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防洪应急预案

更新时间:2023-11-15 19: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市河道防洪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河道防洪应急预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河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河道防汛安全,为有效防止和减轻洪水灾难,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有计划、有预备地防御洪水,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增强防汛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保证防汛指挥系统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河道安全而预先制定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防汛条例》、《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治理条例》、《山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长治市流域内突发性洪水灾难的预防和应急处置。防洪应急预案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难所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汛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本预案适用于长治市河道遭受大洪水、超标洪水等特大自然灾难及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考虑申请启动本预案:(1)超标准水文气象灾难;(2)超设防标准地震灾难;(3)地质灾难;(4)工程本身突发的重大险情事件;(5)上游溃坝;(6)战争或恐怖事件及其它不可预见事件;(7)其他上级部门要求启动本预案的。

启动程序根据工程特点、面临的灾难或重大突发事件可能产生的险情,由市防汛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实施启动。

(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治理转变,不断提高防洪减灾的现代化水平。

1、防汛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

负责;严格服从上级防汛部门统一指挥、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

2、防汛工作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团结协作,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3、坚持依法防汛,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承担防汛抗洪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

4、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紧急抢护措施,力保水库安全,减轻灾难损失。

5、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为目标,在规定的防洪标准内,保证主要河道堤防不决口,水库不垮坝。遇超标准洪水时,采取相应对策,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二、流域基本概况

(一)河流水系:本市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主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以及黄河流域的沁河、丹河、入汾小河等。

浊漳河是长治市的第一大河,流经全市12个县(市、区),流域面积9991km2,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71.9%。流域呈扇形分布,上游分南源、西源、北源三大支流,主干流的流向为由西向东贯穿全市除沁源以外的所有县区。

浊漳河南源发源于长子县西部发鸠山圪洞沟。流经长子县、长治县、长治市郊区、潞城市、襄垣县,在襄垣县甘村与浊漳河西源汇合。南源河道全长104km,流域面积3477km2。主要支流有丹河、陶清河、岚水河、石子河、绛河等。

浊漳河西源发源于沁县漳源镇岩村北,流经沁县、襄垣,在襄垣甘村与浊漳南源汇合进入浊漳河干流,浊漳西源河道全长80km,流域面积1689km2。主要支流有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郭河、徐阳河、淤泥河等。

浊漳河北源发源于晋中市榆社县北部的三县垴,经榆社流入我市武乡县,境内涉及武乡、沁县、襄垣三县,在襄垣县小蛟村南汇入浊漳河干流。流域面积2010km2,长治市境内河长55.5km。主要支流有云簇河、涅河、贾豁河、洪水河、史水河等。

浊漳河南源、西源在襄垣甘村合流后始称浊漳河干流,在襄垣县小蛟村浊漳河北源汇入。浊漳河干流除接纳浊漳河三源外,还有平头河、源庄河、小东河、平顺河、露水河汇入。境内流域面积2715km2,河长124.7km,其中甘村--小蛟29.7km为上游部分。浊漳河干流涉及襄垣、黎城、潞城、平顺,在平顺县马塔村东出省流

2

入河南林州。

沁河属黄河流域,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也是长治市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霍山东麓沁源县王陶乡的二郎神沟,境内河长98km,流域面积2302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6.6%。境内汇集了聪子峪河、赤石桥河、紫红河、白狐窑河、狼尾河、柏子河、青龙河等支流,至中峪乡龙头村流出长治市境。

(二)工程概况

建国60年来,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源工程建设,兴建了大批供水工程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对抗御旱、涝、洪等自然灾害发挥了显著作用。全市现有水库75座(不包括在建水库),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64座。总库容达10多亿立方米。

浊漳南源流域内修建有水库38座,包括大型漳泽水库1座;中型水库6座,申村、鲍家河、陶清河、西堡、庄头、屯绛水库;小型水库31座;

西源建有水库17座,包括大型后湾水库1座,中型圪芦河、月岭山水库两座,小型水库14座。

北源有水库5座,包括大型关河水库1座,小型水库4座; 浊漳河干流流域内建有小型水库11座。 清漳河流域建有小型水库1座。 卫河水系郊沟河流域建有小型水库1座。 沁河流域内建有小型水库2座。 (三)水文、气象

本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差异分明,日照充足,气候宜人。年均日照2418-2616h,平均气温8.6-10.4℃,年无霜期155-184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73.3mm,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降雨充沛,秋雨多于春雨。汛期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且年际变化较大,而且有连续干旱与连续丰水的特点,局部地区极易形成山洪和大暴雨。从地理位置来看,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略低,中部地区相对平坦,居民密布,工农业集中,河网发达。

浊漳南源设有漳泽水库基本水文站、北张店水文站和申村水库、屯绛水库、陶清河水库、西堡水库专用水文站;西源有后湾水库基本水文站;北源设有石栈道基本水文站、关河水库专用水文站;浊漳干流设有石梁基本水文站;沁河流域在沁源境内设有孔家坡水文站。

3

流域内设有省辖雨量站65处、气象部门雨量站12处,边界晋中、临汾、晋城境内雨量站27处。

(四)洪水灾害概况

浊漳河是我市的主要河流,这一地区暴雨洪水发生相对频繁,从元朝开始就有史料记载,600多年间发生较大洪涝灾害20余次,平均30年左右发生一次,小洪灾害不计其数。浊漳河历史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11500m3/s,发生在1849年6月;第二大洪水发生在1937年8月,石梁站调查洪峰流量5300m3/s。1949年以后,56年、62年、75年、82年、93年均出现过较大洪水。

浊漳河的洪水均系暴雨形成,洪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峰高量大,洪水涨落迅猛。南源、西源、北源和干流同时发生大水和情况还未曾出现过,但局部同时发生洪水的情况存在,西源、北源一次洪水的过程一般在一天左右,一次完整的洪水历时不足三天,干流和南源一般在二天以内,最长不超过五天。从历史资料看,浊漳河洪水主要发生在北源及其支流,其次是南源。西源洪水不很突出,干流虽受太行山东麓暴雨的波及,范围不大,但是局部暴雨形成的洪水时有发生,范围小、时间短、易造成灾难。

沁河流域降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暴雨多集中在6-9月,最长持续时间为2天,每遇大雨或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极易形成洪灾。历史记载最大洪水发生在1993年8月4日,沁河洪峰流量为2210m3/s,重现期为150年左右,242个村遭受洪灾,死亡10人。其次是1988年8月14日,洪峰流量为613m3/s。

三、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一)重大工程险情: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一是水库出现重大险情的因素:流域内的64座小型水库除几座改造达标外,大多水库防洪标准低、质量差、隐患多、遇有大水或地震、地质灾难,有漫堤决口的隐患,给下游河道造成洪涝灾难。二是河道出现重大险情的因素:河道防洪标准低,遇有大水,洪水将会泛滥成灾。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危及两岸居民、工矿企业、学校安全。

根据形成重大险情的因素,流域出现重大险情的种类有:水库漫顶垮坝,堤防出现渗水、脱坡、管涌、漏洞、跌窝、裂缝、坍塌、崩岸和漫溢等类型。

(二)水库大坝溃决

1、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流域内大中型水库基本进行了除险加固,达标过关,而且防洪标准相对较高。主要是小型水库存在问题严重:一是输水管淤

4

塞严重;二是库内淤积严重;三是大坝坝体年久失修;四是溢洪道阻水严重,设施老化,影响行洪。

2、可能发生的水库溃坝形式主要有漫坝溃决、管涌溃决。 (三)河道堤防决口

1、导致堤防决口的主要因素:一是河道堤防防洪标准低,仅满足除涝标准;二是河道中下游阻水建筑较多,河道狭窄,排洪不畅;三是河两岸堤防残破不连续。

2、河道堤防决口主要形式有壅水漫堤和堤防坍塌、崩岸等。 (四)工程安全监测

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主要有雨量、水位、流量(入库、出库)、渗流、变形等项目。

河道堤防工程安全监测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河势演变、险工变化、堤防隐患等项目。目前,流域内主要以水文部门和部分大中型水库专用水文站观测为主。

堤防安全监测重点是堤身和堤基,对堤身和堤基的裂缝、渗水,危及堤身安全的较大问题要及时处理。

(五)洪水调度方案

1、水库调度方案:水库洪水调度方案具体按各水库相应防洪预案执行。涉及库群联合调度要充分考虑上、下游协调一致,及时通知下游转移、撤离等安全措施。

2、河道洪水调度方案:防御标准内洪水,当遇不超过20年一遇洪水,确保浊漳干流、三源、沁河及主要支流堤防安全,确保河堤两岸县城、沿河乡缜、主要村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主要河段20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见附表)

防御超标准洪水,当遇超过20年一遇洪水,要搞好流域内大、中、小型水库的优化调度,最大限度拦蓄洪水,根据河流水量情况迅速通知下游,分析下游河道水情,适时把握水库开闸时机。加强市区、主要县城段防守,确保左右堤防安全。当河道洪水位超过保证水位且水位继续上涨时,市防指发布紧急汛情命令,组织动员社会各部门力量全力抢险,力保水库安全,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险情监测与报告

(一)险情监测与巡查:汛期主要对水库各要害部位、启闭设施,河道堤防、涵闸、排水沟;对险工险段及正在建设的河道治理工程巡查。

1、工程险情监测、巡查:水库险情检测与巡查按水库防洪预案执行。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汛前、汛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2i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