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马哲系列练习题 1

更新时间:2024-03-21 15: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常识 马哲系列练习题 1、3、9多选 (摘于 战神归来 ) 1、以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 万物皆便于我 B 吾心即宇宙 C 理在事先

D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 )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观点 B 内因和外因结合的观点 C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 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3、下列命题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是( )

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天不变,道亦不变 D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4、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一刀切”的主要原因( ) A 事物矛盾之间的联系 B 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C 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 D 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

5、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体现 的哲学原理( ) A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C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 A 信息的产生过程 B 信息的传播过程 C 信息的刺激过程 D 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7、“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依据是( )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B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 C 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发展的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8、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本质的关系是( ) A 血缘关系 B 利益关系 C 生产关系 D 协作关系

9、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 A 伦理学 B 艺术 C 形式逻辑 D 管理科学

1、CD 2、D 3、ABD 4、B 5、A 6、D 7、B 8、C 9、AB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 )。

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孙子兵法》有云:“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这两个事实说明了(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天津某村庄,在生产经营中既把主要力量放到工业上,又正确地处理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工业收入补贴农业,实现了改土治碱,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又把劳力从农业解放出来,转入工业,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一事例,从唯物辩证法看来是( )。

A.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又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斗争 C.矛盾发展不平衡,各种矛盾所处的地位不一样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是因为( )。 A.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B.它综合了前人的成果,有着丰富的内容 C.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D.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知识体系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D.目标和经济发展的统一

6.南朝范缜与竟陵王萧子良的辩论,其本质是( )。 A.儒学与佛学的斗争 B.世俗地主与佛教的斗争 C.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D.人民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

7“当中美政治、安全关系出现危机时,都是经贸关系最终拯救了两国关系。”说明( )。 A.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B.经济对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C.政治和经济相互联系,互为保障D.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有些认识不需要实践即可获得

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我的解析:1.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马克思,

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的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

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人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2.D 这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的方法不同的效果

3. A 1986年全国政治高考试题,工业问题是主要矛盾,农业问题是次要矛盾,工业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农业问题的解决,即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了次要矛盾的解决;农业问题的解决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即次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4.C。我有搜到很多地方的事业考试和党校考试有出这个题,都选这个。不是特别理解。大家自已理悟一下,呵呵

5.B 指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即全面地看问题,分清主次,不但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但看到事物的现状,也要看到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地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与均衡论。

6. C 2008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套题(省人事厅版)_范缜系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他出身寒微,曾从学于名儒刘瓛。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曾同佛教信徒齐竟陵王萧子良辩论,驳斥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后作《神灭论》,提出\形神相即\的无神论思想。认为\形质神用\,反对佛教的神不灭说,引起朝野喧哗。 7.B 2008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套题(省人事厅版)_不理解 8.C 2008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套题(省人事厅版)_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4b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