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与运动经典练习题全集(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3 07: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一、力学选择题集粹(136个)

1、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 B.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 C.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 D.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

2、从同一高度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坚直上抛,一个坚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 [ ]

A.运动的时间相等 B.加速度相同  C.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等 3、某同学身高1.6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越过了1.6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m/s) [ ]

A.1.6m/s B.2m/s C.4m/s D.7.2m/s

4、如图1-1所示为A、B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已知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由图可知 [ ]

A.μ=tgθ B.μ=(1/2)tgθ C.μ=22tgθ D.μ与θ无关 9、如图1-4一根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竖直的直杆上,绳上用一光滑的挂钩悬一重物,AO段中张力大小为T1,BO段张力大小为T2,现将右杆绳的固定端由B缓慢移到B′点的过程中,关于两绳中张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为 [ ]

图1-3

图1-2

A.F1+F2=F B.F1=F2  C.F1/F2=m/M D.F1/F2=M/m 8、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图1-3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 ]

图1-1

A.两个质点一定从同一位置出发 B.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 C.t2秒末两质点相遇 D.0~t2秒时间内B质点可能领先A

5、a、b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不同,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6、质量为50kg的一学生从1.8m高处跳下,双脚触地后,他紧接着弯曲双腿使重心下降0.6m,则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 [ ]

A.500N B.1500N C.2000N D.1000N 7、如图1-2所示,放在水平光滑平面上的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A、B间的作用力为F1;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A、B间作用力为F2,则 [ ]

图1-5

A.T1变大,T2减小 B.T1减小,T2变大 C.T1、T2均变大 D.T1、T2均不变 10、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木板上,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在如图1-5所示的几个图线中,哪一个最能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与木板倾角θ的关系 [ ]

图1-4

- 1 -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11、一木箱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受水平力F的作用,那么 [ ] A.如果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木箱做正功 B.如果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F可能对木箱做正功 C.如果木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木箱做正功 D.如果木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木箱做负功

12、吊在大厅天花板上的电扇重力为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T,扇叶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T′,则 [ ]

A.T=G,T′=T B.T=G,T′>T

C.T=G,T′<T D.T′=G,T′>T

13、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着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m,由此可估计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为自身所受重力的 [ ] A.2倍 B.5倍 C.8倍 D.10倍

14、如图1-6所示,原来静止、质量为m的物块被水平作用力F轻轻压在竖直墙壁上,墙壁足够高.当F的大小从零均匀连续增大时,图1-7中关于物块和墙间的摩擦力f与外力F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

A.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cm处,t=2.5Δt时刻 B.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cm处,t=0.5Δt时刻 C.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cm处,t=0.5Δt时刻 D.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cm处,t=2.5Δt时刻

19、如图1-12所示,A、B两质点从同一点O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被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1,B沿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P2.P1和P2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10

A.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B.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C.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对滑块做功多 D.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多 17、A、B两滑块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频闪照相机在t0=0,t1=Δt,t2=22Δt,t3=32Δt各时刻闪光四次,摄得如图1-10所示照片,其中B像有重叠,mB=(3/2)mA,由此可判断 [ ]

图1-9

图1-6

图1-7

16、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结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1-9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则子弹整个儿刚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

A.A、B的运动时间相同 B.A、B沿x轴方向的位移相同 C.A、B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D.A、B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20、如图1-13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连接,且m、M及M与地面间接触光滑.开始时,m和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对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

正确的说法是 [ ]

图1-12

- 2 -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图1-13

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B.由于F1、F2分别对m、M做正功,故系统的动能不断增加 C.由于F1、F2分别对m、M做正功,故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M的动能最大

21、如图1-14所示,将一根不能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1,绳子张力为F1;将绳子B端移至C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2,绳子张力为F2;将绳子B端移至D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3,不计摩擦,则 [ ]

A.重力势能增加了3mgh/4 B.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动能损失了mgh D.机械能损失了mgh/2

24、如图1-17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用轻杆连接后斜放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将A球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地面对B球的支持力N和轻杆上的压力F的变化情况是 [ ]

图1-16

图1-17

图1-14

A.θ1=θ2=θ3 B.θ1=θ2<θ3  C.F1>F2>F3 D.F1=F2<F3 22、如图1-15,在一无限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滑块(m1>m2)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设两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它阻力不计,当车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18

图1-15

A.若μ=0,两滑块一定相碰 B.若μ=0,两滑块一定不相碰 C.若μ≠0,两滑块一定相碰 D.若μ≠0,两滑块一定不相碰

23、如图1-16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3g/4,这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 ]

图1-19

- 3 -

A.mv/4 B.mv/2 C.mv D.2mv

26、如图1-19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运动.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 [ ]

2

2

2

2

A.N不变,F变大 B.N不变,F变小 C.N变大,F变大 D.N变大,F变小 25、如图1-18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向下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的P处,已知物体m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从物体m放到木板上到它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对木板施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力F要对木板做功,做功的数值可能为 [ ]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 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2 C.若地面是有摩擦的,则FAB=F D.若地面是有摩擦的,则FAB=F/2 

28、如图1-21所示,质量为m、初速度为v0的带电体a,从水平面上的P点向固定的带电体b运动,b与a电性相同,当a向右移动s时,速度减为零,设a与地面间摩擦因数为μ,那么,当a从P向右的位移为s/2时,a的动能为 [ ]

A.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无摩擦力

C.支持力为(M+m)g  D.支持力小于(M+m)g

图1-21

A.大于初动能的一半  B.等于初动能的一半

C.小于初动能的一半 D.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势能的增加量

29、如图1-22所示,图线表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跟时间变化的关系,若物体开始时是静止的,那么 [ ]

图1-25

A.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1/2)mv B.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大于(1/2)mv C.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1/2)Mv+MgH

图1-22

A.从t=0开始,3s内作用在物体的冲量为零 B.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C.第4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 D.前3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 30、浸没在水中物体质量为M,栓在细绳上,手提绳将其向上提高h,设提升过程是缓慢的,则 [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B.细绳拉力对物体做功Mgh C.水和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增加Mgh D.水的机械能减小,物体机械能增加 32、如图1-2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质量为M的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 [ ]

A.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  B.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 C.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  D.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 36、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将一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粘连),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做弹性压缩,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栓牢,如图1-27(a)所示.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且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如图1-27(b)所示.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 [ ]

图1-26

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1/2)Mv+MgH

35、如图1-26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后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拉木块A,则弹簧第一次被拉至最长的过程中 [ ]

22

22

图1-23

34、如图1-25所示,电梯质量为M,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这段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4 -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球相连,静止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当加入如图1-30所示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27

A.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B.球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最大

C.球所受合力的最大值不一定大于重力值 D.在某一阶段内,球的动能减小而它的机械能增加 37、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竖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1-28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轻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簧弹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的速度为零时,弹簧伸长qE/k B.球做简谐振动,振幅为qE/k C.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图1-30

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40、如图1-31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高于a位置的c位置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 [ ]

图1-28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38、如图1-29所示,两根质量可忽略的轻质弹簧静止系住一小球,弹簧处于竖直状态.若只撤去弹簧a,撤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6m/s,若只撤去弹簧b,则撤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为(g取10m/s) [ ]

41、质量相等的两物块P、Q间用一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使Q物块紧靠在墙上,现用力F推物块P压缩弹簧,如图1-32所示,待系统静止后突然撤去F,从撤去力F起计时,则 [ ]

图1-31

A.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的过程中,重球做减速运动 B.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

C.由a至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 D.重球在b位置处具有的动能等于小球由c下落到b处减少的重力势能

图1-29

A.7.5m/s,方向竖直向上 B.7.5m/s,方向竖直向下 C.12.5m/s,方向竖直向上 D.12.5m/s,方向竖直向下

39、一个劲度系数为k、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带正电荷q的小

图1-32

A.P、Q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总保持不变 B.P、Q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C.不管弹簧伸到最长时,还是缩短到最短时,P、Q的速度总相等 D.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时,P的速度恰好为零,而Q的速度达到最大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zx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