

惊心动魄:

大喜过望:

2、写出这篇短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3、那个打山鸡的人为什么感到“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写出你的理解。

4、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写在下面吧!

四、相关链接 立木见信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曾在秦国变法,使秦国日渐强大起来。 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商鞅就遇到了一个难题:自己初到秦国,怎样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使他们相信将要推行的新法“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呢?思来想去,他觉得要取得百姓的信任,就必须在全国上下建立起一种守信的风气,所以商鞅决定在新法颁布之前,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人们发现,咸阳城南门城楼前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旁边有两个士兵在敲锣打鼓,高声宣布:“新上任的商鞅大人有令,谁能把这根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金10两!”

“开玩笑吧!这根木杆能有多重?哪用得着赏金10两?” “是呀,肯定是假的,说不定有什么阴谋呢!”

闻讯赶来的百姓熙熙攘攘地围了一圈,大家议论纷纷,谁都不相信天底下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试一试。

商鞅站在城楼上,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了下午,还是不见有人来尝试。他想:百姓情愿听命于常理,也不愿相信朝廷的话,甚至重赏之下也没有人愿意试一试。在这种情况下颁布新法,是不会有人相信的。没有人相信,

就意味着没有人会遵守。所以,为了取信于民,这次立木建信一定要成功!

商鞅手下的人见围观的百姓渐渐走散,人越来越少,便向商鞅建议:“依小人之见,这赏金太重,不如减去5两,或许有人会??”

商鞅摆了摆手,说:“不!说出的话不能收回。我立木为信,就是要表明朝廷不会欺骗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守信的风气,颁布的新法百姓才会遵守。你去告诉大家,朝廷说到做到,决不食言。还有,让士兵宣布:从现在起,移木者,赏金50两!”

“50两!”围观的百姓听到新的宣告,吃惊地你看我,我看你,觉得更加不近情理了。正当大家议论不休的时候,一位中年人壮着胆,走出人群,说:“我来试试。”他走到木杆前打量了一下,两手一提就把木杆轻轻地扛到了肩上,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

人们让开一条路,吵吵嚷嚷地跟在后面,一直跟到了北门。

等那中年人放下木杆,商鞅立即派人当众给他50两黄金,一文不少。 这件事马上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百姓们都说:“商鞅大人的命令真不含糊,朝廷现在开始说话算话了!”

不久,秦国颁布了新法。此时的秦国百姓已经知道朝廷令行禁止,知道新的法令必须遵守,也就积极地拥护新法。商鞅在秦国的改革进行得很顺利,秦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ae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