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23 20:49: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维普资讯

第3 5卷第 4期20 0 6年 7月

V0 . No. 135 7

J JN F R S R C EN E AN E HN 0G I O E T Y S I C D T C OL Y J

J l.0 6 uy 2 0

文章编号:05— 1920}—04—0 10 72{060 4 01 4

中图分类号:0 . 372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韩杏容,自谦,夏张德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 8 ) 003摘要:文在概述了经济增长模式理论的基础上,析了林业区域经济的增长动力因素。以林业区际协本分

调机制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以林业区域资本、人力、技术、制度为动力因素的区际间优势Z l业产业发 Ea林"展结构,提出了一种能带动整体林业经济发展的林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框架。关键词:业区域经济;长模式;架林增框

An lsso rwt d frgo a o e ty e o o n C ia ay i n g o h mo e o e in lfrsr c n my i h nHAN Xi g— rn n o g,XI Z— qa A i in,Z HANG De— y n ig

( cnm aae et o ee B in o syU i rt, e i 00 3 C ia E o o yM ngm n Cl g, eigFr t n e i B in 10 8, hn ) l j er v sy jg

Ab t a t Ba e n t e o e ve o h o e fe o o c go t de,go h d v a tr f r . sr c: s d o h v riw ft e r s o c n mi rw h mo i r w r e fco o e t i sgo a c n m e ffr sr r n lz d i hs p p r in e o o l i so oe t a e a ay e n t i a e .Un e h nr d cin o oe t ne— e y d rt e it u to ffr sr it r—r o y go a o r i ain me h ns,a n w o et n u t e eo me tsr cu et a n l d s r go a in c od n t c a im l o e fr sr id sr d v lp n tu tr h ti cu e e in l y y

c

pt,h ma e o re,i si to ai l a u n rs u c n tt in,a d t c n lg a tr ff rsr n u se tb ih d t ru h u n e h oo y fco o o e t ip ti sa l e h g s y s o c mb n n h d a tg si i ee tfr sr ne o i ig t e a v n a e n df r n oe t itr— r go s y e in .A rme r ffrsr e eo me t fa wo k o o e t d v lp n ymo e o e in c n my i u o wad,a d i C rmoet e wh l e eo me to oe t c . d frgo a e o o sp tf r r l n t a p n o t h o ed v lp n ffr sr e o y

n mis o h o n ain o e in l c n m c g w h o o et . o c n t efu d t fr go al e o o rt ffr sr o y i o y K e r s: rgo a c n my o oe t;go h mo e;fa w r y wo d e in e o o ffr sr l y rw d t r me o k

1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结构的优化、活质量的提高、境质量的维生环持、术的进步和体制的变革等诸方面,技即社会经济状况的多方面改善。 经济增长的模式,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决

11经济增长模式理论 .经济增长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含义。经济增长的传统含义是指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现代经济增长 (即经济发展 )则是指随着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产业收稿日期:0 6— 5—2 20 0 9

定因素。代表性的观点为“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人力资本论”制度变迁论”和“。 1 11资本决定论 ..

资本决定论认为,产投入要素由自然条生件、动力和物质资本构成。其中,劳自然资源供给状况会影响经济增长,不能对经济增长起但决定性作用;动力供给在发展中国家相当充劳作者简介:韩杏容 (99,,北鄂州人,士研究 17 )女湖博生,主要从事林业管理工程方面的研究 . ———

41————

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维普资讯

裕,

不会形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只有物质资本在发展中国家非常匮乏,物质资本又是启动而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物质资本的形成及其多寡,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这就一

础上,出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提要因素。他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立了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建

系。由此他提出,好地界定和行使产权、高”较提效率和扩大市场结合在一起,导资源投入新引

观点的主要理论表述是哈罗德——多马模型

和两缺口模型。两缺口模型则以凯恩斯的宏观分析为基础,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加以对

的渠道,对作为加速创新速度的产业革命最是令人信服的解释。这样,济增长的源泉不仅经有资本、动、术变革、识积累、劳技知产业间及国际间的技术转移等因素,且还包括制度结构而的安排和制度变迁等因素。12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

调节,在缺口之外寻求追加资本,要以使两缺口 相等的角度,证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论用。

1 12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认为,产投入要素因其价格生的相对变动而具有相互替代性,本——劳动资比例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产出比例的变化。 其中,术进步起了关键性作用,技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索洛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入了技加术进步这一要素,示了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产揭

笔者认为,论是经济增长的“本论”无资、“力论”“人、技术论”还是“度论”影响经济、制,增长的因素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存在着主导要素与辅助要素之分,同时主辅两者缺一不可,且在但并要素的良性作用过程中实现经济的增长。从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来看,长期以来,中

出弹性乘以资本增长率、动产出弹性乘以劳劳动投入增长率、技术进步引起的产出增长率之和。后来,丹尼森等人提出的“值”念,余概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1 13人力资本论 ..人力资本论强调在经济增长中人的因素的重要作用,为只

有人力资本才能促进经济增认长。这一观点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舒尔茨把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认为通过教育、生等方面的投资,卫把一般

国林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要素投入,依赖的是一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林业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业区域经济增林长必须建立在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基础上——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这种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从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来看,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应该更加重视我制度因素的作用。因为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还没形成较充分的市场机制,就决定了要实现这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是政府推动型或政府主导型。同时由于林木生长的特殊区位性以及

的人力资源转变为具有较高质量 (包括体力、智力、能等)技的人力资本后,够产生“识效能知应”非知识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且,力和“,并人

资本能够产生递增效益,可以扭转资本和劳又动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向,持经济的持续保增长。后来罗默推演出三个模型:时期模型、两 两部门模型、放经济模型。进一步提出人力开资本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够使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卢卡斯则通过两资本模型和两商品模型,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增长模式。1 14制度变迁论 ..

林业产业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定了林业区决域经济发展对区位条件优势的独特依赖性。因此,从宏观整体上促进我国林业区域经济的要发展,须在重视林业资金投人、动者素质提必劳高、林业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共建一个林业区际

之间的协调制度,林业区域按其自身条件和各特点确定优势产业,根本上打破林业区域内从林业产业小而全的不经济的格局,使全国范围内的林业产业结构形成林业区域间互为补充的

格局;在此基础上协调制度与林业

产业结构并调整的互动关系,视调节林业资金投入、动重劳者素质的提高、术进步的互动关系,能真正技才实现林业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其发展模式框架如图 l示。所.-——

制度变迁论则认为,济增长不仅是技术经变迁的结果,是制度变迁的结果。诺思也

( o h在大量研究西欧经济史有关资料的基 Na)

42 — -—

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维普资讯

要素投入为基础,其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在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业产业结构状况。因为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后总要与某一产业结合在一

起,并最终凝结或体现在这一产业之中,而从形成特定的林业产业结构。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林业各产业之间通过多种、重方多式形成一种互为供求的紧密关系。在这种情形下,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就决定了各种要素林

投入的产出效益。因此,有区位特点的合理具的林业区域产业结构是林业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各种林业区域投入要素效益产出形成林是业区域经济增长的纽带。而目前我国的林业产图 I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框架

业结构极不合理,00年的林业增加值中, 20第一

2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现阶段,国林业发展确立了以生态建设我

产业增加值 6 24亿元, 7 .%。可见目 6.占 42

前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来源为林业的第一产业,因此应尽快调整我国林业产业结构。 但是由于林业区域经济的区位性,求林业产要业结构在林业区域之间形成林业一、、产业二三

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资源保护和工以程建设推动生态建设,以科技进步和精深加工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林业发展活力,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全

结构的互补性,整体上加快推进林业第二、在三产业发展的同时,成合理的林业区际之间互形

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20 00年,业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为林 00%,这和发达国家的林业产业占国民经济 .5的比重相比较,在很大的差距。要实现我国

存林业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正确的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我国林业只有构建起合理的林业制度环境,形成统一的林业区际协并调制度,时推进林业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同资本”“、人力”“和技术”的合理发展,能在整体才上形成林业经济正常发展所具备的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在促进林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图 1如所示。

补的林业产业链,能形成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才的动力机制。

22林业区域协调机制是形成林业区域产业结 .构互补的基础,也是实现合理的林业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

经济增长总是最先发生在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和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然后由此扩散、 逐步推进到其他区域。同样林业经济的增长必须建立在林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上,而实现林从业经济的整体发展。由于我国林业经济属于政府主导型的特殊经济发展体制,时林业区域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不同,这就要由合理的林业区域协调机制来平衡,在宏观上构建林业

2 1合理的林业区域产业结构是林业经济增长 .的基础,是各种林业投入要素效益产出形成林业区域经济增长的纽带

区域结构优势互补的林业产业结构布局,进促我国林业产业的合理发展,带动林业区域经在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结构发展的整体最优。 2 3业区域经济增长是林业区域投入要素 .林

现代经济增长的结构学派认为,于非均由衡增长过程存在着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差异。 因而,必然会出现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转移和流动,种因非均衡发展所这导致的生产要素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的

(资本、人才及技术 )合理的林业制度环境特在别是林业区域协调机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状态,例如林业科技水平不高、业经济结构失林衡、动者素质差、劳管理水平落后等等。但这些

流动必然会产生结构效应。因而。他们认为结构变量是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样,业经济增

长必须以一定量的生产林一

都是导致我国林业经济粗放型增长的表层原

43

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维普资讯

因。从本质看,根本原因是我国林业经济增其长缺乏能够反映生产力发展内在要求、能推并动林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林业经济发展体制或林业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合理的林业经济发展体制,才能形成林业资本积累、业工作者素质林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政府主导性,定了林业制度变迁作为林业经决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对辅助要素资金、才、并人 技术起支配作用。林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制度变迁的环境下,用林业区际协调机制维应

提高、业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高林业投入林提要素的利用率和质量,根源上解决林业经济从增长的粗放式状态,成以林业第二、产业为形三主的集约型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林业发展是政府推动型的,而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各种要素投入的产出效

持四者之间相互作用动态关系的同时,现林实业区际之间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成林业产形

业结构区际间的一种合理结构关系,促进林在业区域经济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林业经济各区域的总体增长。因此,文以局部经济带动全本局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建了一种构能带动林业经济整体发展的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参考文献[]毛健 .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脉络分析[] 1经 J .当代经济研究,03 ( )2 20,1: 0—2 . 3[]周毅 .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2 J .阴山学刊,20,2:0 5 04 ()7—7 .

益。但是由于我国林业发展的相对落后性,必须借助于创新的林业制度对资本、力、人技术要素的合理安排才能实现林业的现代化,现林实业的跨越式发展。而林业区域投入资金、业林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和林业科技进步又在林业制度环境指导下,用林业区际协调机制四者之应间相互作用实现一种动态的均衡,到合理的达

资源配置,而在制度这种开放环境下形成合从理的互补型的林业区域产业结构。这样在

促进林业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整体上实现集约在型的林业经济增长,终实现林业经济增长的最可持续性。而要从全局上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必须建立合理的林业管理则体制,即林业制度环境,能够促进林业投入要素相互作用的合理化,而从根本上形成合理、从科学的林业经济增长模式。 因此,业资本、才、术是在林业制度林人技变迁的宏观指导下,林业区际协调机制作用在下,四者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并

[]熊卫平 . 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湖南商学 J.院学报,01 ( ) 20, 1. []何雄浪,鹏飞 .产业结构调整、度变迁与区域 4隋制经济增长[]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 )20, J.社,03() 4.

[]陈铁雄 .快推进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5加 J .今日浙江,04 (0:3— 4 20,2 )3 3 .

[]钱纳里, 6鲁宾逊,尔奎因 .业化与经济增长的赛工比较分析[ .海:海三联书店出版社,95 2 M]上上 19:2—5 5.

[]魏远竹,永法 .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 7朱产式转变[]北京林业大学学报,0 1 ( ) J. 20,1 .

[]魏远竹, 8张春霞,文兴 .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许林中的制度创新[]林业经济,00 () J. 2 0,5 . []曾坤生 .国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9中 J .湖南师范大学 (会科学学报 ) 19,4 .社,99 ( )

实现与区域外的资源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一种林业产业结构区际间的合理化,达到一种健康、续的林业区域经济增长(种结持各构关系如图 1示 )所。3结论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济增长是各种要经

~

4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1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