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

更新时间:2023-09-09 02: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 哲

核心考点归纳精 编 题 库

1

马哲核心考点归纳

第一节 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形态. 一.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历史阶段) 三大哲学渊源:古中国哲学,古印度哲学,古希腊哲学. 1. 哲学的研究对象:整个世界.

哲学是世界观,即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 2. 哲学是善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1) 马哲第一次对哲学研究对象作出了这一科学界定,从而结束了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的时代.

2)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A. 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B.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3)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注:如果说概括和总和是错误的说法)

3. 哲学即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应是一致的. 二. 哲学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2)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1)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对立阵营的唯一标准.

2) 对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A. 一切唯物评议者都是可知论者.绝大多数(彻底的唯心主义也都是可知论者.

B. 不可知论萌芽于古希腊的怀疑论者(古希腊犬儒学家).形成于近代欧洲.其代表人物有: (英)休漠,(德)康德. 3. 哲学基本派别的主要形态

2

1) 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其主要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A. 主观唯心主义即把主观精神(人类精神)看成世界本原. 如:“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 “心外无物”.“我心即宇宙”

B. 客观唯心主义即把客观精神(即人类以外的精神)看作世界本原. 如:“理在事先”(朱子).“绝对精神”(黑格尔) 2)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以为有一种“原初物质”(其中以”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为最高成就). 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1) 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不彻底性.

(2) 把物质等同于“原子”,认为物质具有同“原子”相同的结构和属性(即质量不变性,具有广延性,不可分割性).

C.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3) 辩证法的历史形态:三个历史阶段.

A. 古代朴素辩证法。(未形成理论,呈萌芽状态,表现为观点).

B.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黑格尔为哲学史上自觉地提出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C. 现代唯物辩证法。 第二节 马哲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哲的产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展为其诞生的标志). 1. 马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 19世纪生产力迅猛发展为科学的世界观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 19世纪三十年代无产阶级已从一个自在的阶级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成熟了起来,从而为马哲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自在:本质未形成,自为:本质形成了,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无产阶级成熟的标志是三个工人运动: A. 英国宣章运动. B.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罢工. 2. 自然科学的前提.

3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些为马哲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前提. 3. 马哲的理论来源.

1) 马哲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 马哲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马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谢林.费希特.康德.黑格尔(集大成者).费尔马哈(终结者). 二. 马哲的内容:

1. 马哲的内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哲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 马哲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同辩证法的方法论相统一.

2) 马哲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一,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 3. 马哲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即只有马哲具有,其他哲学不具有的特征) 1) 实践性是马哲最显著的本质特征.

2) 阶级性,即无产阶级性.这是马哲的又一重要特征. 4. 马哲的发展

1) 马恩本人毕其一生,不断丰实,完善自己的学说. 2) 列宁主义阶段.

3) 马哲在中国的两大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5. 马哲与现代西方哲学.

1) 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后的,都属于现代哲学.(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 马哲是现代哲学,而现代西方哲学则是特指现代西方的资产阶级哲学,其传统是唯心主义的,以非理性为特性,其主要思潮有:

A. 科学主义(标榜科学).代表有:孔德的实政主义.逻辑实政主义.实用主义.

B. 人本主义.(以反科学反理性为特征).代表有: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佛洛德主义. 第二章 辩证唯物论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4

一.物质范畴.

1.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 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 就现代科学的发展来看,物质的表现形态有:实物标志.场的标志.关系形态. 2.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1) 列宁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坚持了唯特主义一元论,从而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2) 列宁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具有可知性,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从而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3) 列宁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形态多样性和物质特性的唯一性的统一,这就”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从而同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二.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1. 运动是标志事物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1)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载者.设想有非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2)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这是形而上学观点.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 就机械运动而言,相对位置不变. (2) 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性质未变. B.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1) 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的条件. (2) 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前提. (3) 相对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

2)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辩证法—赫拉克利特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mkh.html

Top